人人都在追寻着幸福,渴望着幸福,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感受幸福。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生阅历和生命体验对幸福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可幸福留给人们的印象总是美丽、可心的。有的人认为,幸福如天上的彩虹,美丽但遥不可及。其实,幸福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父母长辈的关心是幸福,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是幸福,亲朋好友的温暖是幸福,爱情的滋润是幸福,健康强壮是幸福,平安快乐是幸福……幸福究竟是什么? 幸福是一种发现。平淡的日子里,有许多平凡的事物,恰恰是平常心掩盖下的不易察觉的幸福,这全靠我们自己去发现。比如,想吃饭且有能吃饭的身体和可以吃饭的经济条件是一种幸福,想读书且有能买书的钱和可以读书的环境是一种幸福。说到底,幸福不过是有一双善于发现幸福的眼睛。许多时候,当你在羡慕别人的幸福时,很可能别人也正羡慕幸福的你。“我们的生命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这样说。只要你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可以找到生活里迷人的风景:小桥流水、夕阳昏鸦、桐叶疏雨、朝阳晨露……就会使人感到“四面云山皆画意,一楼风月尽诗情”的醉意。只要善于发现,哪里没有浪漫的风景,何处不可以让生命沉入幸福的体悟与享受中呢?生活是一方七色板,一枚多棱镜,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全方位的去感受,这样你就会在感受中发现幸福。 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离不开一颗善于感悟幸福的心灵。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幸福,你就一定会生活在幸福中。虽然我们拥有的并不多,没有足以骄人的金钱,没有令人拜倒的权势,没有名震寰宇的圣名,但我们可以让平凡的每一天都在幸福中度过。物质贫乏,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富有。一个人,对他人有所帮助,对社会有所贡献,对生活知道满足,这就是幸福。拥有了幸福的心灵,你就拥有了一个幸福的世界。 幸福是一种真情。高车驷马上的踌躇满志、一呼百应后的显赫权力、酒色财气中的意醉神迷,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应该是做了济世利人的善举后所获得的心理欢悦,是与朋友、老百姓心灵的真诚交流,是阖家餐桌上的欢声笑语,是含饴弄孙时的天伦亲情。这样的幸福抛弃了虚伪的假饰,体现了人生的本色、生活的纯真。 幸福是一种比较。在年迈者的眼中,幸福莫过于天真少年;在久病者的眼中,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在游子的眼中,幸福莫过于叶落归根;在自卑者的眼中,幸福莫过于找回了自信;在受到委屈者的眼中,幸福莫过于被人理解……经历过了,比较过了,对幸福的体验才会更加深刻。 幸福是一种限度。罗曼·罗兰说:所谓幸福就是认清自己的限度,然后安于这个限度。反之,如果把标准定得过高,不但得不到遥不可及的幸福,还会把已经拥有的幸福失去。在生活的道路上,这种人不但得不到正午的太阳,还会失去夜晚的月亮。 幸福是一种付出。有人认为幸福是一种拥有,其实仅仅因为拥有而产生的幸福充其量只是一种浮浅的幸福,一种低级的幸福,一种短暂的幸福。比如金钱,拥有金钱能买来许多东西,但因为拥有金钱也许又会失去一些东西,如真正的爱情、纯洁的友情、温馨的亲情……如此说来,仅仅拥有金钱岂不是一个精神上的乞丐?比如美女,拥有美女当然会受人羡慕,感到得意与自豪,但当美女人老珠黄的时候,你的心头是否会生出一丝遗憾呢?比如权力,拥有权力无疑会受人重视,感到威严,但不能忘记权力的背后更多意味着责任,履行不好肯定逃脱不了人民群众的指责和唾骂,试问此时你还能有幸福的感觉吗?实际上真正的幸福应该是一种付出,通过自己的付出为别人创造幸福,在分享别人的幸福之中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这种幸福才是深刻的、高尚的,也是长久的。给予,是创造幸福的真谛。 幸福需要珍惜。幸福和时间一样,你不珍惜,它就会悄然溜走,而一旦失去了,就一辈子再也找不回来。因此,拥有幸福,就要珍惜幸福;珍惜幸福,你才真正拥有幸福,幸福才会永远伴随着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