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古第一情人贾宝玉悲剧【二】

 木柳书屋 2012-03-23

    宝玉的不合时宜(一)

    贾宝玉在贾府中是个极为特殊的人物,被视为贾府的“活龙”、“凤凰”、“命根子”。他之所以这样的“特殊”,受到这样的异乎寻常的宠爱,我们在前面讲到了两个原因:(一)宝玉的出生不同一般,是含玉而生;(二)宝玉长的好,长的漂亮,性情也好,惹人疼爱。其实还有第三个重要的原因,这就是宝玉长的样子,跟他的爷爷、也就是贾母的丈夫的形象一个样,难怪贾母要这样的疼爱宝玉。

    《红楼梦》第三回在宝玉、黛玉初会后,有《西江月》二首,形容宝玉,把贾宝玉说的十分不堪: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奈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与国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这看来是在嘲弄宝玉,实质是在赞美宝玉,作者用反面文章在赞美宝玉的不同凡俗。因为在当时的许多人看来,宝玉不同凡俗的言行举止、思想性格,是不能容忍的,是不能理解的。在封建正统的人的眼中,宝玉是一个禀性乖张,生情怪谲的人,是“似傻如狂”,是“草莽”,是“无能”“不肖”等等,这包括他的最亲近的人也是这么看的,他们也不理解贾宝玉。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讲到这样一件事,在宝玉周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贾政要试试儿子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谁知这个孩子其它东西一概不取,只抓了些脂粉钗环。贾政大怒:“将来酒色之徒耳!”第三回他的母亲王夫人对黛玉讲:“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又说:“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癫癫”。并要黛玉不要理睬他。这虽然是母亲疼爱儿子的话,但也表明作母亲的王夫人是不理解他的宝玉的。还有最疼爱宝玉的贾母,一次说到宝玉:“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别的淘气都是应该的,只他这种和丫头们好却是难懂。我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他们。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岂不奇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这个宝贝孙子的行为把精明的老太太也搞糊涂了(第七十八回)。第六十六回贾府的小厮兴儿也演说了一回荣国府,说到宝玉,则是说:“成天家疯疯癫癫,说的话人也不懂,干的事人也不知。外头人人看着好清俊模样儿,心里自然是聪明的,谁知是外清而内浊。”第三十五回,傅家的婆子见宝玉后,评价也是“中看不中用,果然有些呆气”,“是个呆子”。这些人当然都看错了贾宝玉,因为他们是按照封建贵族的做人标准来看宝玉的。在《红楼梦》的贾府中,除了黛玉、茗烟不是这样地看宝玉外,还有一个人对宝玉有着不同一般的评价,这就是尤三姐。当兴儿讲宝玉这样那样的毛病时,尤三姐反驳兴儿道:“行事言谈吃喝,原有些女儿气,那是只在里头惯了的。若说糊涂,那些儿糊涂?……原来他在女孩子们面前不管怎样都过去的,只不大合外人的式,所以他们不知道。”尤三姐的话说得很重要,宝玉的言行举止“不大合外人的式”,即不合当时封建贵族家庭的规矩,是不合时宜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