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柑橘炭疽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附图)

 慕容霜月 2012-03-23

柑橘炭疽病的发生、症状及防治(附图)

分享
标签: 通风  农药  症状  防治  色带  分类: 农业知识 2009-11-06 15:41

病原:

    学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属半知菌

为害症状:

    可为害叶片、枝梢、花和果实。叶片感病:①病斑多从叶尖开始,初呈水渍状暗绿色,后变为淡黄色或黄褐色,以后小斑迅速扩展为不规则形大斑,边缘不明显,似云纹状,其上产生大量朱红色带粘性的小液点,病叶易脱落;②叶尖或叶缘出现半圆或近圆形黄褐色病斑,以后扩大成不规则形,病健组织分界明显。天气潮湿时,病部出现朱红色带粘性小液点,天气干旱时,干枯病部呈灰白色,表面密布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病叶脱落较慢。枝梢感病:①病梢由上而下枯死,多发生在寒害后的枝梢上,初期病部为褐色,后呈灰白色,其上散生许多小黑点,病健组织分界明显。②多从叶柄基部腑芽处或从受伤皮层开始发病。病斑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变长梭形,当病斑环绕枝梢时,病梢由上而下枯死。花开后,病菌侵染雌蕊柱头,呈褐色腐烂,引起落花。幼果受害,初呈暗绿色油渍状不规则形病斑,后扩展至全果。天气潮湿时,病果上长出白色霉状物及淡红色小液点,以后病果腐烂干缩成僵果,不脱落。长大后的果实受害,其症状表现有干疤、泪痕和腐烂3种类型,果梗受害,造成“枯蒂”,果实随之脱落。苗木多在离地6~10cm处或嫁接口处开始发病。病斑深褐色,形状不规则,严重时可引起上部枝梢死亡。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①加强栽培管理,柑桔园要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及时排灌、防旱保湿及防虫;②及时修剪衰弱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抗病能力;③剪除病梢、病叶、病果梗,清除落叶、落果,清园后喷1次波美1~2度的石硫合剂或40%灭病威500倍液;④采后处理,防止贮藏期发病,用特克多浸果。 

    化学防治:在落花后及落花后一个半月内进行喷药,每隔10d左右喷1次,连续喷2~3次,在7、8月间再喷1次,以防落果。药剂可用40%灭病威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

    更多相关农业知识请点击:中国农药人才网www.这里有最全的农药信息、最专业的农药百科知识及全国各地的农作物分布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