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学院,你为什么自卑?

 老杨的360 2012-03-23

中医学院,你为什么自卑?

                                                                                                                                  老   杨

 昨天下午,陪老母亲去医院看病,就近去了中医药。原本没有打算看中医的,去意外地遇到了“中医”。走进内科门诊室,只见一位很年轻的,操外地口音的毛头小伙。我把他当作是实习医生了。我问他值班的医生去哪里了,他告诉我有事刚走。等医生的空闲,我和小伙子聊了几句。

“你是哪个学校的?”我问他。

“xx学院的。”小伙子生得秀气,声音也秀气,我听得不大清楚。我以为是本省南部的医学院。为了弄确切,我又重复问了一遍。

“中医学院。”这回我听得确切。

“那看看中医更好。”现在的中医几乎绝迹,而我对中医向来崇拜,比之中学生追星的狂热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不是名医,但遇到一个科班出身的中医,也让我欣喜。

“我们中医西医都学的。”小伙子是在暗示我,他看西医也行。

我的热情顿消,不甘心地说了一句:“还是中医好。”

“现在学中医的出来,哪里还要你?”小伙子的话是在为自己辩护,也有讥讽我不谙世事的含义的成分。

我的心悲凉起来,不是为眼前的小伙子,而是为那个叫“中医学院的”医学院。小伙子的话有些无奈,但他们对中国老百姓的中医情节太不了解!

“中医多么受欢迎!”我说。

我有过几次拜访中医的经历,还曾去过省中医院的名医馆。我知道,中医在中国有着多么深厚的群众基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中医占有重要一席。

“我知道,但学好中医很难的。”

我无语。小伙子,你不该学中医。应该把学中医的机会让给想学中医的人。中医难学,这话固然不错,重要的原因是,现在缺乏对中医有热情的人。我接触过的几位七十以上高龄的老中医,问及接班人时,他们无一例外地摇头:现在的年轻人怕吃苦。学中医要能坐得住,心无旁骛,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求功名利禄,而且要有仁爱之心。年轻人,没人愿意这样。我理解他们的无奈,他们的子女都不学中医。现在的“中医荒”,原因大概在此。

沉思片刻,我对小伙子说:中医学院太自卑了!

“你能用中医的方法诊断吗?”我不甘心,希望出现奇迹。

小伙子默不作声,面露尴尬之色,而后转身走出去了。

我眼前的中医消失了!

 

现在的中医药不姓“中”,连中医学院也改成复姓:中西。

中医,你行将绝迹,你甘心吗?

想起一位热爱中医的中医写的一部小说里描绘的中医理想:在一所名医云集的中医院里创办一所中医学院,把一些资质好的儿童招进来,边学理论边实践,直到把他们培养成名医。

这不是未来的中医学院,古代的名医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现在,我们为什么不能培养出好中医?那么多中医学院,难道你们所能做的事就是为“中医不如西医”的谬论提供越来越多的实例?

教育部,中医药管理局,你们是怎么想的?

难道非要有某位伟人出来题词:“中医要从娃娃抓起”?

谁能拯救中医?

                                

                                                                                                                                                                         中医学院,你为什么自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