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新闻 时间: 2012-03-07 来源: 老人报 最近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结石病发病率约为10%,70岁以上接近20%,结石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大幅增加。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曰庆教授提醒,结石不仅会产生疼痛、出血或感染,严重的还可诱发癌症、猝死,50岁以上人群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中医认为,随着年龄增长,中老年人气血逐渐衰败,加之喜食油腻、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致使经络阻滞而形成结石。反过来,结石又会阻滞脏腑通道,加重气滞血瘀,易诱发恶性肿瘤等疾病,甚至引起猝死。如果50岁后常感口苦、口臭、牙龈出血、厌油腻、腰酸腰痛、腹胀腹痛、排尿不畅等,有可能是结石病的表现,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防治结石的措施。 胆结石 症状为厌油腻、胃灼热、嗳气、腹胀等。多由常食低纤维、高热量食物引起,因为这类食物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加速胆结石形成。 中医认为,胆结石多由肝气郁结、湿热内蕴引起,可采用苹果排石法。苹果可健脾除湿、疏利肝胆,富含纤维素与果胶,可促进消化道蠕动,增加胆汁分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含量,并有助于胆结石的溶解。将苹果600克榨汁,分早、中、晚(最好在饭前)及睡前4次饮完,并少吃油腻、辛辣食物。连饮5天,第6天停止,并不吃晚餐。第6天晚上10时左右,取中等大小的新鲜柠檬1个,压汁半杯,加入橄榄油60毫升,混匀后空腹服下。服后务必右侧躺卧,并热敷胆囊部位。间隔1天后再重复以上治疗,多数人几周后可将结石排出。 尿路结石 是由尿液中的钙离子与草酸、碳酸结合,或者嘌呤沉积形成。 中医认为,尿路结石属“石淋”范畴,下焦湿热,蕴结成石。取香油50克,加热;加入核桃仁50克,炸酥,研末;与冰糖50克、香油调成糊状,饭后食用。每两日1剂,1个月为1疗程。核桃仁中含有丙酮酸,能阻止黏蛋白和钙离子结合,从而阻止结石形成;并能酸化尿液,使结石在酸性环境中溶解。 胰腺结石 饮酒时间长且量大者可造成胰腺细胞变性、纤维化,极易形成胰腺结石。 中医认为,胰腺结石为气血不畅、脏腑不通所致,可按摩天枢穴来防治。天枢穴在肚脐平行两边各三指宽处,恰为人身之中点,人的气血上下沟通,升降沉浮,均经过天枢穴。以两手大拇指各按住同侧天枢穴,向后背方向用力,每次按摩5分钟,早晚各1次。按压刺激此穴,可改善胰腺功能,疏通胰腺导管,促进胰腺分泌,帮助溶解结石。 唾液腺结石 长在人体三对唾液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中的结石,又叫“涎石”。是由于唾液过分浓稠和细菌入侵,引起炎症,使钙盐沉淀聚成的结石。 中医认为,唾液腺结石多为风热上受、蕴结成毒所致。可用牛蒡子10克、连翘12克,以沸水300毫升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服用后如果大便次数增多,是热度得泻的表现。牛蒡子的主要成分为牛蒡甙,有明显杀菌和促进唾液腺血液循环作用,有助于唾液腺结石的溶解与排出。连翘含有连翘甙、芸香甙,可消炎止痛。 胃石 症状为上腹不适、消化不良、上腹胀满、钝痛、反酸烧心等。胃石多因食用过多柿子、山楂、黑枣等含有鞣质和树胶等食物引起。 中医认为,胃石多为湿寒之邪侵入胃腑所致。草果茅术饮对胃石有较好疗效。取草果3克、茅苍术10克,加清水500毫升,浸泡1小时后煮沸15分钟。分2次饭后温热饮用。草果与茅苍术均含有α-蒎烯、β-蒎烯、苍术醇等挥发性成分,具有抑制胃酸分泌、阻断鞣质与蛋白质结合的作用,从而减少胃石的产生。 (苏全新) |
|
来自: 東泰山人 > 《生活学\老人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