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丽江慢生活 云之南旅游网

 昵称9116933 2012-03-23
 
 

古城的清晨是较为安静的,没有太多的嘈杂。此时,随意地在古城里走走,呼吸着古城清新的空气,听着小桥流水的潺潺声和鸟儿的鸣叫,不时还能看到早起忙碌的纳西妇女,如此清静之中的古城或许也只有在此刻才能体会得到。

随着太阳渐渐升高,古城里的行人也就逐渐多了起来。一批又一批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不断涌入古城,古城也就这样开始喧闹起来。

相传,丽江古城建于南宋,明、清时,被称为“大研厢”、“大研里”。古城在历史上曾处于南方茶马古道上,是滇、藏仓廪贸易的重要集散地。虽然历经岁月的变迁和风雨的侵淫,但古城却奇迹般地保存了下来。如今,古城是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中心城镇,这里世代居住着的是勤劳、智慧的纳西人,他们在创造着灿烂的纳西文化的同时,更赋予了古城深厚的文化内涵。而古城也更由于其青山围绕、碧水环城的独特美景,享有了“高原姑苏”和“东方威尼斯”的美誉。

来到古城,如果想要细细地游览一番,那么你首先可要准备一双舒适一些的鞋子,然后放慢脚步、沿着小巷、沿着流水慢慢地逛、慢慢地品。因为古城的路面全部是用五花石铺就,由于年代久远,这种石板路面已经凹凸不平,有些地方甚至还残留着百年来马蹄的痕迹。踩在这古老的石板路上,古城的沧桑顿时会扑面而来。

古城的布局是以古城的中心----四方街为轴心并向外伸出四条主要的街道,而这四条街道又各有数条支巷放射状地遍布全城,这于是使得古城的街道纵横交错、幽深曲折,但同时这也使得许多前来古城的游客有种在迷宫里行走却总也找不到出口的感觉。

在古城里游览,相信那独具纳西特色的民居建筑一定会让那些住腻了高楼大厦的人们为之心动、为之向往。纳西民居多为土木结构的上下两屋建筑,大体以灰、红两种色调为主,门窗及屋檐上都精美地雕刻着山水与花鸟,房檐上则悬挂着一串串大红灯笼。一阵微风吹过,门前低垂的柳条随风摇曳,衬着那红红的灯笼,使古城显得格外古朴与典雅。

而环绕在古城民居四周的是则是潺潺的流水,水在古城,被赋予了极深的内涵,它不但是纳西人的生命源泉,也是古城的灵魂所在。古城的水源于玉龙雪山上冰雪融化后而形成的雪水,水质因此特别的清澈透明,这股纯净的雪水从雪山流经黑龙潭后来到了古城,在古城的入口玉龙桥处,河水被一分为三形成东河、中河与西河,随后又被分成无数条小支流,蜿蜒穿行在古城的每一条街巷,流经各家各户的门前。于是,古城也因这一股股清澈、悦动的流水而充满了灵气,同时也给人一种宛若于江南水乡的感觉。

有流水自然少不了桥的点缀,古城里大大小小的桥有三百多座。既有朴实厚重的石拱桥也有灵活轻巧的木板桥。这些历经风雨飘摇的古桥不但承载且见证了古城的沧桑变化,也被纳西人赋予了许多美好的意愿,一如“百岁桥”、“万子桥”等等。而后漫步桥上,低垂的柳条和着你的身影倒映在水中,怎能不令人心醉与暇想呢。

此时,如果在古城里走累了,那么你不妨到四方街去歇歇脚。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一座方形的广场,游人自然也格外的多。坐在四方街的长椅上,一边稍适休息、一边看着四周林立的店铺、在河边浣洗的纳西妇女、悠闲自得的纳西老人以及背着笨重行李一路奔波而来的各国游客。

是什么吸引着不同肤色的人们不远千里地来到古城、来到这座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千年名城。是她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底蕴,是聪慧的纳西人创造的古老而神奇的东巴文化,是神秘的东巴经、浓烈的东巴舞蹈、栩栩如生的东巴壁画、如画般的东巴象形文字,当然更是纳西人尊重知识、热爱生活、崇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理念。

稍适休息,如果你想带几件古城的纪念品回去,那么工艺精美的纳西木雕肯定是少不了的了。造型各异、惟妙惟肖的纳西木雕在古城的店铺里随处可见,这些木雕作品大多是由手艺精湛的纳西艺人们在木板上一刀一刀地精雕细刻而成,绝对值得你带一两件回去。当然,如果你对这些木雕作品不大感感趣,那么,你不妨再去银器作坊里去看看,林林总总的银器作坊也称得上是古城的一大特色。在不大的银器作坊里,手艺纯熟的银匠们专注地在银板上叮叮当当地打造着各式各样的银饰、酒具等,而银板上发出来的叮叮当当的声音就如同是一首首动听的乐曲,伴随着不远处悠扬的葫芦丝传遍古城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说纳西的男人们都以有一两样精湛的手艺而见称,那么纳西的妇女则是以勤劳、忙碌而为人所多乐道。在古城里行走,时常是会遇到背着竹筐、身着民族特色服饰的纳西妇女在你的身边缓缓而过。这种独居纳西民族特色的服饰上身为深蓝色长褂、下着长裤、腰裹百褶围裙。不过最为独特的则要数那双肩上披着的绣有七个小圆布圈的厚厚的羊皮披肩了,而在双肩两旁缀有着的是比这七个小圆布圈要稍大一些的两个圆布圈。在纳西人眼里,这七个小圆布圈代表着的是七颗星星,而两个圆布圈则分别代表着太阳和月亮,故而这种服饰被纳西人命名为“披星戴月”,以此来表示“肩担日月、背负七星”的勤劳的纳西妇女。

在古城人们总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很快,因为实在有太多、太多新奇的东西在等待、在吸引着你,于是就这里瞧瞧、那里看看,而时光也就在这不知不觉间悄然溜走了,转眼间,天色也就渐渐暗了下来。

天色虽然渐渐暗了,但古城却似乎愈发亮了起来。只见一盏盏被点亮的红纱灯照亮了古城的大街小巷。远远望去,一排排、一串串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把夜色之中的古城装点得分外迷人。而同时被照亮的还有那夜色中的河水,一盏盏、一闪一闪的许愿灯,带着人们美好的祝愿泛着静谧的河水缓缓漂向远方。

而就在不远处四方街上的篝火更是扮亮了古城的夜空。在一堆熊熊篝火的映照下,只见围成一圈的游客们彼此手挽着手、和着音乐的节拍尽情地跳着纳西民族舞蹈。这时,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加入到他们的队伍当中,和着节拍、迈动脚步,不必去理会舞步和姿态是否优美,重要的是一种轻松且随意的感觉。

如果跳累了,想去喝点什么,那么古城夜晚的酒吧是绝对值得期待的。古城里风格各异、颇具情调的酒吧大多在洋人街附近,你可以前往选择一家自已钟意的酒吧,一边品着酒,一边和身边的游客随意聊聊,当然聊得最多的依然是古城,古城的流水、古城的小桥、古城的文化。

当然,此时若你还有兴致,还想更多的了解一些纳西文化。那么纳西古乐自然是不容错过的了。据说,纳西古乐是保存自我国唐宋时期的词曲音乐而来,因此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往欣赏。纳西古乐演奏一般在晚八点举行,而演奏纳西古乐的全部都是年逾古稀的纳西老人。坐在宽敞的演奏大厅,看着台上这些满头银发但却精神矍铄的古稀老人,屏息细听,那浑厚、空灵的古乐宛若行云流水般,仿佛一下子把人们带入了那和着词牌、浅唱低吟的年代,那“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意境。

听罢音乐会,时间也就不早了,该是回客栈休息的时候了。古城里的客栈大多依照纳西民居建筑风格,我们住的遇缘客栈院子的四周种着各种花草、中间摆放着藤制的桌椅。此时,皎洁的月光透过树梢照进来,小院就笼罩在这迷人的月色之中。如果你还想感觉一下这撩人的月色,那么就坐在小院的藤椅上和好友们品着茶再闲聊一会儿。然而随着月亮渐渐升高,也就到了该向这美好的一天说再见的时候了,而此时的古城也就在这浓浓的夜色之中结束了喧闹而归于沉寂。

美好的一天虽然结束了,但即将开始的一天依然是值得期待的。因为古城里总会有许许多多的东西等待着你去感受、等待着你去体会。或许,你可以登上万古楼去俯瞰古城的全貌、可以到土司木府去里领略一下那恢宏的建筑,可以到纳西老人家里去听纳西老人讲讲东文化,可以约上三五游伴去品尝一下纳西美食,或是拿着相机随处走走拍拍,当然也可以哪里都不去就倚靠在纳西小院的藤椅上晒着太阳享受一种彻底的放松和休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