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时钟“嘀嘀嗒嗒”走过0点,旧的一天过去,新的一天来临。
如果不懂得归零,总是抱着固有的想法,总是抱着既定的想法去看待问题,做事情,或者总是想着从前有多成功……,我们就很难去适应新的变化、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新的……一切。 归零,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谦虚”就是一种归零的心态,毛泽东说过“谦虚使人进步”,同理,“骄傲”就是一种“茶满了”的心态了。 2500年前的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样也是一种归零心态。 徐特立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才到法国勤工俭学,那个时候的他在国内已经有人称他太老师。所以,如果没有归零的心态,是无法做到与一群十几二十岁的青年人“同学”,也无法做到向他们“不耻下问”。 夫妻间在吵完架后也要懂得归零,所谓“床头吵架床尾和”就是此理。不过,夫妻间更需要归零的应该是双方之间发生的各种小摩擦、小吵架、小反感、小毛病,夫妻间没有大仇恨、大问题,但恰恰会因为这些小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战争。所以,夫妻间学会定期把这些小问题归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其实何止夫妻之间,朋友之间、同学之间、同事之间、邻里之间都是如此。 还有,如果一个人在开会的时候,能够做到不抢别人话头、不断然否定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归零心态的体现。但现实情况却是与之相反的时候更多些(自己也汗一个)。 再有,如果我们在想策划、写方案、做设计的时候能够抛开一些固有的思维和想法,那也是一种归零的心态,归零的做事方法,并让我们获得更多、更好的策略构思与创意设计。 但是,我们也不能把归零看成是简单的清空或归档我们思想与经历中的“内存”,或者是保持一种“空杯”、“谦虚”的心态。如果仅是这样,归零意义将大打折扣。 归零还应包括一个归零之后的再学习、再提升的过程,从而使我们达到“更上层楼”的目的。 也就是说,归零不是以清空或空杯为目的,而是让我们的事业或思想通过归零而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提升。所以,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归零,不是“平面”的,而是一种呈螺旋状上升的一种发展状态,只有这样,归零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即让归零者不断地成长、进步。反之,归零之后不学习、不提升,则就是原地踏步,甚至是反螺旋状“下降”状态。 人生时时要归零,人生总是要归零。短到一天,长到一生。所以,在打发时日的过程中、在生命的轮回中,我们都应努力让每一次归零呈现“螺旋状”的上升状态,这样,我们的每一次归零才具备真正意义,达到真正目的和提升自我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