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一中 八年级 生物学科课堂导学案
2012年 月 日 星期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 编号: 班级: 小组: 姓名:
一、课前学生预习课文,独立完成“自主探究”题(各小组组长检查组员的掌握情况,统计本组疑惑,通报老师)(5″)
二、情景导入:(2″)
(观看视频)同学们,生命世界非常奇妙,美丽的蝴蝶竟然是毛毛虫变成的,你知道相似发育过程的昆虫还有哪些?所有昆虫都是这样发育的吗?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三、 解读学习目标(2″)
1、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
2、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在学习过程中把握学习方向;
四、合作探究、讨论交流(10″)
1、教师面向全班提出课前小组长统计的自学探究中的疑难问题,请其他小组回答解决
2、分小组完成合作探究
各小组完成本小组
|
课题: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课型:新授课 第 1 课时 设计人:汪少辉
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
2、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
3、通过观察,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合作参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4、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生殖和发育的特点来辨证的认识昆虫和人类的关系。 |
探究题目后,课参与探究其它题目。
要求:组长负责协调安排好组内实验员、助手、记录员、发言人等,然后组内共同讨论,完善好答案。讨论好的要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并做好本组展示、点拨、纠错、质疑的准备。A帮B,B帮C,将疑难问题解决,A层同学注意搞好问题的总结和拓展。注意讨论的效率。
五、展示点评(15″)
各小组展示本组探究结果,其他组注意听讲,主动质疑、补充、纠错
六、巩固落实(8″)
完成练习题,并反馈
七、课堂小结(3″)
整理回顾本节知识点,形成知识框架图、概念图、表等,对自己和小组成员表现的评价。
|
学法指导:1请同学们仔细预读学习目标,阅读第一节植物的生殖,用黑笔圈划课本,用红笔标注出课本中的重点和疑难点,并独立完成自学探究。
2访问身边有经验的种植人员或上网查找,了解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3导学案同黑笔做题,用红笔改错和补充。 |
2)从食性、生殖特点、发育时期几方面分析,控制蝗灾应采取那些措施?结合蝗虫特点,说说消灭蝗虫的最佳时期。
(3)通过对你所知动物生殖和发育的比较,总结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异同。
比较 |
幼虫与成虫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差异大小 |
发育过程经过哪几个时期 |
蝗虫 |
|
|
家蚕 |
|
|
(4)举例说出昆虫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巩固练习
1、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 )
A卵----若虫----蛹----成虫 B卵---蛹---若虫---成虫
C卵---若虫---成虫 D卵---蛹---成虫
2、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中,属于不完全变态的是( )
A蟋蟀 B苍蝇 C家蚕 D菜粉蝶
3、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指( )
A卵→蛹→茧 B幼虫→成虫 C卵→幼虫→蛹→成虫 D卵→蛹→成虫
4、以下昆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
A蝼蛄B蚊子 C苍蝇 D蜜蜂
5、下列哪一种昆虫与其他昆虫的发育方式不同?( )
A蜜蜂 B苍蝇 C菜粉蝶 D蝉
6、、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在蝴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应该是( )。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7、赤眼蜂的身体很小,还不足1毫米长。它虽然不能捕食其他昆虫,确实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许多农林害虫的天敌,在生物防治上有重要作用。猜一猜这是为什么?
2.小组表现:
|
自主探究(课前预习、探究、独立完成预习题)
⑴家蚕的一生要经过 四个时期按图中的顺序排列是 (2)比较家蚕的幼虫成虫和蛹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发育阶段 |
形态特点 |
生活习性 |
幼虫 |
身体 ,具有 ,有 足 |
主要以 为食,有 现象,化蛹前 |
成虫 |
有 足,有 翅,体披 |
不取食, 飞行,雌雄交尾后,雄蛾 ,雌蛾产卵后也 |
蛹 |
体表 ,体形呈 |
不食不动,羽化成 ,破茧而出 |
(3)家蚕的_________与_________的_________和_________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4)同家蚕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昆虫的发育也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成为完全变态。
(5)蝗虫的幼虫又称为_________,它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与成虫相似,身体_________,仅有_________,能够_________。幼虫要经过_________蜕皮,不经过____,就发育成_________的成虫。
合作探究(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这句诗有什么不准确的地方?你能通过该期中两个字使之既有科学性又不失艺术性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