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高速公路事故案例与安全常识的交通研判

 桃君子 2012-03-24
常见高速公路事故案例与安全常识的交通研判

高速公路网给有车族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全封闭、高车速的高速公路是一个“极其特殊”的通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它就是一条方便、快捷的“坦途大道”,而失去了安全的保证,它就变成了一条无情、残酷的“不归之路”。根据国内外的高速公路各类事故报道来看,高速公路事故无小事,不出事则已,要出事就是大事。在此,我们将通过几大高速公路事故案例作一解析,希望驾车人士能引以为戒。

    一、追尾事故经过

    某年7月,广西发生一起死亡5人的特大交通事故。当天凌晨,邓某驾驶一货车行至柳南高速公路下行线713公里时,发现车子异响,便于紧急停车线内停车。邓某刚把车子停好,车上另一位同伴便拿着警示牌到车后摆放。

    突然,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一辆小轿车完全冲进货车尾部。当交警赶到时已确定3人死亡。因车身塞进货车尾部,便调来了施救车把轿车拖出。此时,现场的人全部惊呆了,严重变形的轿车里竟然还有两具尸体。经核实,这起事故死亡32男,属特大交通事故。

    原因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瞬间性重大事故,许多家庭的幸福就在时钟的一次“滴答”声中被完全断送了。据资料统计,近年来国内高速公路事故中追尾50%,其中追尾死亡占总体死亡事故的85.5%,特别是小车钻入大车尾部的多人死亡事故。相对于大货车而言,小轿车“身单力薄”,因此,当一辆高速行驶的轿车钻入行驶或停放的大货车尾部,驾驶舱就会遭到致命的撞击,车内人员非死即伤。根据上述事故分析,大货车因故障停于紧急停车线内,并已采取警示措施,属于交通法规内允许的紧急停放。事故的发生是因为轿车司机高速行驶且没有看清车道而造成。

    友情提示

    在高速公路上行车要注保持安全间距。在路面干燥的情况下,车间距离不小于车速的数值。如车速为80公里时不小于80,时速为100公里时不小于100。遇雨雾天、冰雪天和路面潮湿时,应增加一倍以上距离。

    另外,如果前方出现紧急情况,应充分利用道路宽度,不要单单踩住刹车等待事故的发生。操作办法是,先大力刹车,当车速降低后松开刹车快速打方向,寻找没有车的位置进行躲避,或朝车头可以直接撞击到的物体撞去,即使受伤,也要强过钻入大车车底的“灭顶之灾”。当然,这一点是80%的司机所不具备的,因此,常跑高速的司机需要强化这方面的意识。

    二、超速事故经过

    一位年轻的妈妈驾驶一辆小型轿车正常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车上坐着她2岁的女儿。当她行驶到目的地出口附近时,正从超车道转向行车道,突然被右后方高速“飞来”的一辆大型的超豪华轿车撞上右车头。

    小车飞过中间隔离带,翻到对面反向车道,母女俩当场死亡。肇事车辆也撞到右侧防护拦,气囊爆开,人员受伤。据肇事司机事后交代,当时他的车速超过时速160公里,已经看到前车变道,但是由于自己的车好,通过目测估计能超越过去。但接近前车时才发现无法超越,于是连忙制动,但车速太快,采取制动时距离太短,因此,只能眼睁睁撞了上去。

    原因分析

    车辆行驶速度快是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随着车速的提高,驾驶员视察物体运动的视力明显下降。车速60公里/小时,驾驶员能看清前方240的标志;80公里/小时,则下降到160。另外,随着车辆速度的提高,水平视野就会逐渐变窄。人的静视野为180度;40公里/小时,视野变为100度:100公里/小时,视野变为40度。同时,因为车速越高,制动距离越大,汽车转向时的离心力就增大,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则变差。因此,驾车者无法在短时间内作出正确的处理。

    友情提示

    严格按照高速公路上的限速标志行驶,各地的高速公路通常最高限速110120公里/小时。在遇到施工、事故或特殊天气状况时,路政人员会用临时标志牌或灯光显示屏进行提示。当遇到前方出现堵车情况,或有三角警示牌示意和紧急双跳灯闪烁时,要立刻降低车速,以安全的速度接近前方。当然,为了保证其他车辆的安全,车速也要高于最低车速标准。

    三、爆胎事故经过

    项某最近开车出差,返程时在一段新修的高速公路上出事了。当时速度140150公里/小时,突然右前轮爆胎。当时,他惊慌失措,方向盘没抓稳,车向右撞上高速公路护栏,并旋转180度,尾部又撞上另外一侧护栏,然后弹向紧急停车带一侧滑停下来。车前脸基本撞毁,发动机脱离车体,双侧安全气囊弹出,前后轴均变形移位。人当场昏厥,幸运的是,除小腿粉碎性骨折以外,没有生命危险。最终,项某赔偿高速公路损失2000O多元,车辆维修花了6万多元。

    原因分析

    轮胎是汽车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件,再高级的汽车如果轮胎出了问题,也什么都没有了。特别是高速公路上车速较快,轮胎与地面摩擦加剧,胎内气压受热膨胀,通常胎压要上升10%20%。因此,如胎压过高或带伤就容易造成爆胎,据统计,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与轮胎有关的占46%,其中爆胎占事故总量的70%

    友情提示

    夏季一般要让轮胎气压低于正常胎压10%左右,出车前检查轮胎状况。如轮胎表面有镶嵌物或伤口,要及时清除、修补;损伤严重的要及时更换。发现花纹过度磨损或橡胶老化,应及时更换。此外,不要长时间高速行驶,避免轮胎“过热”,在行驶一段里程后要在休息区停车让轮胎自动降温。

    一旦遇到爆胎,应双手紧握方向盘的四点和八点位置,肘部抵住腹部两侧从而不让方向盘转动,尽可能保持直行方向。然后,收油、微踩制动,直到车辆缓慢停下来。千万不要紧急制动,因为此时四轮附着力不一样,如大力制动,车辆就会因为某些轮子正常转动时遭到爆胎轮子的“拉扯”,而造成车辆高速打转,甚至翻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