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意拳

 世外桃园168 2012-03-24

心意拳内劲之密阐释(3)

  • 时间:2009-10-24 05:21
  • 来源:中华武术网
  • 作者:中华武术网
  • 点击:1495次

如何才能将这口丹田气凝住不散呢? 在练拳的时候,切忌抖劲,丹田气一抖就散。每个动作都要像急刹车一样,到位的一瞬间千万不要抖,要咬住。 守孚

“如何才能将这口丹田气凝住不散呢?”

  “在练拳的时候,切忌抖劲,丹田气一抖就散。每个动作都要像急刹车一样,到位的一瞬间千万不要抖,要咬住。” 守孚老师这段话实实在在是内家武学的至理名言,但有几个人知道其中的妙处呢?赵道新先生的拳论就谈到这一点, 当没有几个人真正注意这一点的。

  爆发力训练是“功力”增长的主要方式。一般采用具有一定阻力的弹性或突发性动作进行反覆操练。空操是在没有器械的辅助下,反覆进行几个角度发力动作。其要点在于注重动作的急停,用以发展动作反方向的劲力。

  大侠跟过不少师傅,只有王雷华老师一直强调不要抖劲,但大侠其他老师都强调抖劲,大侠自己练起来也感觉这么一抖很过瘾,所以,所以也没有把王老师的话严肃对待。

  但到了守孚老师这里,很明确地说,这一抖居然把丹田气抖散了。守孚老师对大侠的抖劲严厉批评,大侠于是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后练拳的时候都不敢抖,结果练起来的时候果然感觉妙不可言。

  这发劲时是不是可以抖,其实在拳学上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大侠的抖劲是从朱纪生老师那里学来的,朱老师在冲拳的时候,都是用劲一抖。大侠在网上看到张志俊先生的文章谈论到这个抖劲:

  陈氏拳发劲讲究松、活、弹、抖,特别是抖劲,陈照奎曾形象地将这样的发劲方法,比喻为北方农村的牲畜干完活,卸去身上的挽具后在地上打滚,起身后霎时间用劲猛地一抖,事实上是用了全身之力,陈氏拳的发劲惊炸之势就很像这种情况。对于这样的发劲方法,《太极拳研究》一书中说:“太极拳的抖劲,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爆发力量。抖劲的特点是快速,气足,力猛,劲长,动短,意远。功夫纯粹的,手、臂、肘、肩、背、胸、腰、胯、腿都可发出抖劲。这种抖劲是从腰裆劲的迅速一转而发出的。”“太极拳内劲的来源,确切地说,也可说是从腰裆而来的。”

大侠在跟朱老师学陈式太极的时候,专门有训练抖劲的练法,双手像鞭子一样左右甩动,然后突然拧腰发劲,双手就像鞭子一样从后方甩向前方,全身会自然一抖。

  大侠将陈式太极的这招练法演示给守孚老师看,守孚老师并不认可。他反问道:“一锤子砸下去,是弹回来有力呢,还是死死地咬住那个打击点有力?你如果用抖劲,给对方的杀伤力就在那一抖中,很快就过去了;如果用咬劲,那你的攻击力就可以透入对方体内。”

  大侠其实在王老师那时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没有细想,也没有很真实的体验。现在守孚老师旧话重提,大侠认真地体验,发现咬劲的威力是要明显大过抖劲。其差别就在于,在施抖劲的时候,自己的心智也会在那一抖中失神,虽然只是极短的一瞬。而施咬劲的时候,自己的心智不但不会失神,还会凝聚一种杀气。所谓咬牙切齿就是此理。大侠从网上看到賀順定先生谈形意拳的一篇文章, 里面也谈到抖劲:

  形意拳之勁力講求爆發力,如炸彈之爆炸為向四面八方同時發出,更位要求身體平衡,向前發出,必須同時向後拉回,亦即向前發出100斤,同時亦向後拉回 100斤,以保持身體平衡,不會為人所制,這是形意拳發勁之基本原則,如何達成是項要求,平時要多練抖勁,能抖而不失平衡前後對稱之要求。

  贺先生明明在讲弹炸劲,后面又突然冒出来一句“多练抖劲”,看来中国文字对抖劲的定义都很难确切。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什么绝对的对错,但却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话题。

  守孚老师认为用内劲打的拳法就是内家拳。但什么是内劲呢?关于内劲有诸多神秘的解释,大侠自己体会以后,知道所谓内劲,在第一步来讲就是内脏四肢百骸在一缩一涨中形成的有序联结。这种整体联结的核心是在丹田。第二步是在这有序联结的通路上,自然形成气的能量流, 随着身体的运动,内气会随心意指引流向相应的目标。
第一步的内劲其实是身体肌肉群的有序构造,这种构造是隐含在内的,如果不做特别的武术训练,这种有序构造是不存在的。经过特别的武术训练,这种构造形成了,就产生一种特别的劲力,大侠称之为肌肉构造之劲。但从精确的意义来讲,这种肌肉构造之劲还不是真正内功意义上的内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