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峡》教 学 设 计 监利县汪桥初级中学 李道文 教学目标 1. 掌握常见的文言词语; 2. 引导学生通过发现美、再现美来欣赏三峡美景; 3. 理解文章的写景顺序; 4. 了解文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用词精炼传神大笔点染等写法特点; 5. 通过审美鉴赏,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受来领悟祖国山川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尤其是感受三峡的雄奇美、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美景的能力。 教学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理创造学习情境,教师巧妙的通过评价来启发引导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发挥最大潜能,按照文本特点选择科学方法创造性地学习,力争让学生在诗意盎然的学习环境中动起来,学得扎实高效,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铺垫酝酿 一、 情景导入。 师:看到同学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上,一双双眼睛忽闪忽闪,闪出智慧的火花,所以我相信这一课的学习一定会成为我们一段难忘而美好的回忆,大家有信心吗? 生:有! 师:很好,首先请大家欣赏几张图片。 教师出示第一张灯片: 师:图片里山清水秀,非常秀丽,特别是水,谁用一句话描绘一番? 生:好似一面明镜,倒映着碧绿的山、白纱的云。 师:你的回答如一阵清风,让我神清气爽,不错,无瑕的水倒映着婆娑的玉影,真让我们陶醉啊!再看第二张: 师:这是山涧的短瀑,也很迷人,谁来打个比方? 生:像几个小姑娘拖着的白纱裙,口里还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师:啊,如诗如画,你太有想象力了!再看第三张: 师:这是山顶的石柱,哪位同学也来联想一番? 生:像一位仙姑抱着一只大花篮… 生抢答:也像牛魔王背着他的媳妇在山林中逃窜,他们周围跟着虾兵虾将。 师:你们的回答让皱着眉头的媳妇都破涕为笑了,太厉害了!的确,这些景物太美了,大家猜猜它们是哪里的风光呢? 生:三峡—— 师:因为我们要讲《三峡》是吧?不错,这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神奇的土地上为世人所称道的长江三峡自然风光。三峡,她像一朵奇葩绽放在花团锦簇当中。她以其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的游人,更是打动了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他们挥毫泼墨,为我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佳作。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就为我们创作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山水游记散文《三峡》。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三峡,去欣赏三峡美景,去欣赏《三峡》美文。 二、泛泛而读,明确任务装心中。 师:那么,我们学习这篇文言的写景散文要解决哪些问题呢?下面请同学们迅速的浏览一下课文,再看看课后练习,还可以和同学商量商量,确定一下我们的学习任务,好吗?好,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讨论吧。 学生分小组讨论学习任务。 师:哪个小组先来?你做代表吧。 生:掌握一些古今异义词语,翻译句子,然后看看三峡美在哪里? 生:了解一下文章的思想感情。 生:欣赏美的语言。 师:同学们说的很全面了,老师结合大家的意见归纳一下:首先是理解词句,读通读熟课文;再就是分析景物特点,欣赏美景;然后是体会文章感情,揭示文章主题;最后是品味语言,了解写法。下面我们就一个一个来(灯片显示前面黑体加粗的文字)。 三.大声而读,识读感知打基础。 1.读准读顺。 师:首先请同学们大声的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停顿(灯片显示前面黑体加粗的文字)。 同学们大声自由读课文。 师:好,我们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是否读准了字音,读好了停顿。好,你来读。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他在读音和停顿两方面把握得怎么样? 同学们评完之后教师出示灯片: 师:同学们一起把课文中的生词读一遍。 学生读好后教师出示灯片: 点一名学生读灯片中的句子后师生纠正不正确的停顿,教师再出示正确的停顿,然后请全班同学读一遍。 师:大家把课文一起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读通读懂。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读课文,理解生词和句子含义,不懂的和同学讨论,讨论不出来的做好记号,待会儿拿出来到全班交流。 学生讨论完后,教师宣布质疑开始。基本上是一个同学质疑,另一个同学帮助解疑,解不出时老师启发解决。 师:现在老师有几个疑问需要同学们帮忙,看哪位同学帮忙最多颁给他一个“难不倒的小博士”称号,好不好? 教师出示灯片: 师:先解释异色词再用这个词说一个成语,先思考一分钟再开始。 抢答完毕教师再出示灯片: 师:比赛接着进行,请流利准确的翻译这几个句子。 这一活动完毕后教师出示灯片: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怎样用一句话概说文意。 生:描写了三峡的山水美景。 师:不错,那么具体写了哪些景物呢?下面由老师读句子,同学们说景物好吗? 生:好。 师:“自三峡七百里中……不见曦月。” 生:山。 师:什么山? 生:三峡两岸的群山。 师:“至于夏水襄陵……不以疾也。” 生:水。 师:什么水? 生:三峡的江水。 师:“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生:急流和深潭。 师:“绝巘多生怪柏。” 生:怪柏。 师:“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生:瀑布。 师:“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生:山林、山涧。 师:“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生:猿啸。 师:读到这里,我们完成了第一个任务叫识读感知,请同学们明确识读感知的基本要求,并适当做一下笔记。 教师出示幻灯片: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后请同学们看看课后习题,议一议,做一做。 第二课时 恣势张扬 一、 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疏通了词句读懂了大意,现在我们来欣赏三峡美景,前面我们找出了文中美景,现在我们来说说它们美在哪里。 二、想象而读,欣赏美景识珍珠 1.专家评委选美审美。 教师出示幻灯片: 师:我们说悠悠三峡七百里,如一道画廊,无一处不可以成诗,无一处不可以入画,它们繁若星辰,作者摘取了其中最为闪亮的几颗镶嵌在文中,课文立即发出夺目的光彩。这些美景,如梦如幻,人见人爱,相信同学们也一定特别喜爱。下面就请同学们找出你喜爱的那一景物,说说你为什么喜爱它,它的什么特点吸引了你。先找后思考,还可以和同学议论议论。 一分钟过后。 生:我喜爱三峡的群山,它们高大连绵。 师:看来你愿做一座高山,一座愿和兄弟姐妹紧紧靠在一起的高山。 生:我喜爱三峡的江水,它流得快,流得猛。 师:嗯,比风还快,比马还猛,哦,你愿做滚滚向前的江水。 生:我喜爱春冬的三峡,我认为这时三峡山上的景物最美。 师:比方说山上的哪一景物?你爱它的什么? 生:我爱高峰上的松柏,奇形怪状的,有一种怪异之美。 师:哦,你喜欢高峰上扭曲变形的松柏,因为你从松柏的身上找到了你的影子。 生:我爱春冬的素湍和绿潭,因为它艳丽清澈。 师:哦,你喜欢清纯多情又像碧绿无瑕的翡翠一样的水。 生:我喜爱峭壁上的瀑布,但不知道他美在哪里。 师:哪位同学愿化作一道飞瀑来帮帮他? 生:我觉得这一道飞瀑很勇敢。 师:看来你是一个敢于冒险的勇士。不错,悬泉瀑布具有一种奔放的险美。 此时,学生可能会有短暂的沉默。 师:怎么,秋天山上的树林、山涧和高处的猿猴就没有人喜爱吗?那么哪位同学说说你不喜爱的原因呢? 生:因为这时的三峡好凄凉,让我陷入悲伤的情景中去了,所以我不大喜欢。 师:看来你是一个阳光向上的孩子。的确,秋天是一个肃杀的季节,给人一种萧条冷寂之感,但那也是一种美,是一种凄美。正如有些女孩子多愁善感,她哭泣了也很美。喜怒哀乐乃人之常情,三峡也一样。再说,没有悲,哪有喜?还有,秋天即将过去,春冬还会远吗? 师:好,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的慧眼欣赏到了三峡美丽的容颜,它们或雄奇或奔放或娟秀或凄婉。但这些迷人的美还只是三峡的外在美,其实三峡内在的美更动人。我们说画龙画虎要画骨,知人知面要知心。三峡的每一景除了有她如梦如幻美的容颜,,一定还有其更具魅力的精神、品格和气质,也就是她美的灵魂。下面就让我们贴近这些美的精灵,去摸摸他们的脉搏,去听听他们心灵里的声音,进一步说说他们美在哪里。不过,自然山水美不美,还在乎你怎么想。你可以说小草很有活力很顽强,你也可以说他没有坚定的立场,只要是根据它外在的特点所作的判断。那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会赋予你喜爱的那个景物什么精神什么品格什么气质呢?同学们先想一想,再和同学议一议。 同学们讨论两分钟后。 生:我从三峡群山的身上还发现了他们的团结进取。 师:你的回答让我明白了只要有雄心,我们就能爬到天上去。还有,懂得团结的人,就有勇气和天斗和地斗! 生:我觉得三峡夏天的江水有一种一往无前不怕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 师:你说的太好了,说到我的心坎上去了,让我仿佛听到了江水的嘶吼,仿佛看到了万丈狂澜! 生:我觉得春冬三峡山上的湍流就像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孩,绿潭就像一位纯洁多情的女子。 师:你的想象力真不错,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美感。 生:我认为绝壁上的松柏让我敬畏,他刚毅不屈,倔强进取。 师:你的回答让我想到了两句诗叫“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生:我非常佩服悬泉瀑布,它像狼牙山五壮士那样视死如归! 师:你的回答太妙了,简直连山都在为你欢,连水都在为你笑,连山中的鸟儿都在为你深情歌唱!你的回答也让我想到了两句诗叫什么来着? 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就说:哦,“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生:我觉得秋天的三峡很有侠骨柔情,他在为亲朋好友的离去而悲伤流泪呢! 师:我觉得你也是一位善良而又情感丰富细腻的孩子,你是三峡的知音,只有你懂他的心,我替三峡和你握手! 2.描绘三峡,歌颂三峡。 教师出示灯片: 师:同学们的回答真是太精彩了,我觉得你们都是一流的审美艺术家。下面再请大家当一回画手,做一回歌手,发挥你们天才的想象力,用你们自己的语言描绘一番三峡美丽的容颜,歌颂一回三峡高贵的品格。把你喜爱的那一景物,那个尤物,用你发自肺腑的话歌一歌,赞一赞。让我们的赞歌荡漾在三峡江面上,弥漫到满山满谷中!好,先找到你喜爱的美景,抓住其特点,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美的特点,想一想,写一写,之后和同学交流交流,互相润润色,然后拿到班上和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吧。 学生思考讨论动笔交流润色三分钟。 师: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下面就有请我们的丹青画手们,百灵歌手们,亮出你们的杰作,与同学们一同分享吧!哪位先说? 生:我赞美的是素湍和绿潭。雪白的急流,潺潺的,淙淙的,活泼欢快,如玉石撞击的脆响,似幼童滴答答的脚步声,还有他口里银铃般的笑声。碧绿的深潭,如无瑕的翡翠,又如文静的女子那般温柔多情,像明镜一样倒影着婆娑的玉影。 师:太美了,如诗如画,一派生意盎然的灵异的多情的湍潭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像真的一样。 生:我赞美柏树。松柏啊松柏,你们像根根擎天柱,你们就是我心中的神!不怕高寒,不怕烈风,不怕雨雪,更不怕脚下的坚硬磐石!哪怕扭曲着身子,你依然傲然倔强的斜插在石缝中,挺立成永恒的璀璨,璀璨的永恒,傲岸的伟大啊,伟大的傲岸! 师:一曲绝美的赞歌,我无话可说,只能说松柏在为你点头,高山为你竖起大拇指。 生:我赞美悬泉瀑布。你是一位刚烈的女子,你是一位为国捐躯的壮士!“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悬崖绝壁,你纵身一跃,只为让人们看到你的一身清白和你一颗纯洁如玉的心吗?还是为证明你不是人间的孬种,你是一位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壮士勇者,一个英雄的大写的人! 师:你的回答让我全身热血沸腾,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哪位同学为我帮个忙? 可能出现短暂的安静。 师: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对你最好的评价。同学们的才华让我叹为观止。让我也情不自禁地也想表现一下自己,但有点担心没同学们说的好。 同学们一阵掌声。 师:讲一段故事吧。那年我七岁,我和爸爸妈妈一同游三峡。那天,我们的航船悠闲地徜徉在三峡江面上。两岸石壁陡峭成座座紧密相拥的高墙,把外面的世界遮挡得严严实实,眼前昏暗得很。我抬头望天,一座座山峰拨开翻滚的云雾直指苍穹。我没看到太阳,就问爸爸:“爸爸,爸爸,太阳怎么不见了,是被天狗吃掉了吗?”你们猜,他怎么说?他说:“傻孩子,不是被天狗吃掉了,是被大山吃掉啦!”我就一阵傻笑,笑声和船头的激水声一样甜。后来我才明白,是被连绵的高山遮没了。再后来,我渐渐读懂了三峡的山,读懂了它们的团结和进取。1998年抗洪抢险的时候,我从电视里看到解放军叔叔们手挽着手肩并着肩矗立在汹涌的洪水中。他们的脸色由红变白,再由白变红,又由红变白,再后来由白变青。我看得热泪盈眶。现在我明白,他们就是三峡座座肩靠肩的高山,岿然不动直指苍穹的高山! 同学们可能又是一阵掌声。 师:我觉得这一阵掌声应献给另一个人。 生:谁? 师:还有三峡的秋景也该用一支画笔来描摹,也该用一支赞歌来称颂。哪位同学来为他着装描眉唱赞歌呢? 生:三峡的秋啊,秋日的山林、山涧、还有高猿,你们是痴情的女子,还是侠骨柔情的大哥?没有潭水美的欢歌,没有山雀弟弟的旋舞,你们好寂寞吗?特别是高猿大姐,因为亲人暂时的离别,一声声倾情的愁思好悠长唱得我要断肠! 师:我都快流泪了。那么夏日三峡的江水,谁来为他把歌唱? 生:这一江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如一群雄狮在怒吼,像一条巨龙在向前狂舞。我仿佛看到一支气势磅礴的轻骑军,头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耳畔是呼啸的烈风,前方是滚滚硝烟,战火纷飞,枪炮阵阵。他们飞奔向前,马鸣声声,地动山摇。我觉得人生就应像一支离弦的箭,只要是对准目标射出去,就永远不要回头。 师:再来点掌声!课上到这儿,我好佩服,我好感动!真是幅幅彩画连成轴,首首诗歌串成卷,支支赞歌唱不完。景美,歌美,情更美,像三峡的江水一样清纯,一样悠长,一样深浓,一样汹涌澎湃!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第三课时 冷静思索 一.美美而读,文采文义细品悟 1.抑扬顿挫吐衷情。 教师出示幻灯片: 师:上节课我们读懂了三峡的山、三峡的水,欣赏到了三峡美丽的容颜和高贵的气质。三峡的美带给了我们丰富的美的感受。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美的感受一起美美的朗读美文吧。先请同学们选择你喜爱朗读的段落,自导自演的朗读一遍,当然还可以读给同学听,让他参谋参谋,然后把你的金嗓子在班上亮一亮,赛一赛。好,开始准备吧。 同学们准备了两分钟。 师:同学们最喜欢听哪位同学的朗读?那就请这位同学表演第一段吧。 生读第一段。 师:果然名副其实!很有气势,读出了团结进取的力量之美。同学们一起朗读一遍好不好?就你给大家起个头。 生:“自三峡六七百里中”起…… 师:集体的力量真伟大!那么,哪位同学敢于向高手挑战,把第二段朗读一遍? 生读第二段。 师:巾帼不让须眉!不错,读出了一往无前的豪气。你接着把第二段起个头,大家一起来一遍。 生:“至于夏水襄陵”一二…… 师:咱们班个个精明强干,接着谁读第三段? 生读第三段。 师:啊—谁来给他做个评点? 生:他时而温柔腼腆,时而气起十足,时而陶醉其中,所以我觉得他读得很好。 师:你这位小小评论员也评得很有水平。你给起个头吧? 生:“春冬之时”起…… 师:很好!还有最后一段,我想找一个最善良,情感最丰富,看电视看小说都会掉眼泪的同学读第四段。你来推荐一位同学,你觉得谁读比较合适? 生:××× 师:哦,×××,看来你最能当此重任。好,你来读! 生读第四段。 师:嗯,读出了一种凄凉冷寂的气氛。不过还可以低回婉转一些,滞缓悠长一些。同学们听老师把这一段读一遍好不好? …… 师:来还是你起个头,大家跟着读一遍。 生:“每至晴初霜旦”起…… 师:我觉得同学们个个都是天才,个个都读得很不错,我也情不自禁地想读一读,大家能满足我的愿望吗? 生:能! 师:好,我把全文读一遍。“三峡,郦道元自三峡六七百里中……” 同学们掌声雷动。 师:掌声太浓重了,我渴望和同学们一同分享,大家一起把课文读一遍,来“三峡”起。 …… 二.见微知著悟主题 教师出示幻灯片: 师:很好,文章读到这里,三峡的妩媚动人,三峡的昂扬向上已然定格在我们心中。那么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要写三峡,他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 生: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热爱大自然,赞美祖国美好景象的思想感情。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抒发这种感情。 师:不错,我替郦道元和你握手!还有哪位同学有话说? 生:赞美大自然的伟力,她为我们创造了美丽的三峡。 师:太妙了,深刻精辟!作者赞美的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自然为我们创造了这一切五彩斑斓浩如烟海的美的生命形式,让我们受用不尽,享用不尽,感动我们的心扉,启迪我们的智慧。 三.含英咀华说文法 教师出示幻灯片: 师:好,感悟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接下来我们要感受作者的巧夺天工。也就是说作者创作《三峡》这篇美文,动用了哪些智慧和方法呢?这个问题很大,我们换一种说法:作者选取十来个景物写就的这篇美文给我们留下了无穷多美的享受,如果要你也用这些美景写作这样一篇美文,你要注意哪些问题?先思考,后讨论,再全班交流。 生讨论两分钟后。 师:来,一人说一个问题。 生:要安排好写景顺序。 生:要抓住景物的特点。 生:语言要生动。 教师出示幻灯片: 师:主要就这几个问题,大家归纳得非常好。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安排好写景顺序呢?大家看课文,看作者是怎样安排的,比方说,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教师出示幻灯片: 生:先写山后写水。 师:不错,从宏观上按景物的大的种类安排顺序,第一段写两岸群山,第二段写写江水,那么第三段第四段是写水吗? 生:第三段主要写水,写了素湍绿潭,写了悬泉瀑布,也写了怪柏。 师:第三段确实主要写水,第四段呢,没明确写水,与水有关系吗? 生:有关系,正因为水少,才“林寒涧肃”。 师:分析的很透彻,在这里,秋天是枯水季节,所以山上呈现一派萧条冷寂的环境气氛。实际上二三四段是结合季节特点按照由水多到水少的顺序来描绘景象的。还有没别的顺序呢? 生:先写整体,后写局部。 师:对,先整体写山写江水,后局部描写春冬之景和秋景。还有没有别的顺序呢?比方说有没有按景物特点来安排顺序呢? 生:有,先写壮美,后写秀美。第一二段表现壮美,第三四段表现柔美。 师:太到位了!而且前一至三段多表现昂扬向上的气质,第四段则描绘悲凉凄婉的美景。接下来我们探讨第二个问题,怎样才能抓住这些特点写逼真写生动呢? 生:运用修辞手法。 师: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课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修辞手法? 生:第二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运用了夸张;第四段“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是引用。 师:引用诗句表现猿悲景凄。你找得很细心。除了巧用修辞之外,其实文章运用的最主要的一种写作方法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一二段就可知道—谁来说? 生: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师:不错,这种方法能极好的突出景物的特点。那第三四两段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又是什么呢?似乎没运用什么方法,但景物特点却非常逼真,这里面的诀窍是什么呢? 生:准确的锤炼词语。 师:对,用词精炼传神,特征就会鲜明突出。如“素湍绿潭”的“素”“绿”二字;“怪柏”的“怪”字;“清荣峻茂”,大笔点染,形象生动。文中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大家要注意多多体会。好,课文学到这里算是接近尾声了,最后还有一件事,大家说是什么? 生:不知道。 师:如此精美的散文,当然要背诵积累啦。老师这里介绍一种方法,老师说诗句,同学们背课文中的句子,好吗? 师:“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生:“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疾也。” 师:“两岸猿声啼不住。” 生:“常有高猿长啸……沾裳。’” 师:“轻舟已过万重山。” 生:“自三峡七百里中……处……曦月。” 师:“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生:“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选段落自选办法背诵一段话,给你们一分钟时间。 学生自由准备。 师:谁背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好,你们四人连起来被全文,注意要流利有感情的朗诵。三峡起…… 师:很好!这里有一首诗歌节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背一背: 师:老师读诗词,同学们背课文句子……很好,再背一背这首诗。 …… 教师宣布下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