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狮吼记》

 昵称9340632 2012-03-24

古剧今说之一

《狮吼记》

 

嫉妒,不分古今,不论男女,是人性之一。似于当今女性尤烈,跟古代女性无缘。然而,古代女性也不全都恭谨温驯,偶尔在稗史典籍中也会发现一两位柳眉倒竖、杏眼圆睁的厉害娘子,让男权社会惊愕惶恐,阵脚慌乱。一向被服侍舒坦了的爷们心想,如果女人都去效颦追风,男人的斯文和威仪岂不是要受到挑战?这,怎么能行!

汪廷讷的名剧《狮吼记》,就塑造了一位嫉妒心极强的柳氏,她的嫉妒已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盛名。通脱的大诗人苏轼是文雅惯了的,可在柳氏那里,他才算是开了眼界,长了见识。他甚至很难置信,在他面前撒泼使气的柳氏是出生在素称礼义之邦的中国的。不愧是诗人,他立刻给柳氏送了一个令人绝倒的绰号“狮子吼”。不说别的,单凭这三个字,已足以使“妻管严”们闻风丧胆,魂不附体了。

真所谓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有了这样一位声色俱厉的“狮子吼”陪伴身旁,即使有男权社会撑腰的陈慥,也难以直起脊梁。面对柳氏娶回的四个秃头跛足的“美女”,陈慥大倒胃口,先前酝酿已久的花心艳意荡然无存。他不敢言,更不敢怒,既窝囊又委屈,尤其痛苦的是无可奈何。柳氏罚他跪池、顶灯,动辄用藜杖击背,简直令如今犯错的丈夫跪搓板、顶杯碗也相形见绌。更可笑的是柳氏用绳子系住陈慥的脚,绳头握在她手中。在她看来,仿佛系住丈夫的脚,就系住了丈夫的心。

柳氏为使丈夫回心转意,实在是机关算尽。面对这样的恶老婆,陈慥只有暗自叹气垂泪的份,除了惧内,还是惧内。不论是硬的还是软的,他都不是对手,根本无招架之力,似乎此生注定就是妻子手下败将的命,很难占得上风。然而,柳氏没有想到要离婚,陈慥虽然屡

教不改,一再偷香窃玉,粘花惹草,但也没有想到要离婚。她和他都很痛苦,都在维护和挣脱婚姻的企图中相依相煎,这痛苦在那个不准离婚的封建时代里伴随了他们大半生。

圣贤们不是说古代的妇女早就已经服服帖贴地“三从四德”了吗?怎么还有柳氏这样的不守妇道的女人呢?可见,圣贤们是在撒谎,他们撒谎的目的是想让更多的妇女自愿地带上“三从四德”的枷锁,驯服地为男人们端茶送水,铺床叠被,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柳氏的出现戳穿了圣贤们堂皇体面的谎言,还原了女性的真实,也还原了人性的真实。柳氏是一个敢于骑在男人头上逞尽雌威的“另类”。

像柳氏这样好妒成性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委实是不多见的,但她却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这就是对中国古代妇女的评价不能只说好话,用善良、勤劳、贤惠之类的词去一味地溢美。妇女也有邪恶、懒惰、凶悍者。柳氏就是很凶悍的,但却反映了人性的真实。柳氏得的是恐失夫症,她总担心丈夫在外面有外遇,这恐怕是绝大多数中国妇女的担心,但她们却逆来顺受了,只有柳氏采取了严厉的防范措施,而且相当及时。

柳氏虽没有失去丈夫,但总不讨人喜欢,甚至使人易生厌恶,设法逃避。中国古代社会要求女人恪守妇道,却没有要求男人恪守男道。如果说柳氏是受封建道德束缚,尚不能提出离婚,那么,像她这样的德行,作为丈夫的陈慥肯定也会主动提出将她休弃。柳氏一两次的闹腾,总还是能忍受住,如果长此以往,如再忍受,那陈慥就显得太“没情况”了。

后世的评论总为柳氏寻找各种借口,为她开脱,如说她所以嫉妒,是男权社会迫害女人的结果,这是有道理的,但却违背了人性。嫉妒是人性之一,男人嫉妒,女人也嫉妒,这很正常,与社会对他们的迫害与否并无必然的关系。如果一直徘徊在女性的所有恶德都是由社会造成的这个怪圈,对女性的认识就永远不会进步。

柳氏遍历地狱,见过地狱的鬼神之后,竟然悔悟了。她做了尼姑,正应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