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和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阶段工作通过省级验收

 新郪书苑 2012-03-25

  日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野外调查阶段安徽省检查验收组对我县的“三普”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行5人首先对我县三普工作的组织管理、数据质量和调查现场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总量验收和抽样验收。通过对电子和纸质文本的检查和野外现场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了核对检查。

  下午5时,在镜湖宾馆召开了验收工作会议。县政府副县长、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组长杨静首先代表县委、县政府向省、市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各位专家及全体普查队员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我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认为我县文物普查工作具有领导重视,精心部署,文物普查工作扎实有效;摸清了文化遗产家底,为促进全县文化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锻炼了干部队伍,提升了业务水平,推动了社会发展与进步;扩大了社会影响,增强了全民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意识等四个明显特点。并就进一步做好全县文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验收专家组组长李德文对太和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作了点评,认为:我县文物普查工作效率高、效果好。参与此次普查的全体领导和同志发扬严谨求实、吃苦耐劳的精神,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扎实,行动积极,行政村普查率达到100%,自然村普查率达到99%以上,圆满完成了各项普查任务;各类普查隶属关系明晰,表格填写清晰规范,断代较准确,附图完整,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要求,文物普查工作合格,甚至更高等级也当之无愧。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如个别文物点介绍不够详尽,简介应更侧重于文物本体的描述等共性问题,建议再做推敲,完善资料,确保文物普查工作的高质量,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考究和检验。

  市文物所所长司学彪同志对我县第三次文物普查所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对我县在文物普查工作中领导重视,精心组织,积极筹备,广大普查队员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和不畏艰辛,付出极大心智和劳动,扎实工作,成绩显著表示称赞,并对太和县的普查结果予以充分的肯定。

  我县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于2007年11月开始,2008年全面启动,经过各位专家和普查队员两年来的不懈努力,顺利完成了普查的各项任务。通过此次普查,使我县文物保护点由35处增加到现在的111处。其中新发现76处,复查35处,另普查中发现消失文物点3处,其中古遗址20处,占全县不可移动文物点18%,古墓葬15处,占全县不可移动文物点13.5%,古建筑67处,占全县不可移动文物点60.4%,石刻3处,占全县不可移动文物点2.7%,近现代6处,占全县不可移动文物点5.4%。普查新发现的具有重要研究和科考价值的文物点,不仅为我县科学制定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了依据,为文物工作者和各类科研人员提供了大量资料,同时,也为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管理、利用和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保障,为全县文物保护和旅游业后续开发利用以及打造赋予太和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必将有力地促进全县文化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会议由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赵自强同志主持,县委、县政府有关同志、县直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和全体文物普查队员参加了会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