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大学生活

 白宗柏 2012-03-25
 
 
 
 
 
 
 
陕西镇安中学—— 我永远的“家”

七十年,那是沧桑变幻、斗转星移的七十年;
七十年,那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而苦苦追寻的七十年;
七十年,记录了岁月的变迁,至今让我们感慨万端;
七十年,这片校园记录了多少学子的自豪和骄傲,至今让我们心潮澎湃……
“树高千丈总连根,江河万里自思源。”欣闻母校镇安中学即将迎来七十华诞,此时此刻,回想着在母校度过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不禁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我想要的不是一个浮华的开始,而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因此,我舍弃了繁华,选择了单调;舍弃了明亮,选择了暗淡:舍弃了喧嚣,选择了沉默。黑暗中我孤独的坚守着自己的梦——因为我知道,当人怀揣梦想,不管未来能否成功,他都是幸福的。
十九的年华打马而过,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呆在海大的这段日子,忧伤而明媚——既有一无是处的自卑感,亦有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窗好友读玩与共的惬意感。今夜,我独自来到东坡湖畔,仰视苍穹月似狼牙,俯视湖水波光粼粼,思及数月未回故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大山深处的农家子弟”
1992年7月20日,我出生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家族世代以耕种为生,自给自足,怡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成了我永远美好的回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我刚上五年级)一个家庭意外迫使我迅速地成长起来。奶奶得了重病,家里债台高筑。
真正的强者,是含泪奔跑的人!
从那一刻起,我才真正认识到现实生活是多么残酷,西部农村的家庭生活状况是如此的艰辛,努力去改变的重担压在了我的肩上。
从那一刻起,我才真正认识到——“咱山里娃,不念书,干啥?”,我们农家的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只有接受更高的教育才可以成就未来属于我的精彩。
从那一刻起,我潜意识里就坚定了读书的信念,因为这机会对我来说来之不易。从此我的意识里只剩下埋头苦读,勤奋上进。
严酷的环境,辛酸的家庭,农家孩子的无奈使我明白:只有考上大学,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我期盼着,十年青涩隐锋茫,三载磨砺蓄力量。待到六月题名时,纵歌一曲耀光茫;苦从来都不会白吃,只要努力,我的“朝在山野为草民,暮登天子拜朝堂”的理想定会变为现实。
经过中考的洗礼,我如愿以偿的考入了陕西省重点高中——陕西镇安中学,我知道,这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为了梦想的奋斗才刚刚起步……


“漫漫求学路”
陕西镇安中学创建于1942年,现在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著名书法家于佑任先生曾为题写校名。学校坐落在县城后街47号,占地面积71亩,建筑面积25669平米。现有教学楼2座,图书实验楼1座,活动中心1处,塑胶运动场1个,办公楼、公寓楼、餐饮楼设施齐全,配置高档。学校环境优美,四季常青,干净整洁,美丽宜人。

学校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的理念,坚持“德育为首、质量立校”的办学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加强学校管理,取得了优异的绩。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直居市前三名。2002年樊照程同学以总分699分,其中理综满分的好成绩荣获全省理工类第四名,被清华大学录取。2004年陈玥同学摘取省“文科状元”桂冠,更使学校享誉省内外。学校先后获得“陕西省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陕西省绿色校园”、 “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称号。2005、2007、2009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百强中学”。

原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袁纯清(现调任中共山西省委委员、常委、省委书记)曾到我校视察时说:“我看到过的学校也不少,不光是在陕西;从我看到的学校中,这样的规模,这样的风格,这样的质量,包括办学理念,还是为数不多的。”这既是对我们学校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县中”人的鞭策,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不辜负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望,坚持科学发展,锐意进取,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再立新功!在我们那里,大家都以中考考入“县中”为荣。
高二文理分科的选择,不仅是对个人兴趣的一次把握,更是对自己将来报效祖国方式的一次选择。有时候,选择比放弃更艰难,因为一旦选择了,跨上跑道了,就不允许我们停留,否则我们必须为中途停留而买单!
当年的我“手上拿着一张小小的文理分科志愿表,内心却似有千斤重担压着我,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面对选择时的难取难舍至今记忆犹新。我对文科“情有独钟”,可是我却从小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与交流,这又是一个文科生致命的弱点。如果我无法逾越这个障碍,那就很可能庸庸碌碌,一事无成了。可我不甘心就这样平庸的过一辈子,古人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可我从来不信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不是最好的例证吗?最终还是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从个人实际出发,我实事求是地选择了“文科”。不管前面是万丈深渊,还是龙潭虎穴;不管前面是泥泞小道,还是康庄大道;不管前面风和日丽,还是暴雨倾盆。我都会意志坚定的走下去,一如既往的奋斗,因为这是母校赋予每一个镇安学子的秉性——我选择,我奋斗,我无悔!
七十年艰辛历程,七十年雪雨风霜,母校早已将坚韧感恩的品性深深地植入每位学子的心中。“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现在我已步入大学殿堂,但回首往昔,恩师们的一颦一笑仍历历在目,想起来温暖如初……
可亲可敬、春风化雨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倪德博老师。他的人格魅力自不消说,两年的耳濡目染,让我终生获益。像父亲,像兄长,更像挚友的数学老师梁博老师。淳朴的民风造就了平实的校风,高尚的师德更是在此让我们所有人如沐春风,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说理,没有天花乱坠、眼花缭乱的装饰,没有恃才放旷的孤高自傲,有的是像父亲一样对儿女的呵护,不让任何一个班级成员掉队,有的是像兄长一样在你迷惘时给你端来一杯凉茶,让你豁然开朗;有的是像挚友一样作为一个过来人对后学的淳淳教诲,无限关爱。
和蔼可亲、谈吐自如的英语老师文丽老师,对待学生,她一视同仁,以严格要求著称。她似乎不苟言笑,不怒自威,学生见了她都感到有些害怕;更不必说她疾言厉色批评犯错误学生的时候了。其实,她并不是无故发怒、动辄训斥学生之人,她内心对学生充满着爱心,她的爱心点点滴滴渗透在认真执教、传道授业解惑之中。幽默风趣、能歌善舞、见解独特、思维缜密的刘阳春老师。他是中国政治的明眼人,听他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中收获知识,在求知的快乐中得到精神和灵魂的升华。 专业知识丰富、年轻力胜的历史老师张兴明老师,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育人理念,、总是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注重对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综合。知识渊博、幽默诙谐的现实主义者地理老师鲁厚军老师。喜怒哀乐溢于言表,褒奖贬抑入木三分,他是我们紧张的高三生活中了解国家大事的窗口,他使我们枯燥无味的高三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他更是我幸福快乐的源泉。
衷心地感谢高三路上陪伴着我的每一位老师,你们是我生命中的“贵人”;衷心地感谢和我一起同窗共读并给予我无微不至帮助的好友,你们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衷心地感谢我高三时的好同桌(也是我求学生涯中的最后一位同桌)刘花丽同学,“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谢谢你对我的鼓励与帮助。
在那漫长而又短暂的三年中,母校的老师们才华横溢、德艺双馨,他们甘为人梯,为让我们飞得更高,看得更远而呕心沥血,在此我祝愿每一位老师“春风得意展雄风,桃李芬芳满天下”。
母校三年的生活经历告诉我,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大学何处话迷茫,我心中的‘痛’”,
在漫长而又耐心的等待中,2011年6月25日中午12时2011年陕西高考成绩揭晓,此刻的我淡定地看完成绩,“数载忙碌为求索,仰天长叹有所获”。经过慎重的考虑,我选择了海南大学——这所拥有独特热带风情的南国211大学,她位于四海环绕之地,苍穹濒角之所,仰日月之光辉,承雨露之甘醴。从此我的大学时光就和这里结缘。

  为了这个久违的梦想,我们十年寒窗磨一剑,那些刻苦铭心的日子如今仍旧历历在目。在那收获的日子里我们深刻的理解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是多么有意义,栉风沐雨我们一同走过,风雨同舟抵达美丽的大学校园。站在新的起点上,我是那么的激动,又是那么的神往……

“绿色海大”,望窗外苍翠拥路,落英铺地,群莺戏叶,乱蝶舞花,婆娑椰林出此处,无力蔷薇别地无,歌椰风以长舞,浸海韵而高歌。“人文海大”,良师益友,云集而来;智士挚朋,泉涌而出,英英多士,济济群贤。“魅力海大”,芝兰之室,熏自难掩,更兼日中之灯,水澈之窗。清风徐来,抚书而过,如坐其中,或思绪飞扬,可比“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或心意宁谧,堪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授者天花乱坠,听者醍醐灌顶,金玉良言,苍穹繁星,真知灼见,莽原青草,得其一,享不尽。吾辈有幸,修于此园,春夏育其德智,秋冬养其体美,如斯半载,自成良材。
然而在大学生活的画卷铺开时,我发现在寻寻寻觅觅的尽头,并不都是以往心里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梦里寻他千百度,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个时侯,我迷茫过,徘徊过,因而浪费了很多时间,然而时间从不会停下它的脚步,正向朱自清先生写的那样“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是啊!时间如流水,而我的人生还有很多要做的事,为了梦想,我必须珍惜时光,从现在开始一点一滴的积累!。不要让不安的心被浮躁占据,而是驾起灵魂的翅膀在校园里汲取知识,在不同层次的人群里学着更好地做人,四年的时间里坚持很难,放弃却很容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让生命之花因为年轻而生彩,让青春因为活力而生辉。大学校园里,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让我们尽情地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吧!“人生物再少,大学最珍惜”。不让青春虚度,在每一天的生活里载入一点点收获,让自信的微笑浮在你我的脸上,坚信付出就有回报,激情迸发精彩!

我明白了,大学生活是人生不可磨灭的记忆,我的每一次尝试、每一声叹息、每一次牵手,都将在大学四年的日子里沉淀为永恒;大学是我们每一个人梦想的殿堂,为了来到这个殿堂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既然跨进了这道门槛,那么就让我们在这梦想的殿堂里尽情的挥洒个性吧。
 
大学不是幻想,不是梦想,更不是妄想,而是我们伟大的理想。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为之拼搏。总有一天我们会满载而归的!那时你会听到枫叶流舟,你会看到金菊在笑,你会闻到硕果飘香,因为你到了收获的季节!

为了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丰富、有节奏。在黄昏的自习室,目光穿过古老的大学校园的窗户 ,金色的光泽挥洒在运动场上, 听着远远的喧哗声,安静温暖的心情缓缓荡漾起来。于是我捧一本书 ,一杯淡淡的茶水 ,一份自如的心情 ,开始为做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做一个内心有深度的人而努力。忙忙碌碌,勤勤恳恳,开始孤独地为计算机二级考试准备,为英语四六级准备,仿佛又有了高三时的那种充实感……
那年,我无比憧憬大学;现在,我无比憧憬那年我们一起为高考而奋斗的岁月???

“远近焦距”
人生路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极盛”,我们要随时调好恰当的焦距,以最好的角度游目骋怀,行走大地。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习也有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当你太拘泥于课文时,反而不能真切体会,死抓某个词理解时,又如何能宏观把握文章的脉络、走向,以及深意呢?经历这个苦苦跋涉阶段,你的思路会走向开阔;这时需要你跳出思维桎梏,用博大的眼界去统领全书,正所谓“宏观在胸,微观在握”,你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清醒总是附于美丽,美感也就会出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启示我们不仅要乐观面对一切,更要超脱美好,感恩的面对你所拥有的一切。春色迷人,走进她却害羞消失;海水蔚蓝,亲抚一泉,她只是纯净无色。
在生活中我们总希望快乐伴随着成功,微笑在每一个青春的季节里,我深知:有大海的呼唤我们就不能让搏击的勇气在海浪中却步,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过让纷飞的翅膀在暗云中退化。
  
我们都是有梦想有追求的人,不要因为路途艰辛就放弃了前进的脚步。追寻梦想的过程是苦涩的,但只有经过磨砺的人生才会拥有更多内涵我们是始终坚信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再远,没有度过寒冬不知春的温暖,也没有走过沙漠不知水的甘甜,没有经过失败不懂成功的喜悦。因为年少轻狂,我们很可能会失败,可也正是年轻给了我们勇往直前永不言弃资本。只要我们满怀激情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路,我们终究会取得胜利。

的确,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去看待高考,浸透了我们日日夜夜的心力和汗水,回想起来只要努力了就不会很难,但不容忽视的是她又很重要,因为高考需要考核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走在自己生命的路上,有时很难看清自己是否走了弯路。不妨跳出来,调整焦距,才能照出最好的生活。

“致我亲爱的‘县中人’”
你们用学生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学习中有比玩耍更重要的东西,有比分数更值得追求的目标,这就是能力。三年的时间,几千个日日夜夜,不变的是对知识的诚挚的爱。
能三年如一日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做好一件事,这是需要怎样的耐心和毅力啊!而你们无一例外的做到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的花朵是最美丽的。“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谨慎的开始,不懈怠的努力,就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我坚信:千张笑脸,万位祖国的栋梁之才,无论身在何处,我们有一个不变的跟——陕西镇安中学;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我们有一个不变的信念——人活着应该多为他人和社会着想;无论身在何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己之力为镇安之兴盛、中国之繁荣做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作为“县中”人,我们要勤奋多思,求实进取,效坚壁之立千仞,无欲则刚。明人伦,崇教本,言忠信,行笃教,正其道。正所谓“道德足以尊主,智能足以庇民”,作为“县中”人,我们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德御才”。
作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陕西镇安中学有自己的精神,至于这精神是什么,需要我们每个镇安人用实际行动来回答。我的理解是:追求完美!每个县中人都负有责任,建设这个国家——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落身后骂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吾辈以厚德载物”。虽由天赐,但事在人为——史不在长,惟奋斗以兴名校;人不在众,依壮志而伟业。建社会主义山城之高校,育知识时代有为之人才,七十余载兴辉历程,八千里桃李飘香。
是的,我行, 你行,我们都行。我们每一个县中人都可以,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在下不才,与诸位前辈学长学姐相比,望尘莫及;后生可畏,与各位学弟学妹并论,自惭形秽。
感谢《镇安中学校友风采录》编辑王鹤正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可以毫不掩饰地表达我对母校的思念之情。
饮水思源,我深切感激母校对我的辛勤栽培,也密切关注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时刻希望能有机会为母校贡献自己的锦薄之力。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母校——陕西镇安中学,祝她七十岁生日快乐,衷心祝愿母校越办越好,衷心祝愿母校的未来会更加灿烂、辉煌!
最后深情地道一句:我的母校,您生日快乐!


陕西镇安中学—— 我永远的“家”

七十年,那是沧桑变幻、斗转星移的七十年;
七十年,那是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而苦苦追寻的七十年;
七十年,记录了岁月的变迁,至今让我们感慨万端;
七十年,这片校园记录了多少学子的自豪和骄傲,至今让我们心潮澎湃……
“树高千丈总连根,江河万里自思源。”欣闻母校镇安中学即将迎来七十华诞,此时此刻,回想着在母校度过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不禁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我想要的不是一个浮华的开始,而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因此,我舍弃了繁华,选择了单调;舍弃了明亮,选择了暗淡:舍弃了喧嚣,选择了沉默。黑暗中我孤独的坚守着自己的梦——因为我知道,当人怀揣梦想,不管未来能否成功,他都是幸福的。
十九的年华打马而过,静言思之,躬自悼矣,“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呆在海大的这段日子,忧伤而明媚——既有一无是处的自卑感,亦有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窗好友读玩与共的惬意感。今夜,我独自来到东坡湖畔,仰视苍穹月似狼牙,俯视湖水波光粼粼,思及数月未回故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大山深处的农家子弟”
1992年7月20日,我出生在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家族世代以耕种为生,自给自足,怡然自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成了我永远美好的回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我刚上五年级)一个家庭意外迫使我迅速地成长起来。奶奶得了重病,家里债台高筑。
真正的强者,是含泪奔跑的人!
从那一刻起,我才真正认识到现实生活是多么残酷,西部农村的家庭生活状况是如此的艰辛,努力去改变的重担压在了我的肩上。
从那一刻起,我才真正认识到——“咱山里娃,不念书,干啥?”,我们农家的孩子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只有接受更高的教育才可以成就未来属于我的精彩。
从那一刻起,我潜意识里就坚定了读书的信念,因为这机会对我来说来之不易。从此我的意识里只剩下埋头苦读,勤奋上进。
严酷的环境,辛酸的家庭,农家孩子的无奈使我明白:只有考上大学,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我期盼着,十年青涩隐锋茫,三载磨砺蓄力量。待到六月题名时,纵歌一曲耀光茫;苦从来都不会白吃,只要努力,我的“朝在山野为草民,暮登天子拜朝堂”的理想定会变为现实。
经过中考的洗礼,我如愿以偿的考入了陕西省重点高中——陕西镇安中学,我知道,这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为了梦想的奋斗才刚刚起步……


“漫漫求学路”
陕西镇安中学创建于1942年,现在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著名书法家于佑任先生曾为题写校名。学校坐落在县城后街47号,占地面积71亩,建筑面积25669平米。现有教学楼2座,图书实验楼1座,活动中心1处,塑胶运动场1个,办公楼、公寓楼、餐饮楼设施齐全,配置高档。学校环境优美,四季常青,干净整洁,美丽宜人。

学校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的理念,坚持“德育为首、质量立校”的办学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出加强学校管理,取得了优异的绩。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一直居市前三名。2002年樊照程同学以总分699分,其中理综满分的好成绩荣获全省理工类第四名,被清华大学录取。2004年陈玥同学摘取省“文科状元”桂冠,更使学校享誉省内外。学校先后获得“陕西省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陕西省绿色校园”、 “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称号。2005、2007、2009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百强中学”。

原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袁纯清(现调任中共山西省委委员、常委、省委书记)曾到我校视察时说:“我看到过的学校也不少,不光是在陕西;从我看到的学校中,这样的规模,这样的风格,这样的质量,包括办学理念,还是为数不多的。”这既是对我们学校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县中”人的鞭策,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不辜负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望,坚持科学发展,锐意进取,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再立新功!在我们那里,大家都以中考考入“县中”为荣。
高二文理分科的选择,不仅是对个人兴趣的一次把握,更是对自己将来报效祖国方式的一次选择。有时候,选择比放弃更艰难,因为一旦选择了,跨上跑道了,就不允许我们停留,否则我们必须为中途停留而买单!
当年的我“手上拿着一张小小的文理分科志愿表,内心却似有千斤重担压着我,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面对选择时的难取难舍至今记忆犹新。我对文科“情有独钟”,可是我却从小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与交流,这又是一个文科生致命的弱点。如果我无法逾越这个障碍,那就很可能庸庸碌碌,一事无成了。可我不甘心就这样平庸的过一辈子,古人云: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可我从来不信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声不是最好的例证吗?最终还是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从个人实际出发,我实事求是地选择了“文科”。不管前面是万丈深渊,还是龙潭虎穴;不管前面是泥泞小道,还是康庄大道;不管前面风和日丽,还是暴雨倾盆。我都会意志坚定的走下去,一如既往的奋斗,因为这是母校赋予每一个镇安学子的秉性——我选择,我奋斗,我无悔!
七十年艰辛历程,七十年雪雨风霜,母校早已将坚韧感恩的品性深深地植入每位学子的心中。“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现在我已步入大学殿堂,但回首往昔,恩师们的一颦一笑仍历历在目,想起来温暖如初……
可亲可敬、春风化雨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倪德博老师。他的人格魅力自不消说,两年的耳濡目染,让我终生获益。像父亲,像兄长,更像挚友的数学老师梁博老师。淳朴的民风造就了平实的校风,高尚的师德更是在此让我们所有人如沐春风,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说理,没有天花乱坠、眼花缭乱的装饰,没有恃才放旷的孤高自傲,有的是像父亲一样对儿女的呵护,不让任何一个班级成员掉队,有的是像兄长一样在你迷惘时给你端来一杯凉茶,让你豁然开朗;有的是像挚友一样作为一个过来人对后学的淳淳教诲,无限关爱。
和蔼可亲、谈吐自如的英语老师文丽老师,对待学生,她一视同仁,以严格要求著称。她似乎不苟言笑,不怒自威,学生见了她都感到有些害怕;更不必说她疾言厉色批评犯错误学生的时候了。其实,她并不是无故发怒、动辄训斥学生之人,她内心对学生充满着爱心,她的爱心点点滴滴渗透在认真执教、传道授业解惑之中。幽默风趣、能歌善舞、见解独特、思维缜密的刘阳春老师。他是中国政治的明眼人,听他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中收获知识,在求知的快乐中得到精神和灵魂的升华。 专业知识丰富、年轻力胜的历史老师张兴明老师,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育人理念,、总是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注重对学生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综合。知识渊博、幽默诙谐的现实主义者地理老师鲁厚军老师。喜怒哀乐溢于言表,褒奖贬抑入木三分,他是我们紧张的高三生活中了解国家大事的窗口,他使我们枯燥无味的高三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他更是我幸福快乐的源泉。
衷心地感谢高三路上陪伴着我的每一位老师,你们是我生命中的“贵人”;衷心地感谢和我一起同窗共读并给予我无微不至帮助的好友,你们是我心中永远的牵挂;衷心地感谢我高三时的好同桌(也是我求学生涯中的最后一位同桌)刘花丽同学,“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谢谢你对我的鼓励与帮助。
在那漫长而又短暂的三年中,母校的老师们才华横溢、德艺双馨,他们甘为人梯,为让我们飞得更高,看得更远而呕心沥血,在此我祝愿每一位老师“春风得意展雄风,桃李芬芳满天下”。
母校三年的生活经历告诉我,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大学何处话迷茫,我心中的‘痛’”,
在漫长而又耐心的等待中,2011年6月25日中午12时2011年陕西高考成绩揭晓,此刻的我淡定地看完成绩,“数载忙碌为求索,仰天长叹有所获”。经过慎重的考虑,我选择了海南大学——这所拥有独特热带风情的南国211大学,她位于四海环绕之地,苍穹濒角之所,仰日月之光辉,承雨露之甘醴。从此我的大学时光就和这里结缘。

  为了这个久违的梦想,我们十年寒窗磨一剑,那些刻苦铭心的日子如今仍旧历历在目。在那收获的日子里我们深刻的理解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是多么有意义,栉风沐雨我们一同走过,风雨同舟抵达美丽的大学校园。站在新的起点上,我是那么的激动,又是那么的神往……

“绿色海大”,望窗外苍翠拥路,落英铺地,群莺戏叶,乱蝶舞花,婆娑椰林出此处,无力蔷薇别地无,歌椰风以长舞,浸海韵而高歌。“人文海大”,良师益友,云集而来;智士挚朋,泉涌而出,英英多士,济济群贤。“魅力海大”,芝兰之室,熏自难掩,更兼日中之灯,水澈之窗。清风徐来,抚书而过,如坐其中,或思绪飞扬,可比“精鹜八极,心游万仞”;或心意宁谧,堪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授者天花乱坠,听者醍醐灌顶,金玉良言,苍穹繁星,真知灼见,莽原青草,得其一,享不尽。吾辈有幸,修于此园,春夏育其德智,秋冬养其体美,如斯半载,自成良材。
然而在大学生活的画卷铺开时,我发现在寻寻寻觅觅的尽头,并不都是以往心里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梦里寻他千百度,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个时侯,我迷茫过,徘徊过,因而浪费了很多时间,然而时间从不会停下它的脚步,正向朱自清先生写的那样“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是啊!时间如流水,而我的人生还有很多要做的事,为了梦想,我必须珍惜时光,从现在开始一点一滴的积累!。不要让不安的心被浮躁占据,而是驾起灵魂的翅膀在校园里汲取知识,在不同层次的人群里学着更好地做人,四年的时间里坚持很难,放弃却很容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让生命之花因为年轻而生彩,让青春因为活力而生辉。大学校园里,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让我们尽情地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吧!“人生物再少,大学最珍惜”。不让青春虚度,在每一天的生活里载入一点点收获,让自信的微笑浮在你我的脸上,坚信付出就有回报,激情迸发精彩!

我明白了,大学生活是人生不可磨灭的记忆,我的每一次尝试、每一声叹息、每一次牵手,都将在大学四年的日子里沉淀为永恒;大学是我们每一个人梦想的殿堂,为了来到这个殿堂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既然跨进了这道门槛,那么就让我们在这梦想的殿堂里尽情的挥洒个性吧。
 
大学不是幻想,不是梦想,更不是妄想,而是我们伟大的理想。只要我们为之奋斗,为之拼搏。总有一天我们会满载而归的!那时你会听到枫叶流舟,你会看到金菊在笑,你会闻到硕果飘香,因为你到了收获的季节!

为了让我的大学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丰富、有节奏。在黄昏的自习室,目光穿过古老的大学校园的窗户 ,金色的光泽挥洒在运动场上, 听着远远的喧哗声,安静温暖的心情缓缓荡漾起来。于是我捧一本书 ,一杯淡淡的茶水 ,一份自如的心情 ,开始为做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做一个内心有深度的人而努力。忙忙碌碌,勤勤恳恳,开始孤独地为计算机二级考试准备,为英语四六级准备,仿佛又有了高三时的那种充实感……
那年,我无比憧憬大学;现在,我无比憧憬那年我们一起为高考而奋斗的岁月???

“远近焦距”
人生路上,“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极盛”,我们要随时调好恰当的焦距,以最好的角度游目骋怀,行走大地。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习也有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当你太拘泥于课文时,反而不能真切体会,死抓某个词理解时,又如何能宏观把握文章的脉络、走向,以及深意呢?经历这个苦苦跋涉阶段,你的思路会走向开阔;这时需要你跳出思维桎梏,用博大的眼界去统领全书,正所谓“宏观在胸,微观在握”,你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清醒总是附于美丽,美感也就会出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启示我们不仅要乐观面对一切,更要超脱美好,感恩的面对你所拥有的一切。春色迷人,走进她却害羞消失;海水蔚蓝,亲抚一泉,她只是纯净无色。
在生活中我们总希望快乐伴随着成功,微笑在每一个青春的季节里,我深知:有大海的呼唤我们就不能让搏击的勇气在海浪中却步,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过让纷飞的翅膀在暗云中退化。
  
我们都是有梦想有追求的人,不要因为路途艰辛就放弃了前进的脚步。追寻梦想的过程是苦涩的,但只有经过磨砺的人生才会拥有更多内涵我们是始终坚信冬天来了,春天就不会再远,没有度过寒冬不知春的温暖,也没有走过沙漠不知水的甘甜,没有经过失败不懂成功的喜悦。因为年少轻狂,我们很可能会失败,可也正是年轻给了我们勇往直前永不言弃资本。只要我们满怀激情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路,我们终究会取得胜利。

的确,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去看待高考,浸透了我们日日夜夜的心力和汗水,回想起来只要努力了就不会很难,但不容忽视的是她又很重要,因为高考需要考核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走在自己生命的路上,有时很难看清自己是否走了弯路。不妨跳出来,调整焦距,才能照出最好的生活。

“致我亲爱的‘县中人’”
你们用学生最朴素的方式,回答了学习中有比玩耍更重要的东西,有比分数更值得追求的目标,这就是能力。三年的时间,几千个日日夜夜,不变的是对知识的诚挚的爱。
能三年如一日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做好一件事,这是需要怎样的耐心和毅力啊!而你们无一例外的做到了。
我们有理由相信: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的花朵是最美丽的。“慎始而敬终,终以不困”,谨慎的开始,不懈怠的努力,就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我坚信:千张笑脸,万位祖国的栋梁之才,无论身在何处,我们有一个不变的跟——陕西镇安中学;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我们有一个不变的信念——人活着应该多为他人和社会着想;无论身在何处,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以己之力为镇安之兴盛、中国之繁荣做一份力所能及的贡献。
作为“县中”人,我们要勤奋多思,求实进取,效坚壁之立千仞,无欲则刚。明人伦,崇教本,言忠信,行笃教,正其道。正所谓“道德足以尊主,智能足以庇民”,作为“县中”人,我们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德御才”。
作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陕西镇安中学有自己的精神,至于这精神是什么,需要我们每个镇安人用实际行动来回答。我的理解是:追求完美!每个县中人都负有责任,建设这个国家——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落身后骂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吾辈以厚德载物”。虽由天赐,但事在人为——史不在长,惟奋斗以兴名校;人不在众,依壮志而伟业。建社会主义山城之高校,育知识时代有为之人才,七十余载兴辉历程,八千里桃李飘香。
是的,我行, 你行,我们都行。我们每一个县中人都可以,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在下不才,与诸位前辈学长学姐相比,望尘莫及;后生可畏,与各位学弟学妹并论,自惭形秽。
感谢《镇安中学校友风采录》编辑王鹤正老师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使我可以毫不掩饰地表达我对母校的思念之情。
饮水思源,我深切感激母校对我的辛勤栽培,也密切关注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时刻希望能有机会为母校贡献自己的锦薄之力。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母校——陕西镇安中学,祝她七十岁生日快乐,衷心祝愿母校越办越好,衷心祝愿母校的未来会更加灿烂、辉煌!
最后深情地道一句:我的母校,您生日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