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仲富兰民俗博客(286)图文(71)老窗棂

 沪学 2012-03-25

民俗博客(286)图文(71)老窗棂


东方窗棂之美



民俗博客(286)图文(71)老窗棂


我这次在英国拍摄了不少他们民居的照片,大家知道,西方人建筑有称为哥特式的,巴洛克式的,许多mansion的窗户都裹得很严密,建筑成就当然应该被中国民居所吸收。但是,中国人民居建筑的窗户也是很有特点的,窗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建筑美的内在构成要素之一,林林总总的窗棂,诸如板棂窗、格扇、隔断、支摘窗、遮羞窗等,构成了东方窗棂之美,细细观赏,颇有东方艺术之美。


民俗博客(286)图文(71)老窗棂

民俗博客(286)图文(71)老窗棂

民俗博客(286)图文(71)老窗棂

说到窗的起源,人类最早居洞为穴,后来逐渐学会造房子。从语源学上来看,“窗”从囱转化而来,囱是屋顶上开个洞,窗为通风采光之道。《说文解字》释,随着中国建筑工艺的进步与发展,窗对房舍的美化作用才被显示出来。所谓“窗棂”,其实就是窗户上的雕花格子。再说,中国传统建筑一般为木结构,墙体一般都不承重,隔扇、槛窗可以做得轻盈通透,窗又常处在人们的视觉中心区域内,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重点所在。春秋战国时代的窗棂已经具有许多变化,出现了十字格和斜方格窗棂。汉代留下“窗牖皆有绮春琐”的描写。及至唐宋时代,中国窗棂样式日益趋于丰富多彩。从今天留存的房屋古建筑来看,明清的窗棂是最具有艺术特色的。

因为古代社会还没有玻璃,东汉以后虽然发明了造纸,但是那个纸还不能大面积当窗户纸用,所以古书上记载的大多都是用绫这个丝绸织品代替,用丝绸的成本当然要比纸的成本高,而且透光性能相对较差。倘若窗子做得过大,一经风吹雨打、日晒雨淋,就会破损,所以古代民居建筑的窗子总是要加窗棂格,窗棂格的间距是可以保证窗户的强度。明清以降,纸大量被应用到窗户上,纸的抗拉力很好,这个应用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它的间隔可以适当地增大。北方气候比较寒冷,甚至有的窗户要糊两层纸,还要贴上窗花,所谓民间剪纸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东北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实际上它不是糊在外,它是两边都糊,在外面看好像是糊在外,因为东北经常下雪,雪如果浸入,窗户纸很快就坏掉,所以它必须两面糊。多数地方就是糊里侧,窗棂看得很清楚,由此也就产生了必要的装饰功能。


民俗博客(286)图文(71)老窗棂

民俗博客(286)图文(71)老窗棂

民俗博客(286)图文(71)老窗棂

古代的窗子,大致分六类:一称“板棂窗”,也就是俗话说的“花格窗”,由窗框和竖向排列的棂条组成,中间有横棂,一般二条或三条。窗背糊纸,不可开启;二叫“隔扇”,即落地长窗,过去老上海石库门建筑都有,也称格子门,开门通风、采光,窗棂图案多种,至今仍采用;三称“隔断”,就是“屏风”,妙在轻巧典丽而可移动,其窗棂精雕细刻,成为居室中的精美摆设品;四为“槛窗”,老百姓通常称为“半窗”,素有民间故宫之称的浙江东阳卢宅现存明式槛窗,很有特色;五叫“支隔窗”,常见于北方建筑,分上下两层,皆可上下开启,北京四合院民居中的“井字格”支隔窗,至今犹存;六为“遮羞窗”,纯粹以装饰性的窗棂来遮挡路人视线,窗格上有精美的图案,甚是典雅。

窗子的传统构造十分讲究精工细作,窗棂上雕刻有线槽和各种花纹,构成种类繁多的优美图案。透过窗子,可以看到外面的不同景观,好似镶在镜框中挂在墙上的一幅幅优美的图景。这些窗棂上的雕刻工艺,是中国工匠数千百年来不断摸索形成的传统技艺,也是一项传承不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窗棂的雕刻手法分为浮雕、透雕,然后有一些攒插,一些插接,它用了很多复杂的工艺,非常注重细节的雕刻。安徽黄山脚下古徽州民居中的一种窗棂,当地俗称“小姐窗”,由雕花木窗、飞罩和雕刻精美的窗栏板三部分组成。雕花木窗可以开启,窗角上雕有一对可爱的小狮子,意为守护,飞罩除了作装饰外,还可在外面蒙上纱布,这样开窗时蚊蝇就不能进入内室了。窗栏板是木窗下方一块雕刻特别精致的花板,雕刻的内容常与同一建筑中其他窗栏板组成连环故事。


民俗博客(286)图文(71)老窗棂

窗棂的美感来源于木雕匠人的辛勤劳动和艺术灵感。徽式花窗由小木窗、飞罩和雕花窗栏组成。明清两代山西多巨富大户,窑洞装修的精美程度出乎人们的想像。窑洞窗棂通常只在顶部安一对可开启的天窗通风,其他多为摘窗,与现代的玻璃幕墙颇为相像,平遥古城的窗棂古朴而精致,造型独具匠心,有扇式、菱形式、六角形式与圆调式等。最妙的要算苏州园林与苏州民宅的窗棂,形式多变,雕花精致,通过窗子借景,我们今天去看苏州园林,那里的漏窗一步一景,令人叫绝。而苏州民居的窗棂则成了房舍中最具光彩的美景之一。在玻璃普及之前,中国建筑中的窗户大多采用麻纸、纱和蚌壳片来做采光材料,为了便于安装,就在窗框内安置了密集的棂条,棂条变化成各式各样的图案,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重点之一。

中国传统窗棂的雕刻内容集中反映了中国民俗文化和民族心理的价值取向,它是在满足了建筑的实用功能后,进入更高层次——追求精神审美功能的具体表现和物化形式。从内容上大略可以分为教化、祈福、故事(戏雕)和日常生活几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表现文人情趣的竖琴、棋盘、书函和画卷,并形成了统一的程式。民居建筑还喜欢用八仙的传说作装饰内容,常被简化为张果老的道情筒、汉钟离的掌扇、曹国舅的尺板、蓝采和的笛子、李铁拐的葫芦、韩湘子的花篮、何仙姑的莲花和吕洞宾的宝剑八件器物来替代,俗称“暗八仙”。其他如仙桃葫芦、福寿延年、石榴蝙蝠、扇状瓶形等等,极富装饰趣味,然而更多的让人徜徉在窗外漫游移步观景,一如置身在画廊中赏画。窗子绝不仅仅是为了透光和通风。一个好的窗棂其实就是一个好的画框。在室内的人朝外观看,首先感受到一幅幅优美的诗文图画,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流连忘返。

在中国历代的文人骚客中,留下了大量吟咏窗子的诗篇和千古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今已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供人细细玩味。


民俗博客(286)图文(71)老窗棂

民俗博客(286)图文(71)老窗棂

近年来,建筑装饰流行怀旧,传统木雕、窗棂、格扇成为茶楼、酒店甚至民宅装修的重要元素。我家前几年装修,我跑遍了上海的建材商店,为了买一个“隔断”颇费苦心,因为,窗与屏风是一种视觉传达,古代门窗在传达民俗文化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许多目不识丁的人了解了古代许多故事,有不少就是从窗棂上刻着的故事来了解的,切莫等闲视之。


 

仲富兰

        2012224日于上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