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麦答贴精选

 LM0318 2012-03-25

小麦答帖精选


  问:什么属于一类麦田?什么属于二三类麦田?如何调查小麦的基本苗及总茎蘖数?
  答:1、小麦苗情分类。对苗情进行分类是为了根据苗情长势确定管理措施的一种方法。不同地区因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产量水平、以及采用品种类型和生产中常用栽培措施等多方面的不同,所定指标可能不同。下面将石家庄市所定指标列出供参考。一类麦:越冬和返青期亩茎数在60万以上,其中三叶大蘖在40万以上;单株分蘖3-4个,次生根5-7条,起身、拔节期亩茎数80-120万个,单株分蘖4-6个。二类麦:越冬和返青期亩茎数在40-60万之间,其中三叶大蘖在20-40万之间;单株分蘖2-3个,次生根3-6条,起身、拔节期亩茎数60-80万个,单株分蘖3-4个。三类麦:越冬和返青期亩茎数在40万以下,单株分蘖1-2个,次生根2条以下,起身、拔节期亩茎数50万以下,单株分蘖3个以下。
  2、小麦基本苗和总茎数的调查方法。
小麦基本苗和总茎数是调查单位面积内的基本苗数和总茎数,在生产中一般以亩为单位调查。调查方法也有多种,下面列出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取样:对一块小麦田,一般可以采用梅花型取样(麦田中间取一个点,四角各取一个点),或采用S取样(在麦田划S型线路,在这个线路上取若干个点)两种方法。样点调查:可以采用一米双行的方法。即:选相临两行小麦,量一米的长度,数出这个范围内的所有基本苗或总茎数(以个为单位),然后除以行距(以寸为单位),就可以得出亩基本苗或亩总茎数(以万/亩为单位)。合计:把各个样点的调查数平均,就是这块地的亩基本苗或亩总茎数。 (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5-11-14)

  问:基本苗计算方法?
  答:在小麦生产中,行距一般习惯用寸表示,如是五寸等行距、六寸等行距、3*7寸大小行等。所以公式用丈、寸等计算比较方便。1亩等于60平方丈,等于600000平方寸;一米等于30寸公式来源:一米双行调查数(个)乘以,(600000平方寸/亩除以(30寸*行距(寸)*2),再除以10000个/万个。这个公式简化后就是:一米双行调查数(以个为单位)/行距(以寸为单位)直接得出的数就是亩基本苗,单位是(万/亩)。(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5-11-17)

  问:小麦一片一片死有办法吗?
  答:一般情况,冬前气温高,小麦生长旺,冬季干旱与寒冷,春季倒春寒,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多种情况都可能造成小麦苗期或其它时期死蘖或死亡。今年(注2005年)由于冬前气温高,石家庄市出现了部分麦田生长偏旺现象,加之今年旱情较重,小麦在越冬期间有可能受冻害,造成死蘖或死苗。不知你说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冻害,可以在早春加强管理。一是如果成片麦苗全部死亡(这种可能性比较少),可以在早春种植其它作物弥补损失;二是如果只是死了部分分蘖,在早春如果管理适当,也可以促进小麦春季早分蘖,促进春季分蘖成穗,从而使小麦少减产或获得比较理想的产量,首先要锄划麦田提高地温,促进小麦早返青,早生长,另外要适当提前肥水管理,一般可以提前到起身以前进行。三是一定要注意克服从众心理,根据不同苗情采取不同管理措施,特别是对于壮苗麦田还是要在早春推迟肥水管理,一般可以推迟到拔节前后。(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6-01-05)

  问:小麦返青期生产情况如何调查?
  答:小麦返青期苗情调查一般调查返青日期、亩茎数、单株分蘖、单株次生根、冻害情况等。返青日期:全田有半数以上麦苗心叶新长出部分达2厘米左右。冬前叶一般叶尖或较大部分叶片干枯,春生新叶叶尖不干枯。单株分蘖:全田平均每株的分蘖数。分蘖:小麦主茎上分生的茎。在主茎上分生的叫一级分蘖,在一级分蘖上有生长的分蘖叫二级分蘖。单株次生根:全田平均每株的次生根。次生根:小麦分蘖节上生长的根。冬季冻害轻的大量叶片死亡,再重的分蘖死亡,最重的整个苗死亡。一般按面积和百分比例表示。(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6-03-15)

  问:小麦起身期的标准?一株小麦上,冬前心叶长出一小部分,到了第二年春天返青时,这片心叶是冬前叶还是春生叶?它作为冬前叶或春生叶有什么标准呢?
  答:冬前心叶长出一小部分,到了第二年春天返青时,这片心叶还是冬前叶。起身期:全田半数以上麦苗主茎叶鞘显著伸长。冬性品种的匍匐状幼苗转为直立生长,基部第一节间已开始伸长。此标准不容易直观判断。此期是亩茎数最大的时期,以后亩茎数逐渐下降。(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6-03-20)

  问:小麦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系数是不是一个概念?怎样来计算呢?另外,小麦品种石麦12和7221是不是一个品种?
  答:小麦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系数是一个概念。小麦指标化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不同地域或不同专家对小麦各个指标的叫法可能不同。 小麦叶面积系数的计算方法也有多种,如长宽乘积法、称重法、体积除厚度法等。 长宽乘积法:取有代表性植株20--30株,分别测定每片绿色叶的长度和宽度(叶最宽处)。按下列公式计算:单株叶面积(平方厘米)=[所取植株所有绿叶的叶长乘叶宽的和]/[1.2乘株数]。叶面积系数=[单株叶面积(平方厘米)乘每亩总株数]/[666.7乘10000(平方厘米)]。 你所讲的“石麦12”,应叫“石麦12号”。它在2004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石麦12号”。在审定前的试验名称为“石00-7221”。(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6-03-24)

  问:小麦叶片发黄怎么办,小麦底施艳阳天复合肥(18-16-9)50斤今年返青追施尿素30斤小麦比其他使用二桉的麦田发黄是怎么回事?
  答:小麦叶片发黄的原因有多种,可以根据形成原因采取对应措施。近几年由于秸秆还田,玉米秸秆与小麦苗在越冬前争氮,造成小麦在苗期缺氮发黄。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播种前增加氮肥用量,一般亩用纯氮6-7公斤,折尿素13-15公斤。干旱造成小麦发黄,可以及时浇水,并适当补施少量氮肥。播种前整地不匀,部分地方缺肥或跑墒,造成点片发黄的,可以及时浇水,并适当补施少量氮肥。病虫害造成小麦发黄,如今年春季麦蜘蛛发生面积较大,可以及时防治病虫害,并补肥浇水。春季部分品种因品种特性而发黄,过一段时间后,自然减轻后不再发黄。其它如缺素症等也造成小麦发黄,但在生产中一般情况不会出现。除品种原因外,也都可以通过喷施2-3%的尿素水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来减轻发黄情况。(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6-04-24)

  问:在小麦的一些资料中常看到这样的话:"常年千粒重","历年气温"等,这里的"常年""历年"是指多少年,它和气象资料中的"常年","历年"意思一样吗?
  答:常年和历年都是指多年的意思。气象资料中的常年一般用三十年的平均数值;历年一般指有调查资料以来的情况。农业上的常年和历年一般指自开始进行指标化调查和管理以来的情况。因为作物品种不断更新换代,以及水肥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发展,对于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在分析农业生产情况时一般同前五年对比,也有与前三年对比的。而生育期一般同常年或历年对比。(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6-04-28)

  问: 小麦种子根和次生根在苗期比较容易分辨,但在小麦的生长后期很不容易分辨,有没有一个区分标准呢?一株小麦(有3个左右的分蘖)最多能有几条次生根呢?
  答:小麦种子根(也叫初生根)是在种子上生的根。小麦次生根是在分蘖节上生长的根。小麦次生根的多少与品种、地力、水肥条件、以及生长时间等都有关系,一般认为次生根越多,小麦苗越壮。这种认识是目前的主流认识,并且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但近几年,有些专家提出了大力发挥初生根作用的思路,并整理出了整套的栽培技术体系。这种体系目前不是主流,但已经开始在河北省黑龙岗地区试验推广,是否适宜在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专家的意见不一致,还有待探讨。(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6-04-28)

  问:怎样调查小麦的亩穗数,三密一稀和两密一稀的麦田在调查亩穗数时方法一样吗?该怎样调查呢?
  答:三密一稀和两密一稀的麦田在调查亩穗数时方法一样。可以参考2005年11月15日和17日回复的调查亩基本苗的方法。行距用平均数值。(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6-05-12)

  问:小麦玉米的平均行距,在测量小麦平均行距时,包括垄口、畦背吗?还是测量时只测小麦行到行的距离,再算平均值。玉米的平均行距是否包括垄口和畦背呢?如果包括的话,那么在计算小麦玉米理论产量时为什么还要乘以0.85呢?
  答:在测量小麦或玉米的平均行距时,都包括垄口畦背。例如,对等行距的,可以测21行的距离,再除以20,就得到平均行距。在计算小麦或玉米的理论产量时一般都乘以0.85,另外在计算玉米的理论产量时也有乘以0.90的。不管是0.85,还是0.90,都是一个系数。乘这个系数后,计算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最接近。(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6-05-17)

  问:在测量小麦行距时,我认为从行到行测量,计算出来的是小麦的实际行距,计算小麦理论产量时乘以0.85,也就把垄口、畦背、田边不长小麦的白地以及与实际产量的误差等因素去除了,而在测量时包括垄口、畦背的话,测出来的小麦行距岂不是和小麦的实际行距有出入吗?
  答:垄口和畦背,是指在测量行距时,要测量多行,然后求平均行距。有时在多行中有垄口和畦背的必须包括。另外,理论研究和推测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许多方面或许多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有出入。采用系数的办法,可以使理论数据与实际数据最接近,并且方法最简单,把从理论上还没有研究透或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忽略掉,所以在学术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常常采用这种办法.对于粮食产量,即使实打实收,也有损失,与应该有的产量也有差距。在生产中关键是要找到最接近的结果。(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6-05-18)

  问:小麦活株叶面积的测定方法有哪些,怎样测,和平常所说的叶面积测定方法有什么不同?
  答:活株叶面积就是平常所说的叶面积。一般小麦在中后期,随着进一步生长,下部叶片逐步干枯,这一段时间测的叶面积不包括干枯叶,所以有人叫它“活株叶面积”。测定方法同平常所说的叶面积,但不测干枯叶。(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6-06-12)

  问:小麦冬灌追肥好不好?追施什么肥好?
  答:如果基肥施足冬灌不用追肥。没有施基肥的最好追施氮、磷、钾复合肥。(石家庄市农技中心土肥站2006-10-13)

  问:在石家庄市范围内冬小麦进入越冬期的标准是什么?
  答:在石家庄市范围内冬小麦进入越冬期的标准是冬前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下(5日滑动平均气温),植株停止生长。(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刘强2006-11-13)

  问:禾本科杂草啥时见效果?我们这里野燕麦严重,今年在杂草3叶期开始喷药防治的(用的是阔世玛),但现在看还没有效果,个别地块只是杂草略显发黄.请问什麽时候才死亡?
  答:杂草发黄是正常的,说明除草剂已发挥药效,已经抑制了杂草的生长。要是不放心的话,可以和当地植保站联系。(石家庄市农技中心植保站2006-12-8)

  问:如何测量 基本苗、冬前分蘖数(越冬前)、春季最大分蘖数(拔节前)、亩穗数、分蘖成穗率?
  答1:测量基本苗、冬前分蘖数(越冬前)、春季最大分蘖数(拔节前)、亩穗数等采用的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在生产中比较多的一种方法,供参考: 在小麦田中,采用“五点采样”或“s型采样”等方法,选择采样点,一般选5个点,面积大也可以多选点,总之选点要有代表性;每个样点生产中一般采用“一米双行”的测量方法,就是在不同时期分别测定临近两行、一米长度的苗数、分蘖数(越冬前或拔节前)、穗数等,然后计算各点平均数。在按照下面公式计算每亩的数值(以亩基本苗为例):小麦亩基本苗的计算公式是这样得来的。因为在小麦生产中,行距一般习惯用寸表示,如是五寸等行距、六寸等行距、3*7寸大小行等。所以公式用丈、寸等计算比较方便。1亩等于60平方丈,等于600000平方寸;一米等于30寸公式来源:一米双行调查数(个)乘以,(600000平方寸/亩除以(30寸*行距(寸)*2),再除以10000个/万个。这个公式简化后就是:一米双行调查数(以个为单位)/行距(以寸为单位)直接得出的数就是亩基本苗,单位是(万/亩)。籽粒灌浆动态:一般可以在灌浆期间,每2天测一次千粒重,就可以看出籽粒灌浆动态。(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6-12-13)
  答2:小麦苗情指标化调查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有关推广和研究人员为了科学管理小麦而研究出的一种方法。但专门介绍这种方法的书好象不多,你可以去书店找一下。另外,一般学校教师应该有这方面的讲义,农业技术推广站系统(特别是市县两级)应该有这方面的小册子,你可以去咨询或索取。上次,没有介绍分蘖成穗率,它一般指成熟期亩穗数除以起身期亩茎数(因起身期亩茎数最多),也有说不同时期的成穗率的,例如越冬前分蘖成穗率,指成熟期亩茎数除以越冬前亩茎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6-12-19)

  问:请问,我们平常说的冬小麦带绿越冬,半带绿越冬,枯叶越冬现象,在进行调查时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数据上的标准呢?
  答:冬小麦带绿越冬,半带绿越冬,枯叶越冬,没有太明确的指标.一般枯叶达不到叶片1/3的为带绿越冬;枯叶占叶片50%左右的为半带绿越冬;枯叶达80%左右的为枯叶越冬。(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7-2-5)

  问:小麦成穗数如何测定?小麦样点如何取面积有何要求?试验方法是什么?
  答:不知是"亩穗数"还是"成穗率".测定方法可以参考本站原有的回复."梅花型"取样,指在一块地,中间取一个样,靠近地块的四角各取一个样."s型采样"是在一块地,划s型线条,在线条的两端各取一个点,在线条上的中间取一个点,在线条上,从中间点分别到两端点的中间再各取一个点.(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7-3-30)

  问: 麦田中的野麦子怎样防治?人工拔除太费时,有什么其他好方法吗?
  答: 在目前小麦即将拔节的情况下,防治野麦子没有好办法,只能人工拔除,拔除时注意连根拔除,仅剪穗效果不好,因为野麦子还可以再长穗.另外,在播种前可以采用深耕,并换种的方法防治.在小麦苗期可以锄划防治.现在还没有药剂能防治野麦子。(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7-4-2)

  问:小麦发黄怎么办?
  答:今年4月2日,3日有倒春寒,许多小麦受到不同程度冻害.轻的叶片出现横纹,重的叶片干枯.一般干旱田,沙土地麦田,弱苗田等比较重.这次冻害主要影响小麦穗分化,小麦可能出现缺码少粒现象.防治方法:1.拔节期追肥浇水。目前没有进行春季第一次肥水的,应抢时追肥浇水,促进小麦生长。一般亩追尿素20公斤左右。 2、叶面喷肥。目前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1.5%~2%尿素,促进小麦穗分化。另外,灌浆期也可以喷施,促进千粒重提高。 3、孕穗抽穗期浇水追肥。在孕穗抽穗期浇水,并适当追施氮肥,一般亩追尿素5公斤左右(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7-4-13)

  问:冬小麦技术施肥要点?
  答:小麦施肥量与施肥时间要根据产量水平、灌溉条件以及栽培模式等情况确定。一般亩产800斤产量水平,亩用纯氮12公斤左右;亩产1000斤产量水平,亩用纯氮14公斤左右。磷肥用量可以按照纯氮/P2O5=1:0.7左右使用。钾肥在缺钾地块使用。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底施量要达到总用量的40%,其余在春季小麦返青到拔节前后结合浇水施用,高产地块提倡从春季总用量中拿出2公斤左右纯氮在孕穗到扬花期结合浇水施用。旱地根据降水情况施用。其它地区根据不同栽培模式施用。(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7-4-18)

  问:小麦冻害如何防治?
  答:小麦冻害目前还没有药剂可以防治。防治方法主要是栽培措施。可以选择抗寒性强的品种、培育壮苗、保证充足墒情等措施预防。发生后,可以加强肥水管理,喷施2%左右的尿素水溶液或磷酸二氢钾等,促进小麦生长来克服或减轻冻害影响。(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7-4-18)

  问:小麦吸浆虫什么时候预防,用什么药防治?
  答:一)蛹期防治: 1、防治指标:每个土样(10×10×20cm)有虫2头以上。 2、防治方法: (1)亩用2.5%甲基异硫磷颗粒剂(地达)1.5公斤或5%毒死蜱颗粒剂600克,拌细土25公斤,均匀撒于地表。(2)亩用4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亳升兑水2公斤,喷拌在20~25公斤细土上,均匀撒在麦垅内。施药后要立即浇水,可提高防效。 (二)成虫期防治 1、防治指标:平均网捕10复次有虫30头左右,或扒麦查看一眼可见成虫3-5头。 2、防治方法(1)喷雾: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2)熏蒸:亩用80%敌敌畏乳油100~200毫升,兑水1~2公斤搅匀后,喷拌在25公斤细土(麦糠)上,于傍晚前后把毒土(糠)撒于麦垄熏杀成虫。此法要现配现用。(石家庄市植保站2007-4-25)

  问:小麦的小区产量公式?
  答:小麦产量公式:亩穗数乘穗粒数乘千粒重再乘系数。一般公式:亩穗数(万/亩)*穗粒数(粒/穗)*千粒重(克/千粒)*0.85/100=小麦亩产(公斤/亩)。(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7-4-26)

  问:小麦条斑病,如何防治?
  答:小麦条斑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杆、颖片和籽粒,病部出现针尖大小的深绿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半透明水浸状的条斑,然后变成深褐色。田间湿度大时常出现小颗粒状细菌脓;田间湿度小时不出现菌脓,叶片只呈现深褐色。此病为细菌性病害。防治方法:亩用农用链霉素10-15克,加15%三唑酮或50%多菌灵5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石家庄市植保站2007-4-26)

  问:小麦秆黑粉病有特效药吗?
  答:小麦秆黑粉病主要是在发病初期喷施三唑酮、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具体用量要参照说明书。(石家庄市植保站2007-4-26)

  问:我们这里小麦叶片发黑,卷叶,根发朽.这是什么病,如何防治?
  答:根据你说的情况很有可能是根腐病,只根据你说的也很难判断就是根腐病,也有复合侵染的可能。要是到你说的发病程度,根部已经腐烂,那就防治也没什么效果。小麦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应采取农业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1、实行轮作。2、增施有机肥,提高小麦抗病性。3、种植抗病的品种。4、药剂拌种:用立克秀种衣剂拌种。5大田喷药:粉锈宁、稀唑醇或敌力脱等药剂。 病害咨询的话,尽量描述的详细一些,有条件的话,可以把照片发给我们。e-mail:sjzzbz@163.com(石家庄市植保站2007-4-26)

  问:我是保定的,我们这大量麦田有野燕麦.我想问一下如何防治,什么时间防治最好?
  答:冬小麦3-6叶期间,禾本科杂草2-5叶期,麦田各类杂草基本出齐苗,田间不泥泞积水,晴天日且4天内无霜冻和大雨时,喷药防治杂草,亩用70%彪虎水分散剂3克-3.5克,还兼治荠菜、春蓼、蓼科和十字花科等阔叶杂草,或用70%彪虎3.5克+苯磺隆10克。(石家庄市植保站2007-10-26)

  问:我想咨询一下,如果今年使用了豆璜隆,明年种小麦有没有危害?如果有使用什么药可以解?
  答:豆璜隆对下茬小麦没有危害,详细情况你可以咨询一下你所用药剂的生产厂家,不同厂家生产的药剂剂型和有效成分含量不相同。(石家庄市植保站2007-10-26)

  问:小麦返青时期叶稍发黄是怎么回事?
  答:小麦叶片发黄的原因有多种,可以根据形成原因采取对应措施。一种是:缺少氮肥造成小麦叶片发黄。播种时期没有施用氮肥或用量不足;以及近几年由于秸秆还田,玉米秸秆与小麦苗在越冬前争氮,造成小麦在苗期缺氮发黄。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播种前增加氮肥用量,一般亩用纯氮6-7公斤,折尿素13-15公斤。发生后可以采用追施尿素或碳氨等解决。二是:干旱造成小麦发黄,可以及时浇水,并适当补施少量氮肥。三是:播种前整地不匀,部分地方缺肥或跑墒,造成点片发黄的,可以及时浇水,并适当补施少量氮肥。四是:病虫害造成小麦发黄,如春季麦蜘蛛发生面积较大,可以及时防治病虫害,并补肥浇水。五是:春季部分品种因品种特性而发黄,过一段时间后,自然减轻后不再发黄。其它:如缺素症等也造成小麦发黄,但在生产中一般情况不会出现。除品种原因外,也都可以通过喷施2-3%的尿素水溶液或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来减轻发黄情况。(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冯立辉2008-4-2)

  问:小麦蚜虫大量发生请问怎么防治?
  答:对蚜株率达30%以上,百株蚜量500头,天敌单位与麦蚜比小于1︰150的麦田,应立即用药防治。可亩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雾;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喷雾或10%吡虫啉25—30克,兑水50-60公斤均匀喷雾。(石家庄市植保站2008-5-26)

  问:小麦灌浆后期雨水对小麦产量有什么影响?6月3日,石家庄市普降中雨,这会对小麦产量造成什么影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影响?
  答:在石家庄地区不提倡小麦灌浆后期灌水,小麦灌浆后期灌水容易造成小麦贪青晚熟、遇雨倒伏、品质下降等问题,但我市有部分小麦田点播玉米的,为保证玉米出苗,可以在灌浆后期灌水,但灌水前要注意天气预报,不在降水或大风前灌水,防止小麦倒伏。小麦灌浆后期灌水与逼熟雨不同,我市小麦成熟期主要集中在6月8-9日前后,小麦灌浆后期灌水指在5月中旬或小麦落黄前,逼熟雨一般指在小麦落黄后成熟前。6月3日降水属于逼熟雨,逼熟雨容易造成小麦枯死,对小麦千粒重不利,如果逼熟雨后马上青天高温,或出现干热风,对千粒重影响较大;如果气温回升漫,日照不太强,小麦逐渐缓和,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小。(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2008-6-4)

  问:麦田杂草秋防?麦巴赫效果怎样?
  答:目前在我们石家庄市秋治时间已经偏晚了,由于温度较低喷药容易出药害,防治时间应掌握在11月10日以前,晴天日(白天最高气温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不低于3℃时施用。你说的麦巴赫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我们经过试验效果好的药剂为:对雀麦、节节麦、野燕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及播娘蒿、荠菜等部分阔叶杂草,每亩施用阔世玛3.6%水分散粒剂20~25克+助剂伴宝80~100毫升,对水30公斤混合均匀喷雾;对麦家公、猪殃殃等阔叶恶性杂草,亩用40%快灭灵4~5克+18%亿力5克或麦佬30~40克,也可用40%快灭灵2克+10%麦客隆8克,对水30公斤混合均匀喷雾。对猪殃殃发生多的田块用麦喜悬浮剂9-13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石家庄市植保站2008-11-11)

  问:现在用什麽药能有效防治田旋花;彪虎和快灭灵能同时用吗?
  答:田旋花的防治方法: 1、冬前防治:用快灭灵、使阔得,使用方法见说明书 2、春季防治:一是在小麦拔节以前用用快灭灵、使阔得防治。二是在小麦收割前一周,用百草枯喷一遍即可。(石家庄市植保站2008-11-19)

  问:吸浆虫今年什么时候打药呢?(2009-4-6)
  答:不同地区的防治时间有差异。小麦吸浆虫具体打药时间时间还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和吸浆虫的发育进度而定。石家庄地区去年小麦吸浆虫蛹期防治适期在4月25~30日,成虫期防治在5月上旬(小麦抽穗到扬花前)。这个你可以参考。具体时间你可以和当地植保部门联系咨询。(石家庄市植保站2009-4-7)

  问:想询问生产强筋小麦后期控制浇水量的原因.请答复。(2009-4-23)
  答:根据研究,在一定范围内,水分与强筋小麦的品质成反比,特别是小麦灌浆期间。在此期浇水过多,强筋小麦的品质下降。一般高水肥区,强筋小麦在孕穗扬花期浇水后,除非特别干旱,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一般可以不浇水。(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2009-4-24)

  问:小麦传播花粉时是否敢打杀虫剂?(2009-5-3)
  答:小麦在扬花期不能打杀虫剂。(石家庄市植保站2009-5-4)

  问:小麦穗部上半截或穗根部半截白,秸秆有的还是绿的呢,有的连小片整珠发干,主要是零星分布,请问是赤霉病?纹枯病?还是全蚀病呢?(2009-5-26)
  答:根据你说的,应该是小麦赤霉病.不过现在已经不能打药。(石家庄市植保站2009-5-27)

  问:请问北方什么时候开始播种小麦,比如立秋、秋分之类的?(2009-8-4)
  答:小麦适宜播种时间受多种条件影响。北方地区很大,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有不同播种期,仅河北省就有冬小麦和春小麦之分,即使冬小麦,河北中南部、保定地区、黑龙岗地区等播种期也不同。不同播种密度要求不同播种期,如精量播种、半精量播种等。另外,随着气候变化,适宜播种期也要适当调整,如:石家庄地区,原适宜播种期是10月1日到10月10日,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适宜播种期已经调整到10月5日到10月13日。(石家庄市农业技术推广站2009-8-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