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振兴新思路】创新提供振兴新动力

 耐晗 2012-03-26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刚刚发布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提出,要靠技术创新、校企合作、培育人才队伍,来引领东北地区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目前东北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行动了。

  眼下正是自行车销售的淡季。但在吉林市,一种刚上市的碳纤维自行车却卖的很火。

  “吉昊麟”碳纤维自行车 经销商 郭殿波:像那种欧洲的车子,在市场上要10几万,我们这个车子的品质跟它都差不多,只卖不到两万块钱,现在已经是供不应求了。

  价格相差8万,主要是因为自行车的原材料碳纤维,实现了大批量的“中国制造”。

  碳纤维是应用于航天、军事、工业等领域的新材料,我国已研发40多年,但因受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产量一直不大。

  不久前,吉林化纤集团通过与长春工大等高校合作,首创“两步法”生产工艺,实现了碳纤维原丝量产化,也降低了价格。

  吉林化纤集团公司董事长王进军:一条路走低成本,大规模的路子,还有一条是走高端的路子。 

  如今,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落户吉林,吉林市85%的科研经费都投入到了碳纤维全产业链上。

  吉林市科技局局长 缴润利:在十二五末期,力争国家碳纤维产业基地,产值达到300亿。

  技术创新,让老工业基地找到了新的产业方向。而十多年前开始转型的大庆,却遇到了新问题。

  正在指挥装修的段景峰,刚刚投资1个多亿建了新厂房,可就一年前,他还想离开大庆,把自己的精密仪器制造公司搬到大城市去。

  大庆日上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段景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确实是人才不够,很多项目开展不起来。

  因油而生的大庆,聚集了大量石化人才,但新兴产业人才极为匮乏。为了发展非油产业,大庆专门组建人才办,由政府牵头,帮助企业招揽人才。

  大庆市人才办人才引进科科长 王志勇:我们面向企事业单位,征集了人才需求计划,准备从四月份开始对外发布,组织实施人才引进。

  同时,大庆还设立新项目启动资金,搭建研发设备的共享平台,用政策留住招来的人才。有了这样的人才蓄水池,让想搬家的段景峰打消了顾虑。

  “十二五”,东北地区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等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

  “十二五”,中央科研单位要与东北地区建立各类研发与转化组织、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

  “十二五”,东北地区要组织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创造条件留住和用好人才。
  
  (视频编辑:王青涛 文字编辑:黄杏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