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海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

 起来慵整纤纤手 2012-03-26
意社11月30日讯

  畜牧业作为青藏高原亘古至今的传统产业,目前仍是青海牧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广大牧民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畜牧业发展与否以及如何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直接影响到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草地生态保护相协调,实现既减轻草场压力又提高畜牧业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牧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的双赢,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我省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自“十五”以来,我省畜牧业得到较快发展,2008年畜牧业总产值达到89.11亿元,占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8%,农牧民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占27%。主要特点有:一是畜牧业畜种结构、畜群结构、品种结构得到优化。牛、羊、马的比例分别为17.58%、80.38%、1.04%,羊的比例进一步提高,适繁母畜数量占存栏数的50%以上,良种乳牛、细毛半细毛羊、绒山羊等比例稳步上升。二是产业化经营形态逐步形成。一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蓬勃发展,有效带动了农牧户增收,现有省级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61家,带动农牧户50万户以上,占全省农牧户数量的64.25%。三是特色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各地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加大特色优势基地建设力度,打造了一批特色品牌。海北、海南形成羔羊生产基地,海西成为重要的半细毛羊、绒山羊育种基地,黄南建立欧拉羊选育基地,环湖牧区和青南牧区开展牦牛复壮改良建立藏羊和牦牛选育基地。四是以保护生态为前提,以集约化经营为特点的畜牧业发展探索取得明显成效。在全省六州实施生态畜牧业试点,积极走集约化畜牧业路子,大力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初步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发展模式。

  (二)畜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我省草地畜牧业发展主要是六州天然牧场,这些地区既是畜产品的主产区,也是生态与发展的矛盾最为凸现的地区。其一、草地退化、生态“瓶颈”的制约依然明显,表现为“两化三害”日益突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全省牧区草原退化呈加速趋势,90%以上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中度以上退化草场面积达到2.45亿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2%,鼠虫危害面积占到33.28%,草场单位面积产草量普遍下降30-50%,部分草场已失去了支撑人类发展的基本条件。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草场退化、沙化、鼠害、虫害、毒草害问题依旧严重,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和危害生态安全的首要因素,完全依赖草原资源的传统畜牧业发展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其二、产业结构落后,生产经营方式依然粗放,表现为资源转化率低和草畜矛盾日益紧张。全省拥有可利用草场面积4.74亿亩,其中,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占全部草地面积的80%。天然草场理论载畜量约2000万只羊单位,而2008年末超载约1500万只羊单位,超载一半以上。1949年我省牧业人口21.96万人,存栏草食牲畜748.73万头只,人均拥有牲畜35头只,人均拥有草场2158亩,畜均占有草场63亩,到2008年底全省牧业人口增到3.33倍,存栏草食牲畜增加到2.65倍,人均拥有牲畜反而减少8头只,人均拥有草场锐减至649亩,畜均占有草场减至24亩,只有新中国成立初的三分之一。随着牧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如继续沿袭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单位草场承担的牲畜数量会持续增加,草场长期超负荷透支,使牧草生长得不到休养生息,退化草场丧失修复功能,牧草资源将进一步枯竭,畜草矛盾将更为突出。其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畜牧业发展依然缓慢,表现为综合生产能力低下、就业出路受限、牧民增收困难。牧区生产条件落后,设施配套跟不上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全省六州14万户牧民中还有3万户住在牛毛帐篷,有8万户没有实现真正定居,拥有标准畜用暖棚的牧户仅占15%,草场围栏仅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37.23%。从历年对畜牧业投入和农牧部门实施建设项目来看,我省畜牧业发展投入明显不足,直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畜牧业的投入才出现新的增长。全省牧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慢于农业增长速度,牧业增加值占农牧业增加值的比重有下降趋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畜牧业的收入增长速度减缓,牧民收入增速较全省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慢。全省25个重点扶贫开发县中有16个在六州牧区。这些数据表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实施草场承包制,调动了牧民群众生产积极性,但并未能解决草畜不平衡的问题,其所激发的生产力能量也逐渐释放殆尽,加之长期投入不足和政策扶持的缺失又在客观上进一步加剧了矛盾激化,粗放型的畜牧业经营方式过度追求牲畜数量导致了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全省草地畜牧业在发展和生态的双重压力下举步维艰。

  (三)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根源所在。我省畜牧业之所以出现草原生态恶化、畜草矛盾突出和牧草转化率低的问题,一方面与我省的地理区位和青藏高原气候环境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在于粗放型、追求数量增长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在传统生产经营模式下,牧民群众为实现生存和发展,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只能是增加牲畜的数量,从而导致牲畜数量的无序增加超过了草原资源的供给能力。牧区实行草场承包制后,原来自然状态下的草原生态被分割零碎无法进行传统的四季大轮牧,一家一户的承包草场随着人口增加很难实行轮牧、休牧,草场资源长期重复高强度使用,不仅制约了现代畜牧业发展,而且使原本落后的牧区经济雪上加霜。如继续沿袭这种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必然会陷入超载过牧——草场退化——牲畜无草可食——牧民无法养畜的恶性循环,最终使牧民失去收入来源导致贫困成为“生态”难民。在我省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畜牧业发展主要依靠草地养畜的产业结构在短时期内还无法改变,牧民群众生产资料和生活收入主要依靠畜牧业的收入渠道在短期内也无法改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制约,也是最需解决的紧迫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我省做了许多探索和努力。采用了加强草原基本建设,提高畜牧业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方法措施,诸如草原建设,以草定畜、划区轮牧饲养等一些恢复生态的科学方式,由于自然条件影响和牲畜超载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这些建设举措只取得了一些局部效果。我们还结合生态治理项目实施了一些移民工程,希望通过转移牧民,使其根本性地摆脱草地制约,依靠移民改变生活方式从而转变生产方式,达到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的目的,通过实施的效果看,由于此项工程牵扯面积大,涉及人的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之牧民综合素质低、政府资金投入有限、牧区城镇产业带动力弱、环境制约大等影响,目前而言,后续产业发展十分困难。实践表明,我们实施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只有从转变落后生产经营方式这个关键环节入手,触及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这一矛盾的根源,通过对承包户的草场资源实施有效整合,建立合作社、股份制、联户经营等多种形式和层次的模式发展生态畜牧业,才能走出目前这一恶性循环的困境。

  二、我省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前景分析

  我省畜牧业发展虽然还处在生产落后,开发不足的阶段,但我们也应看到,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中蕴含着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后发优势。要用生态的理念和方式,正确分析畜牧业发展的优、劣势,探寻符合青海实际的生态畜牧业发展道路。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为我们发展生态畜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青海高海拔下的独特高原地貌和高温差下的冷凉气候条件,为我们发展特色农牧业和生产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纯天然、无公害的草场、没有化学污染和工业污染的大气、水源、土壤、生物等成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天然净土。传统畜牧业的特有品种和放养经验,为我们发展生态畜牧业提供了基础保证。牦牛、藏系绵羊肉营养价值高、无污染、低脂肪,具有天然野味的特点,同时,畜牧业生产中基本不使用抗生素、驱虫药物等化学合成药物,接近有机畜产品生产要求。世界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和消费需求,为我们发展生态畜牧业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生态畜牧业已成为21世纪世界畜牧业的主流和发展方向,有营养、更安全的有机生态食品将成为时代消费潮流,牦牛、藏系绵羊等畜产品具有无污染、纯天然绿色食品特点,我省能够通过发展生态畜牧业,成为有机制革、有机绒、毛制品、有机生物制药、有机食品等原料基地。

  三、我省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思路和政策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培育发展青海特色经济的必然选择,要利用好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发挥生态优势,凸现生态特点,打好生态品牌,做好生态畜牧业这篇文章。

  (一)我省生态畜牧业试点做法和经验。我省先后在玉树、果洛、黄南、海南、海北、海西等6个州选择了7个牧业村,进行了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也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主要是:一是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牧民在自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下成立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规模的专业合作社,试点村有一半以上的牧民自愿加入合作社,有组织地参与生产和市场经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二是探索了不同形式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的新路子。各试点地区结合实际情况,探索了发展层次不同、市场联系紧密程度不同、集约化程度不同的发展模式。有三种最具代表和推广价值,第一种以海北苏吉湾村和海西梅陇村为代表,以合作社为平台,实行牲畜、草场股份制经营的发展模式;第二种以海南哈乙亥村为代表,以草场流转、大户规模经营、分流牧业人口、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为特点的发展模式;第三种是以黄南优卡村为代表,以联户经营、分群协作、优化产业结构、保护草原生态为特点的发展模式,这三种模式都适应了我省牧区现阶段不同的发展层次,在实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基础设施得到加强。试点地区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捆绑项目资金,加大畜棚、围栏、饲草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畜种改良步伐加快,以草定畜顺利推进。以加快畜种改良和本土品种选育作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突破口,加大种畜鉴定、淘汰和引进力度,牲畜个体的生产性能不断提高,同时,按草产量科学核定载畜量,加快周转,促进了草畜平衡。在这些成效和经验中,最为宝贵的是海北苏吉湾村和海西梅陇村探索出的以牲畜、土地折价入股、草场随畜计价流转、劳动力专业分工、生产指标量化,用工按劳取酬,利润按股分红为主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股份制经营模式,取得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实践证明,这种发展模式是目前我省发展层次最高、组织化程度最高、与市场联系最紧密的生产经营模式,体现了我省畜牧业的发展方向,在广大牧区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

  (二)生态畜牧业的科学概念和内涵。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科学内涵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以建立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为重点,通过组织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促进草畜平衡、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其根本途径在于,通过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实现“两减两增”即:“减少农牧业人口、减少草原载畜数量,增加畜牧业产值、增加农牧民收入。其主要内容,一是以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以市场引导生产、用成本核算效益,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二是以建立健全效益增长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为关键,依靠经济利益关系链接生产和经营,提高牧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经营集约化程度;三是以减人、减畜和科学放牧为要务,建立实现草畜平衡的长效工作机制,实现草场资源永续利用;四是以优化改良畜种、畜群结构为重点,加快畜产品周转率,提高畜牧业生产经济效益;五是加大畜牧业建设投入,结合各项生态治理工程实施,合力推进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和方法

  1、转变生产和经营方式,发展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把农牧民组织到农牧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提高牧民组织化程度,在经营体制、经营方式、产品生产方式转变上取得根本性突破。一是推行联户牧场建设模式和股份责任制的生产模式,坚持自愿组合,适度集中的原则,积极促进承包草场规范有序流转,草地资源适度集中,生产要素逐步向养殖大户、经营能手、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集聚,形成规模化生产、商品化经营,坚持走小群体大规模的发展路子,在生产要素配置方面为提高牧民组织化创造基础条件。二是积极扶持成立牧民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以创办服务实体为主,完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机制,建立“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协会”的专业化畜牧业经营体制,在组织机构和经营机制上为提高牧民组织化提供实施载体。三是加大政府的扶持和投入力度,在税收、信贷、科技开发、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对专业经济组织给予更大倾斜,在招商引资、信贷担保、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扶持,为提高牧民组织化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2、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加强各类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要突破口,集中推进畜牧设施建设,兴建水利设施,推行基本草原灌溉,扩大人工降雨覆盖面积,有效解决高原畜牧业缺温、缺水、抗灾能力弱的问题,以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畜牧业集约化发展,为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畜牧业夯实基础。建设和实施好以冬春草场人工饲料基地建设、草原围栏、牲畜暖棚圈、免疫注射栏等为主要内容的草原基础建设和牧区县一级防灾基地配套建设等工程措施,实现标准暖棚舍饲养畜、人工饲草料种植储藏、围栏草场划区轮牧、水电路条件配套四位一体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天然草地补播、施肥、毒杂草防除、鼠虫害防治、黑土滩治理、围栏封育等草场保护建设措施提高天然草原生产能力。根据高寒草原生态系统特点,选择科学的放牧方式和适宜的放牧强度,纠正目前牧民定居就地放牧的生产方式,实行生活区与生产区适度分离,充分利用边缘草场放牧,减轻冬春草场压力,达到以草定畜、生态平衡,有效解决超载过牧问题。在利用好天然草场的同时,通过鼓励牧户种草、发展农区专业化草料基地、大力扶持草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等措施,做好农牧结合,促进农牧互补,大力发展饲草业,提高舍饲半舍饲养畜的比重。

  3、加强畜种改良,优化畜种畜群结构。立足本地优势良种,加大品种选育和推广力度,突出牦牛、藏羊优势,兼顾细毛羊、半细毛羊、绒山羊、无角陶赛特羊发展,大力实施畜禽良种工程,扩大种畜繁育规模。做好牲畜生产性能测定,品种选留和培育、配种方案的制定,种畜串换及引进、技术培训等工作,加快非生产畜出栏,优化畜群结构,提高母畜比例,以加快畜群结构调整促进良种推广,促进形成“一村一品”形式的良种生产群。建立良种补贴机制,不断提高标准,扩大补助范围,降低养殖引种成本,促进畜种改良和本品种选育工作。

  4、加大产业化步伐,培育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依托牧业协会、养殖大户、养殖能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采取成员合作、入股、租赁经营等生产方式,促进草场、牲畜等生产资料适度集中,推进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一是抓好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在资金、政策、信息、培训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提高企业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鼓励做好新市场的开拓。二是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利用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示范、吸引、带动牧户,提升地区生产能力,吸收外部资本和引导龙头企业到牧区安家落户,从事畜产品开发,带动生态畜牧业基地建设。三是做好市场营销,跳出青海开拓市场,宣传和推介特色畜产品产品,建设好大宗、重要畜产品的集散地,建立和完善畜产品流通体系。四是做好品牌建设,扎实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赋予生态内涵,增加生态元素,提高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5、提高牧民素质,加强技能培训、加快向非牧产业转移。发展生态畜牧业需要一批高素质、有技能的牧民,同时也必将解放一大批富余劳动力,因此,加快培养和造就较高素质、有技能的新型牧民是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要加强牧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对完成义务教育的青年牧民进行分业教育,开展生产技能、经营销售技能等为重点的职业技能培训;对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突出实践,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同时鼓励牧民外出务工并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建立形成一套促进牧区劳动力外出打工就业的办法和制度,提高牧区劳动力非牧创业能力。将农牧民技能培训经费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有效解决农牧区人力资本长期投入不足等问题。

  6、建立健全农牧区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为农牧业生产全过程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农牧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把握好农牧业技术服务的对象、方式和内容,按照科技指导到人、良种良法到户、技术要领到手的要求,建立奖励、工资挂钩等利益联结机制,激发基层科技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直接有效的技术推广服务。二是加快推进牧区信息化进程,把工作重点放在具体实践应用上,进一步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加强协调统筹,不断完善功能,使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得到便利服务。三是加快农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在牧区每个县建立畜产品初级交易市场,中心城市建立流通中心,使农牧民更便利地参与市场经营。四是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建立省、县两级的农畜产品标准、检测、认证质量安全体系。五是突出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及检疫、兽药及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监督和基层站所服务管理等工作。

  7、把生态畜牧业与游牧民定居、三江源生态移民和青海湖生态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协调推进。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生态保护建设中的各种治理工程措施只能治标,而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减少草场承载人口,从而减少草场承载牲畜才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所在。游牧民定居工程是我们当前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和抓手,一定要把生态畜牧业与游牧民定居工程、三江源生态移民和青海湖生态工程建设结合起来,统筹安排,整体推进。一方面,实施好游牧民定居工程,按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散建设与集中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推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对离开草场的牧民群众,在确保牧民与草场的利益关系不断、承包权不变、收入不减的前提下实行“三集中”,即草场向联户集中,牲畜向联牧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通过草场流转、牲畜折价入股、组建合作经济组织等方式,对定居群众的原有草场、牲畜加大流转和集中,提高畜牧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在转移、减少草场人口的同时,在生产方式上实施划区轮牧、禁牧、休牧制度和半舍饲养畜,加速畜群周转减少草场载畜量,实现草畜平衡,减轻草场压力。另一方面,通过生态畜牧业的组织化和集约化发展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减少畜牧业从业人口,使富余下来的牧民走出草场、定居城镇,从事非牧产业,促进游牧民定居工程、退牧还草工程和生态移民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生态畜牧业与游牧民定居工程作为当前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增效、牧民增收的两大引擎,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两者必须综合配套实施,协调推进,这样既可以达到各自工程的实施目标,也为根本解决人草畜三者矛盾,最终确保牧民群众居住稳得下来、生产发展起来、生活富裕起来提供了现实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