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海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起来慵整纤纤手 2012-03-26
青海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2009-07-07 赵新全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是青海省生态立省战略的中心任务,保护生态环境是前提,是工作布局的重点,如何按照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结合实际,把青海省的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好,把生态立省战略实施好,本人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就草地畜牧业如何科学发展提出一下认识和建议,为促进青海省生态保护与建设,推进生态立省战略的顺利实施作出积极贡献。

  一、保证高原草地的生态安全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责任

  高寒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平衡可能是由气候和人类两个驱动因子同时所控制的,研究发现,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历史形成与人类从全新世(大约1万年以前)驯养家畜(牦牛)密切相关,从而表明该生态系统极有可能是一个典型的人-家畜-高寒草地控制形成的系统。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草地畜牧业发展迅速,各州县家畜数量呈同步波动快速增长模式。由于当地的放牧习惯在离定居点和水源地接近的滩地、山坡中下部以及河道两侧等地的冬春草场,频繁和集中放牧加剧了冬春草场的放牧压力,严重破坏了原生优良嵩草、禾草的生长发育规律,导致致密的草皮层丧失,土壤、草群结构变化,给害鼠的泛滥提供了生存条件,从而进一步加剧草地退化。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江河源区草地退化原因的定量分析表明长期超载过牧的贡献率达到39 %,位居第一。

  其次,随着全球变暖,青藏高原目前正在发生的环境变化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作为中低纬度最大的冰川作用区,全球变暖情形下青藏高原冰川发生的全面和加速退缩,不仅造成地表反射率的改变,可能极大地影响区域气候过程和大气环流运动,也会影响到区域水循环和水资源条件。温度上升也使占青藏高原2 /3 面积的多年冻土发生融化,对大型道路和工程建设产生严重影响,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作用。由于气候变暖,湖泊的快速退缩造成高原湿地面积急剧减小,直接削弱了对生态环境的调节作用,而由于冰川和冻土融化等原因,一些湖泊又发生快速扩张,对高原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受青藏高原的严酷气候影响,经常处于脆弱地表系统平衡条件下的环境因子常常处于临界阈值状态,气候变化的微小波动也会在生态系统产生强烈响应,导致高原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与功能发生改变,表现为林线波动、草场退化、湿地消失等,同时还影响到气候、土壤、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碳过程是生态系统重要功能之一,高原生态系统碳固定能力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地区,就环境温度而言,高寒草甸地区年平均温度由-1.53℃升至-0.65℃时,每平方米草甸所固定的碳由192.5克下降到78.5克。人类活动将对生态系统的碳收支也会产生重大影响,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其土壤有机碳均呈下降趋势。

  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不仅使区域地表过程具有敏感响应,也在长时间尺度和大空间范围上影响到整个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环境系统,从而对高原本身以及亚洲的人类生存环境产生直接影响。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夏季加热对大气环流的影响进一步加强了欧亚大陆尺度的加热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对中亚的干旱和东亚的季风起着放大器的作用,而青藏高原荒漠化的加剧与东北亚地区频繁的沙尘暴事件,青藏高原冬季积雪面积的增加与中国东部第二年夏季梅雨时间的延长可能存在着某种联系,尽管这些联系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然而这种不确定性所产生的灾害可能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作为亚洲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高原地区的冰川加剧融化在短时间内会导致冰川融水补给量大的河流流量增加, 造成中下游的洪水频繁发生,而冰川的持续退缩也会使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流量逐渐减少,特别是对中国西北内陆河流域的影响最大,直接威胁到干旱区绿洲的可持续发展。这些事实表明,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不仅从区域本身响应全球变化,而且通过一系列作用过程在周边地区和全球范围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引起的连锁反应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更为严重。

  综上所述,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气候的异常波动,导致高原地区高寒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荒漠化、土地退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平流层臭氧的减少、水资源短缺等生态后果,使本来脆弱的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受到严重破坏,阻碍了该地区的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对少数民族群众的生存条件造成极大危胁。如何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又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利益,保证区域经济繁荣、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

  因此,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对全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有着重大影响作用。显然,保护和建设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整治退化的高寒生态系统,不仅对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实现全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大意义。鉴于高原在全国,甚至全球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应以脆弱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退化高寒生态系统的整治为根本和切入点,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谋求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以实现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利用草地资源是维系草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

  高原草地生态系统是在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干扰下形成的,合理的放牧利用有利于草原的更新和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维系。动物和植被在长期的进化中已形成了各自的防卫模式,使得各自适应对方而形成了极为巧妙的协同进化,因此草地的合理放牧利用是必不可少的,选择适宜放牧强度和放牧制度等最优放牧策略,将提高草地初级生产力,维护草地生态平衡,有效防止草地退化。然而,长期过渡的放牧利用无疑是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过渡利用不但是草地得第一生产力破坏,也没有追求到最大的畜产平产量,所以科学的利用草地资源就成为草地畜牧业最基础的科学问题。

  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概括为“草地资源限量,时间机制调节,经济杠杆制约”的理念,其技术思路主要为:在基于草地饲草生产力(资源量)、家畜需求量、季节性变化以及季节性差异等参数的基础上,确定草地可以放牧利用以及必须舍饲圈养的时间,建立以休牧时间为主要指标的可持续牧草生长的管理制度。其主要特点为: (1) 根据植物生长发育节律,在草地放牧敏感期设定舍饲休牧期,防止对草地的破坏,这是“时间机制”的基本涵义; (2) 以休牧期的家畜需草量为限制因子,督促生产者自觉贮草备料,这与原管理方式以面积为主要限制因子的思路有根本性的不同; (3) 依靠休牧期的长短,基于舍饲时购买饲草料花费、设施和劳动力成本等经济因子的制约,促使生产者主动规划生产规模,确定饲养数量,这是“经济杠杆制约”的基础。通过这样一种行政监督和经济调节相互结合的监管方法,可以形成能够有效防止草地超载过牧而又不限制畜牧业发展的生产机制。

  就全球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而言,通常人们认为草地的可持续利用强度为地上生物量的50%,当然,这是针对为退化的草地或者牧草的地上生物量绝大部分可以被草食动物利用,不可食牧草的比例很小而言。鉴于青藏高原牧草生长期短,自然条件恶劣,两季草场均为45%左右的牧草利用率最佳。高寒两季草场轮牧制度下,夏秋草场的不退化最大放牧强度为4.30只藏羊/公顷,冬春草场为4.75只藏羊/公顷,年最大放牧利用强度不超过2.5羊单位/公顷。通过高寒草场优化放牧方案和最优生产结构的研究,认为高寒草场地区藏系绵羊和牦牛的比例以3:1,藏系绵羊的适龄母畜比例为50%60%,牦牛的适龄母畜比例为30%40%较为合理。

  三、实现草畜平衡是遏制草地退化现实需要

  草畜平衡是草原生态和草原的畜牧业发展中的关键控制点。在草原畜牧业发展的不同技术阶段,草畜平衡的具体内涵是不同的。分清楚草原平衡的不同技术阶段,对于深刻理解草畜平衡的实质意义,对于把握建立在草畜平衡基础上的草原畜牧业的未来发展走势从而为确立相关政策提供一个清晰而连贯的背景,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传统草畜平衡有三个不同的技术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自然生产力条件下草原放牧系统的草畜平衡。此阶段主要内容是天然草场的生产力与牲畜饲养量之间的平衡;关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发挥天然草场的生产潜力,主要措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畜群结构的优化,即在家畜总头数保持不变而每年出栏家畜数最多的状况,从而实现单位面积草场的最大效益。其次,要有足够的储草量,因为丰年和欠年的草地产量相差很多,储草量大,就可以有效降低灾年的损失。第三,实行划区轮牧,通过围栏控制下的有计划的放牧,才能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生产潜力。

  第二阶段,是在发展人工草地前提下的草畜平衡。从理论上讲,只要加进人工种草这个外部因素,如果这个因素的数量没有限制的话,无论饲养多少牲畜,草原生态系统都可以保持平衡,也就是能够实现草畜平衡。然而,在生产实践中人工种草并不可能无限增加,受限的因子很多,在高原地区主要水热条件的限制,此外,地形及土壤发育程度及人工草地饲草的合理利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第三个阶段,是营养平衡阶段。随着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原潜力的不断发挥,在草畜的平衡关系中,将出现新的也是最后一个制约因素,即营养素要平衡。在天然草原中,土壤中大部分氮素来大气中的氮,家畜粪便的再循环,以及动植物残体的分解。随着草畜平衡点的不断提高,长期放牧使草原的产出不断增加,将导致土壤氮素水平的下降。而氮素水平将成为制约草原生产能力的主要因素。到了氮平衡阶段,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地补充氮素,草场的潜力就到了极限,草畜平衡就无法维持。要保持土壤的氮平衡,必须从草畜系统外补充氮源。

  显然,上述三个阶段体现了对草畜进行平衡控制的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三个阶段必须严格按技术水平高低递进。一方面大多数技术措施都会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释放其本身的潜力,如畜群本身的生产效率可随着良种水平的提高和畜群结构的不断优化而提高,划区轮牧和围栏的技术水平以及人工种草的水资源利用技术、施肥技术本身等都可以随着技术进步的提高产生新的潜力:另一方面不同阶段关键技术措施的交叉使用可以始终避免约束因素的出现,保证草畜平衡的实现。如,在天然草原生产力极限出现之前进行人工种草,可以防止对天然草原的过度利用;在氮素短缺之前进行氮源补充,可以防止氮源失衡的损失。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些关键措施也并不是使用得越多越好,措施的交叉使用还有一个共同的约束条件,就是必须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每一种措施的采用都是有成本的,必须在稳定维持草畜稳定平衡的前提下使单位成本的效益最高。这样,各项技术措施的作用的发挥就是有条件的,某项技术措施能不能采用、采用到什么程度就不是由技术木身的成熟程度或技术水平的高低来决定,而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来决定。例如,即使某地有足够的水热进行人工种草,但由于缺乏人工种草所必要的资金或者牧民等投资主体认为在这一具体条件下人工种草不合算,这一措施就无法实施。

  如果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考虑,草畜平衡主要是由人对草原经济价值的追求的程度所决定的,因此草畜平衡的背后是人与草的平衡。当牧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或水平以后,特别是人口密度增加到较高水平、牧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草畜平衡的各项技术措施的作用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后,草畜平衡的问题就转变为人草的平衡问题。草原管理的关键就不仅仅是管理载畜量的问题,而实际上就会成为管理“载人量”的问题。多年来在牧区推行草畜平衡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是牧区人口不断增长,而增加的人日要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就必然要增加牲畜的头数。从这个意义上讲,草畜平衡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

  目前,解决高原地区草畜平衡已在很大程度认识到它复杂性,已在广大牧区实施生态治理工程时出台许多政策减人减畜,并取得一定效果。然而,如果在草畜生态系统中引入外部能量,施加人工措施,提高草地载畜量从而提高草畜平衡点,是实现草畜平衡的一条重要途径。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具体情况看,牧区的人工种草主要指人工草地建设,半牧区的人工种草主要指对目前耕地利用制度的改革,也就是加大力度推行草田轮作,在一部分耕地上直接种植饲草料,大幅度提高耕地的利用力和饲草料的产量。

  四、 转变传统生产方式实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系统相悖使草地畜牧业系统效益下降。植物生产层与动物生产层之间的系统相悖主要反映于三个方面: 系统的时间相悖、空间相悖和种间相悖。其中时间相悖居于主导地位。对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而言, 系统相悖主要指植物生产系统和动物生产系统的结构性缺陷以及由此导致的功能不协调,牧草生产与家畜营养需要在时间上有严重失调,在环境与草丛之间的系统相悖反映在水、热、养分供求之间的不协调, 许多农艺措施就是针对这类系统相悖因子的。草畜系统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系统相悖主要反映在供求之间、价值与价格之间的背离。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系统耦合与系统相悖理论是多学科交叉的产物, 主要是系统科学与草地农业生态学交叉的产物。系统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耦合潜力的系统, 在人为调控下, 通过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在系统中的输入和输出, 形成新的、高一级的结构功能体, 即耦合系统, 它的一般功能是完善生态系统结构、释放生产潜力与放大系统的生态与经济效益。多年的定位试验研究表明, 市场经济条件下,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生产层之间以及不同类型的系统之间在时间及空间上全方位的耦合, 从理论上可使生产力至少提高6 倍。农区和牧区两大经济生产系统间既存在显著差别,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与相互促进,它们之间系统耦合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和促进各自经济的全面健康发展,并加快产业化进程。

  高原地区从生产功能上划为分为草地畜牧业区、农牧交错区和河谷农业区。草地牧业区实施畜群优化管理,推行“季节畜牧业”模式,加强良种培育及畜种改良,在入冬前出售大批牲畜到农牧交错区和农业区,以转移冬春草场放牧压力,充分利用农业区的饲草料资源进行育肥,实现饲草资源与家畜资源在时空上的互补。农牧交错区进行大规模的饲草料基地建设和加工配套技术集成,推行标准化的集约舍饲畜牧业,为转移天然草场的放牧压力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将部分饲草料输送到源区放牧畜牧业生产基地,为越冬家畜实施补饲及抵御雪灾提供饲料贮备。河谷农业区充分利用牧区当年繁殖的家畜,种草养畜进行农户小规模牛羊肥育,一部分饲草料进入牧区,农区、牧区的动植物资源产生互作效应,使其资源利用效益超出简单的相加价值,整体经营效益得以提高。根据高原地区各生产系统的特点和优势,从转变生方式入手,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层面的耦合是草原草地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一是不同生产层之间的系统耦合;二是不同地区—生态系统之间的系统耦合;三是不同专业之间的系统耦合。这三者的市场- 生产流程新建构,组成了新时代草地畜牧业方式的主要特征。

  建立稳定、高产的人工草地,加强冷季补饲,减缓系统间的时空相悖性。开展种草养畜,建立稳定高产的人工草地,是解决子系统间时空相悖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工或半人工草地的建植可以提高牧草生产量510 倍,弥补枯黄期供需矛盾。因此,发展人工草地是解决草畜矛盾的有效途径。这种“以地养地”的模式,是解决草畜之间季节不平衡矛盾的重要措施,也是保证冷季放牧家畜营养需要和维持平衡饲养的必要措施。在三江源区严重退化且难以自然恢复的退化草地建植人工植被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据最近的研究表明,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总面积为7363万亩,其中滩地(坡度<7°适宜于以生态恢复为目的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 黑土滩4683万亩,可提供大约200万吨青干草及600700万羊单位冷季舍饲育肥草料。目前人工草地以冷季放牧利用为主,由于牲畜的践踏和牧草营养物质的自然损失,大大减少人工草应有的价值,建议在三江源四个州条件较好的地方分别建立以青贮、青干草、草颗粒及全价颗粒饲料加工的饲草料加工和集约化舍饲育肥示范基地。

  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利用高原不同生产系统的优势,利用生态系统耦合的原理,解决生产实践中各系统不同层面相悖,包括:一是经营方式要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实现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二是饲养方式要由自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变;三是增长方式要由单一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四是市场开拓要由局部小市场向国内国际大市场拓展。为尽快实现这些目标,目前工作的重点是:以饲草料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加快推进畜牧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推进畜牧业产业化,提高畜牧业的综合效益。

  五、实现区域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目标

  人类社会已经历了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等不同的文明阶段,而生态文明提出它是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

  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角度出发,针对高原草原地区的特殊性和生态-生产-生活承载力,尊重自然规律和科学发展观,提出区域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发展的总体定位、发展格局和发展目标。提出与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环境建设相适应的生态型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布局方案,并对建设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动态滚动监测评估,对实施效果进行滚动预警。对广袤的天草地区域实施草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以适度建植人工草而提高草畜平衡点;在农牧交错则以建设稳产高产的人工草地为主,实现饲草料加产品的商品化,使广大牧民逐渐接受冷季以舍饲圈养为主的生产方式,形成以饲草料基地建设、草产品加工、牲畜的舍饲育肥、畜产品加工及销售的完整生产体系和产业链。把青海牧区建设成为生态、生产、生活共同繁荣的国家级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和国家生态畜牧业示范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