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思明墓YS

 历史探奇 2012-03-26

史思明墓 - 简介

唐墓。位于丰台区王佐乡林家坟村西。1966年春发现,1981年春进行发掘。墓已被破坏。墓室带双耳室,由汉白玉砌成,东西长5.54米,南北宽5.05米。耳室仅西侧保存有痕迹,长3.1米,宽2米,残高2.4米。墓道为斜坡式,长20.6米,宽3米。墓道相对约100米处有双阙。墓道末端有相对的壁龛4个,并有壁画残片。

史思明墓 - 出土文物

鎏金铜牛鎏金铁马镫玉册鎏金铜坐龙铜铺首象牙化石(龙骨)之带饰等珍贵文物数十件。其中坐龙通高16.5厘米。40余枚玉册包括了谥、哀2套,均有残缺。玉册是由汉白玉磨制而成,长28.4~28.6厘米,宽2.8~3.2厘米,厚1.2~2.1厘米。两端1.5厘米处有直径0.3厘米的小孔,以便玉册连缀。

玉册每枚满刻字为11个,字口填金,共计252字。玉册文中有“血未干唐有异端谗人罔极”,“帝朝义孝乃因心亲惟口口”等。史思明(703~761),唐天宝十四年(755)随安禄山叛乱。后任范阳节度使。乾元二年(759)四月,自称大燕皇帝,改元顺天。上元二年(761)三月,被其长子史朝义及部将所杀。

铜坐龙


坐龙是中国古代龙纹饰中独特的一种,唐宋年间较为流行。这件铜坐龙前腿直立,后腿曲踞,龙尾扬起卷至腰后。坐龙怒目张口,弓起腰身,一种蓄力待发之势跃然而出,显示出英雄霸气。在中国历史上的龙,或盘或飞,或走或游,龙身若蟒,而这条坐龙为蹲坐状,与众不同。

755年,史思明随安禄山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761年,史思明被其长子史朝义及部将所杀。史朝义虽然弑父,但是他将史思明厚葬于北京。在中国古代,龙被视为祥瑞之物,也是王权的象征,一般为皇室宫廷所专用,民间不可僭越。

史思明曾经自称皇帝,因此在其墓中放有坐龙就不足为怪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