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操高陵发掘人解读曹操墓最新佐证

 历史探奇 2012-03-26
 

曹操高陵发掘第一人潘伟斌解读曹操墓最新佐证

 
近日,随着曹操高陵最新物证的出现,曹操墓的真实性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2月13日,曹操高陵发掘第一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也首次向记者坦言,对于曹操墓的真伪之说,自己不愿意多说,曹操墓出土文物很多,仅陶器就快200件了,证据链很充足,将来会有许多学科介入研究这些文物。
 
用成熟的手段开展曹操墓出土文物的研究
 
“证明曹操墓真实性有多种手段,为什么要以DNA的手段呢?他们的手段可信程度有几分?我们没有得到合理的解释。再说也没有人跟我们联系说要用这种手段验证。”潘伟斌告诉记者:“我们要用成熟的手段,进行我们的工作,将来可能有许多学科要介入到曹操墓出土文物的研究,修复文物也有很多科技手段。遗传这方面有多少价值,我们只能听专家的,社科院考古所的一些遗传学专家关于这方面已经给出准确答案了。”
 
对于闫沛东的言论,潘伟斌表示不愿意多谈。他说:“有些说法纯粹是扰乱视听……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尊重专家意见的。”潘伟斌说,同样是考古学,它分很多学科,比如研究早期的史前文化的,跟研究秦汉的或商周的,虽然理论相通,但里面的内容却是差别很大。面对一大堆材料,研究的方法、侧重的方法必然是不同的。
 
“像曹操墓,实际上考古界一看这地层就知道了,看看出土物就知道是什么时代,只要是研究考古的,一看就知道。”潘伟斌说,现在他也不愿意多说,只想沉下来,静下心搞研究,目前要做的工作很多,修复文物、研究等,根本忙不过来。
 
曹操墓出土的文物比对外公布的要多得多
 
“曹墓出土的东西很多啊,绝不是网上公布的一点,多得很。”潘伟斌说,许多东西当时因为被盗了,比如说一件陶器被打烂了,或挖出来以后都是碎片,就需要修复啊,修复好一件,才能说是一件,修复不了,不成件的时候,就没法公布。虽然修复过程很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量会不断地变化。
 
潘伟斌透露,曹墓出土的文物种类也很多,有陶器、铁器、石器,有衣器,小型的衣服上的饰品,有头器,就是头饰件,然后还有金器,金纽扣,好像是内衣的纽扣,还有像木器,被破坏一部分,然后还有云母,等等,有很多种。目前仅陶器就将近200件了。
 
曹墓发掘出来以后,不光是群众感兴趣,很多这方面的专家,历史学专家,考古学专家,鉴定学专家,还有文物修复方面的专家,都大量地赶往曹操墓去看,看了以后都有点吃惊,有些专家还提出了建议。
 
曹操墓的证据链很充足
 
“大家关心证据链这个问题,有的人一直说曹操墓的证据链不足,事实上,曹操墓可能是建国以来考古发掘里面证据链最足的一个。”潘伟斌告诉记者,一般人的墓葬,史书上是没有记载的,有些即使有记载也是一笔带过。但曹操因为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史书上记载得很详细,他的死,埋葬的位置,怎么安葬的等等,都有资料印证。
 
潘伟斌称,曹墓的葬制符合曹操的遗令要求,比如要求不封不树,没有封土,没有坟丘,不树碑,发现的时候就是没有。从曹操墓里挖掘出的随葬品,也和文献记载的一样。里面还有很多印证身份的东西,比如圭和璧,很大的金银铁镜,陶鼎,石牌等。根据汉书礼仪里面的记载,皇帝用瓦鼎12,曹操没登基,他的位置在诸侯王之上,皇帝之下,是有超越性的,如果是其他人,他不可能还享受这些礼仪,这么高的规格。
 
除了上述这些,还有一些旁证。古人为了确定自己墓地的位置,往往会以墓葬附近的名人墓或比较明确的永久性的东西作为参照物,这是古时的一个风俗。曹操高陵在唐代以前都有很清楚的记载,当地人就以它为荣,以它做标点。过去《鲁潜墓志》是孤立的,一块,大家一直存疑,不知它是真是假,最近确认的一块唐代、两块北齐墓志,及原来发现的《鲁潜墓志》都标明了曹操墓地的位置。文献资料里面也记载了,曹操高陵和邺城的相对位置,和西门豹寺的相对位置,现在西门豹寺和邺城的遗址都还在,相对位置也是确定墓葬是不是符合当时史料记载,是不是曹操高陵的重要研究之一。事实上经过研究,曹操墓的位置和史料记载是相符的。这就是旁证,这些旁证也许将来还会更多。
 
附记
 
“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发掘出的三块古墓志,出土时间要比曹操墓早得多,对曹操高陵的相对位置记载得很清楚。”2月13日,曹操高陵发掘第一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围绕曹操墓最新佐证告诉记者,墓碑记载的内容再次为曹操墓地的真实性提供了实物佐证。
 
当日,记者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见到潘伟斌时,他正在办公室伏案整理曹操墓的相关资料。他身后陈列着很多待研究的出土文物,拥挤的空间里,散发出浓浓的文化气息。潘伟斌放下手头的工作,饶有兴致地跟记者介绍起来。
 
潘伟斌告诉记者,这三块古墓志,一块是唐代的,两块是北齐时期的。唐代的《柏道墓志》,记得很清楚,葬到邺西50里,和高陵的相对位置非常清楚,北衡漳河,这就明确界定,曹操高陵的位置是在漳河水的南边。另外一块,是北齐《龙骧将军杜达墓志铭》,这个墓志埋得位置偏东,介于曹操高陵和西门豹寺之间,唐代的墓志在高陵以西,这个在高陵以东,它们正好把高陵辖到中间了,相对位置记载很清楚。还有一块墓志,《王敬妃墓志》,也是北齐的,记载:“西瞰高陵,见青松之箫瑟。”经考证,这块墓志的位置是在安丰乡周围出的。古人墓志中为记载墓葬的位置,一般都以墓葬附近的名人墓及名建筑物为标志,这三块墓志及之前发现的《鲁潜墓志》,都清楚地标明曹操了墓地的位置。
 
“这三块古墓志,不是实物,只是拓片或照片。”潘伟斌说,安丰乡的文化非常丰富,地下墓葬也多,文化遗址也多。2005年,他在安丰乡考古发掘固岸北朝墓地,当时出土的文物很多,他收集了很多资料,2008年他的工作重心又转到发掘曹操墓上,发掘到现在。在安丰乡考古发掘时间长了,他有了对当地文化摸底的想法,并开始对资料内容进行甄别考证。“因为有时候基本建设步伐比较大,特别是将来周围搞新农村建设的时候,有可能在不注意的情况下把它破坏掉,所以就把它编撰成一本书。”在编撰过程中,他还收集一些当地过去曾经出土的文物,有的是墓葬被盗了,又通过当地派出所、政府部门收集到的,其中包括这三块墓志。所以说具体墓志怎么出土的,什么时间出土的,还不太清楚。“尽管如此,真实性还是比较可靠的。没有特殊的目的,人一般不会造墓志,因此可以说,这些墓志肯定存在。”
 
“盗墓贼很猖獗,盗得很多。”潘伟斌说,他在安丰乡考古发掘时,走在庄稼地里,一不小心,就会掉到盗洞里。安丰乡地下墓葬太多了,很密集,当地应该有个保护措施,目前当地在保护上力量比较薄弱,仅靠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的临时性保护,还是远远不够的,希望当地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

分享到凤凰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