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儒论中庸之道/晏新明

 小儒晏新明 2012-03-27

一、从太极拳说起

 太极拳是一种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体育运动。在今天的世界上,它几乎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人们或受益于太极拳的保健治病效果,或被它的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拳理所吸引。然而太极拳为什么能够具有保健作用?为什么能够以柔克刚?这些问题都需要理论来回答。

今天,在理论上对太极拳的探讨远远跟不上实践的需要。古人曾给我们留下一些经典的太极拳论,如王宗岳《太极拳论》,张三丰《太极拳论》,陈鑫《太极拳经谱》等,都十分精辟的规范了太极拳的基本原则。然而,古人用的语言十分简练,其要点原则大多点到为止,没有过多解释,而今天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已经完全白话化,不明白说清,理解起来就会有困难,并造成许多误解。至于说到应该用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了的理解方式来解释今天的实践时,太极拳的传统理论差不多需要整个地重新阐发。

过去太极拳主要是家传、秘传,真正习太极拳的人并不多,理论研究的问题并不十分突出,听师傅的就是。今日太极拳对社会的影响已不同于过去,它已为一种世界性的体育运动。学习太极拳的人何止成千上万。然而,习拳不识理,只能成为拳手。太极拳妙处何止于此。若要想通过太极拳修身养性,就得习拳得理。在某种意义可以说,懂不懂太极拳,不在习拳时间的长短,也不在是否有名师指点,而重在一个理字上(师能点在理上者,才为明师)。

恰恰就是理论方面,太极拳没有跟上发展的需要。

        面对理论的困乏,本文无意全面讨论太极拳之理,旨仅在通过探讨太极拳的气机气理,弄清太极拳与儒家中庸之道之间的关系,并证明太极拳之理实为孔子所创。希望此文能对儒学以及太极拳的发展有所帮助。

 

要论太极拳的气机气理,首先就得讲“气沉丹田”。

现在市面上一般介绍太极拳的书籍,从理论方面看,其主要倾向是用生理学、力学等现代自然科学知识来解释太极拳。

我们随便引一段:

 

太极拳采用气沉丹田,呼吸时膈肌和腹肌的收缩和舒张,使腹压不断改变,如腹压增高时,腹腔的静脉受到压力的作用,把血输入右心房;反之,当腹压减低时,血液则向腹腔输入,这样,由于呼吸运动提高了心脏营养血管的功能,促进了血液循环,因而加强了心肌的营养作用,改善了心脏的营养过程,有助于保持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的健康

───摘自顾留馨《太极拳术》

 

读了这样的文字,我们是否对气沉丹田以及太极拳有些概念了哩?当然没有。反过来说,我们是否由此而增加了一些科学知识了哩?那也只有天知道。因为这些知识太零碎,对读者形不成一个准确的认识。而且,对于无法观察到心脏的具体运作过程的一般老百姓来说,这些说法实际上比太极拳本身还更神秘难懂。

然而,这样的解释在今天已经很普遍,随处可找到许多。本来,为了具有时代特征,把一些不沾多少边的自然科学知识作为科学花边来贴一贴,这也无妨。但如果这些花边太多了,就把太极拳本身给全部盖住了。

可悲的是,这种情况已经成了一个时代病。今天讲中国学问的人,一定要把中国学问放在科学的袋子里,似乎才算是有理,才算是进步,讲起来才理直气壮。这样一来,做学问的人自然是进步了,也理直气壮了,而它的代价是,中国学问必定要退步了。因为没有人能够通过掌握这些知识而学会或懂得太极拳。

 

    气沉丹田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原则。几乎所有太极拳老师都这样教导学生。要明白气沉丹田在太极拳里的重要性,首先必须弄清楚太极拳是干什么用的。

陈氏太极拳理论家陈鑫把修练太极拳的基本目的归纳为:内用以修身,外用以克敌修身是儒学的重要概念,为孔子所首创,其内容究竟指的是什么,读者读到本文结尾,自会明了。

我们还是一步一步来。

打太极拳为什么能够修身?这是因为太极拳的修炼过程是一个培养体内正气的过程。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明白为什么打太极拳会有保健治病的作用。按照中国的气理论,病为邪气,健康为正气。打太极拳使正气充沛了,邪气自然无地生存,身体和精神状况自然就好。所谓外用以克敌,这也是正气运用的结果。太极拳又让我们获得一个很有用的认识,正气不但可以保健,而且可以克敌,只要你会用。总之,我们可以把练习太极拳的目的概括为一句话:培养正气。

讲太极拳就不能不讲气。“气”是中国学问的基本概念,而“气”成为了“正气”,则是儒学的特有概念。在传统中国,只要讲到正气的东西,都跟儒学有关。

今天讲“气”,难免会招至无数的责难,以至于研究中国学问的人一碰到,许多人就不敢大声说话。

在这一问题上,人们经常碰到的责难是:你说有气,拿出来我看看。为了拿出“气”,社会上就出了许多气功师和江湖骗子。另一方面,一些拳师为了回避指责,又挖空心思用“科学”来装饰太极拳。从此,“正气”就被庸俗化了。太极拳被窒息了。

我们说,可以是一个哲学概念。以上的责难,就像要求人们拿出一个物质或者精神来一样幼稚。这个世界上本不存在一个叫物质精神的东西,对于这些哲学概念,我们只能在哲学层面对它们的属性进行规定,不能拿出来给人看。这一逻辑同样也适应于

也可以是一个具体的存在。它就像物质和精神那样,每个人在自己身上都可以找到。谁没有和气,谁没有生气,用不着从别人那里拿来看看。

这一问题在海外更为突出。外国学者通常把中国讲气的文化归结为中国神秘主义。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文化把世界的本体归结为精神与物质,所以他们在哲学上要么讲唯物主义,要么讲唯心主义,不知道有气这回事。而儒学却走了另一条道路。小儒没有理由相信,孔子会不懂得何为物质、何为精神。但是,从儒家列祖列宗祖先开始,就不喜欢要么讲物质,要么讲精神,在这两个极端中间跳来跳去,而是要去找一个两者间的中介,或者说联系二者的桥梁,抓住这个中介,就能把两端带起来。儒学找到的这个中介就是,并把它作为宇宙的本体来讨论。因此,几千年来,儒学的基础就是气一元论宇宙观。

因为现代科学用它自己的方法证明不了“气”的存在,就说它是中国文化的神秘主义象征,这十分不公正。说它是迷信,那就更没有道理。相反,如果用儒家的眼光来看现代科学,说它是准迷信,反而有些道理。

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那些科学道理,主要是通过少数科学家在试验室反复试验得出的成果,然后通过传播媒体把这些成果告诉大众。而从大众的角度讲,因为他们不具备各种专业知识和缺乏试验手段去证明科学家的结论的正确性,对这些科学结论就只能采取信与不信的方式态度去接受。这当然就是迷信的根源。

        由于现代科学的突飞猛进,改变著每个人的生活,所以大多数人都愿意对科学采取相信的态度。假如说因为科学家不能在试验室里证明上帝的存在,所以讲上帝是迷信,那么这一逻辑同样适合于科学。由于大多数人不能够去证明他们所知道的那些科学道理的真实性,事事去讲科学也可以说是一种迷信。

而这样的逻辑却不适应于关于气的理论。儒家那套东西,并不需要人们去相信它。因为任何想了解它的人都不妨去试一试,每个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实践证明它。实践得越多,证明得越彻底。只要接触它,就不会怀疑它。如果不接触,就是不懂它,不存在信不信的问题。

    理论的困乏来自于今天人人都讲科学倡明,其结果是中国的学问被越倡越不明。

我并不想贬低现代科学的意义,也不认为没有必要用现代科学手段去研究太极拳。问题并不在于此。

        问题在于我们丝毫没有理由去夸大现代科学的意义,它只应该呆在适合它的位置上。用现代科学手段去研究中国传统学问所能得的“科研成果”,只能表示现代自然科学体系中的一个边缘学科的成就,丝毫代替不了中国学问自身和自身的发展。这就像假如儒家用阴阳五行的学问、相生相克的方法去研究生物学,无疑会使生物学产生一个全新的领域,即儒家的新领域,而这丝毫代替不了现存的以进化论为基础的生物学本身的发展一样。

    此文不打算展开讨论的问题。这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而且,这种讨论将会导致一场儒学问与现代科学的大论战。此文仅限于论述太极拳与气沉丹田。因此,权且把的存在作为一个不用怀疑的基本前提,以便让我们能够进入细节的讨论。

 

二、意守丹田与入静放松

     太极拳是从中国武术里演化发展出来的一门高深的技术,属中国武功里的上乘武功。之所以说太极拳是上乘武功,就因为它能用意不用力,从而实现以柔克刚,后发制人。这显然就是很神奇的效果。这就是说,作为一种击技方法,它已超越了一般击技用力的局限,或者说超越了常规人体力量的局限。太极拳之所以能够超出常规人体力量的局限,其全部秘诀就在于用意不用力。所以研究太极拳,首先就得研究它是怎样用意的。

        意识活动是人的所有活动中最自由、最活跃的。可以说自由性和活跃性是意识的本性。它导致了人类无数的思想成果,也由此引发了许多心理疾病。对此大概可以做一个缺乏统计数据但属于生活常识内的判断,即人类意识活动所引发的心理疾病要比它所导致的思想成果在数量上要大得多。意识于人,不是好坏掺半,而是大多时候让人心烦。

对意识活动的自由性和活跃性这一人类本性的自我控制,是太极拳用意的下手功夫。但太极拳的思想控制并不要求什么都不想。脑袋里一片空白,那是佛家所追求的。太极拳要求的是守一,让那个自由惯了,活跃惯了的脑袋只想一个东西,也就是俗话说的一心一意

这时我们可以体察到,儒家所讲的用意,实际上是不用意的意思。太极拳通常是通过意守丹田来达到这一目的的。

    丹田在哪里?有人说得挺严格,说是脐下三寸的气海穴,有的书上把丹田像标明穴位那样准确地画出来。而实际上太极拳讲丹田,并不是像针灸学那样,为了让一根细细的钢针插到人体内部,因而穴位必须十分准确。它只是为了要在身体上找一个地方来放意识,所以完全不必拘泥于某一穴位。大体上说,太极拳所说的丹田,就是人体的小腹内部。把意识放在小腹内部,就做到了太极拳所要求的意守丹田。

太极拳为什么要求意守丹田呢?就是为了一个字。人的意识活跃惯了,胡思乱想,心里乱哄哄的。中国人常说心猿意马,这一成语十分形象地表现了意识的活跃性。让意识去守住一个地方,不让它自由,这时马也不跑了,猿也不跳了,心也就静了。

心静有什么好处呢?最大的好处就是能使身体放松。通过意守丹田而进入思想入静,身体放松的状态,这就达到太极拳用意的基本要求了。

要明白身体入静放松的状态对太极拳的重要性,就得从武术的基本特征说起。严格说,一般武术也不是不用,但主要是用力,以力取胜。意只是给力指出一个目的,让力不至于乱用。

所谓空手搏击,无非是拳来脚去。在搏斗中本能地挥动拳头,这是乱打,是用气,说不上意。经过一定的击技训练后,知道了拳脚的不同用法,即所谓招式,这就是武术了。这时就有意的作用在里面了。

    比如说,一个平冲拳击对方的胸部。这击胸部就是平冲拳的意义。打出这个平冲拳时就应该带上它的意。但在做这个平冲拳时,仅有意还不行,如果不带上力,只等于是给对方拍拍灰,达不到击技的目的。所以说在这一过程中,力是主要的,意只是给力指出一个方向。

    这种方法太极拳认为并不算高明。王宗岳《太极拳论》里说: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皆先天自然之能。这就是说,按照常规习武,撇开具体的招式不讲,其基本原则就是通过对手脚身的力量和力度的有规律的训练后,使出击力增大,反映能力增强,从而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而这种力大打力小,手快打手慢的击技原则,在太极拳里却被认为只是对先天自然能力的运用,还没有达到文明的高度。

    太极拳从相反的角度来探索击技。它首先对常规武术的进行裁剪,裁去了武术动作中原来带有的。只讲意守丹田,把意全部集中到小腹部,不去想那一拳一脚的意义。这时的武术自然成了内家拳,从而产生了内家拳的一套规则。

再以前面所说的平冲拳为例。假如平冲拳没有了击对方胸部这一意义,做这一动作时就只是表示把手向前伸出,就丧失了打的意义。如果所有打人的动作都丧失了打人的意义,必然导致一个更高的击技原则:后发制人

这时,各种各样、千变万化的打人技术、招式,在太极拳里就被一个简单的名词所概括:举手投足。在习武的人看来多妙多有效的一招一式,在太极拳家看来,那不过是些举手投足而已。

既然武术招式在太极拳里丧失攻防的意义,变成为一些举手投足的动作,那么这些举手投足就不是为了去打人,而是为了去接应对方的招式,或者说去接应对方打过来的手脚。

两个在打架,一方一招一招打过来,拳击胸部脚踢裆,又狠又猛,意义明确,另一方也一招一式应过去,又轻又柔全无意义。这样一比较,太极拳的特点就显现出来。这一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以柔克刚

中国的学问是实践的学问,其基本的东西都用功夫二字来概括。为了实现以柔克刚,就必须具有柔化的功夫。因而柔化构成了太极拳的基本功。

柔化就是接应。接应是为了探听对方的消息:此招是虚招还是实招,它的打击目标是哪里,接下去的变招是什么。这也就是太极拳里的听劲功夫。

听劲功夫要求用自己身体各部位去接触对方的打击力量,即舍已从人,从而探听对方的信息,然后再研究制服对方的方案。因此,听劲包含两个涵义,一是人体皮肤的敏感度,二是人的悟性。

前面说过,对于学过武术的人,一般来说,他的一招一式干什么用,总是心里很明白,所以他心里的信息会很明显地带在他的招式上,很容易打探到,用武术的术语说叫懂拳路。最明显的反证方法就是,当遇到不分路数的乱拳时,因为对方是下意识的乱打,拳脚上带的信息就不太清晰,功夫不到家的人就容易吃乱拳的亏,所谓拳师怕乱打

在太极拳推手练习时遇到硬手也属于这种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就不能太斯文,要争取一下之内制服对方。要知道乱拳基本上是没有后劲的,只要心中没有字,在一下之内制服对方是完全可能的。

    为了让自己能够舍已从人而又不挨打,由此又导出太极拳的另一个原则:放松原则。

放松才能增强皮肤的敏感度,探听出别人的信息,也才能接得住对方的招式,消化掉对方的攻击。假如带上力量去应对方,那就是两个力量相撞。这时,力大打力小的原则立刻起作用。假如对方力大,自己力小,所受到的打击就是对方施出的打击力和自己应出去的反作用力,两个力量加起来的合力,胜负自然见分晓。若双方力量差不多,拳来脚去,无甚高明之处,也甚可论之处。

惟有对方全力打来,另一方就像一个篮球运动员,手一伸出就把一个冲力很大的篮球轻轻接住。用力的一方不知道自己的力量打到哪里去了,自己反而失去了重心,落到别人手里,好像自己打出去的力量完全打到自己身上一样;而不用力的一方却明明白白地知道对方的力量是怎样出来的,也就是拳经里所说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境界,这才显出高明。

这时,柔化的一方,只要轻轻顺著来者力量的方向再加一点力,所谓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使对方使出的千斤力变成一千零四两而还给对方,使之在丧失重心的情况下向前跌出。

这就是由于身体放松后所导致的以柔克刚的效果。为了放松练习听劲,太极拳师们创造了双人推手的练习方法。

两个人的手沾在一起,相互试,相互探,相互练得虚虚灵灵。这个方法从道理上讲,很像中医里把脉的方法,三个手指轻轻放在病人的手腕动脉上,全神贯注于手指皮肤的感觉。时间久了,把病人肚里五腑六脏的信息全打听出来。

王宗岳《太极拳论》对这一阶段的要求论的极为精辟,如:

       动急应急,动缓应缓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等。

当然,要达到这一境界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但太极拳练到这一步还只能把身体练得虚灵,获得以柔克刚的效果,还不能真正做到后发制人

许多练太极拳的人,在推手的练习中能放得松,也能把握对方的劲路,就认为是懂得了太极拳,不再继续钻研,殊不知这只算初级阶段,不能算真懂太极拳。

所谓放松的功夫,就是把身体原有的力量给丢掉。在太极拳里,身体的自然力量叫僵劲。身体放松一点,原来的力量就丢掉一点。身体原有的力量全都丢掉了,太极拳就成了一个豆腐架子。这豆腐架子对恢复疲劳,调节神经很有好处。但如果把太极拳理解为此,无疑把太极拳混同为一般的保健体操。要知道,练成这豆腐架子,才正是太极拳长功夫的开始。

    我们前面说过,练太极拳需要意守丹田,这样才能入静,从而放松。可见在这一阶段里,所谓意守丹田,只是为了达到入静放轻的目的。其实,如果仅仅是为了入静放松,不意守丹田也能做到。所以一些太极拳老师并不要求意守丹田,而只要求排除杂念,精神集中。至于集中到哪里,则各有各的说法,有的干脆听其所便。由此可以说,这一阶段的意守丹田还只是虚的。

 

三、气沉丹田与太极刚劲

     太极拳的高级阶段,在传统叫法里叫懂劲阶段。王宗岳《太极拳论》里把太极拳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为著熟,二为懂劲,三为神明。王氏所说的著熟,从内讲,就是此文所论的意守丹田。因为本文是从意气的角度来论太极拳,重的是内,所以用意守丹田来命名其初级阶段。著熟一说重的是外形。

何谓著熟?过去太极拳架子没有规范过,一师一个架,对于各拳式的解法,更是见仁见智,五花八门。实际上著熟是很难有一个客观标准的。王氏之所以用著熟来命名太极拳的初级阶段,我猜想主要是强调当时学艺的一个重要原则:尊师。

过去由于资讯条件的限制,既没有研究资料、练功心得可读,也无录像带可看。要学真功夫,就得要找到好师傅。功夫的传递主要靠动作,而不是靠资讯。这是中国武功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延续的一个基本特征。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做,循规蹈矩,把老师教的动作、套路都做得十分熟练。在这一熟练的过程中,自然也就获得了入静、放松等初级阶段所需要的基本功。

“懂劲”应该说是学太极拳的高级阶段,练太极拳的中级阶段。后面的所谓神明,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练中悟出来的,因此很难把它独立为一个太极拳的阶段。神明既没法教,也学不到,只能是在懂劲以后明理,从而越练越神,一旦运用,能随心所欲,出神入化。

    著熟懂劲,从内讲,就是由意守丹田气沉丹田。这是太极拳中的重要转换关节。它实现了由外到内的,由无力到有劲的转换,从而达到了修身的目的。

    如何实现由外到内的转换呢?前面说过,太极拳的初级阶段通过入静放松,把身体原有的僵劲都给丢掉。身体一无所有了。这时就需要找到一种新的东西来代替所丢掉的东西,也就是说要给身体注入一种新的力量。太极拳所找到的这种新的力量就叫做内劲

获得力量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根据力学的原理锻炼肌腱,身体能长出一个个表示力量的肉疙瘩,可见是很有效的;而根据儒家心学的道理用意不无力,也能使身体充满力量,而且也是很有效的。但内劲这东西不像肌肉疙瘩那样表现在外面,是看不见的。要获得内劲,就需要有点悟性,所以太极拳里把寻求内劲的过程叫做懂劲

许多练太极拳的人对懂劲二字多有误解。他们把懂劲简单理解成懂别人的劲,就在推手里去求。练习推手在太极拳中固然很重要,不练习推手就把握不住别人的劲路。但推手本身并不能产生内劲,相反,无明师指导的推手,通常只能产生硬力。也就是说副作用很大。

由于推手是一种对抗性练习,它可以作为一种对自己功夫的检验方法,但不可以作为把太极拳带入高级阶段的方法。太极拳从初级到高级的飞跃是由悟性而生。懂劲讲的是懂自己的劲。这道理就像做人一样,懂自己总是比懂别人难。所谓懂劲阶段是指自己的内劲产生和增强的过程。

内劲是什么?简单说,内劲是在入静放松的条件下,周身协调运动所产生的一种人身能量。

注意,不能说一切身体的协调运动都能产生内劲。舞蹈为了舞姿的优美,也要求周身协调的动作,但它并不产生内劲。这里的区别主要是用意的不同。

    内劲从哪里来,它是如何用意的?关于这个问题,说的最明白的要算武当山所传的张三丰《太极拳论》。其论认为: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有的前辈,如顾留馨先生,对武当山所传张三丰《太极拳论》的真伪存疑。以张三丰命名的《太极拳论》是否明代道士张三丰所著,这是个考据学问题,这里姑且不论。但张文因为点出了以下太极拳的四个重要原则,因而不失其为太极拳经典的价值。

(一)用意不用力的原则;

(二)势势相承,连绵不断的运动原则;

(三)内劲的产生原则;

(四)内劲的劲别。

欲手上有劲手上求,腿上有劲腿上求,这是力学的办法。而内劲获得的方法则完全相反:欲手上有劲从腿下求,一点有劲全身求。张三丰《太极拳论》道出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一练习内劲的方法,具体说就是:首先放一个特定的,认准从脚到腿到腰,最后到手的这一内劲运行路线,然后以这个意所包含的理去做太极拳圆弧运动练习。经过长期的练习后,内劲逐渐在体内形成,所谓运柔成刚。由此获得的劲力,由于有一个把全身连贯起来的意在做指导,其特征就是个字。

内劲是一种人体内强大的能量,也叫太极刚劲。有的太极拳家说太极刚劲无坚不摧,故而称之为神力。无坚不摧大概有些夸大,但当刚劲骤发时,所产生的能量有确让人瞠目。

内劲在体内产生以后,人体力量实现了由外到内的转换。这时,太极拳的豆腐架子就变成了外柔内刚的架子,就能够实现后发制人了。

内劲在太极拳里是通过特定的形式发放出来的。关于这些形式,张三丰《太极拳论》里提出堋履挤按,采冽肘靠的八门劲别,陈式太极拳却发展了缠丝劲的理论。

堋履挤按,采冽肘靠是八个不同拳式的名称。这些不同的拳式之所以能够构成太极拳的八门劲别,主要是因为通过这些拳式的练习,使人体构成一种以自己为中心,把内劲向周围的四个正方和四个斜角发放的能力,从而形成一八卦阵。因此,只要明白了太极拳内劲发放具有以自己为中心,向八方发放的特征,就等于掌握了八门劲别的本质。至于具体的拳式如何,则可以任其在太极拳的发展中不断创新。

缠丝劲是一个很好的概念,它形象地表现了太极内劲的基本特征,表达出太极内劲与其它内家拳内劲的区别。因为太极拳的基本运动形式为连绵不断的圆弧运动,其内劲由脚跟向上,在圆弧中缓缓运出,所谓运劲如抽丝,形成一个上升的螺旋形式,所以太极劲就是缠丝劲,并不独是陈家拳所专有。这种内劲在骤间发放出来时,就像龙卷风拔地而起,具有拉枯摧朽,势不可挡之势。故称一动一太极

今天讲缠丝劲的,大概为了教学上的方便,许多拳师把其解释为手臂的内旋与外旋。其实,缠丝劲是内劲,在内不在外。外形的旋转是不会产生内劲的。内劲是用意贯注,由内而生。

 

仅仅明白内劲产生的机制,这还不够,还必须研究内劲产生的气机气理,练拳才能得理,由此才能阶及“神明”。

关于太极刚劲在人体内产生的气机,在王宗岳《太极拳论》里被概括为两大基本要领: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我们先来看看气沉丹田

在内劲从脚到腿到腰,最后到手的这一运行路线中,腰是全身的关键。在腰间带上意与气后,也就成了我们所说的气沉丹田。太极拳练习要经过意守丹田阶段的锻炼,由于长期把意念放在丹田,经过一段时间后,体内的气开始向身体的下腹部集中,习拳者有了气感,这时意守丹田就成了气沉丹田

在一些介绍太极拳的书里,经常把意守丹田气沉丹田这两个概念混在一起,运用在同一个意义上。严格地说,这两个概念是不应该混的,尽管二者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意守丹田重的是意,气沉丹田重的是气。意和气并不是一回事。气沉丹田是长期意守丹田的结果。只有把这一因果关系弄清楚了,才能明白用与用的区别。

太极拳的柔化刚发都是通过气沉丹田而来的,因此气沉丹田是内劲产生的关键。气沉丹田即为中气,因为人的身体以腰为中界,把气集中到人体中央下腹部,自然形成中气。

的认识是孔子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是他明确提出了极高明而道中庸命题。中气在人体内的形成,的确是太极拳比一般武术的高明之处。太极拳把气集中到人体中部,从外形上讲,就使太极拳获得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稳若泰山的特征;从内体讲,使人体内产生了令人瞠目的太极刚劲。

中气对于太极拳的重要性,陈式太极拳理论家陈鑫有很深刻的认识,他说:

     不滞不息,不乖不离,不偏不倚,即是中气。

     打拳中气所往,人孰能禁!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而一以中气御之,不失大中至正之道。

     拳以中气运行,人乃心服,斯即化成天下。

现在一些拳师及书籍对气沉丹田的解释,由于没有把太极拳的气机气理弄清楚,经常把气沉丹田解释为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指的是小腹部随呼吸节奏的一开一合,重的是外形,并不包含中正的意义。如果把气沉丹田解释为腹式呼吸,让学者克意去求小腹的开合,气并不一定真能沉到丹田,却容易使学人不懂或忘却中正之道。

太极拳由外向内的转换,是太极拳十分重要的关节。在意守丹田阶段,身法很重要,要求在每一个拳式里分开合虚实,到了气沉丹田阶段,身法就不那么重要了,所谓浑然无迹,妙手空空。这时的开合虚实都是意,在内不在外。一次发劲,就是一次丹田的开合,所以陈鑫说:

    周身之劲往外发者,皆发于丹田,向里收者,皆收于丹田。

    至于外形,包括呼吸在内,应听其自然去配合意,以意导形,最后达到形意的统一。

 

我们再来看看虚领顶劲

虚领顶劲这句话很有意思,所谓指的是用意而不是用力,具体说就是通过头部向上顶的意念,把内劲从脚跟向上领。这样才能完成由脚到腰到手的内劲发生过程。

通过气沉丹田而形成中气,通过虚领顶劲把中气转换成内劲。这就是太极拳内部的气机气理。这时的中气,经过顶劲一领,就形成了体内的正气。对此陈鑫说:

        顶劲者,是中气上冲于头顶者也。

        顶劲中气是股正气,心中意思领起即行到头顶上,中

    气自然领起来,非有物以提之,是意思如此。

    人体内的正气就是孟子所讲的浩然之气,它一出现,人体就有了至大至刚的能量。所以陈又说:

        得其中正即为中气,养之即为浩然之气。

        以心中浩然之气,运于全体,虽有时形体斜倚,而斜倚之中自有中正之气以宰之。

    太极拳转来转去,柔化刚发,说到底靠的就是一股正气。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此文开头把修炼太极拳的基本目的归纳为培养体内正气。

 


四、正气与中庸之道

今日,人人都会讲正气。可是,正气不是讲出来的,而是修出来的。讲出来的是话,只能挂在嘴上。修出来的是功,可让人终身受用。

过长时期的苦练,正气在体内终于形成了。这时的正气,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修炼出来的,于人体而言是全新的东西,来了以后全身就充满力量,使人成为新人。

既然通过太极功夫修出的正气能提高了人的质量,人们何许会问:这一宝贝究竟从何而来?

太极功夫有个特点,它不去翻爬滚打,而要重心沉著,稳稳地站在地上,如同脚下生根。其实这正是正气的特点:正气不倒。正气从脚领到头顶,把人竖在地上,主宰身体的平衡,最终在圆弧线运动中发出不可抗拒的太极刚劲。

为什么太极刚劲一定要由脚到腿到腰最后到手,从下向上,节节引导出来的?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会提这样问题的人,一定会去注意人们脚下那块大地,似乎它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

一点不错,太极刚劲的确来自大地。这个天大的秘密最早是孔子发现的。他在研究地道时,发现了地道可以“至柔而动也刚”。

有其理必有其事。自从孔子奠定了至柔而动刚之理后,太极拳在中国的出现就已经成为必然。或迟或早,无论过去、现在、将来,太极拳都必然出现。至于究竟是应在道士张三丰身上,还是应在武举陈王庭身上,或者其它人身上,已经不重要了,理已经在前了。这就像建大厦,设计出来以后,大厦就定了型,无论最终包给哪一个公司去建,都不会变样了。

张三丰、陈王庭也不必去贪孔子之功为已有。说孔子是太极拳理之发明者,名至实归。首先, “太极”一辞就是孔子的用语;其次,“至柔而动刚”的太极拳理为孔子所发明;再者,孔子的中庸之道,正是太极拳之道。至宋代程朱以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就成了孔子中庸之道的经典解释,而太极拳一字不差地把中庸之道演成了拳法。孔子之道,大中至正,天下无敌,这正是太极拳的神明之处。

 

另外,我们从太极拳在对的应用上,也可以看出儒家与佛道的不同。佛道论气,要求以意导气,气随意走,意到气到。要做到气随意行,打通经络,就需要专门做以意导气的练习。这种功夫,今天人们称之为“气功”。这门功夫并不容易修炼。人的意念要真正自由支配人体内气(人体能量)的运动,其实是很难的一件事。要真能做到,那真是神仙。小儒不知这种人是否真的存在,抑或只是理论上的说法。小儒所见,经常是意走气不走,气走意不走。练过大小周天功的人,大多有这样的体验。练过二三十年,不见一人说他能意到气到,打枪似的用意(意的速度自然比子弹的速度快)。

还好,太极拳不是“气功”。因为太极拳在用上走的是儒家的路子。儒家并不喜欢用一些稀奇古怪的意来导气,一屁股坐下来就胡思乱想一通。儒家追求的是气以直养而无害(孟子语)。练太极功夫讲究用意不用力,但是,如果把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理解为以意导气,那就糟了。这会误导学人的联想力,以为练太极拳可以像练气功那样用意催着气跑。试想,在练太极拳时,专注于用意催着气跑,从足到手,转来转去,那得累死人,达不到太极拳内静的要求。太极功夫的用意不用力,是指用意正其气,所以著名太极拳家武禹襄说:

        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

 

太极拳里还有主静主敬的心法意法,这是太极拳长功夫的法门。这种心法意法也是从宋明理学那里照搬而来,从而构成了太极秘诀。不同的心意能产生不同的结果。主养。这种心法可以帮助身心获得平衡。主得。这种心法可以帮助身体获得正气。这在日常生活也能够得到印证。一个学生以尊敬的心态对待老师,尽管嘴上都没说,老师总是愿意尽自己所能把这一学生教好。这种心法对敌同样有效。以敌相对,敬其三分,不欲治其死而后快,这是战胜敌人的秘诀。

太极刚劲能量巨大,用之神明,能无敌于天下。但如果以争第一,做世界冠军,做一个不可战胜的人为目的,而不是敬事如神,端正恭肃,用不敢为先的心态去修炼,那么无论如何下苦功夫,都不可能达到神明境界。究其原因,就是心法不对。因此,太极拳家把主的心法看得很重要。陈鑫说:

        若有鬼神,助我虚灵,岂知我心,只守一敬。

 

中国三教,儒家为首,而人们只听说有佛家武功,道家武功,没有听说有儒家武功。这是怎么回事?儒家武功全废了不成?

其实道理也简单。过去儒家为执政党,精力用于治理国家、教化社会,造拳授徒这些小事自然就留给了方外闲人。而且,儒家习武,用于治国平天下,并不喜欢在武林里争风夺醋,所以武林不传其名。但这并不等于说儒家武功全废。虽然社会上不传儒家武功之名,但儒家拳法一定会存在的。现在应该为太极拳正名。太极拳就是儒家拳法。

其实,一些太极拳家也认为太极拳属儒家拳法。王宗岳在他那篇著名的《太极拳论》里开章明义就讲: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这是从儒家那里抄来的儒家经典论点。王宗岳在这里等于是婉转的宣布了太极拳为儒家拳法。

 

不知从何时起,一个小道消息广为流传:道士张三丰受到祖师老子上善若水的启发,从水里悟到了太极拳理,从而造出了太极拳,因此,太极拳属道家武功。这荒唐故事明显是在愚弄无知。太极刚劲若能从水理里产生,太极拳为何不到海里去练?

小儒有一个建议:既然老子善水,道家同仁何不创一门水里的功夫。与儒家争太极拳不占理,自创水中功夫,名至实归。此功一出,小儒定是第一个拍手欢呼。

 

小儒说太极拳理为孔子所创,这只是谨慎一些的说法。若要把话说彻底,太极功夫本身就是孔子所创,只是孔子不叫它拳,而叫它“修身”,叫它“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功夫状态,用今天的话说,叫“太极高手”。表面上看与常人一样,没什么功夫,一动起手来,天下无敌,这就是“中庸之道”。当然,儒家不说天下无敌,而是说天下大治。而不管怎么说,就是一个意思。

可能有人会问,孔子也打拳吗?

这方面的史料的确不多。不过据《中庸》记载:“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可见,跟孔子学中庸,是要打拳的。孔子打的当然不会是陈氏或杨氏,究竟是什么架式,今天已无从考,但肯定是太极拳之类。因为太极拳理就是孔子所创,孔子只应该打他知道的东西。
    没有理由怀疑孔子的功夫。孔子作为一个贫苦人家出身的人,没有上过学,全靠自学成材,若没有真功夫,如何能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孔子身处的春秋时代,已经礼崩乐坏,人人争强好勇,处处刀光剑影,而孔子却能在这一社会里自立门户,首创私学,独树一帜,教授六艺。凭的是什么?

这六艺里,涉武的就有驭射。孔子驾起战车,若不能冲锋陷阵,得胜而归,拿什么来教人?孔子射箭,若不能百发百中,靠什么来招徕学生?孔子身佩一柄长剑。若只是靠它来招摇过市,拔出剑来,不能舞得让人心服口服,凭什么孔子的名声会传遍华夏各国?凭什么从江洋大盗到贵族子弟,都来拜师,向他学艺?

孔子既有武功,人们或许会问,孔子的武功有多深?

这方面小儒的确拿不出诸如影像资料等直接的证明,不过史料还是有的。比如说孔子的学生曾子曾对人谈到孔子的功夫。他说:

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何谓“自反而缩”?这种话不练太极功夫的人是听不懂的。“自反而缩”其实就是竖正气的另一种说法。

这句话翻成白话文就是:曾子曾听到孔子这样谈论自己的功夫:“如果正气没有竖起来,就是遭到市井无赖的一顿乱打,我也不还手;一旦正气竖起来了,就是有千万人,我照样迎战。”

能敌千万人的武功,这种事现代人是无法想象的。而在孔子那个时代,经籍的确有明确记载。孔子之后二百五十余年,有一个叫项梁的将军教一个小孩剑术,这个小孩却说:“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这个小孩就是他的侄子,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西楚霸王项羽。童无戏言。小项羽能说这样的话,必有所闻。也就是说,当时社会上应该有人在传授此种技艺。而关于“万人敌”的经籍记载,最早应该就是出自《孟子》。这样推来,“万人敌”是否就是孔子传授的武功?

小儒不敢妄加推测,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在儒门里,孔子传授的武功不叫武功,而叫中庸之道。

今天的学者,都把《中庸》当成道德文章来读。殊不知《中庸》是礼之一部,不是文章。“礼”为何物?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许多人以为拱手作揖,弯腰行礼就是“礼”。其实,儒家所讲的“礼”,是指人们为某一特定目的而举办的集体活动,比如说唱歌、跳舞、打拳、练功、聚餐、开会、游行等等。举办这些集体活动的动机,可以是喜事、丧事、出师、祭祀、竞赛、袪病、除灾等等。今日人们耳熟能详的西方的总统大选、中国的两会、游行(包括示威游行)、奥运会等等集体活动,在小儒看来,都是在“行礼”,甚至唱红歌、跳劲舞、集体练某功等最新款式,其成为为某一目的的集体活动时,也可算是“行礼”。只是今天的集体活动,无论是种类还是生动性、感招力都不如孔子时代。

“中庸”既为礼,就不能是只文章,必须有所动作,也就是说要打拳练功。“中庸”作为礼,完全是孔子的独创,相当特殊。此礼与其它礼不一样,它不以纪念某种事件为目的,而以训练一种“新人”为目的。这种人就叫“中庸”。何为“中庸”?“庸”就是平庸,看起来庸庸碌碌,跟平常人一样;“中”就是浑身充满正气,能迎战千万人。这种“新人”造就出来后,进一步推而广之,就具有治国平天下的本领。

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不练功是做不到的。而人一练功,就进入了“道”里。所谓“道”,就是气的运动。而中国人讲的练功,就是练气。所以,一练功,气就动了。就是在功夫意义上,“中庸之礼”可以被称为“中庸之道”。可见,“中庸之道”是门功夫,不是道德文章。

今天的那些得势小人们,哪里会懂功夫。他们把孔子描绘成手无缚鸡之力,只会拱手作揖,弯腰行礼的道德先生,成天只会靠装腔作势过日子,就跟那周润发似的。好哇!这些专家学者们骗人成功了,而他们自己也被骗进去了。好哇!他们永远不会懂孔子了,永远不会懂中庸之道了。这对孔子有何损?这对中庸之道有何损?

请这些专家学者们去读一读下列文字: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不要以为懂中文就能读得懂这些中文。那些教授学者们那怕中文好得可以用甲骨文写信,在这些文字面前还是只能瞎猜。若要硬解,便解成些鸡汤牛肉面之类,能解得有多庸俗,便能多哗众起宠。

小儒告诉你们吧:不必去猜,不必去解,孔子讲的这些事,压根就不存在。天生之人,喜则喜,怒则怒,哀则哀,乐则乐,既无中,又无节,也无和,与天无关,与地无关,与万物更无关。这就是真相。科学家们之所以对儒学反感,其实是有道理的。因为孔子讲的这些话,不可理解,也不能理解。

唯一能懂这些文字,只有一个方法:去行中庸之礼吧!

等你的太极功夫练到气沉丹田,能把喜怒哀乐都沉至中节,你固然能体会到何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等你能够发太极刚劲击人,被击倒之人输得心服口服,和平立刻呈现时,你自然明白什么叫“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等你的太极功夫进到神明阶段,你必悟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等你的功夫达到天下无敌时,你眼前的景象必然是“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就是孔子的中庸之道。而这中庸之道,明明就是太极功夫。

“功夫”一词是今人的用语。孔子不讲功夫,而是讲“修身”。不过,“功”字还是从礼中来的。在周礼里,按礼数独行的称之为行“功”。“夫”字是叹词,只起强调“功”字的意义。练太极功夫需要独修,因而称之为“功夫”也完全合礼。

 

说孔子的“修身”就是修太极功夫,小儒有何根据?

小儒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孔子把“修身”定义为正其气。既然“修身”就是竖正气,当然就是太极功夫。

请看《大学》里如何说: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这段话现代知识分子都把它当成道德文章来读,可是他们读千遍万遍,失眠的还是失眠,肝炎的还是肝炎,身体却不见修理好,于是就怀疑孔子讲的是否正确。他们弄错了,这段话不是道德文章,而是修炼太极功夫的最高准则。修炼太极功夫以此为指导,就能修得正气,否则就只能练成柔性体操。

可能有细心的人会问,《大学》里讲的是“正其心”,而小儒讲的是“正其气”,不是一会事。讲“正气”自然与太极功夫有关,“正心”应该与太极功夫无关。

“正心”和“正气”其实就是一会事。人的心处于胸腔左侧,没法放正。如果有人硬要通过外科手术,把心挪到人体中线,那也徒劳。该恐惧时还恐惧,该忧患时还忧患,一点儿用没有。人体内能放正的东西只有一个,那就是“气”,不是“心”。孔子所说的“正其心”,就是“正其气”。

孔子之所以把“气”说成“心”,源于孔子的宇宙观。这里涉及到什么是“气”?什么是“心”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太大,小儒只能专文来论。本文只能专注于“中庸之道”的讨论。这里,读者只要明白“心是能放正的气”就能懂“中庸”了。这种特殊的气不同于其它气,如中医里讲的“胃气”、“肾气”等等。这些气都不能被放正。只有一种气能被放正,因此孔子给它一个特殊的名字,就叫“心”。

“心(气)正而后身修”。这时,身体健康,精力充沛都是小事了,最重要的是,通过修得正气,人能明理知道,从而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极有价值的新人。

正因为修身有如此的妙用,孔子说过一句很有趣的话:

“自天子与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句话,换在今天就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最聪明的还是最愚笨的,若想懂孔子的学说,统统去打太极拳吧。

 

小儒并不想把先师孔子描绘成了武林一代宗师。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人物,其文可配天,武可配地,才为圣人。小儒通过此文只是想说明,孔子的中庸之道并没有失传,它就是今天的太极功夫。

当今之世为小人之世。小人看到太极刚劲能发放巨大能量,一惊一乍,称之为太极神功,又是小说,又是电影,吹个天花乱坠。在儒家看来,这哪是什么“神功”,不过就是君子行中庸而已。

当然,能行中庸之功的,也有君子与小人之分。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君子的太极功夫只是时不时偶然露一下,而小人则会无忌惮地表现他的太极刚劲,甚至去做争夺武林霸主之类的事。所以,小人的中庸之功,不算中庸,孔子给个名字,叫“反中庸”。

当今之世,西方现代文化使人头朝地脚朝天,倒立于世,人们习惯了反看事物。“中庸”者,世人看不见,“反中庸”者必定全身挂滿粉丝,大受欢迎。

太极功夫修到天下无敌,世人就以为功成名就,到顶了。而在先师孔子那里,太极功夫阶及神明,不过是刚开始懂道而已,只是为了下一步学儒打下一个基本功。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孔子教人太极功夫,教的是中庸之道,不是武功。传人武功,习者学成后可以找个替人看家护院的工作。这不是儒家要做的事。孔子教人中庸之道,目的是让人去修身,去学道,不是让人去耀武扬威。“修身则道立”,这是孔子给学太极功夫定下的目的。

按现代人习惯的说法,“道”就是自然规律,“道”被人所认识,就成为“理”。本文前面说习拳要明理,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今天的人认识自然规律,靠的是文字;而儒家明理,靠的是修身。靠书本文字而认识的自然规律,关上书就忘了,靠修身而得道,则要身体力行,从而使自己的身体和自然规律就溶为一体,一举一动都在道中。

儒者修身见于世。太极功夫修成后,天生之人就成了一个有用的人材。接着,就需要去学习接人待物,治国平天下的本领,就如同《中庸》里所描绘的那样。这些本事都学会了,就可以根据天时去创自己的大业,穷则而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成就一个儒者的功名。

儒者功成名就后,自然就会明白,为什么先师孔子说极高明而道中庸

可怜当今那些文人学士,花一辈子的精力,把中庸之道讲成了逻辑不清、思想混乱的道德文章。自己成了干瘪的缺牙老头,弄出些自以为是的中庸之道,教人耍滑头,学徒还以为孔子也是如此。谬哉!小儒劝那些能把《中庸》倒背如流的书生们去修一修太极功夫,真正体验一下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感觉,否则读书一世,不知中庸高明在何处,且不枉矣。

中庸应该如何修呢?

对此孔子有一段描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具体说就是,在学习时不要一人看书瞎摸,最好与同学聚在一起共修;要多请教老师或过来人,以辨清每一动静开合的细微末节;要有宽敞的场所,蜗居不利修中庸;要常与人推手,才能感应别人。时至今日,二千多年后,无论在哪里修炼太极功夫,都逃不出孔子画的这个框。

太极功夫不是家学,而是显教。现在是习太极拳者从杨氏、陈氏,这家、那家的小圈子里走出来的时候了。回归孔子的中庸之道,太极功夫才能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常听人说,太极功夫是中国人的发明,是中国的国宝。这话乍听起来没错,但帽子的尺寸不对,让人感到有混淆是非,掩盖真相之嫌。太极功夫是孔子为人类发明的,干说这些话的中国人何事?它哪里是什么国的宝。它不是大熊猫,只是儒家的中庸之道。儒学属于人类,不仅属于中国。中国只是儒家过去教化过的一个国家而已。如果您听到有人说爱因斯坦属于美国,是美国的国宝,并觉得荒谬的话,您就会明白为什么儒家不属于中国了。

管今天儒学的价值被许多专家学者们有意无意的掩盖和丑化了,但它却化身在太极拳这样深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体育形式里,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全世界普及开来。

太极功夫走向世界,预示着孔子走向世界,中庸之道走向世界,儒学走向世界。小儒常想,也许真是天不要儒学亡,让太极功夫来重振儒学。通过太极功夫,儒家给人类带来的,不是一种学术,一种思想,或者一种文化,而是一种新人(“作新民”《大学》)。这种人浑身充滿正气,其人性品质远远高于天生之人,在知道明理之后,有能力解决世界的一切冲突,人类的一切问题,无论是战争的、和平的,无论是经济的、文化的,无论是生态的、技术的。当今主导世界的西方霸权政治,其特征从气上讲就是基于忿懥,基于恐惧,基于好乐,基于忧患,它正把人类向毁灭的道上推。由此,人们开始谈论世界末日。

然而,人类是不会灭亡的,天命将要儒家担负起拯救这个正在沉沦的地球的重任。只有孔子的学说有能力让人类致中和,让天地位焉,让万物育焉。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四日于巴黎 晏新明

 

 

作者注:此文原名叫《太极拳与气沉丹田》,曾连载于一九九二年底《欧洲日报》并附有编者按。此次重发,对原稿进行了重大修改,并改名为《小儒论中庸之道》,以突出修改之意。

二零零二年春于法兰西 晏新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