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期间,釉下五彩瓷是不是醴陵独有?(学习探讨贴) 论坛

 珠江大鹏 2012-03-27

民国期间,釉下五彩瓷是不是醴陵独有?(学习探讨贴)

民国期间,釉下五彩瓷是不是醴陵独有?~向各位师友虚心学习,请不吝发言指教,最好能附上各位的详细理由或见解,谢谢!

前几天,我发了一个民国期间的釉下五彩瓷的小罐(小罐背后有“受禄于天  大同造”几个字),我以为是醴陵瓷,有师友说是广东大浦高陂瓷,本着虚心学习不断提高的目的,这两天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关于高陂瓷的相关资料,虽然没有找到高陂在民国时生产釉下五彩瓷的直接依据,还是发上来,一起参考学习。前面几张图是我发的小罐,后面是我目前能在网上找到的高陂瓷图片(那几个高陂碗有说是民国的,有说是解放后几十年的)。(注:大浦县以前属于潮州,1949年解放后,先后属兴梅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梅县地区。1988年才始属梅州市。)

(1)潮州市博物馆藏有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1600)立的《西厢陶工碑》载: “西厢(时有枫溪、池湖、古板头、蔡陇四村)下社民以造陶营生.”

(2)自古以来,制作陶瓷的土大多就地取材。江西景德镇的瓷土洁白、细腻、耐火能力强,所以烧造出来的瓷器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磐;江苏宜兴的紫砂士颜色缤纷,有朱泥、紫泥、白泥、乌泥、黄泥、梨皮泥、松花泥等多种泥色,可以根据需要选用或搭配,而且柔韧性较好,所生产的紫砂壶中外闻名;山东的黑陶土,由于陶土中所含的铁元素特别多,颜色墨黑如漆,经过打磨之后散发着幽幽的光泽;广东石湾的陶土比较粗糙,制造日用品显得粗陋,然而当地的陶瓷艺术家们利用它的特性,发展陶塑艺术,令石湾公任名扬天下...我国的江西景德镇、广东石湾、江苏宜兴、湖南醴陵、山东淄博等地都是目前陶瓷日用品生产最集中的地方,这些地方也吸引了陶艺家,形成独具一格的地方陶瓷风格,而是德镇更成为世界著名的瓷都。

(3)清穆宗同治十二年(1873),潮州瓷器曾参加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据其会刊介绍,当时在上海、香港、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新加坡和曼谷共有一百多处经销潮州窑产品的专卖店,其瓷器的精美和雅致为世人所赞赏。而整个南洋群岛以及阿拉伯世界,所有的大陶缸、薄钵、日用瓷器,历来都是潮州窑所产。”。在清代后期以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潮州近郊的瓷业生产逐渐转移在城郊的枫溪一带,但还保持着相当的生产规模。除部份内销外,还继续生产出口瓷器,其中瓷器制品有日用食具、美术玩具、观音佛像、挂壁花瓶、文房杂品等多种工艺美术瓷。

(4)高陂是大埔最早的陶瓷产地,宋代以前已有陶瓷生产,有史料记载的陶瓷生产历史已有700多年,是广东省陶瓷主产区之一,素有“陶瓷之乡”、“白玉城”美称,更有粤东“瓷都”之誉,生产的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罄”的特点享誉海内外,产品80%出口,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区。高坡位于大埔南片各乡镇水陆交通中心,是全县陶瓷产品的集散地。旧时陆运不通,各镇的陶瓷就是经水路由高陂转往汕头再运至海外(故大埔陶瓷习惯上也称为“高陂瓷”)。

(5)广东省第一间陶瓷学校原大埔高陂陶瓷职业学校于1943年创办,1949年停办,1950年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拨款复办,并改称为广东高陂陶瓷学校,在高陂赤山村新址建筑校舍4座,还有实习工场、机械工场、化验室、美术素描室、图书馆、大小窑炉等。设高艺班、高工班,课程有成瓷模型、图案素描、图画绘瓷等,附设普通初中共6个班,招生294人。1952年全国调整中专学校,高陂陶瓷学校停办,原有的高工班、高艺班和初中班分别并入湖南湘潭电气工校、汕头韩山师范学校、高陂中学。

民国期间,釉下五彩瓷是不是醴陵独有?(学习探讨贴)

民国期间,釉下五彩瓷是不是醴陵独有?(学习探讨贴)

民国期间,釉下五彩瓷是不是醴陵独有?(学习探讨贴)

民国期间,釉下五彩瓷是不是醴陵独有?(学习探讨贴)

民国期间,釉下五彩瓷是不是醴陵独有?(学习探讨贴)

民国期间,釉下五彩瓷是不是醴陵独有?(学习探讨贴)

民国期间,釉下五彩瓷是不是醴陵独有?(学习探讨贴)

民国期间,釉下五彩瓷是不是醴陵独有?(学习探讨贴)

民国期间,釉下五彩瓷是不是醴陵独有?(学习探讨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