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EOS5D Mark III这款全画幅DSLR产品自从发布之后备受关注,人气十足。不过若想发挥这款具备出色性能的全画幅DSLR新品的最佳性能-与之匹配镜头的“实力”也是我们不得不去考虑的一大因素。佳能EF镜头系统中的L镜头无非是值得考虑的对象,那么这些产品之中有具体哪些类别最近在再度降价?值得用户搭配佳能5D3一起购买?笔者在这里为您挑选并推荐一下。 首先,不管你手中拿的是佳能EOS5D Mark III还是尼康D800,一个单反系统若想发挥最佳性能,机身与镜头的搭配组合性能非常重要。而佳能目前的L级别镜头普遍具备了多项先进的镜头技术,能够发挥高像素全画幅EOS机身的最大“威力”,具体来看: 很多佳能用户通常所说的“红圈镜头”,特指佳能的“L镜头”,这里的L代表luxury之意。在佳能的镜头体系中,所有佳能的L镜头都代表最高的光学素质。L镜头在镜筒前面有一道红圈,而在型号图示中,红圈头也带有一个“L”字母。例如EF-S 18-200mm F3.5-5.6和EF 24-70mm F2.8L USM,后者属于红圈头。因此,佳能的红圈头在外观上是很容易辨认的。 这些镜头具备了相对较好的密封性和机械质量,而在使用时能给用户更好的手感。另外,所有的红圈头的镜头口径都比较大,最主流的口径是77mm,也有67、72和82mm的口径。较大的口径不仅能提升镜头通光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边缘成像下降的问题。 虽然佳能已经在EF镜头产品中全面普及了USM超声波对焦马达,但是在L红圈镜头上搭配的版本普遍都是对焦速度更快,驱动力更强大的环形超声波马达,绝非普通USM马达可比。 另外,L镜头其中所采用了高精密镜片也要比普通镜头要多一些,具体是通过低色散的UD镜片和非球面镜片修正畸变、抵抗眩光以及鬼影对于成像的影响。它们构成组合的所拍摄画面的锐度也相对较高。 最后,在所有佳能的L红圈头中尽管他们之间的光学素质与成像特性也有一定的差别,但总体表现来看,佳能L红圈头仍然是佳能EF镜头系统中优秀光学素质的保证。 佳能EF 17-40mm F4L USM镜头是2004年跟随EOS10D数码单反推出的一款超广角镜头,虽说是红圈L镜头,但是它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所以七-八年以来这支镜头在佳能单反使用者口中创造了不错的口碑。它目前的参考售价大约为4900元左右,可与“小小白”镜头组成万元红圈L镜头组合。 ![]() 佳能EF 17-40mm F4L USM 佳能EF 17-40L镜内部包含了3片非球面镜片和一片UD玻璃镜片,两种非球面透镜配合可以全面校正光学系统的球面像差、影像扭曲、畸变与色散;第10片为超级UD低色散透镜,能有效消除数码相机常见的横向色差,镜头前端在调焦时不旋转、能使用1片滤镜,镜头广角端兼容EF12近摄延长管,40毫米焦距端兼容EF25近摄延长管。
佳能EF 24-105mm f/4L IS USM是一款性价比价高的红圈L镜头,焦段范围大,具备IS防抖功能。它是两代EOS5D系列DSLR的标准套机镜头,关注度很高,具体售价不足6000元。 佳能EF 24-105mm f/4L ISUSM并不是Canon“大三元”系列的招牌作品,但用料同样上乘。它的重量为650克,镜头体积为83.5mm×107mm。滤镜口径仍旧是77mm,可以与其它许多L头共用一套滤镜。它是目前佳能L级镜头中的性价比比较高的一款。 EF24-105L在镜头接环、缝隙及镜筒的伸缩之处也加入防水滴防尘设计,使它可以应付严峻的拍摄环境。其第3代IS的设计,不但能够提供3级快门速度的修正效果,而且内建的三架脚检测功能,也可避免用户因忘了关闭IS系统而令影像模糊。 它内部继承了超声波马达,对焦时安静而准确,同时具备了全时手动对焦功能!它的IS镜片位移来进行补偿抖动,能够保证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拍摄的稳定性。镜头内部设计了多片多层超级光谱镀膜优化的镜片,可以有效抑制鬼影和眩光。
佳能EF 70-200 mm F4L是一支轻携型的中长焦变焦镜头,属于佳能顶级的L级镜头产品!广大C家FANS称其为“小小白”!该镜头近期也在热销中,具体报价为5000元左右。 相对于更高规格的小白(佳能EF 70-200/2.8L USM)来说,它充分体现了机动性以及出色性价比。它成功瘦身到了172×76毫米的身材和705克的体重,滤色镜口径也缩到了67毫米,实用性较高。纵观整体外观,它并没有因为价格便宜而在做工上缩水,本身采用了防尘防水滴构。镜桶结合坚固的金属材质制造,其表面覆盖了白色的褶皱亚光金属漆,39毫米宽的变焦环和26毫米宽的对焦环上都包裹着黑色橡胶饰皮,手感较为出色。 EF 70-200mm f/4L USM的光学结构是13组16枚镜片,其中包括1枚萤石镜片和2枚超低色散(UD)镜片。它的最近对焦距离是1.2米,最大方法倍率为0.21倍!它采用环形超声波马达驱动镜头的自动对焦,宁静而迅速,同时具有全时手动对焦功能。该产品以更完善的密封效果提高了防尘及防水滴的性能。镜头的光学部分均使用环保的无铅玻璃材料。
佳能 EF 70-200mm f/2.8L USM(小白)对于广大佳能爱好者来说无疑是非常熟悉的产品。“小白”这个绰号证明了其倍受宠爱的地步。该镜头直径为84.6mm,长度为193.6mm,重1.31kg,份量十足。 这只镜头在同级别镜头中拥有比较突出的性能,成像风格比较锐利。最顶级的高速环形USM对焦驱动马达使得其对焦快速而准确。全变焦区域恒定F2.8超大光圈,4片UD镜片的豪华配置,使得这只镜头成为众多C家使用者的“梦中情人”。相对带IS的“小白兔”版来说,它的性价比非常出色。
对于那些喜欢大变焦比镜头的朋友们来说,选择一只素质出色的随身镜头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而全画幅的佳能EF 28-300/3.5-5.6L IS USM镜头是可以满足这个需求,最新报价为17800元人民币左右。
佳能EF 28-300/3.5-5.6L IS USM是继35-350L之后的又一款超级大变焦L级镜头。如果配合全幅数码单反,能够实现广角28mm到长焦300mm的11倍超大变焦。它的内部集成了3片非球面镜片和3片超低色散镜片,成像非常出色。而且其全程最近对焦距离均为0.7米,实用性较强。虽然这只镜头的参数方面比较理想,但是其镜头重量(1.6公斤)以及高昂的价格仍然是阻碍其进入普通发烧友眼中的障碍。
佳能EF 100-400/4.5-5.6L IS USM是一款经典的佳能L红圈镜头,适合拍摄运动、体育以及生态等等题材。目前它的最新报价为10600元左右。
佳能EF 100-400MM F4.5-5.6L IS USM镜头虽然推出的时间较早,但是其销量一直居高不下,因为它的焦段与IS防抖功能加在一起实在太有吸引力! 这支镜头采用了后对焦与浮动机构,以保证100到400毫米整个变焦段,和1.8米(最大放大倍率在400毫米处为0.2倍)到无限远的整个对焦范围内都有很高的成像品质。在对焦时,第4组和第6组分别移动,可以精确地补偿对焦到中短距离时的像差波动。这是第一支装备浮动机构的EF变焦镜头。 这支镜头通过与光轴平行移动的补偿光学系统(第二组)就可以进行影像稳定(手颤补偿)操作。补偿光学系统驱动与EF 75-300IS一样,用两个振动检测陀螺测量手的振动。影像稳定器的效果相当于两级快门速度。这支镜头还有允许追随摄影的影像稳定模式2,可以轻松地追踪移动物体。
日本佳能公司在宣布EOS60D单反发布的同时,还推出了首支变焦鱼眼镜头EF 8-15mm F4 L Fisheye USM。该镜头因为灵活的可变焦段以及恒定F4光圈而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而该镜头在近期价格调整到了9000元人民币左右。
该镜头具备多重特性,全画幅机身上8mm焦段成像会形成暗角,而15mm时则可以将CMOS全面覆盖。但是为了配合佳能自己的机身,特别针对APS-C或APS-H加入了刻度支持,可以避免暗角的出现。
该镜头光学结构为11组14片,包括采用两片UD超色散镜片及一片非球面镜。最大光圈为f/4,由7 圆形光圈叶组成。对焦与一般L镜一样,配备USM超声波马达,支持全程手动对焦。其可以提供最多180度的视角,最短对焦距离仅0.15m,可以做出极度夸张的前大后小视角效果。 最后,佳能方面为了防止眩光及镜片凸出易沾污的问题,所以镜片采用了SWC (Sub Wavelength Structure Coating) 镀膜技术处理技术,将眩光减至最低。此外,镜片也使用了氟素镀膜去帮助防尘防污,使其容易清洁。
佳能(中国)公司在2009年发布了EOS7D数码单反相机的同时,还有一款中远摄微距镜头新产品EF 100mm f/2.8L IS USM正式发布。该镜头可以成为除了EF 100mm f/2.8 USM之外的高端之选,参考报价在5800元人民币左右。 该产品最大的特点为搭载了佳能新型“双重IS影像稳定器”技术。该技术是针对相机的“倾斜抖动”和“平移抖动”这两种抖动进行准确补偿的新方式:普通拍摄时,对图像产生较大影响的是相机的“倾斜抖动”;而在微距拍摄等近距离拍摄情况下,“平移抖动”这种抖动方向平行于成像面的上下移动会严重影响到拍摄。
“双重IS影像稳定器”中不仅配置了可检测相机倾斜于光轴抖动程度的角速度感应器,并且新搭载了检测垂直于光轴抖动的加速度感应器。“双重IS影像稳定器”同时采用了全新算法,将这两种感应器的信息结合到一起从而进行最恰当的手抖动补偿。这样一来,在普通的手抖动补偿基础上,长期以来难以克服的微距拍摄等产生的手抖动也得以实现有效补偿。 从外观上看,该镜头具备了镜筒平滑外形设计的特点,虽然再起内部增加了手抖动补偿光学元件,但是佳能方面有意控制了镜头体积及重量,最终体积77.7×123毫米、重量为625克。而且,其镜头卡口、控制面板、各种开关以及对焦环均采用了防水滴防尘构造,能够有效防止水滴及灰尘侵入到镜头内部。
此镜头定位于红圈L级别镜头产品,因此在其光学结构上设计更为讲究。其第4片镜片采用了对色像差具有很好补偿效果的UD(超低色散)镜片。在靠近金属材质被摄体拍摄或逆光下进行微距摄影等时,有效降低了被摄体周围易出现的色像差。另外,镜头第3、第6组镜片配置发生了巨大变化。镜头设计在提高镜头分辨力的同时,通过对镜片配置及镀膜的优化,抑制了眩光和鬼影的产生。同时,还抑制了偏色现象,实现了非常好的色彩平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