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拆掉人生的壁垒:听季羡林讲人生智慧(四)

 退一步生活 2012-03-27
拆掉人生的壁垒:听季羡林讲人生智慧(四)
2012-02-17 08:59:05      阅读2665次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了下面这个公式: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季老在一篇小文《成功》中,详细提出了“季氏成功学”,并列出一个经典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在季老看来,人穷其一生,所谓功名利禄都逃不过这三个因素的左右。文中详细论述说: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号召大批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在季老一生当中,这三个因素都有充分的体现。首先就天资来说,很多选择东方学的学生,虽然钻研异常努力,但却始终不得门径而入。季老留学德国期间,就有这样的同窗。季老本人在东方学上的天赋,虽然自己比较谦虚,但他确实走到了该领域的学术制高点,成就倒推,季老即使不是天才,也算颇得天赋了。至于勤奋,季老更是此种典范。但若没有点儿“奉天承运”的机遇,季老亦无法取得日后的成就。
  实际上,季老在另一篇叫做《勤奋、天才(才能)与机遇》的文章中反复强调过机遇的作用,他引用了英国诗人Thomas Gray的诗歌《乡村墓地哀歌》,其中有一句写道:“在墓地,埋着的可能有莎士比亚。”意思就是说,像莎士比亚那样有天赋的人,常常是老死穷乡的结局。没有机遇,就像千里马找不到伯乐,只能在皮鞭下做最累的苦工,被生活消磨至死。就季老本人的命运来说,机遇对他整个人生走向,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比如去德国留学,比如学习吐火罗文,比如回国后被引进北大并创建东语系。这就叫做“时来天地皆同力”。
  对于机遇在人生当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季老的评判是客观的。正如季老评判王国维之人生三大境界,在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强调天资和勤奋,而忽略了机遇。因为谈论机遇,仿佛有坐等天上掉馅儿饼的嫌疑。当然,守株待兔式的愚蠢固然值得批判,但机遇这东西,并不是说拥有天资和勤奋就会自然而然地撞过来。机遇不是兔子,我们也不是树墩。对于机遇这门课程,除了可遇不可求的随性,还应该挖掘点儿更深更积极的理念出来。
  或者说,机遇并非不可求。有一点儿天资,又能勤奋地去抓机遇,是不是会离成功更近一些呢?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就是他积极抓住了加盟IBM的机遇,若非搭了蓝色巨人的快车,比尔哪怕在电脑前废寝忘食挥汗如雨,也顶多算个网虫而已。所以,有时候一味埋头苦干,未必值得学习。
  机遇,作为一个瞬间作用,固然不可把握,但如果看成一种大势所趋,那我们就应当在天资和勤奋的同时积极保持100%清醒的头脑。
  N年之前,当比尔.盖茨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时,微软公司受IBM委托,为之制作DOS和OS/2,记过,比尔抓住机会,凭借PCDOS的兼容版MSDOS和WINDOWS成了业界老大。
  当时,蓝色巨人IBM根本看不上小型PC的市场,他们更加专注于大型机,结果当市场很快被巨大份额PC占据时,微软迎头而上,成了PC巨人。
  但是身为蓝色巨人的IBM并非浪得虚名,又过去了几年,IBM先是壮士断腕放弃了OS2,明智地退出了桌面操作系统,然后退出已处于产业链下游的PC市场,专注于行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和大型机两大赚钱的真正高科技领域,并绝对一马当先。据说我们国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所用全部都是IBMZ系列大型机,还有无数的P系列小型机。Z系列大型机提供全年运行不停机(包括升级操作系统时亦可运行软件,免重启)服务保证,而每台大型机换来的都是上亿元的商业收入。
  所以,微软的机遇是桌面操作系统,同时他也抓住了PC市场快速膨胀的黄金时间,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品牌崛起。而IBM虽然在PC市场和桌面操作系统上输了一招,但它能抓住高端专业化的机遇,往产业链上游发展、渗透,使得蓝色巨人仍旧屹立不倒,成为真正的大哥级品牌。
  作为我们每个人来讲,可能没有季老冥冥自有天定的宿命机遇,也无法做到像微软、IBM那样急流勇进,创造黄金帝国。但社会大势大遇对我们的影响,又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很多年前,我们曾经依赖于大锅饭式的国有体制,享受工作的终身乃至荫传,但国企改革致使大量员工被下岗分流,铁饭碗变成没饭碗,局面艰难。到今天,虽然大多数工作都是双向选择,但仍旧有很多人抱着铁饭碗的美梦,国考每每惊人火暴便足以说明问题。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铁饭碗吗?这个话题近乎可笑。
  所以,怎样看待机遇,怎样顺从大势去抓取机遇,是人生一门重大学问。倘若想着朴素做人踏实成功,那还是用季老的话来做结尾: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工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文公为例,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二、处世篇

以惠我之心惠人

  四五十年以前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我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道:“正是这样!”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季老留学德国的时候,注意到德国人养花的一个细节同中国人不同,德国人把花养在临街的窗户外面,把最美丽的花朵留给路人来看。这样,当一个人走在街上,就可以看到一条街的窗外开满漂亮的花朵。由此,季老悟出一个道理 以惠我之心惠人,爱别人的同时也就是爱自己。
  导演陈可辛在1994年拍摄电影《新难兄难弟》,讲述梁家辉扮演的父亲一生恪守“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做人准则,做了很多不顾自己帮助他人的事情,他拿自己的钱接济穷困朋友,差点儿拿房子做抵押去捐助灾区,义放强盗,最终却被强盗打至脑震荡昏迷不醒。
  梁朝伟扮演的儿子是个现实主义者,在他看来,父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想法荒诞可笑,父亲的一生也是一个失败者。直到父亲昏迷住院时,儿子才想到要真正去了解父亲,并在导演安排下时空穿梭回到父亲的年轻时代,见到了那个总是把“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挂在嘴边,有点儿傻气但又赢得众人尊重的父亲。
  在导演的精心安排之下,儿子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最终和父亲达成谅解,尊重并理解了父亲终身践行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之做人理念。
  电影中梁家辉不时重复的口头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正是导演在片中想要通过人物故事表达的主题 去爱别人,就能赢得别人的爱。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周围的人,在危难时刻,周围的人也会伸出援助之手。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用中国人的俗话讲,那就是“将心比心”,你想要别人怎样对待你,前提是你首先要那样对待别人。
  2008年汶川地震后,举国上下在一个星期之内进入一个捐助高潮期,企业和企业家在这次捐助中的语言和表现,成为当时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关注讨论的焦点。
  对于万科董事长王石来说,他关于中国灾害“常态说”的说法引来了全国性的持续性的批判,一时之间唾沫横飞,喜欢登山的王石之前所塑造的那种挑战者、智慧引领者、知识分子企业家的形象损毁殆尽。尽管之后马上有道歉的表示,万科公司对汶川地区也做了对口支持,但并未赢得全国人民的谅解,很多网民表示将抵制万科地产。
  与之相反,生产凉茶的王老吉豪捐1亿元人民币,赢得了全国消费者的尊重和支持。当时在各大论坛流行一个网帖,标题为“封杀王老吉”,并倡议大家将超市货架上所有王老吉买空,摆一罐买一罐。一时之间,王老吉化身为爱国饮料,买王老吉喝王老吉成为爱国、捐助四川的标志符号之一。
  王石和王老吉的案例,在新闻传播学和市场营销学上都是绝佳的案例,当带有特殊意义的信息传播同特定市场产品结合起来时,两者互动将产生惊人的结果。
  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你不是“为人人”,“人人”自然不能为你。只不过,我们大家都拥有人类天生的弱点,就像某产品广告语中所说“爱自己多一点儿”。小小的自私,每个人都有,于是很多人在帮助别人时,在内心就有了一个预期的回报。这样掺杂了“计算”的惠人,往往会给自己造成很多烦恼。
  “我曾经帮过你,所以现在你要帮我”,很多人是这样来计算人生的。今天张三请李四吃饭,明天李四就要请回来。张三结婚时,李四给了1000礼金,到李四结婚,张三亦必然要加一两百返回。若第二天李四没请张三,或者张三只给了李四900礼金,这两个朋友便要生出嫌隙,并做些“这个家伙不够厚道”的论断。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为这样的事情所烦恼,其实制造烦恼的并不是没有请客的李四,或没有返回1500礼金的张三,而是我们自己。
  从一开始,我们便把互惠当做交易来处理,这样我们的眼睛便只盯着蝇头小利的得失,而没有注意那些闪闪发光的友情和品格。这,是我们现代人所遗失掉的“精神贵族”骨气和风度。
  春秋时候,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为避杀身之祸,便带领5位贤士流亡异国。这5位贤士分别是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及介子推,他们追随重耳流亡在外19年,始终不离不弃,效忠于重耳。
  早年重耳出亡时,受到父亲献公和兄弟惠公先后追杀。重耳狼狈不堪,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根据《韩诗外传》的记录,有一年逃到卫国,一个叫做头须(一作里凫须)的随从偷光了重耳的资粮,逃入深山。重耳无粮,饥饿难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来饭,反被农夫们用土块当成饭戏谑了一番。后来重耳都快饿晕过去了,为了让重耳活命,介子推到山沟里,把腿上的肉割了一块,与采摘来的野菜同煮成汤给重耳。
  当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重耳大受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要好好报答介子推。但是19年后重耳回到晋国成为晋文公后,在行赏之时其他人都得到了高官厚禄,唯独遗忘了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并没有对晋文公生出丝毫忌恨之心,相反,他认为晋文公返国实属天意,自己忠君报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既然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就没有必要得什么赏赐。所以介子推非常洒脱地隐居到绵山之中,做了一位隐者。
  做应该做的事情,帮助应该帮助的人,不刻意寻求回报,这就是一种精神贵族者拥有的风度和品性,也是我们常常望尘莫及的东西。总是斤斤计较的人,不会真正懂得“以惠我之心惠人”里面所宣扬的“大爱”这个真正主题。
  大导演罗兰.艾默里奇2009年灾难大片《2012》,其实只讲了一个道理:当灾难来临,只爱自己是靠不住的,还要去爱别人。只有大爱是共赢的,只有大爱才能拯救人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