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汉服文化——冕服和十二纹章

  2012-03-28

     冕服是中国历代帝王最隆重的服装,用于祭典。冕服为玄衣纁裳,即青黑色的上衣和赤黄色的裙子,象征天地的颜色。穿冕服时佩戴冕冠

冕冠服装样式

冕冠分解介绍:

最上面的木板,又称冕板,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之意。后面比前面应高出一寸,使呈向前倾斜之势,即有前俯之状,象征国王应关怀百姓的含义,冕的名称即由此而来。

liu2 冕板两端下垂的玉串。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

帽卷 即帽身,图中没有标出。帽卷夏用玉草、冬用皮革作骨架,表裱玄色纱,里裱朱色纱做成。

玉笄(ji1) 插在帽卷两边的纽孔中,用于固定头发。

帽卷底部的帽圈,用金片镶成。

冕板左右垂下的红丝绳,在颔下系结,用于固定。

充耳 缨上左右各一块的黄玉,悬挂于两耳边,象征君王不能轻信谗言。

天河带 冕板上垂下来的一条红丝带,长度可以垂到下身,图片中没有画出来。

冕服服装样式

 

冕服分解解说:

交领右衽 汉服标准的领口式样,外观如英文y。右衽指领子系向身体右边。方向不可以相反,左衽为异族或死者的样式。

袖子

大带 由丝织物制成的腰带

革带 由皮革制成的腰带

蔽膝 如图从腰带垂下的衣物,因为用于遮蔽膝盖而得名。

赤舄  如下图,与冕服配套的鞋子。


十二纹章介绍

     “十二纹章”就是以十二种固定的文饰,或画、或织、或绣在天子及诸侯的官服上。一种文饰称为一章,并以饰章的多寡来表示等威,而且一章有一个含义。十二纹章来源于古代华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是中华皇权的神圣象征。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
-取其稳重;
-取其应变;
华虫(一种雉鸟)-取其文丽;
宗彝(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一猴)-取其忠孝;
(水草)-取其洁净;
-取其光明;
粉米(白米)-取其滋养;
(斧形)-取其决断;
(常作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