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有新闻报道及评论分析银行高利润的问题,一名业内人士称“银行利润高的不好意思说”而显示了银行的利润几乎为“暴利”。在国内经济各行业普遍显示疲软的状况下,银行业却异军突起,行业平均利润率是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数倍。仅就数据来看,这肯定是一个不正常的现象,而各种解读及评论也给出了理由。我认为归根到底就是一条:金融业市场化不够,尤其表现为特权垄断。特权垄断就是利用行政权力保持某一行业的垄断地位,特权垄断不同于自然垄断,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可以允许后者但不允许前者存在,应该前者阻碍经济发展,而后者则促进经济发展。金融业改革同改革开放一起,也走过30多个年头。但是,总有人以“金融是经济的核心”“金融关乎国家经济大局”等理由阻碍其改革进程。近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暴露了金融业的种种弊端。利率非市场化、民间融资非合法化、汇率管制等问题,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种种问题。问题的浮出逼迫政府该做出实质性改变的时候,而不是总在演前戏。当然,我没有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也没有做过实证研究和调查,仅仅就是我和银行接触时的个人体会,以此来说明我不是胡言乱语。从第一次接触银行到现在,作为一个非VIP,每次进入银行,不敢说100%,至少有90%的时候,你总得排队,而且队伍很长,至少是30分钟。30分钟的时间,你只能坐在大厅的椅子上,玩玩手机,因为可能你稍不留神,号码过了,就得从新拿号,所以我总是使劲盯着柜台上的电子显示器,看看和自己的号码隔几个数,好做好准备。但是,一个VIP用户,就可以很直接去专用柜台,几乎不用等。我作为一个穷人,有时也不得不嫉妒,想想自己什么时候会有这样的待遇。更可气的是,即使在VIP柜台没有人的时候,银行职员宁可坐着休息,也不给“低人一等”的非VIP办理业务。当然,VIP与非VIP的区别对待还表现在服务态度上。如果不凑巧VIP的顾客有点多,服务员会泡上一杯茶之类的端上送给那些等待的VIP,服务态度极好。再碰巧,如果碰上天气热或者冷,VIP们则可以享受冷气或者暖气。如果不小心我们坐在了那里,就会听到“不好意思,这里是VIP客户专区,请去那边坐”被歧视的声音。在那里面你完全体会不到什么叫“顾客是上帝”的滋味。在学校,校园卡就“天生”的与农行卡绑定了,没有选择,这是规定,如果你不想,不好意思,没有饭吃。后来知道,因为学校成立的时候借了农行不少钱,而且欠的很多,现在每年只能还利息。虽然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将学生的校园卡和银行卡绑定是非法的,学校和银行也完全可以视而不见。都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当学校与农行发生矛盾的时候,学生却被殃及池鱼。农行原本在校内的一个营业厅,由于租金的问题,最后不得不搬迁到校外,校内只留了三个取款机和二个存取款机。你觉得够用了吗?才怪。开学的时候,每次去存款机存钱,屏幕显示都是“对不起,机器发生故障”,即使等了几周再去,还是这几个字,貌似永远好不了。最终还是不得不去跑去营业厅,运气好碰上人少的时候,等上二三个小时,就可以解决问题。运气不好,可能拿的号作废了,因为银行要下班。因为人多,所以大部分时间我是不愿意排队的。用钱的时候,就在校外近一点的银联取款机取钱,但是这是你就得付手续费了,一次最少2元,高于一定数额按1%收取,贵的难以接受。但是你也不得不接受,不想付吗?那你就去排队吧,谁叫你没钱不是VIP呢。运气不好的话,还可能取到假钱,拿银行去换么?不好意思,你怎么证明这钱是取款机,而不是你自己的?幸好,存款机是坏的,如果钱被莫名其妙的吞了,那就“哑巴吃黄连”,算你倒霉了。为什么这么多经济学者都说金融业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呢?因为竞争,供给者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肯定要提供好的服务。只有服务好了,顾客对你的评价高,才会去你那里消费。可能这对于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有点难以理解。你可以想想在菜市场买菜的时候,菜市场卖菜的人很多,是不是有过在你买菜的时候,店主会送给你一些小葱小蒜之类。你可能觉得占了便宜,下次就会再去。其实,每家店主都是这样做的,不信你下次换一家试试。但是,不管你怎么换银行,这些不满意的地方永远存在,因为银行都是国家的,你离不开中农工建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