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GJ2009百问百答(2011.5)
广联达 邵宇
1、如果采用“shift+左键”方法偏移布置集水坑时,提示“位置非法,不能超出所在父筏板的范围”,是什么原因? 答:软件默认偏移布置集水坑只能布置在当前偏移基准点所在的筏板范围内,如果超出即会给出提示信息。 2、绘图输入工程钢筋量与报表钢筋量不一致。 答:原因是用户的锚固搭接形式选用的是单面焊,并且用户在【工程设置/计算设置/搭接设置】下勾选了“单(双)面焊统计搭接长度”,而这个增加的量不会在绘图输入的钢筋量中体现,而是直接统计在报表中的,所以就会有差异。差异的量就是单面焊的搭接长度。 3、剪力墙的方向会影响到内外侧钢筋的计算,所以请问,在钢筋软件中有没有功能可以让用户直接判断出剪力墙的方向? 答:在工具菜单中有两个功能可以解决此问题:显示线性图元方向、显示墙左边线,如下图:
5、条基两端为独立基础,且条基从独基的边缘绘制,计算结果分布筋没有按照独基是节点计算,为什么?
答:异形承台的侧面钢筋(环式配筋/板式配筋),是按照横向/纵向受力筋边的弯折长度范围内计算排数的,如果上下部钢筋弯折值相加大于承台高度则按承台高度计算侧面钢筋排数,如果想要按照承台高度计算侧面钢筋需要调整承台纵横向受力筋弯折长度。 7、在什么情况下钢筋中负筋下的分布钢筋没给计算? 答:板上同时布置了面筋,所以不计算分布筋。分布筋只起构造作用,当有面筋时就用面筋替代分布筋的作用,所以在软件中就没计算。 8、如图,构造柱高1300mm,梁高500mm,汇总计算之后,柱子却报错:
答:构造柱纵筋的计算公式:层高-本层的露出长度-节点高+预留埋件纵筋弯折长度;其中"层高"是由下层梁顶算至上层梁顶;工程中构造柱的层高(1300-500)=800、本层露出长度500,节点高500,因此纵筋计算小于0了。 9、现有一工程,首层柱截面为900*1000,二层同位置的柱截面为700*800,汇总计算之后查看编辑钢筋,并没有按照变截面计算,为什么? 答:因为按照平法03G101第38页,变截面宽度c/节点高h<(1/6),钢筋连续通过。本工程就是,一侧变截面宽 100/900<1/6,因此钢筋计算连续通过,软件遵循该原则因此没有取变截面节点。 10、打开某工程,切换到首层,切换到墙构件下,点击钢筋三维和编辑钢筋,实际发现此处的剪力墙水平筋通到连梁中了,这样就和连梁中的钢筋重复了,为什么要这么计算? 答:因为与剪力墙一字相交的连梁没有侧面钢筋,剪力墙的水平筋会伸入连梁,如果连梁中有侧面钢筋,则剪力墙的水平筋遇连梁就会断开了。 11、柱插筋算法如何设置到以桩为基础? 答:如果柱能找到除桩承台以外的基础构件,则不会找桩基础按桩上柱来计算。如果想按桩上柱来计算,可以选择柱的节点设置里的【基础插筋】,选择“节点六”,修改竖直段和弯折长度即可。
答:计算出两根箍筋的工程,因为柱根为基础上表面,因此计算出的只是基础中的两根箍筋,其他的箍筋计算放在上层柱箍筋计算中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