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谜,赤身裸体:所为何来?

 昵称865028 2012-03-28

第一谜赤身裸体,所为何来?
  
  当你勇敢的脱下衣服与黑猩猩站在一起时,无论你多么近视,都会立即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你与黑猩猩很不同。
  

尽管黑猩猩是这个地球上与人类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动物,但还是被你发现了很多重要的区别。其中甚至不需要脱衣服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区别就是:黑猩猩浑身上下长满了浓黑的毛发,只是局部地区无毛。而勇敢的你,基本全身赤裸,只是局部地区有毛。
  

现在你不禁要问,既然人是由猿演化而来的,那么人为什么会脱去了满身毛发呢?那样难道不好吗?连真皮外套都省得买了,而且绝对合体。
  

动物毛发的好处远不止一件免费的合身外套那么简单,试想一下黑猩猩皮毛的好处吧,那不仅能防止皮肤潮湿,而且能防止皮肤被阳光晒伤,同时防止在丛林中穿行时被树枝擦伤。还有重要的好处就是可以抵抗苍蝇和蚊子,使它们很难在毛发丛林中叮咬到皮肤。所以黑猩猩从来不用苍蝇拍,更不需要蚊香。
  

此外,大部分动物的毛发都有伪装功能,比如豹子和斑马,它们身上的斑纹类似于迷彩服。老虎正是因为身上漂亮的皮肤与丛林中阳光洒下的纹路相近,所以才能屡屡埋伏成功,偷袭得手。
  

这还不是所有的好处,毛发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功能,就是帮助动物彼此相认。一只猫看到另一只猫的时候,它主要是根据毛皮的颜色而判断出它是同类,它绝不会把一只体型相近的狗看作是同类,所以也不会主动上去凑热闹甚至要求发生亲密关系,很简单,它们的外套不一样。
  

如果你愿意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动物毛发的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那就是表达情感。仍然拿最熟悉的猫来说,它在很乖的时候,毛发也会很乖,摸起来都是一顺水的,很少有逆毛。但当它愤怒的时候你再摸摸看,果然是一副汗毛倒竖虎目圆睁的样子。狗在发生战争的时候也是同样,它们最先作出反应就是呲牙,然后就是脖子间的毛发,突然会立了起来,看起来非常可怕。
  

其实人也有类似的反应,在突然遇到可怕事件或是极度愤怒时,毛发也会竖起来,只不过汗毛太小了,不注意看不到罢了。
  

正因为体毛有如此众多的好处,所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哺乳动物都是有体毛的,你自己可以扳着指头数一数,这个比例绝非夸张。
  

当然,哺乳动物中也有很多是无毛的,但这些无毛的家伙大多生活在地下,比如鼹鼠,它们长年不出来,基本上全是生活在自己挖的地洞里,所以既不需要皮毛保暖,也不需要皮毛防晒,皮毛的系列作用对它而言根本多余,所以它们索性不要皮毛,浑身赤裸,与人类似。
  

还有一大类无毛的哺乳动物是生活在水里的,比如鲸鱼和海豚等,这都可以理解。
  

还有一类哺乳动物既不生活在地下,也不生活在水里,它们却也是毛发稀少,一副少年老成的样子。如果能解释清楚这些动物为什么毛发稀少,似乎有助于理解人类体毛现象。
  

最容易让人想到的毛发稀少的动物恐怕就是大象,这种动物个头大,长鼻子,所以给人的印象深刻,但它还有一个奇特的地方,就是它的毛发同样稀少。
  

这是为什么呢?
  

它肯定不是在向人类学习,因为人类的进化远比大象要迟。
  

科学家们并不认为大象的毛发像人的毛发那样难以解释,一个很容易想到的解释就是大象个头太大了,所以皮肤也被撑的很开,不需要详细的计算就知道,单位面积皮肤上的毛发数量肯定稀少的多。
  

但一个理论要想说的过去,除了能正面解释,还要得应付反面的驳斥才行。这一理论的反例就古代的猛犸,它们也是一身浓密的长毛,而猛犸与大象的体型差不多。
  

有人会补充解释:猛犸生活的地区非常寒冷,现在挖出来的猛犸遗体大多是保存在冻土中的,它们有需要毛发御寒。而大象现在主要生活在热带,对毛发的需要不是那么旺盛。
  

这同样会遭到反驳,因为和大象生活在相同地区的斑马、狮子等都有浑身的毛发,人家也都照样生活的很好,为什么独独大象少毛呢?
  

有人继续解释,虽然斑马和狮子等和大象生活在同一地区,但它们面对的实际问题不同,这个不同就是:大象的个头太大了,斑马和狮子虽然个头也很大,但还没有大到大象那个程度。
  

个头大小和毛发多少有什么关系呢?很有关系。
  

因为个头越大的动物,体表面积和体积的比就越小,而体表主要是用来散热的,相对体表面积小则意味着散热功能低,所以大象的散热功能比较差,加上它那么大的身材,行动时必须产生很多的能量,所以它需要加强散热。
  

所以它脱去了多余的毛发。
  

理解了没?
  

正因为相似的原因,所以个头同样很大的犀牛和河马体毛都很少。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大象的体毛问题已经得到了成功的解释。
  

这个理论还顺便解决了大象耳朵很大的问题,因为大耳朵可以促进散势。当然这个理论没有解释大象牙齿很长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和体毛无关。问题是,人和大象的体毛问题是完全不同的问题。
  

因为人的个头远没有大象那么大。所以人的体毛问题需要新的解释,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为了寻找这样有说服力的解释,可把科学家们忙坏了,有人被挤兑的胡言乱语,但是很不幸,至今仍没有一种说法让所有人都认可。
  

所以你可不要小看了你光溜溜的身子,那可是一个折磨了生物学家几百年的科学难题呢。

 

人既不生活在地下,也不生活在水里,个头也不是太大,既然毛发有这么多重要的作用,人类却偏偏把它给脱了,这岂不奇怪?
  

科学家们必须努力作出解释,不然会遭到老百姓的鄙视。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脱毛”一词并不准确,人类身上的体毛数量并不比黑猩猩少,事实上我们的汗毛数量比黑猩猩要多得多,如果这些汗毛都如同黑猩猩那般又粗又黑,那确实可以省掉一件真皮外套。所以我们的体毛并没有真的“脱”去,而只是变细了。
  

但为了方便阅读,本文仍用“脱毛”一词来说明人类的体毛现象,至少这个词非常形象。如果有谁因此而联想起杀猪,那不是楼主的本意。
  

根据进化理论,体毛脱落必定对人类的进化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这样做究竟能有哪些好处呢?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异常复杂,因为体毛与骨骼不同,它不能留下化石。我们从化石上可以判断出人是什么时候直立的;什么时候腿变的很长可以快速奔跑;什么时候头脑变得很大可以思考更为复杂的问题。可是我们却没有办法从化石判断出人是什么时候脱下体毛的。
  

这给研究带来了严重的障碍。
  

因为体毛的脱落时间很重要。为什么呢?
  

如果我们能确切知道体毛脱落的时间,就可以跟踪体毛脱落时的地球气候与环境等情况。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如果能确定体毛恰是在冰川期脱落的,那么散热理论就会被彻底推翻。如果体毛脱落的时间非常早,几乎与人类直立同时发生,那就可以判断直立行走与脱毛有关。而如果脱落时间非常晚,直到火的使用以后才脱下,那就可以判断与用火有关。
  

问题是我们现在对体毛脱落的时间一无所知。
  

科学家们对此可是费尽了心思,除了化石,他们还在找到基因的证据,这将是一个重要的线索。体毛脱落无疑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如果能发现这种突变在何时发生,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了。问题是现在无法确定这突变是何时发生的。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建立体毛与身体其他特征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跟踪脱落的原因。
  

问题是现在根本找到不到体毛与身体其他部位有什么直接的联系,比如我们不知道下肢变长与体毛有没有相关性。
  

也就是说,到现在为止,科学家们对体毛脱落的时间连一点证据都找不到。那该怎么办呢?方法很简单:只有猜测。
  

既然脱落时间只是猜测,那么脱落原因也就很难说清楚了。
  

既然脱落原因很难说清楚,那就意味着很多人都能说一点。
  

所以啊,到现在为止,讨论人类体毛脱落的理论已经有十几套了,每一套似乎都有点道理,但似乎又总有那么一点漏洞。
  

现在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科学家们关于这个问题都提出了哪些重要理论。
  

至于那些接近于胡扯的理论,当然要视为浮云。

 

一,幼态持续理论
  
  如果你有幸看到一只刚生下来的小鼠,会给你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们浑身无毛,粉嫩的皮肤肉乎乎的非常可爱,这种粉嫩皮肤的就是幼态。
  

随着时间的推进,这可爱的粉红色的皮肤上会长出一层灰黑的毛来。你看到浑身是毛的老鼠,就知道它们已经不是幼儿了。
  

而如果这肉乎乎的小鼠一直保持可爱的形象,那我们就称这是幼态持续。当然小鼠的皮肤并没有这种现象,它们一般会迅速的变得老气横秋不可爱起来。可是人不是这样的。
  

人类刚生下来的婴儿的皮肤看起来和小鼠幼儿差不多:无毛,粉嫩。与小鼠不同的是,当长到了一定年龄以后,人的皮肤依然粉嫩。就是说,人类能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幼年的身体特征。换句话说,人类发育的比较慢。
  

幼态持续是生物的一种普遍性状,无论动物植物都有,在人身上有很多器官都有幼态持续现象。这可能是某些控制个体发育的调控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使得人类的整个发育速度变慢。
  

这一点很重要,比如它让人类的大脑在出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增大。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些麻烦,因为人类需要父母抚养的时间是所有动物中最长的。很多父母恨不得自己的小孩生下来撒腿就跑,岂不知对父母的强烈依赖性正是人类得以取得巨大成功的保证。如果都像斑马似的见了太阳就拔腿飞奔,那就不是人类。我们在大脑的进化章将进一步讨论幼态持续。
  

因此,幼态持续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的也是成功的性状。
  

我们觉得人类的脸看起来很顺眼,但如果你对照一下出生不久的小黑猩猩的脸,会发现我们和它们小时候长的很像。但后来变得不一样了,因为我们保持了幼态,而它们则变态了。
  

这一理论可以用来讨论人体的很多现象,特别是大脑与智力的进化,当然,皮肤脱毛也是它可以讨论的现象之一。
  

有学者认为,人类脱毛事实上是幼态持续的表现。
  

因为我们生下来的时候毛发不多,长大以后毛发仍然不多,保持了幼年的性状。所以非常符合幼态持续理论的要点。你根本无法反驳这个理论对皮肤作出的解释。因为它们根本就是一回事,即:因为幼态持续,所以无毛。
  

或者说因为无毛,所以是幼态持续。
  

楼主不知道各位的逻辑能力怎么样,反正楼主是看出来了,这个理论等于是自我重复论证,它似乎完美的解释了人类的脱毛现象,事实上等于什么都没说。
  

因为“人类为什么脱毛”这个问题现在变成了“人类为什么会有幼态持续”
  

它只是以一种需要解释的现象来解释另一种需要解释的现象,它只给出了结果,而没有解释原因,所以等于没解释。
  

这个理论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脱毛现象打败了。
  

为此,我们需要另一个理论给我们更充足的理由。

 

二,水猿理论
  
  1960年,英国海洋生物学家哈迪(Alister Hardy)率先提出了解释人类体毛脱落的重磅理论,这就是到现在仍然有很多支持者同时也有很多反对者的水猿理论。
  

这一理论还可以向前追溯,早在1942年就有一位德国病理学家首先提出了这种说法,但因为他的专业实在是与这一理论没有太大的关联,因此没有受到重视。


  但是哈迪就不同了,他是正宗海洋生物学家,而且取得过不俗的研究成果,被英皇封为爵士,他说出来的理论,当然值得一看。
  

这一理论要点是很久以前,大约是在400年到800万年前,非洲东北向北由于海水上涨淹没了大片土地,居住在那里的古猿为了生存,逐步适应了海中生活,变为水生动物。这种剧烈的改变产生了强大的进化压力,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期内,完成了从猿到人的形态上的巨大改变。
  

当然这批水猿没有永远生活在水里,那样它们就只能进化成别的水生哺乳动物。约400万年后,海水下降,淹没的土地重新显露出来,水猿与时俱进,重新回到陆生活,并逐渐演化为人类。正因为这段水中生活经历,水猿的体毛脱落,还有了一厚层皮下脂肪以保存热量。
  

这理论乍一听非常有道理,所以特别容易得到大众的认可。它很好的解释了人类流线型的身体和直立行走的姿态,直立对于猿类来说是不容易的,但在水中练习直立行走的压力肯定要小一些。而黑猩猩只要进到深水中就无法自拔了,它们根本浮不起来,而人是可以浮起来的,只要不在水里乱折腾,一般情况下死不掉。至于身体无毛,则是为了减少在水中活动时的阻力,从而降低游泳时的能量消耗,增加行动速度。只有头部因为时常伸出水面,所以才保住了头发,以防太阳直射。这一理论还很好的解释了人类身体上奇特的汗毛走向,人类背上的汗毛走向与其它猿类完全不同,都是一顺水的斜斜的指向脊柱,这正是游泳时水流经过背部时的走向。人的皮下脂肪也很独特,似乎有助于在水中保暖。特别的,在所有的灵长目动物中,只有人类才有一层较厚的皮下脂肪。猩猩和猴子它们都没有的,所以摸起来干巴巴的一点也不温柔。而皮下脂肪在鲸鱼或海豹等海洋哺乳动物中却很普遍,它们也是为了在水下保持体温。
  

这些听起来确实很有道理,再加上其他一些陆续发现的证据,人们想不相信这一理论都难。
  

哈迪提出这一理论时也颇为认真,文章发表在《新科学家》杂志上,算是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仍然被主流科学界视认为胡扯八道,所以长期游离在主流学术界之外。
  

使这一理论走进大众视野广为人知的,则得益于一位英国女人,奇怪的是她当初并不是一位科学家,而是一个作家,她喜欢读书,1967年读到了英国动物学家莫里斯(Desmond Morris)的名著《裸猿》,书中在回顾体毛研究史时提到了水猿理论,女作家大受启发,她决定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并广为宣传,水猿至此才搞的人人皆知。
  

这个作家叫摩尔根(Elaine Morgan),本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对当时很多人类学解释贬低女人的进化地位非常不满,为此决定自己发展水猿学说,同时证明女人的地位与男人在起源上是平等的,甚至是男人为了适应女人的身体特征而进化。
  

摩尔根很勤奋,为了发展这一理论而钻石人类学十余年,然后出版专著总结自己的观点,并利用作家身份和宣传能力,对水猿理论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推介。现在普通读者多多少少都知道水猿理论,而很少有读者知道人类学家们所广泛接受的其他理论,这不能不说是摩尔根努力的结果。
  

摩尔根还把这一理论进行了扩大,不只解释体毛问题,还涉及到了人类行为的诸多领域,比如男女性生殖器官的形成,性交体位的变化等等,她试图把水猿理论扩展为一揽子解决人类进化的系统理论。
  

这种努力并没有错,错的是她不是真正的生物学家,似乎缺乏扎实的生物学知识特别是动物学知识,这导致她的很多说法让人一听就是对的,但经动物学家一听,只轻轻一点,就道破了漏洞所在。所以她的研究在普通读者看来趣味横生,而在人类学家那里却是错误百出,不堪一击,所以在主流学术界受到了普遍抑制,很少有几个生物学家认真考虑她的观点,直到现在仍是如此。
  

不妨先看看摩尔根及其支持者提出的这一理论的证据,以及反对者对这些证据所作出的反驳,你或许会知道,原来提出一个理论并维护一个理论,是如此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摩尔根认为人类体毛现象是支持水猿理论的重要证据之一,并且引用鲸鱼和海豚等为例,这些海洋哺乳动物都是无毛且皮下有脂肪的。然而这一条看似有道理的解释却遭到了坚决的批评。因为无毛尽管可以减少在水中的阻力,但是却加速了体表热量的散失,而水要比空气更容易导热,所以水生动物身体热量的散失远比陆生动物为快。
  

与摩尔根的设想相反,各类水生哺乳动物都是有着一层浓密的体毛的,真正无毛的水生哺乳倒是特例,也就是说,鲸鱼和海牛等只是特例。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特例呢,因为这些动物的体形都比较大,前面已经说过了,凡是体型较大的动物都不容易散热,所以它们不用担心散热问题。再加上厚厚的一层皮下脂肪,基本可以保证在水下不会被冻死。海豚的体型虽然不大,但它们在海中特别活跃,你基本看不到它们安静的时候,为此它们的大脑都是轮流休息的,而不断的活动则意味着不断的提供热量,它们消耗得起。
  

体型相对比较小的水生哺乳动物基本都是有体毛的,比如海獭,它们不但有体毛,而且非常重视体毛的作用,出水后都要积极整理毛发,下水前又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向毛发里吹气,这样就可以提高毛发的保暖性能。
  

据估计,古猿的体重一般不过三四十公斤,与海獭之类的小型水生动物差不多,以这种体型要在海水中维持高的体温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快就会被冻得个透心凉,那一层皮下脂肪并不足以保命。而且,人体虽然也是流线形,但与鲸鱼类动物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它们的体型已经接近于纺锤形,加上四肢退化,这样水的阻力也小,而人的四肢则很突出,在水中与海豚比赛,根本不是对手。
  

此外还有一点,凡是那些彻底失去体毛的海洋哺乳动物,基本是长年生活在水中,比如鲸鱼,很少有人看到它们到岸上来走动。而有毛的水生哺乳动物就不同了,它们都是半水生半陆生的,吃饱喝足后是要上岸休息的,那么人类在水猿期到底是长年水生还是半水半陆的呢。很不幸,只能是半水半陆的,因为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不能饮用海水,而为了寻找淡水,就不得不时常爬上岸来,那意味着没有把体毛脱掉的道理。
  

所以,用水猿理论来解释体毛,基本已被拒绝。

 

一般而言,一个系统理论只要有一点被推翻,其他方面也就危险了。水猿理论似乎正是如此。摩尔根认为人类到目前还保留着许多水中生活的特点,但所有这些特点都被专家指为另有其他原因。
  

有一个普通的现象常被水猿论者提及,就是人类特别喜欢玩水,而猿类则不同,它们很少在水里玩,不得已过要经过一片水域时,也是小心翼翼,步步惊心,它们担心水下的危险,特别是鳄鱼。人类则很享受在水中的情形,甚至用“鱼水之欢”一词表达极度的快乐。有些医院甚至提倡孕妇在水中生产,生下来的小孩见水就游动起来。水猿理论认为这是人曾经有一段水下生活经历造成的。
  

然而生活常识告诉我们,这说法是靠不住的,如果不经过特殊的训练,随便下水是很危险的,淹死人的事故也时有发生,表明我们对水并不是手到擒来。至于小孩在水下出生没有危险,那是因为胎儿在子宫中时就是一片水的环境,他们对那并不陌生。
  

水猿理论认为人类的直立也是在水里发生的,我们的直觉告诉我们在水中站立要省劲很多,而且人类在水中可能像像水獭一样要用石块砸开贝壳,这样就训练并解放了双手,后来技术熟练,它们开始离开大海而进入原野丛林,终于进化为狩猎猿。
  

但现实是残酷的,现有的许多水生生物都不能很方便的在陆地上行走,不信你让海牛、海象之类的动物上岸直立试试,它们连在海岸上爬着都费劲。所以,在水中练习直立然后上岸行走这一说法虽然可以想像,但实无实际依据。
  

还有很多被批倒的证据,比如鼻子,水猿理论认为人的鼻孔向下,就不会灌进海水了。这个是当然,如果一个人鼻孔像漏斗一样朝天长着,那确实容易灌水,但那主要是防止灌雨水而不是防止海水,世界上没有哪种动物的鼻孔是朝上长的,不能因此而证明它们全是为了防止灌海水。如果鼻子真是为水下生活而设计的话,那么鼻孔应该能关闭才行,事实上没有哪个人能自如的关闭自己的鼻孔。
  

人类学家对鼻孔的朝向有深入的研究,不同地区的人的鼻孔形状差异很大,中国人喜欢鼻如悬胆,而有的人偏偏在很远处就会让人看到他粗大的鼻孔。那差异不只与雨水有关,还与空气湿度和温度有关,因为鼻子还要负责空气的湿润和加热,太干燥和太冷的空气会刺激肺,老是咳嗽,人会受不了的。
  

另外一个争论来自于呼吸,人类有自主控制呼吸的能力,可以有意识的深吸气和憋气,这似乎正是为了满足潜水的需要,与此对应的是,其他灵长类动物都没有控制呼吸的能力。
  

然而动物学家们不客气的指出,人类对呼吸的控制只是出于奔跑的需要,因为在长途奔跑追击猎物的过程中必须控制呼吸,否则很快就会供氧不足,你可以试着不改变呼吸而快速跑步试试,根本行不通。所以,这一能力根本与潜水无关,只不过被拿来适应潜水而已。
  

为什么其他灵长类动物没有呼吸控制能力呢,这个你可以自己仔细观察一下,它们很少作长距离奔跑,黑猩猩整天都在慢吞吞的吃树叶,就算要对猴子发起攻击,速度也不是太快,而且时间不是太长,它们没有必要控制呼吸,正常的通气就可以保证氧的供应。
  

学者们还提出了一个强力反证,就是鸟类也有控制呼吸的能力,因为鸟类有时静止,有时需要在空中长途飞行,这对氧的需求变化很大,所以控制呼吸很重要。但没有谁会说鸟也经过一段水生生活。

 

水猿理论还说人的手指间有着类似蹼的遗迹,这是为了适应游泳的需要。生物学家们对此不屑一顾,他们认为这只是一种遗传缺陷,猩猩手上也会有这种现象。
  

有一个事实被水猿理论视作铁的证据,就是人体需要碘,还需要某些必须脂肪酸,而这些养分在陆地上很难获得,但是在鱼和贝类体内却有很多。这似乎能证明人类曾长期食用这些食物。这次是地理学家告诉他们错了,因为含有人类必须脂肪酸的深海鱼类的活动区域与早期人类栖息地相距极远,那根本就不存在长期食用的问题。而且深海鱼类也不是普通人能捉得到的,人类根本就没法下潜到那种深度。
  

说到现在,水猿理论好象一无是处,似乎正是这样的。这一理论之所以没有消失,是因为它们还有很多其他的证据,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但与这里介绍过的所谓证据一样,所有证据都受到了针锋相对的反驳,所以处境非常困难,但是所有这些都并不能让这一理论彻底消失。
  

还记得引言中提到过的那个露西吗?她现在成了水猿理论的一个救命稻草。因为根据挖掘结果来看,露西似乎是被淹死的,她的骨骸躺在蟹螯中间,与鳄鱼和龟的卵混杂在一起,却没被猛兽咬伤的痕迹。这似乎符合水猿理论的预测。
  

但没有多少学者把这一证据当真,因为不同地层的化石是有可能被冲积在一起的,某种巧合不能解释必然现象,水猿理论要想进一步得到认可,必须寻找更有力的证据,而不能总是模棱两可。
  

尽管如此,仍有很多学者对这个理论有兴趣,他们甚至关心水猿在水下如何抓鱼,有人设想,猿人应该是张着嘴在水面上等鱼的,一旦有哪条锉鱼撞上嘴来,就一口咬死。据说这种说法也是有依据的,因为美国康州就有一超强男人擅长在水中咬鱼,他从不钓鱼,因为他认为咬鱼比钓鱼容易的多。
  

说一千道一万,这一理论只是听起来漂亮,在真正严格的科学论证面前难题很多,比如它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还保留着部分体毛。但最大的难题是至今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考古学家连一块水生猿的化石都没有找到过。他们只能以美人鱼的传说来给自己增加信心。
  

问题是这个理论理解起来很舒服,也符合人们的日常观察结果,到了2002年,有一位法国医学家拓展了这一理论,他提出,人类不但有过一段水生生活,而且祖先就是海豚!出此狂言的主要依据大多是水猿理论提到过的内容,甚至把人类喜欢吃鱼也当作证据之一,岂不知人类本就是杂食动物,何止是鱼,任何动物落入了我们的法眼,只要味道不错,都是在劫难逃。
  

关于水猿理论,就介绍这么多,至于各位颇为感兴趣的关于生殖器及性交体位问题的论述,只能到性别一章再加以讨论了,毕竟本章的任务是讨论体毛,所以此处先设一悬念。
  

没办法,科普文章实在是难有悬念啊。
  

与广为人知的水猿理论相比,为正宗人类学家们所普遍接受的另一个重要体毛理论却知者不多,这一理论虽然也有人表示反对,但是论证却更为有力,表述也更为科学,这就是散热理论,是当前最为主流的人类体毛理论。
  

只是不知各位看官以为如何。

 

三,散热理论
  
  我最不喜欢看的比赛就是马拉松,那么漫长的比赛过程,所有运动员都累的汗流浃背精疲力竭,冲刺的时候都难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没有哪种动物像人类这样傻,会举行这样一种无聊的比赛。
  

如果你用心观察,还会有更加惊奇的发现,自然界里不但不会有这样的比赛,甚至没有哪种动物能经得起如此不间断的长途奔跑。即便是最能长跑的赛马,在马拉松这样的比赛中都有可能被跑死,跑死的原因不是心灰意冷,而是身体太热,大量的热量散不出去,于是大脑被热的崩溃,内脏功能紊乱,只有死路一条。
  

家在农村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家里来客人时需要杀鸡,那时孩子们的光脚板就有了用武之地,他们只有撒开双腿一阵猛追,无论多么骄傲的公鸡都会被追的倒地不起,引首待刀。
  

猎豹冲刺的距离一般不超过一百米,狮子更是连一百米都懒得跑,它们在每次冲击后都会大口喘气,腹部用力的起伏,用以尽快散发那一刹时的冲动而产生的巨大热量。
  

狼往往以耐力著称,但它们跑步的方式很独特,是以小碎步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消耗能量极低,所以产生热量也不会太大。它是以最低的消耗获取最大的收益。事实上它们正是利用了其他动物不能长距离奔跑这一特点。如果大家都能跑,所有的狼都会被活活饿死,没有谁会在乎它的追杀。
  

玩不起长时间长距离的奔跑是动物的一大通病。
  

这一通病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能源,因为很多动物跑死的时候身上仍然存留着大量脂肪,被追杀的肥猪端上桌的时候仍然是肥猪。
  

那么根源在哪里呢?在于散热性能不佳。在热量的保存与散失方面,动物存在着两难选择。
  

首先,它们需要保存热量,这是活下去的本钱,对于恒温动物更是如此。而同时又要注意散发热量,不然稍一动作就会被热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极熊,北极熊的行走永远是慢腾腾的,就因为它的皮毛保温性能太好,稍一加大运动量,立即会把自己热中暑,甚至直接倒毙在冰天雪地之中。
  

凡是迫不得已,需要长距离奔跑的动物,首先就要处理好散热问题,随便瞎跑是要送命的。不同的哺乳动物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狗,它们主要靠大口喘气,太热的时候会把舌头伸出老长来,这样散热效果就会更好;猫的舌头不长,所以它们主要在晚间凉爽时活动,或者与主人一道呆在空调房间里;没人疼爱的羚羊则把小静脉作为散热器,就像是卡车的散热管一样,通过血液交换而迅速降低动脉血的温度。
  

同时,这些动物还会相当注意控制运动的激烈程度,除非遇到生命危险,一般不会狂奔不已。为了追逐水草而长距离迁徙的角马会经常休息,一来是为了吃点草补充能量,一来是为了散失热量。
  

没有动物能摆脱热量平衡约束。人类,当然也同样如此。

 

人类在很多方面都大大低估了自己的身体能力,总觉得自己不如狮子强壮,不如豹子跑得快,不如猫那样灵巧,甚至连狗都不如,因为嗅觉比不过人家。但现在人类学家已经在重新考量这个问题,事实上人类在很多方面都有值得骄傲的本钱,比如长跑能力,人类在自然界中就独占鳌头。
  

大约在两百多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在非洲草原撒开双腿开始了长跑运动。他们腿很长,远远超过了其他灵长类动物,所以迈开的步伐也很大。又宽又硬的膝关节和强健的腱肌都是其他猿类所没有的,这些设备没别的用处,就是为了跑步,特别是跟腱,平时走路时都用不着,跑步时却离不开它。

人类还有一个肥大的屁股,而这屁股也是有道理的,那不只是为了自己坐着舒服,黑猩猩也经常坐着,但它们的屁股就不大,更不肥。肥大屁股的重要作用体现在那发达的臀肌上,这对跑步至关重要,可以平衡躯干,防止身体前倾,不至于跑着跑着一头栽倒在粪堆里。所以,人类是天生为长跑而设计的动物。
  

为什么人类要长跑呢?
  

这问题现在应该可以达成一致意见。在那个生存竞争异常激烈的大草原上,没有哪种动物会主动把自己送到人的嘴边,而且那时的人们还不懂种植,不会养殖,他们所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长途追杀。
  

为什么是长途追杀而不是短程追杀呢。
  

因为短程追杀不是人类的专业,在非洲大草原上早已云集着众多高手:狮子,猎豹,鬣狗还有狒狒等,都是短程猎杀专家,特别是狮子,成败只在一击之间,一击失手,则当即罢休,根本无意远追。因为它明知自己根本跑不过食草动物。所以长途追杀是早期人类的最佳选择。
  

因此,它们被人类学家称为狩猎猿,两百多万年前就已具备了跑马拉松的实力。狩猎猿的追击是很可怕的,它们不偷袭;不隐蔽;也不下陷阱,当时还不具备这种智慧;更不使用什么像样的武器,刀枪棍棒都是后来的发明。它们只有一招:不急不慢的持续追赶。
  

猎物在这种持续追击之下,不能吃草,无法喝水,没有片刻休息,一直处于惊恐之中,而越是惊恐则越消耗能量。除了成为人类的美餐,它已别无选择。
  

现在非洲桑人仍在采用这种捕猎技术,美洲印第安人和澳洲土著也深谙其道,方法很简单,就是死追,有时会盯着一头鹿追上一天一夜,有时可能会带上点干粮,一旦开始就穷追不舍,则中途不换人,不喝水,不休息,直到把猎物追服了为止。
  

也就是说,长途追杀是有效的。
  

要证明人类有过狩猎时期,这个相对方便,比如在大约200万年前的化石中,人类的遗骸附近已发现很多动物化石,这表明人类已开始屠宰动物,而且,此后人类的脑容量开始增大,这只能得益于肉食营养的增加。这些肉食不可能有人送上门来,只能来自于狩猎。当然,也有可能来自于肉食动物吃剩的残羹冷炙,但是抢夺剩饭的竞争者实在是太多了,人类在这方面根本不具优势。你可以想像一下,你首先必须赶走狮子,然后还要对付成群的鬣狗,它们是剩饭的有力争夺者,此外还有天上盘旋的秃鹫。与其和它们争一顿饭,还不如自己去追杀来的更安全。
  

好了,说了这么多,该回到正题上来了,人类这么能跑,难道就不担心身体过热吗?特别是非洲的阳光那样的毒辣。回答是肯定的,当然要提防身体过热。所以人类拥有所有动物中最为精良的散热设备:脱了毛的皮肤。
  

人类脱毛是为了在追捕猎物时更有效的散热,这就是散热理论的核心思想。因为脱毛的目的是为了狩猎,所以又称“狩猎假说”

 

插曲:文化进化
  
  在探讨人类的生物进化的同时,另一批学者开始研究人类的文化进化,因为人类从茹毛饮血的野蛮动物成长为文质彬彬的现代人,文化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文化也与动物本身一样,也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比如我们中国,先是百家争鸣,各种人发生了各种声音,每种理论都在表述着自己的治国理想,后来儒家文化成为统治文化,而儒家文化在出现之后,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每一个朝代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儒家文化进行不断的修改。所以,我们现在听到的儒家文化,和当时孔子提出的理论,已经相差很大了,有的意思甚至完全相反,但这种文化却越来越适应人们的需要。现代中国仍然批判性的接受了儒家文化,这正是文化进化的一个典型例证。就像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着生物进化一样,我们每个人也同时在经历着文化进化。特别是科技的发展,使文化进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比如在二十年前,电脑还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东西,而现在却渗透进了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人类的网络用语就是一个新的文化现象。
  

我们要想更好的生活,不仅要适应环境,也要适应文化。

 

要想了解人类的皮肤在散热方面有什么特色,先看看它的结构,你会发现确实与众不同。
  

在不使用风扇的天然条件下,能迅速降低体温的有效手段就是出汗,哺乳动物大多具有三种出汗途径,那就是分布在皮肤上的大汗腺、小汗腺和皮脂腺。大汗腺和皮脂腺都与毛囊相通,出汗时含油量大,所以把毛发搞的油光鉴亮,如果出汗太多,油脂太重,甚至会把毛发粘在一起,头油较重的朋友对此应该有印象,所以散热效果一般。对散热最重要的是小汗腺,它们密集的分布在皮肤下,直接向体外开口,主要分泌盐与水分,可以带走大量热量。
  

现在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出来了,我们的小汗腺数量远远多于其他动物,这样在运动时就容易蒸发更多的水分,因而起到极好的散热效果。所以我们很容易看到人类痛快淋漓的流汗,有时一天分泌的汗液足足可以装满二十多个矿泉水瓶。但我们很少看到其他动物有这种表现,一是因为它们不容易出汗,甚至有的动物根本不出汗,就算出汗了,也会被凌乱的毛发所遮挡,不能迅速的挥发在空气中,这样散热的效果当然无法与人类相比。
  

可以这样认为,其他动物带有毛发的皮肤的主要任务是保暖,而人类脱去体毛的皮肤的主要任务是散热,因此人类需要保暖的时候往往会披上一件来自于其他动物的毛皮大衣,很少有人想到要穿人皮制成的外套。
  

人类脱去体毛后的强力散热效果使得我们可以经受住高温的考验,然而附加效果更是令人吃惊,因为散热能力提高,所以人类可以长途奔跑成功追杀猎物,这使人的营养水平有了大幅上升,为神经和大脑的复杂化提供了可能。大脑的一个重要缺点是不能忍受高温,而皮肤散热器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结论很清楚,脱毛提高了人类的智力。
  

那么,为什么在同样环境下狩猎的其他动物体毛没有减少呢?比如狮子和猎豹,到现在仍是一身的毛。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前面已经回答过了,狮子这类动物并不热衷于长途奔袭,它们大多时间都呆着不动,其懒惰程度简直令人发指,有人观察到一只雄狮在半天时间内连头都不转一下,只是耳朵偶尔抖动以表明它还活着。实在饿的不行需要捕猎的时候,也大多选择在太阳落山以后,那时光线暗淡易于伏击,更重要的是气温也降了下来,略作行动也不至于中暑。并且真正投入战斗的往往是雌狮,它们的个头相对较小,散热能力要比雄狮强一些。
  

很多哺乳动物还有一套独特的设施来为大脑降温,这设施是人类和其他灵长类所没有的,就是通过颈部的颈动脉丛,这些颈动脉丛紧挨着附近的鼻腔,可以有效的带走大脑产生的热量,从而冷却大脑。所以,它们就算不裸露皮肤,日子也能过得去。

 

然而有人会反问:既然狮子与猎豹可以选择在清晨或者黄昏天气凉爽的时候进行捕猎,为什么人类非要在大白天顶着大太阳开工呢?如果人类也像其他动物那样错过太阳最热的时候出动,不就没有必要脱毛了吗?毕竟那毛衣是有用的,因为到了晚上气温降低,人类不得不面对寒冷的威胁。
  

事实上现在我们还无法判断人类当时到底是不是在大白天活动,因为从化石中无法得出相关信息,但我们可以推测。在如今的非洲大地上,只有两种动物顶着热辣的太阳在大白天捕猎,一种是野犬,另一种,就是人。
  

那为什么人类不在早晚出动而白天像其他猎手一样伏在树荫下休息呢?很简单,有些事情人类不去做,不是因为不愿意,而是因为不能够。
  

如果原始人类非要向其他动物学习,也在早晚避开太阳捕猎,那就不得不面对狮子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而且必须靠粗暴剧烈的体力活动来解决猎物,看看狮子是如何费力扳拖倒野牛你就会知道这事的挑战性有多大。此外早晚时光短暂,只适合作短程追杀而不是长途追击,时间根本不够用,有可能追着追着天就黑了,到时你连回家的路都摸不着。
  

所以,错过捕猎高峰,只在大白天动手,对人类来说是合理的选择,而这选择的代价就是必须脱去体毛以更好的散热。
  

这时,散热理论面临着第一个严重的质疑。既然脱去了毛发,早期人类该如何应对太阳的暴晒呢?
  

很多人,特别是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农民,都有过后背被太阳晒出大片水泡的经历,本楼主就曾深受其害。所以太阳的威胁绝不能小瞧,更不要说阳光中的紫外线会造成皮肤癌。
  

在强烈的阳光下,薄薄的一层遮挡物都足以减少大部分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阿拉伯人给我们作出了示范,他们在酷热的沙漠中穿着肥大的长袍,空气可以在长袍下自由流动带走汗水。长袍质地还要厚一些,最好是白色的,这样可以有效抵挡阳光的暴晒。
  

问题是早期人类没有宽大的长袍,而它们又脱去了浓密的体毛,到底该用什么方式来对付太阳呢?对此疑问,人类学家不但给出了答案,而且给出了两个答案。

 

第一个答案是头发。人类的头发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最奇怪的,因为它会不断长长,在没有理发师的时代,非洲大草原上每一个人都长发飘扬,这是何其壮观的景象。后面我们还会继续讨论头发的其他作用,这里只先说说与太阳的关系。
  

在强烈的阳光下,直立奔跑的人类最脆弱也是最危险的器官就是大脑,而头发正起到了保护大脑的作用,浓密的长发把阳光的损害降到了最低。好处还不止这些,因为人是直立的,身体与阳光平行,高高在上的头发不仅仅保护到了大脑,同时还像一把小伞一样罩住了身体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皮肤免受照射。
  

这同时也解释了其他动物为什么没有长发,因为它们四肢着地,身体与阳光垂直,就算有头发作用也很有限,它不能遮挡到身体的其他部位。所以这些动物最佳的方案是在阴凉处呆着而不是冒险在阳光下狂奔,因此它们不需要长发。
  

另一方面,如果像猫和狗这样的四蹄动物都有着长长的头发,可想而知情况会有多遭,它们会时常踩住自己的长发而寸步难行。
  

有时进化论的逻辑就这么简单,只看你有没有进行过思考,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尽管有些结论可能毫无意义,比如上面这条就是。

 

第二个答案是肤色。很少有人知道黑猩猩浓密的黑毛下的肤色却是可爱的粉红,据此可以推测早期人类在有毛的时候皮肤也应该是粉红色的,问题是现代人没谁的皮肤仍然粉红,所以期间必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肤色的变化是可以从基因中找到出线索的,这给出了一个追踪人类脱毛时间的重要线索。因为肤色变化必然发生在脱毛以后,或者说只要脱毛,肤色就必须发生变化,否则将很快被太阳晒死。结果,还真的找到了这样一个线索。
  

2004年,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检测了一个控制人类肤色的基因序列。经过分析,他们认为非洲黑人几乎都有一个相同的肤色基因突变,用分子钟推测,这突变的时间大约在120万年前。就是说,最迟从那时起,人类的肤色开始变黑。相应的说,这也应该是人类脱毛的最晚时间。变黑了的皮肤含有大量黑色素,足以吸收阳光中可怕的紫外线,借此保护皮肤免遭皮肤癌的折磨,所以这无疑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件极其合身的便携式黑色保护伞。
  

关于肤色变黑的系列问题,以及后来又变成其他肤色的问题,将在人种和肤色一章中加以详细讨论,此处暂且不表。
  

120万年前脱毛是一个合适的时间点,那时人类刚刚直立了大约40万年,完全符合脱毛对奔跑散热作用的预测。早期人类化石表明,那时它们的身体比例已经和现代人相当,也就是有了长途奔跑的能力。关节化石磨损情况也表明,它们确实在跑步。
  

如果脱毛时间的推测确凿可信的话,那么“穿衣说”和“寄生虫说”等理论都将不攻自破,因为人类穿衣服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最乐观的估计也是在20万年以前。
  

也就是说,在非洲阳光的照射下,我们的祖先就这样长发飞扬,赤裸着身体,毫无顾忌的在非洲大草原上纵情奔跑了一百多万年,那是何等潇洒与壮观的景象。当你还在为足球场上某些裸奔的狂人而惊叹时,不知我们的祖先对此有何感想。
  

这一理论是如此的简洁优美,不像水猿理论说的那样人类又要下水又要上岸,把人折腾的够呛。围绕散热理论的各种证据也都能自圆其说,与人类的直立、脑容量的增大及肤色的变化等重要现象也能互相印证,所以我们欣赏这一理论,而且也被主流学术界所广泛认可。但这并不等于没有反对意见。
  

反对最激烈的,就来自于宣扬水猿理论的摩尔根。要忘了,她是一个女人,所以她用女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个理论,很快,她发现了这个理论的巨大破绽。各位聪明的,你能想到她看出了什么问题来了吗?

 

摩尔根认为,散热理论无法解释女人也脱毛的现象,因为女人毕竟不需要像男人那样出去打猎,那她们为什么也脱毛了呢?
  

支持者认为这个问题并不可怕,首先,女人不一定就不出去打猎,其次,就算女人不出去打猎,那么成功脱毛的男人也会把自己的脱毛基因随机的传给下一代,因为脱毛性状并不是伴性遗传的,因此后代无论男女,都有脱毛的可能。长此以往,脱毛就成为流行事件。
  

其实,真正难以解释的不是这个问题本身,而是从这个问题引申出来的另一个问题。
  

脱毛性状虽然可以随机遗传给后代,但不脱毛性状也应该可以随机遗传给子女,那为什么不脱毛性状基本消失了呢?至少对于女人而言,如果她们不出去打猎,身上保留一层毛发也不是什么坏事,现在的女人不是都喜欢买名贵皮草吗?可为什么她们的皮肤反而比男人更加光滑呢?
  

这可不比脱毛以后晚上受凉怎么办那样容易回答了,谁都知道皮下脂肪有助于夜间保暖。但女人皮肤更加光滑的问题与脂肪关系不大。
  

这时,散热理论承认无法解决所有难题,有些问题不得不转而求教于另外一个令人惊艳的理论。
  

这个理论将试图对所有人体难题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这究竟会是什么样的一个强悍的理论呢?

 

四,为什么不脱光?即脱之,则光之。这是很多人的兴趣所在。
  

人类既已开始脱毛,为什么又没有脱光呢?毛发在很多部位仍然残存。最引人联想的大概就是腋毛和阴毛了。其实最引人联想的反而最容易解释,因为该局部地区是很多激素的集散地,毛发的残存有利于某些激素、特别是性激素在更长时间内发挥作用。请想一下,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上,一个长期不洗澡的雄性古猿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浓烈的勾魂气息足以让方圆几公里以内的雌性古猿为之神魂颠倒意乱情迷。那时语言和文字还不成气候,情诗与情歌还派不上用场;也没有用鲜花和蛋糕表达爱意的浪漫情调;试问,还有比这种四处散发的天然勾魂气息更有效率的求爱手段吗?而这无法抗拒的勾魂气息主要就是从腋下和阴部散发出来的,如果不幸某个古猿连那里也没有毛,所有气息在分泌出来后都迅速消散在风中,那么更不幸的事情就会随之而发生,它在空旷的大草原上将长期无人问津,没有人知道那儿还有一个多愁善感的家伙正在为情所困,它将因此而孤独终生,它那可怜的局部无毛的基因也将无人继承。这就是腋毛与阴毛得以存在的合理解释。
  

当然,人体的很多东西都是一个好处跟着另一个好处的,这也是人体的精妙所在,它总是把有用的东西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比如腋毛,还可以在古猿的激烈奔跑过程中减少两臂摆动时与躯干之间的摩擦。阴毛也可以对阴部有一个基本的防护,特别是在尾巴丢失人体直立以后,这种防护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因为太突出太惹眼的东西总是战斗中最先受到攻击。
  

如果说科学家们对于体毛、头发、腋毛和阴毛等各种毛总可以讲出点道道来,并且似乎也都挺能说的通,那么胡子就不这么容易糊弄过去了。
  

与以上局部地区毛发不同,那些都是男女兼备的,白虎星并不常见,常见的是胡子。
  

更常见的是男人有胡子,而女人则没有胡子。这怎么解释?
  

在注意到胡子这个巨大而明显的差异的同时,还有一个大家时常感觉到但却很少考虑到的差异,那就是相比男人而言,女人的皮肤更为光滑细腻,这又是为什么?
  

生物学家们为此而伤透了脑筋,几百年来他们不断被另人追问,自己也在暗中不断追问自己:男女之间,为什么会有如此差异?
  

这个问题本来与胡子两不相关,但现在被一个惊艳的理论给一锅解决了。
  

而这个强悍的理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显得那么卓尔不群,几乎把生物学界完整的划分为两大派,两派之间也互相攻击了许久,彼此指责对方的无知。直到最近,他们才有了和解的迹象,这一令人惊艳的理论也才有了更加科学的地位。

 

提起这个话题,要把时间向回推到一百四十多年前。
  

进化论的开创者达尔文有一段时间对孔雀非常着迷,他曾花大量的时间观察孔雀的尾巴,那不是为了欣赏,相反,孔雀漂亮的大尾巴让他很愤怒。根据自然选择理论,动物身体的结构必然要为生存带来某种好处,但是这个漂亮的大尾巴却似乎是个例外,它明显的不能为孔雀带来任何好处,那么大,那么张扬,到处显摆,惟恐天下不乱的样子,花费如此大的代价长这么一幅尾巴对生存到底能有什么意义呢?在狮子等猎手的眼里,它只不过是一盘装扮的五彩缤纷的肉食而已。
  

这个问题让达尔文很痛苦,如果他找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自然选择理论就将败倒在孔雀的尾巴之下。那是一种比败倒在石榴裙下还要失败的失败。
  

他的脑袋很大,思考也很有效率,最后,他终于给出了一个答案:性!
  

1871年,达尔文出版了继《物种起源》后另一部重要的进化论著作,《人类的起源与性选择》正式提出了性选择理论,他计划用这一理论解释所有自然选择无法解释的现象。也就是说,在达尔文那里,存在两种选择力量,一是自然,一是性,通过了自然选择,只是解决了生存问题,而只有通过性选择,才能解决后代问题,两者缺一不可。自然选择的例子已是遍地皆是,而且似乎人人能懂,不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吗。
  

但性选择就不那么好理解了。很多生物学家都有自己的倾向性,特别是男女不同,倾向性更是明显。有的学者坚称,这个世界只有自然选择,根本没有什么性选择。进化论的另一位开创者华莱士就是力挺自然选择反对性选择的重要代表。
  

出乎达尔文的意料,这一次生物学家们没有多少站在他这一边,很多人支持华莱士,否定性选择的存在,所以性选择理论一直被埋没了一百多年。直到现在,才突然暴发出异样的光芒。
  

因为自然选择确实遇到了难题,而性选择正好可以替他们解开这些难题。
  

比如,作为性选择理论标志性例证的孔雀的尾巴,用自然选择的眼光来看,意义何在呢?根本没有意义,而且是累赘。
  

那这尾巴又为什么会出现呢?
  

自然选择提供了很多解释,但都很牵强。
  

而性选择则直接给出最简明的答案:只是因为雌孔雀看着开心。
  

因为雌孔雀有这种品味,有这种审美观。
  

或者说人家就好这一口,雌孔雀就是喜欢这么一幅漂亮的大尾巴。
  

所以雄孔雀就必须长着这么一幅大尾巴。
  

当把这一原理运用于人类的胡子时,解释的方式是类似的。
  

胡子或许对男人没有什么特殊的作用,甚至是累赘。但是女人喜欢,所以男人必须长胡子。
  

如果联想到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的数不清的太监的话,这理论似乎颇能让人点头。确实,没几个人喜欢太监,不光是女人,连男人也不喜欢太监,不光是古人,连现代人也不喜欢他们。看垃圾剧的善男信女们没几个不指着太监咬牙切齿的。
  

这里有社会因素,也有生物因素。
  

不长胡子的太监会给常人一种另类的感觉,虽然没有几个人见了太监就真的去检查他们的裆内真情。
  

但人们会估计到他们裆内无祸。
  

是他们的脸,泄露了裆中的秘密。
  

从这一点推断,胡子可能确实和那玩艺有点牵连。

 

达尔文本身就是大胡子,所以他很关注胡子的功用。他觉得胡子只能用性选择来解释。也就是说,胡子是作为一种男性象征而起作用的,而不是一种具体的工具。
  

某种意义上,胡子与狮子的鬃毛作用相仿,竞争时可以起到威吓对手的作用。相同物种之间兵不血刃的解决争端是动物界的通行原则,没事就打的死去活来只是个例,那可能是用餐时间到了,或者正处于发情期。
  

如何快捷省事的解决争端是动物们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如果能用胡子就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那是最理想不过的了。
  

事实上胡子正起到了这种作用,它的好处是真实可见,而且无遮无挡一览无余,正像是高高树立的广告牌,所以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可以想像,当柳永这样的文人遇到了张飞这样的武人时,两人大概不会大打出手,柳永只需要看看张飞的胡子,就应该知趣的退出战斗。科学家们把这叫仪式性争斗。
  

胡子当然不是武器,对手不会被胡子勒死,决定胜负的是胡子所产生的广告效果,对决者们必须知道这样一个不言自明的道理,能长出那么大一部胡子的男人,体格也必然强壮。不了解或者不能很好的掌握这一道理的人,基本上已在此前的各次战斗中被打死的差不多了。
  

现代生物学已经证明,胡子的旺盛程度确实与雄性激素水平有关。这也造成了一个极为普遍的人类现象,所有人种的男性均比女性的胡子多。而正常的雄性激素水平又与体格成正比关系。所以,胡子是身体强壮与否的重要指标。
  

在靠肌肉打拼天下的年代,体力强壮与否是何其重要啊。
  

有理由相信,作为体格重要标志的胡子不但受到了男人们的重视,也受到了女人们的重视。男人重视胡子是为了给自己更好的打广告,他表面的意思虽然是:你看我的胡子多漂亮,但深层的含义却是:你看我的体格多强壮,更深层的含义是:你看我的雄性激素水平有多高,而终极层次的含义则是:你看我的基因有多好。
  

女人当然没法直接去检测男人的基因到底怎么样,到现在基因测序仍然是一件代价极高的事情。同样的,她们也不方便直接去检测一个男人的雄性激素水平和体格强壮程度。最方便的检测手段应该是间接观察胡子,这手段效率极高,一眼就可以搞定,当然,如此省事而高效的检测手段出一点偏差也很正常,因此我们不能指望所有大胡子都是大英雄。与岳飞同时代的武将杨沂中就长着一部漂亮的大胡子,这个人也是岳飞的结拜兄弟,但他对赵构言听计从,正是他奉旨捉拿了岳飞,并奉旨监斩了岳飞,所以被时人称为有胡子的太监。而与杨沂中相比较,岳飞则基本上没什么胡子。
  

但毕竟我们可以理解,女人不是无端喜欢上有胡子的男人,她实在是看中了那胡子所作的广告,那似乎证明这男人体力有一定的保障,相应的,能给她带来一定的生活保障,更相应的,有能力养活她和他生下的子女。所以,好品味,有时取决于好基因。
  

因此,从男女两方面来看,你都应该理解胡子是多么的重要。
  

这么重要的东西当然不能随着其他体毛一道脱去了。
  

正因为胡子的广告效应是如此重要,所以古人对胡子都很重视,他们会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摆弄这东西,梳理,染色,上光,加上套子,设法弄成卷曲状,或者搞出各种造型,等等,花样繁多,各成习俗。埃及的法老在出席重大活动时都要戴上假胡子,这样可以显示更强大的权威性。这方法是如此的有效,后来连女法老也要戴上假胡子。宋朝的仁宗皇帝就曾专门给外国来使展示他们的官员的胡子,他认为那显示出了中国气象。
  

中国古代的英雄多是大胡子,关羽、张飞、包拯等等,无不是以个性极强的大胡子形象示人。与此相应,京剧里的宰相形象一般都是大胡子,而丑角的胡子却很小。
  

四十多岁的人应该记得,有一段时间家家都贴有几张重要的画像,他们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还有中国的毛泽东。我们不谈政治,而只从胡子的角度来看,这几张画像也极有意思,正好根据时间呈现出胡须递减的情况,马、恩是大胡子,列、斯是小胡子,到了毛泽东,干脆把胡子剃光了。
  

周恩来本来是有大胡子的,也被毛泽东要求给剃掉了。
  

既然胡子这么重要,男人又为什么又要剃胡子呢,甚至完全剃光?或者说,他们为什么要自己砸掉自己的广告牌呢?

                   极具特色的达利的胡子

                   请注意胡子的变化

                 周恩来的胡子很长

 

当然没有人愿意自毁广告。事实的真相是,他们正计划树起一块新的广告。
  

刮胡子起初出于战争的需要,肉搏战时期,很明显的,胸前的一把大胡子很容易被敌人抓住。后来刮胡子才演变为男人自觉的行动,因为他们突然发现,时代变了。
  

文明的发展意味着肌肉男时代的结束,特别是新式武器的出现,更是给了肌肉男当头一棒,人类对知识与艺术的重视第一次超过了对体力的重视,肌肉男渐已式微。这时,很明显的,继续打出那种老式广告已经落后于时代了,于是男人们开始考虑新的广告形式。剃掉胡子是这种努力的第一步。
  

剃掉胡子以后的男人有了意外发现,他们看上去显得更年轻,产生这种视觉效果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小孩子都是没胡子的。同时,他们看上去也更整洁,可以显示出某种胡子所不能表达出来的修养。胡子虽然可以给人一种权威感和强壮感,但同时也会给人造成苍老与邋遢的印象。于是,刮胡刀这一产业应运而生。
  

起初,人们还舍不得突然丢掉这个用了几百万年的广告牌,因为那等于无条件放弃权威与强壮的宣言书。但是刮胡子所带来的好处是如此的明显,新男人们又根本无法抵抗。面对这种两难局面,折衷与妥协是必不可少的。
  

在刮胡子和不刮胡子之间得到平衡的有效手段就是刮一半。这样,人类在刮胡刀的帮助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小胡子。
  

希特勒的小胡子之所以那么出名,是因为它确实出名。
  

日本人的小胡子也是同样的道理,日本军人试图用这种方式证明他们强大的同时而又年轻有活力。
  

到了现代,刮不刮胡子彻底成了自由的选择,男人们多在这两种选择之间徘徊,他们有刮的权力,也有不刮的自由。在刮与不刮之间,虽然没有用语言表达,但确实体现了某种微妙的心态变化。
  

总而言之,胡子已失去了往日的重要性。这也给男人们带来了一个新的手势。以往男人在仪式竞争中会提醒对方注意自己的胡子,提醒的方式就是手捻胡须。但自从刮了胡子以后,男人们没得胡须可捻,于是习惯性的摸起了下巴。
  

这是一个新的习惯,表达的却是旧的意思。当一个男人对着你摸自己的下巴时,事实上是在向你示威,并试图展现自己的威严。现在,你已经应该能明白女人为什么没有胡须了。

 

女人没有胡须并不是因为没有长胡子的基因,而是刺激胡子生长的雄性激素水平不够,如果天天给女人注射高水平的雄激素,她们也照样长胡子。
  

那为什么女人没有足够的雄激素呢,因为女人不需要直接参加战争,不需要体格强壮,也就没有必要在嘴唇处挂上一张巨幅广告。
  

她们需要的,就是迷住广告打的好的男人,让男人为她而战争。而女人能够迷住男人的最大本钱就是年轻。
  

年轻是女人持有旺盛生殖力的重要保证,男人们对老太婆的兴趣一般不大,实在是因为她们的生殖能力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这是一种反向的性选择,即男人对女人的选择。不需要太多的科学实验就可以证明,当一个有胡子的女孩和一个没胡子的女孩同时找对象时,没胡子的女孩找到到对象的数量和质量恐怕都会显著高于有胡子的。各位可以在心里自己证明。
  

所以女人就尽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在科技不发达的前提下,看起来更年轻的方法主要有两辅相承的两条:一是不长胡子,一是皮肤要尽可能的光洁细腻些。暗淡与皱巴巴也会让人感觉苍老。
  

没有胡子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可以展示女人脸上更大面积的皮肤,把她的光洁细腻更好的向男人们宣传。
  

到了现代,女人们已不能满足脸上那一小片皮肤的宣传效果了,她们试图展示更大面积的皮肤来证明自己年轻,证明自己健康,证明自己没有寄生虫也没有皮肤病等等,由此证明和她们发生亲昵关系是没有生命危险的。而有趣的是她们往往选择裸露背部,或者是胸前局部,虽然遮遮掩掩,但仍能把皮肤光洁诱人的本质展露无余,男人们在感觉赏心悦目的同时顺便垂涎欲滴。有些得寸进尺的家伙不禁对这种欲露还休表现出强烈不满,她们为什么不直接坦露乳房呢?
  

不是没有直接坦露乳房的人,但毕竟少数,除了怕冷以外,当然还有更复杂的原因。在两性一章中对此将作详细探讨,其中可能涉及女人害羞的根源。

 

性选择理论不只是解决了男人有胡子女人没胡子的问题,回答了女人的皮肤为什么体毛更少更为光洁,而且把其他类型的体毛问题也都考虑了进去。他们还认为头发也是性的标志之一,与所谓散热等关系都不是太大。
  

人类在择偶时往往喜欢长发飘飘的异性。就算到了今天,头发仍有强烈的性暗示作用。有一种说法,女人最怕发胖,而男人最怕谢顶,到美容医院要求植发的男人数量与要求隆胸的女人数量相当,暗示男人的头发与女人的胸部在吸引异性方面同样重要。正因如此,少男少女们无不花费大量时间在折腾头发上。老年人则无此需要,他们自知江河落日,就算再折腾,只怕也难觅芳心暗许。
  

至于腋毛、阴毛等等,更与性有关了,性选择理论把这些毛发当成是性成熟的标志。如果你发现某人某处有毛,就表明可以交配了,否则就是无效活动。
  

男人胸毛的意义则与胡须类似,有研究表明,绝经期前的女人对有胸毛的男人感兴趣,而绝经后的女人则相反。这是极其有趣的对比,因为绝经后的女人雌激素水平降低,对男人的兴趣也急剧减少,所以胸毛广告对她们没有效果。
  

至于眉毛,除了可以挡住雨水汗水对眼睛有保护作用外,还可以表达情感,人们都知道紧锁双眉意味着什么。同时,男人有两道剑眉也可以迷到为数不少的女性,而贼眉鼠眼的人则要吃亏不少。
  

怎么样,你认为性选择理论说的有道理吗?反正支持性选择理论的人认为他们的理由很充足,比如当前世界上不同人种之间,男人的胡须和体毛类型是千差万别的,但女性体毛类型几乎没有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因为主要是女人在选择男人,而不是男人在选择女人。男人为了满足女人不同的选择品味,所以进化出了不同的胡须与体毛类型。而女人则不然,她们以不变应万变,体毛类型始终如一,爱看不看。
  

另一个更广泛的证据是,现代社会的男人都普遍喜爱皮肤光滑细白的女人。这种单一的欣赏品味也是体毛性选择效果的有力证明。
  

这是所有理论的共性,支持者们都会说出一大堆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来,不信,我们再看看下面几个理论,也同样说的头头是道。

 

五,其他理论
  
  普通人最容易接受这样一个理论,那就是人类因为穿衣服而脱去了体毛,这样的理论科学家当然也能想到,1985年就真的有人提出了衣着说。该理论认为体毛减少虽有利于散热,但不利于保温。体毛不能随便脱去,只有衣服出现之后才有可能。宽松的衣服可穿可脱,使人类彻底放弃了对体毛的依赖,再加上火的使用,体毛才被人类所摆脱。
  

衣着说虽然符合一般逻辑,但不符合考古证据,对人类漫长的进化史而言,穿衣服的时间实在是太晚了,以至于有理由相信人类在穿衣服之前就已经裸体很久了,否则穿衣服以后的那点时间根本不足以使人类产生如此巨大而彻底的变化。如果说这一点还可以争辩的话,那么新的人类学调查结果则让这一理论彻底无语。原来有些原始部落长期与世隔绝,特别是在亚马逊和东南亚的热带丛林中,一些部落根本没有穿衣服的概念,除了对生殖器略加照顾以外,无论男女老少,都是全天侯全身裸露的,而他们的体毛依然稀少。这些原始部落对衣着说喊出了一个很大声的字。
  

与衣着说相关联的一个理论是用火说,认为是人类学会了用火而导致体毛的脱落。因为火像体毛一样,都可以给人们以温暖,然而火与体毛不可兼得,身上毛太多的话,烤火时不注意就会烧了一身,说不定把自己都给做成了烧烤。这个理论面临的困难同样是时间,人类学会用火的时间也很晚,可能远在脱毛之后。周口店的北京人是会用火的,但北京人的复原图仍然披着体毛,这只是猜测,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它们到底有没有体毛。而且,用火说不能很好解释阴毛等问题,难道阴毛就不容易被烧着吗?
  

另一个可以轻松理解但同样被轻松否定的理论是物种标记说,前面已经提到过,动物之间彼此相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毛发的颜色和样式,当然赤条条白花花的裸体也很容易识别。所以有人就认为,人类体毛脱落正是一种奇特而明显的物种识别标志,这样同类之间不会搞错了对象。
  

对此一说,反对者们不以为然,要仅仅想达到互相识别的目的,有大量的方案可以采用,现代的灵长类有的采用红脸,有的采用红屁股,有的则吹大泡泡,不一定非要把体毛给脱掉,这代价未免太大。而且,所有其他没有脱毛的动物也都没有发生搞错对象的绯闻,所以这种理解根本行不通。

 

最后再介绍一个非常有趣而且似乎颇能说的通的寄生虫说,这个理论在2003年才提出,并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人体的毛发是寄生虫的理想天堂,那里营养充足,气候适宜,温暖而安全,更加免费旅行。当然,其中会滋生大量跳蚤、虱子之类的寄生虫,这些寄生虫往往会传播疾病,因为早期人类多为群居,寄生虫很方便的从这里爬到那里,疾病的传播几率很高,而裸露的皮肤有助于保持身体清洁,让寄生虫无处躲藏。现在就有很多有毛动物就是死于寄生虫疾病的。
  
  反对者说,人体寄生虫是在人类定居后才出现的。早期人类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寄生虫根本抓不到人类的踪迹。所以人类也就不会单单因为寄生虫而脱去体毛。更不要说阴毛和头发仍然是寄生虫的居住地,人类并没有根除寄生虫的骚扰。更可疑的是,这些部位恰恰更容易生长寄生虫。
  

而且,这一理论还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困难,因为它很难解释为什么有些动物也是定居生活的,比如野猪,但它们仍然保留着体毛。难道它们就不担心寄生虫的袭击吗?很多哺乳动物一直面临着寄生虫的问题,它们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在身上捉虫子,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它们的生存,它们仍然有毛,而且生存到如今。人类为什么不能这样呢?
  

为此,有人拓展了这个理论,给出了补充解释。
  

人类生活中有一个沉重的话题,那就是大便的处理。人类肯定不是一开始就知道建厕所的。现存的黑猩猩告诉我们原始人是如何处理大便的,它们的方法最简单省事,那就是根本不处理,直接把大便拉在窝里。
  

很显然,当你睡在一个地方,然后把大便也拉在同样的地方,你身上的毛发肯定会沾满了大便,长此以往,你就会失去往日的风采,变得浑身粪臭。
  

黑猩猩知道这样做不好,所以它们很知趣,它们从来不定居,每天晚上都要换一个新的地方休息,因为它们睡过的地方就是它们的厕所,它们不喜欢长时间睡在同一个厕所里。
  

所以人类必定也面临过卫生问题,而卫生问题首先影响毛发。
  

结论就是,要想定居,必先脱毛。这一说法有一定的说服力,但说服力并不是那么强。
  

因为很明显,就算把毛发脱掉,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很难想像光着身子睡在大便里的情况,那样情况仍然很糟。所以人类必然在定居之前就已解决了大便问题,也就是说,卧室和厕所必然是先分开,然后才开始定居。所以毛发不是制约因素,否则的话,连皮肤也要脱掉才对。
  

黑猩猩虽然四处流浪,有时也会注意卫生,特别是当大便遇到问题时,它们会用树叶去擦屁股。可以相信,原始人会比它们做的更好,屁股处理的会更干净。所以当它们需要定居时,屁股一定已经被搞的很干净了。
  

所以,定居并不是以脱毛为前提的,或者说,人类并不是因为要定居才脱毛的。
  

说了这么多理论,似乎所有理论都有点道理,但也都有人反对,这反应了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科学是在争论中前进的,争论可以激发人们对事物思考的兴趣,从而作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对事物钻研的兴趣是比获取单独的知识更为重要的因素,这是科学进步的真正动力所在。我们的教育缺失在于只灌输知识而不启发思考,这使得我们的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已有的知识,但却很难开拓新的知识,直接导致本文介绍的理论大多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
  

无论如何,不管哪个理论正确,或者是很多因素都在人类体毛脱落的过程中起到了影响作用,或许我们应该放弃用单一理论解释复杂现象的理念,转而用好几种理论复合在一起解释生物现象。极有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才让人类终于脱去了体毛。
  

体毛的脱落肯定是人类对生活的适应。
  

脱去体毛后给人类造成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比如体温降低,容许人类拥有更大的脑袋;皮肤的感受性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更加稳固;人类的面部表情在脱毛之前无效的,它被体毛所完全覆盖住了。现在面部表情则可以更加丰富多彩,在人与人之间可以传达更为复杂的感情,这反过来提高了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所以有人相信,正是体毛的脱落,使我们得以为人。
  

体毛的脱落还随之带来了人类的另一重要体征,没有毛发覆盖的躯体,皮肤的颜色将一览无遗。那么,选择什么样的肤色,又成了人类的另一重要谜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