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骆驼(11)

 qianhui9188 2012-03-28

修理厂的生意越来越好,陆续来了小张、小唐、小陈、小宋、小万、小曾、小马、小李。。。。。。陈秋林口袋里有几文钱了,人也变了,整天不用干活儿了,眼睛长到头顶了,说话声音特别大,经常借酒发疯,骂人是家常便饭,连他的小舅子刚强都和他吵过几次架。工友们与他更是面和心不合,很多司机看到他发疯的样子都直摇头。

九月底,我跟小朱离开修理厂,骗他说去捡棉花,(阿克苏是一个产棉大市,种植的棉花很多,户主忙不过来,就大量招民工捡棉花,一公斤几毛钱,一个人一天可以挣几十到上百元。每年到了收棉花的季节,内陆都会有大量民工涌入。)刚强和我耍得很好,他劝我坚持学修车,别去捡棉花,我们两个聊了很多。我很感谢这位好兄弟,但是我认准一个原则:小朱带我入门,现在是他用人之际,我不能不去帮他,人要讲义气。

小朱承包的是湖北人吕益明老汉在六十六的修理铺,吕师傅还经营着配件门市部,人挺喜欢热闹的。

六十六,是一个在314国道边上自发形成的 “驿站”,距离阿克苏往喀什大约七十公里的戈壁滩上,距农一师一团、二团的团部不远。这里是阿克苏河喀什之间的必经之路,过往车辆很多,难免有车坏掉,路边店就应运而生,多数是补轮胎、焊水箱、换钢板、电(氧)焊之类的活儿。总之,这里的修理工什么都干,但是没有真正精的,大修之类的活儿一般不会在这里干,驾驶员都会把车弄到市里去修。这里有一二十家汽车修理铺、几家配件门市部、十来家饭店旅店商店、一座加油站,附近还有一个砂石料场合几户放羊的维族人家。与国道平行的还有一条胜利渠,距我们住的地方大约有一公里左右,我们吃的水都是有人开拖拉机从胜利渠里面拉过来的,一车水几块钱。菜也是有人叫卖着送来,也可以自己去五十五去买。(五十五,又叫沙井子,距离六十六有十公里,也是一个路边驿站,不过要大得多,有派出所等相关机构,维族人也多,每逢星期天会有很热闹的大“巴扎”——就是汉族人说的赶集。)

早晨,维族巴郎子(小伙子)赶着羊群去放羊,我们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学会了火补轮胎、焊水箱等,以及电(氧)焊之类的技术。还接触到了东风、解放、红岩等系列车型,在这里,只要你愿意,可以接触到国内绝大多数货车类型。当然,在这里还认识了高姐、周术海、王江友、王君、小蔡、袁红、李军、小胖子等等很多同行的朋友。

傍晚,连绵起伏的大漠戈壁就像大海的波涛一样雄壮,在夕阳下显得十分壮观辽阔。记得慧茹说过,看海可以使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而今,这无边的大漠使我豪情万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心中已有打算,我在等待机会来临。

半夜三更,只要有人敲门,我们都会爬起来干活儿。滴水成冰的日子里,特别是晚上,大漠的温度可以降到零下二三十度,把手伸进汽油盆里面清洗零件会是怎样的滋味?与此相比,我宁愿让人在衣领里面塞冰块儿,你可以想象一下,反正我是终身难忘!为了以后,我咬牙忍受了所有的一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