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纱帽的典故

 林中圣诞 2012-03-28
乌纱帽原来只是民间常戴的一种便帽,定为官帽则始于明朝洪武年间。
  早在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做事的人,都戴一种用黑纱做的帽子,人称乌纱帽。到了南北朝宋明帝时,这种帽子又在民间流传开来。于是,乌纱帽便成为民间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
  明代开国皇帝朱洪武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作出决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办公时,一律要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另外,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状元、进士等,也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遂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由此看来,乌纱帽作为官帽,距今也仅有600多年的历史。
  可是到了清代,乌纱帽又被换成红缨帽,乌纱帽便不再作为官员的标志。但时至今日,人们仍旧习惯地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如丢官,依然被说成丢掉乌纱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