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质疑“白菜价买国有矿”并非仇富

 南街西巷 2012-03-28
2012-03-28 09:31:31 来源:珠江晚报
  7000万嫁女、众明星捧场,这个煤老板发家史被媒体曝光。调查发现,联盛集团董事长邢利斌第一桶金来源于租赁经营的柳林县金家庄乡办煤矿,随后其以8000万元的“白菜价”获得了当地最大、储量15亿吨的国有企业柳林县兴无煤矿的全部股权,进而一跃成为山西柳林首富,目前资产超百亿元。(3月27日《郑州晚报》)

  煤老板有权决定如何嫁女,明星为钱捧场也很正常,但由于这场婚礼异常高调张扬,让人不免对煤老板的财富来源充满好奇,对其财富来源的合法性产生质疑。

  从报道来看,这个煤老板以“白菜价”买下国有煤矿并没有什么问题,当地政府由于财政收入太少,要转让国有煤矿,这个煤老板以8000万买下,看上去是正常交易,没有可疑之处。然而,如果把“白菜价买国有矿”放在时代的大环境下来看,可疑之处仍有不少,值得媒体继续调查下去,有关部门也应该介入进来,以还这桩买卖的清白。

  由于这桩买卖涉及国有资产,转让程序是否合法,转让过程是否公开,转让价格是否合理,公众都会有质疑。众所周知,在过去不少国企改革中和国有资产转让中,出现过很多腐败现象和贱卖国有资产的现象,少数人从中渔利,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因此,“白菜价买国有矿”有没有腐败?公众有权质疑,有关方面也有责任回应质疑。

  资料显示,柳林兴无煤矿地质储量15312.3万吨,可采储量14021.2万吨。若按地质储量计算,邢利斌每吨付出的仅为0.52元,按可开采储量计算,邢利斌每吨煤炭付出的价格仅为0.57元,可谓“白菜价”。这个购买价格的确离谱。那么,这个价格究竟是在当时没有探明储量的情况下形成的,还是已经探明储量有意以“白菜价”转让?也就是说,这个“白菜价”是如何得出的,是谁评估的,很关键。

  很显然,这个煤老板因为“白菜价”买下国有矿,个人资产获得巨大增长,为以后境外上市打下基础。虽然不能说这桩离奇的买卖造就了一个百亿富翁,但却可以肯定,其百亿财富与这桩买卖有关。因此,即使这桩买卖发生的时间是在2002年,目前也看不出任何破绽,但公众仍然希望有关方面能证明这桩买卖的清白,以打消疑虑。

  需要说明的是,重新审视这桩买卖的程序和价格,并不是仇富,并不是对7000万嫁女、众明星捧场眼红,而是在质疑国有资产有没有被贱买,这种质疑,无论是对转让这个国有煤矿的地方政府,还是购买这个煤矿的煤老板,都是必要的。笔者以为,虽然“煤老板”往往与“爆发户”联系在一起,并不是煤老板们喜欢听的称呼,但如果煤老板是拿干净的财富办高调张扬的婚礼,人们也无话可说。

  国有资产贱卖、腐败现象频生,容易让公众对于不符合常理的现象产生质疑。质疑往往能让真相浮出水面。所以,对“白菜价买国有矿”,多点质疑未必是坏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