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通报安徽界首虚报学生人数套取教育资金问题 本报北京3月26日讯(记者 焦新)教育部网站今天通报了教育部对安徽省界首市虚报中小学学生人数套取国家教育资金问题进行严肃查处的情况。 通报说,2009年,安徽省界首市教育局违反教育事业基础统计信息报送规定,虚报义务教育学生人数10498人,套取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资金663.5万元。该市教育局将这笔资金分3次全部分配到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用于维修校舍和购置教学设备、课桌凳、图书等。2011年,安徽省界首市教育事业基础统计报表上报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人数75861人,该市义务教育阶段建立学籍学生人数为68725人,虚报7136人。由于2011年教育事业统计信息将作为2013年核拨教育经费的依据,目前未形成套取国家教育资金的事实。 通报指出,问题查实后,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严肃处理。一是责成界首市委、市政府作出深刻检查;二是责成阜阳市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免去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界首市教育局局长职务,并在进一步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据相关规定对其他责任人员给予相应纪律处分;三是在全省范围内对界首市套取国家教育资金问题通报批评;四是由省财政部门追缴界首市套取的663.5万元教育资金。 教育部在通报中指出,界首市教育局套取国家教育资金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的财经纪律和教育统计工作规定,其错误性质是严重的。各地要从中吸取深刻教训,坚决杜绝类似问题的发生。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教育资金使用监管工作,使教育经费管理和使用始终在阳光下运作。要全面开展教育事业统计报表报送和电子学籍数据库信息核查,及时纠正各类违规问题。要严格规范学籍管理工作,尽快完善学籍管理相关制度,就流动学生管理、补助资金发放等工作进一步作出明确规定,防止出现重复学籍或回流原籍学生无学籍情况。要按统一要求加快义务教育学生和中职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和学籍数据库建设,尽快实行学生信息动态管理。 通报强调,要严肃财经纪律,落实教育经费监管工作责任,严厉查处违规使用教育经费、违反财经工作纪律的行为,对违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依纪处理,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
|
来自: 廖shengquan > 《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