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北山老师与寿山石的传奇![]() 刘北山与寿山石的传奇(组图) 2010-9-25 11:11:23 来源:东南快报
在业内,刘北山的作品个人风格突出,大凡出自刘北山之手的寿山石作品,无需落款,许多寿山石爱好者即可辨认。借专题展间隙,记者采访了这位寿山石界的领军人物。 一生铸就一项完美事业 刘北山说,“只有完美的事与物,才值得去拥有。”在他看来,独一无二的精致的石雕艺术品就是他一直所追求的。他说,此生剩余的热情只用来铸就一项完美的事业,那就是寿山石。 在业界看来,刘北山品位高雅,特立独行,但也颇为神秘。因为刘北山的名字挺响的,但见过他的人却不多。近两年来,他回避了外面的各种聚会,把自己隐藏了起来,潜心于他所钟爱的石雕创作。“我要抓紧时间,我有太多想法要做出来。”刘北山说。年过半百,依然孜孜不倦,他的勤奋与专注,他的博览与阅历,让在场的人都感到钦佩。 刘北山学贯中西,造诣精深,品位高雅,其赏石、藏石、解石、相石、雕石水平更是出类拔萃,以其近乎苛刻的工艺美术追求、完美主义的作品素质称著寿山石雕界。 审美的恐怖主义者 看过刘北山寿山石藏品的人曾经这么说过,刘北山是一个审美的恐怖主义者。在刘北山的概念里,货品好的标准即是“完美”,他迷恋一切从材料到设计制作都完美无缺的物品。 刘北山认定:“工之绝,称为艺”。把寿山石当宝贝的他痛恨不讲章法随意雕刻的做法,“那样的雕工会让寿山石哭泣。” 他的藏品中有一件巧色芙蓉石雕就的荷花,红色部分是薄意雕刻的荷叶,枝梗向下蔓延,没有边际。“如果勾了边就限制了想象力的发挥,而这样的构图让人遐思翩跹,中国画的审美意蕴、诗情画意尽显其中。” 还有一块毫不起眼的长条形芙蓉石,当中隐了灰地。“有的人可能以为这样的石头没有价值,可是雕刻家却巧用这灰地,刻成叶子与葡萄,用高浮雕与薄意相结合的雕法,化解了‘石病’,使之成为难得的精品,身价大增。” 刘北山说,寿山石雕创作中质好工好是应该的,是对石头的尊重,否则就是暴殄天物;石不好工好是巧夺天工,这里头蕴含了人的智慧、才情,其人文价值更让人高看一眼。 被誉为行业的风向标 “为寿山石争取一份尊严,珍藏一份文化,拥抱一份历史的骄傲。”刘北山以他超前的眼光、独到的理念启发引领了整个石雕界,影响深巨,被誉为行业的风向标。
他说,“我有今天,全是因为石头。其实我觉得,很难说是石成就了人,还是人为石而生。有这些石头相伴,即使将来老到要坐轮椅,也不会寂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