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练习题

 爱雅阁 2012-03-29

1. 最早把书法作为一种专门学科,纳入艺术和技能之列,开创书法教学先例的朝代是周代。

 2. 周朝建立初期,便将书法列为“六艺”之一。所谓“六艺”,就是古时所称的“礼、乐、射、御、书、数”,并用六艺为启蒙学童以及教养国子的主要课程,是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

 3. 十九世纪末叶,在河南安阳县小屯村(殷商故都遗址)发掘出许多龟甲和兽骨,上面刻有文字,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4. “楷书”又叫-真书。经过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逐步发展完善,一直沿用至今。平时人们常说的“魏碑”和“唐碑”都属于-----楷书----范畴

 5. 在中国书法史上,楷书、隶书、篆书、行书、草书等书体出现的时间是不同的,根据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应该是 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6.临池是学习书法的别称,临摹是学习书法的基本方法。

 7. 硬笔书法是以硬笔(钢笔、圆珠笔、签字笔、铅笔、书法笔、记号笔等)为书写工具,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 线条书写和造型艺术

 8. 硬笔行书,俗称连笔字,除书写工具不同外,和毛笔行书一样,实质上是介于楷书与草书 之间的一种书体。

 9. 行书书写时,笔画省简不多,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叫做行楷 ;省简较多,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则称为行草或草行   

 10. 行书是楷书的草化,“行者,流行或行走之意”,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            字。

 11. 行书以其变化灵活的笔画、结体和布局,给人以流动潇洒之感,具有很大的 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

 12. 书法之妙,全在运笔。写毛笔字,执笔在指,运笔在腕;写硬笔字,执笔在 ,运笔也在

 13. 行书的运笔较为迅速,各笔画之间讲究相互呼应,这就出现了细若游丝、若断若连的痕迹,即所谓的牵丝

 14. 硬笔,主要用钢笔、圆珠笔、签字笔和书法笔,以出水流畅,笔尖不拉纸 为宜。

 15. 钢笔水有纯蓝、蓝黑和碳素墨水之分。一般说来, 碳素墨水浓度适宜,色质纯正,不易褪色,效果较好。

 16. 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仅有利于写好字,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写字正确的坐姿应该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17. 学习硬笔书法离不开临摹。摹帖注重结构,临帖偏重笔意。正确的步骤应该是先摹帖,后临帖,先求形似,再求神似,循序渐进,形神兼备。

 18. 汉字形体的最小书写单位是笔画。写字时,由落笔到抬笔,叫做 一笔一画 

 19.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是点,横,竖,撇,捺,挑,钩,折练好笔画是写好字的基本功。

 20. 先写撇笔,再折笔用力向右上挑出,叫做挑画            

 21. 偏旁部首是汉字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细分的话,大致是位于左旁或右旁的叫做偏旁,位于字头或字底的叫做部首

 22. 用薄纸蒙在字帖上隔纸描写的方法叫 ,比照着字帖写叫 

 23. 摹临字帖要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                   

 24.  有的人单字写得还可以,但组成篇章就难看了。这里的问题是不善于处理字与字、词与词的关系,不善于把握行气 

 25.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需要签名,古人称之为花押,是很郑重的事情。

 26. 把名签好,把字写得流畅、生动,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修养。为追求效率,签名以行草书为宜。

 27. 姓和名大小相等均一,笔画中规中矩的签名法叫做均衡法           

 28. 硬笔书法借鉴毛笔书法不能停留在机械模仿上,应该根据硬笔独有的特性来扬长避短。毛笔书法以用笔为上,结体次之;而钢笔书法与此相反,以结体为上,用笔次之。

 29. 硬笔书法与毛笔书法的主要区别是笔头性质不同,执笔方法不同,笔法风格不同。

 30.  行书是由楷书演化而来的,但比楷书书写简便、流畅。

 31. 我国汉代的代表性书法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32. “楷书四大家”分别是颜真卿、柳公权、 褚遂良和欧阳询。

 33. 米芾,人称“米颠”,是“宋四家”之一,其代表作品有《虹县诗》、《多景楼诗》,<蜀素帖> 、《苕溪帖》等。

 34.  中国书法的觉醒时期是魏晋时期。

 35.  魏晋时期书法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王羲之              

 36.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7.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字体挺拔,笔势奔放,真情实感自然流露,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38. 《九成宫醴泉帖》是既为“初唐四大家”之一又是“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的楷书作品,笔力险劲,结构独异,后人称之为体。

 39. 唐代张旭是一位极有个性的草书大家,因他常喝得大醉,就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有张颠的雅称。

 40. 史称“草圣”的怀素是代的书法家, 传世书迹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文》诸帖。

 41. 宋代行书“四大家”是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                        

 42. 成语“颜筋柳骨”中的两个书法家分别是 颜真卿,柳公权                

 43. 乾隆非常喜欢的“三希堂法帖”分别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的            和王珣的《伯远帖》。

 44. 元朝鲜于枢把苏轼的黄州寒食诗称为 “天下第三行书”。

 45. 苏轼曾云:“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画至于吴道子,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东坡题跋》)其中的“杜子美”和“颜鲁公”分别是指杜甫颜真卿

 46. 清代帖学流行,台阁体盛极一时,行书的面貌显得千篇一律,而最有创造精神的当推“扬州八怪”之一的题写“难得糊涂”的郑板桥           

 47. 陆机是西晋时期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48. 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些杰出人物在某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都会被后人冠以称号。如草圣张旭、乐圣 李龟年茶圣陆羽、画圣吴道子、医圣张仲景、书圣 王羲之、史圣 司马迁、诗圣杜甫 曲圣 关汉卿、词圣苏轼           

 49. 一支好的毛笔要具备尖、齐、圆、健“四德”。

 50. 宣纸产自我国 安徽 省宣州。

 51. 历代流传下来的好的书法作品,可供人们效法学习的书迹通常称为临摹。

 52. “蚕头燕尾”是指隶书横画两端的笔势,起笔处似蚕头,收笔处似雁尾,呈向上飞扬的气势。

 53. 章法又称谋篇、布局或布白,是指整幅书法作品的格式,包括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处理,总体视觉效果的表现,以及题款,印章位置的安排 等。

 54. 行书作品的书写格式,不外乎竖式横式 两种。

 55. 题款,也称落款,写在正文前面的,叫上款;写在正文后面的,叫下款 

 56.  题款的位置要根据正文书写完毕之后所留下的空白来决定。空白少,题 穷款,有时只写书写者的姓名。空白宽绰,则题  富款 ,把正文的出处、书写时间、地点、缘由,甚至创作时的感受和姓名都题在上面。

 57. 印章,也称图章,从内容上看,可分为 名章  闲章 两类。

 58. 盖在作品起首处的印章叫 引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印章叫压角章 

 59. 印文凹进,盖出来后为白字红底,分量重,叫做白文也称阴文;印文凸出,盖出来的印为红字白底,分量轻,叫做朱文也称阳文              

 60. “雅鉴”、“惠正”、“大雅”、“惠存”属于题款上款,“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则属于 下款 

 61. 一幅书法作品章法的三大组成部分主要是 正文格式,题款和印章。在创作时,必须统筹安排,使三者构成一个相互协调、完美和谐的整体。

 62. 汉字自上而下,由右及左的竖写方式曾经在我国实行了几千年。横写比竖写更为快捷,阅读也更为方便。1917年,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钱玄同在《新青年》上首次提出将汉字横写。

 63. 根据《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笔画数量相同的字应按起笔为横、竖、撇、点、折 的顺序来排列。

 64. 毛笔的执笔方法通常是“五指执笔法”,硬笔则是按、压、钩、顶、抵            

 65. 写字与书法都要以汉字为基础来书写,都要体现出一定的美感, 但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写字讲求 实用性 ,书法追求 艺术性 

 66. 书法作为线条造型艺术,点画的线条美集中表现在字结体造型

67. 书法作品的神采是指通过作品的 结体造型 等形式因素表现出来的书家的思想感情与精神内涵。

 68. 使用字帖的基本方法是读帖、摹帖、临帖、背帖                         

 69. 写字考试是 技能 考试,关键在于平时的努力。

 70. 欧阳修说:“学书为 ”。

 71. 柳公权说:“用笔在 正则笔正。”

 72. 前人曾把楷书、行书和草书比喻为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                      

 73. 行书中的转折处,很少用方折的写法,而大多数是用圆转的笔法。有速度,有弧度,阻力小,字美观。

 74. 不看字帖也能写出像字帖的字体,称为背帖

 75. 硬笔书法课的口号是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76. 笔顺就是指汉字笔画书写的顺序。汉字笔顺的一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从上到下,从 ;还有从 ,先中间后两边等。

 77. 楷书“区”字的最后一笔是 竖折横            

 7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             应当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用语用字。

 79. 我国古代把汉字造字方法归纳为“六书”。“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80. 楷书“乃”的第二笔是“撇”;楷书“及”的第二笔是 横折折撇          

 81. 他是诗人,其重要作品有《女神》《天上的街市》;他又是历史学家和作家,创作了《屈原》《卓文君》《王昭君》等一系列历史剧;同时,他也是一位书法家,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请问上面提到的他是指郭沫若

 82. 我们常说的“天涯海角”在三亚海南岛,那里,椰树成林,婆娑多姿,是人们衷情的旅游度假胜地。景区内岩边奇石林立,雄峙海边,石上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等。其中,有一块巍然屹立在海边的巨石,自上而下刻着“南天一柱”四个刚健遒劲的楷体大字。“南天一柱”是清代宣统元年(1909)崖知州范云梯题刻所书。

 83.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日陋。身与名,一齐臭。(六,读如溜,见《唐韵正》)”这是当代一位著名书法家写的《自撰墓志铭》,请问这位人物是杜牧

 84.  梅兰竹菊 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高洁傲岸,幽雅空灵,虚心有节,冷艳清贞。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85. 初唐贺知章以文词知名,书法也很好,擅长草书和隶书。他的著名诗作:“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86. 楷书四大家书写的四种楷体分别又称为欧体、颜体、柳体、赵体,因此,他们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

 87. 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诗人,同时也是书法大家,被公认为20世纪十大书法家之一,有“行草书圣”之美誉,他的草书采千古之遗韵、集百家之所长、熔众法于一炉,世人尊之为“毛体”,并发展成为了一种新的书法流派。

 88. 一口吃不成胖子,练字要循序渐进,应遵循“先读帖后摹贴、 摹帖 临帖、先、先忘我有我”的原则,认真,踏实,有耐心、有毅力地去练字。

 89. 开设硬笔书法课,有助于学生书写 规范、优美、流畅的汉字,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的书法艺术,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质。

 90. 为了书写快捷,行书对部分汉字的笔顺做了改变。如“委”的第二笔可以是    竖画,“半”的第二笔可以是 竖画

 91.  在临帖过程中,注意不要“抄字”。“临帖”关注帖上字的间架结构,笔画的简省与替换、字形的大小、前字与后字之间的呼应与衔接。“抄字”则我行我素,全然不顾字的结体和笔画,还写自己原有的字形。

 92. 临摹字帖的基本要求就是一个 像 字。

 93. 规范汉字与汉字不是一个概念。现用的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已有 5000年历史。规范汉字则是新中国成立后,对汉字进行了整理和简化而形成的。

 94.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

95. 按照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分,“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属于春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属于楹联;“百年恩爱双心结 千里姻缘一线牵 ”属于婚联;“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 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属于挽联;“福如东海阔  寿比南山高 ”属于寿联

96. 汉字尚形,清代康有为认为书法是         

 97. 如果说字的结体是线条的简单构架,那么书法作品的章法则是线条的优化组合。

 98. 书法教学中渗透着  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练字对一些不良个性是有矫正作用的,练字有助于培养好性格、好心情和好习惯。

 99.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决定一个人获得成功的要素中,智商只起大约 20% 的作用,而60-80%的因素则是情商。

 100. 列昂节夫、加里培林等心理学家研究与发展的心手相通为书法教学中的“情商”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来自: 爱雅阁 > 《书法理论》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