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简介

 胡春健的图书馆 2012-03-29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
             
修订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一、修订背景

    1. 改革的工作环节

    2. 国际惯例

    3. 需要反思实施过程

    4. 来自数学界、数学教育界的意见

二、成员构成与基本过程

   1.  成员构成:《标准》研制组、数学专业人员,数学教育工作者,教研人员,教师,共计15人。

   2.  基本过程: 组建——调研——研讨——征求意见——修改——征求意见——修订时间:20055——200712 

    20081——20114

三、 主要关注点

   1. 公民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2. 处理好几种关系:过程与结果;自主学习与教师主导;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生活情境与知识系统性。

四、 主要变化

    1.  基本理念

    关于数学的描述——不同的观点、现实的处理: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三个人人改为两个 人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 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与学的描述合并,试图突出两者之间的融合,但曾经有较大争议的教师角色定位没有变。

   2.学习领域变化:

空间与图形”——“图形与几何 实践与综合应用—— “综合与实践

     核心词的变化: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推理能力、应用意识。  变为:

     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3 课程目标:双基变为四基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变为: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明确发现问题能力,强调提出问题的能力。

4 主要变化内容

    代数:去掉有效数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增加:了解最简分式的概念;会用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是否有实根和两个实根是否相等。

    选学:根与系数关系;三元一次方程组;给定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二次函数。

    几何:不使用公理,改用基本事实;用三个纬度呈现内容;

    去掉视点、盲区,增加:了解相似的证明、圆的有关证明。

   统计与概率:数据随机性;

   综合与实践:强调实践性、综合性。

    5 实施建议

   由分学段改为合并;增加案例。标准修订讲座\审报告送教育部(201091日).doc

五、关于数学活动经验

    1.对数学活动经验的认识:

       经验之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建构的过程),经验之于理解(螺旋上升),经验之于能力(个性化),经验之于创新(双刃性),

      经验的获得——数学活动的性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可错性,知识理解的层次性,

案例1   函数内容学习

   函数内容的学习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经验型理解

   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变化过程、对应现象;尝试探索变化规律的活动;经历研究函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尝试根据函数的基本特征做预测的活动。 为后续的函数学习打基础。

   形式化理解

   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事函数内容的实质性学习:包括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自变量、定义域等),相关的性质;借助函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基本途径可以是从对具体的函数(一次、反比例、二次等)研究开始,深入到一般的层面。

     结构化理解

  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不同函数之间的联系;函数与其他数学内容的实质性联系,进而构建函数在初中数学知识系统中的地位。

    2 经验的获得——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

    知识产生于活动过程之中;学习本质上不是一个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赋予意义的建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