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小学三年级 科学下册总复习
2012-03-29 | 阅:  转:  |  分享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种子里面有胚根和胚芽。4、观察植物,我们可以用记录表,也可以用文字、图片记录,还可以写观察日记。5、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不同植物的根是不相同的,但是生长方向都相同,6、选种要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7、播种方法:选种、松土、下种、浇水。8、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都是绿叶提供的。9、植物的叶子是平展的,这样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10、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光合作用的结果11、有人把绿叶比作一个“绿色工厂”,这个“工厂”的厂房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养料和氧气,动力是阳光。12、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一部分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一部分由叶制造。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13、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14、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15、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16、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17、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沿着茎向上运输到叶,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叶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食物”——养料。18、直立茎:凤仙花缠绕茎:牵牛花攀缘茎:葡萄匍匐茎:红薯、南瓜19、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20、花的结构: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从外到内)21、果实是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22、凤仙花(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23、凤仙花种子由种皮和胚等部分组成。从种子的结构上看,同凤仙花种子相似的种子(双子叶植物)有蚕豆、黄豆等,同凤仙花种子不相似的种子(单子叶植物)有玉米、小麦等。但所有这些种子都有胚根、胚芽等部分。凤仙花、黄豆种子的两瓣子叶变成幼苗的第一对叶子24、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播种→发芽→出苗→开花→结果→形成种子这几个阶段。我学会了用测量、记录、画折线图等方法来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还可以写观察日记25、我知道开花植物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等六部分组成。我知道会开花的植物有:向日葵、蚕豆、菊花、油菜、凤仙花等。26、凤仙花的花由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等部分组成。花中的子房以后能长成果实27、凤仙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水分和养料,还有水中的矿物质,同时还会释放出氧气。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刚从卵里孵出来的小蚕叫蚁蚕。2、蜗牛的身体柔软,外面有一个螺旋形的壳;蜗牛的寿命约为3年。3、从卵里钻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幼虫在生长过程中有蜕皮现象,每蜕一次皮,蚕的身体就长大一些,蚕在蜕皮时不吃也不动,称之为“眠”“四眠”的后期开始吐丝做茧,蚕的一生要蜕4次皮4、用剪子小心地将蚕茧剪开,可以发现蚕茧里面有蛹。蚕蛹到了一定的阶段就会羽化成蚕蛾5、一般情况下,一个蚕茧的蚕丝可达1500米左右。6、蚕在蜕过4次皮之后,身体会变得发黄、发亮,胸部透明,此时蚕就要吐丝结茧。蚕吐的丝都绕成“8”字形。7、我们所养的蚕是蚕的幼虫阶段,蚕蛾是蚕的成虫,蚕蛾与蚕相比,外部形态、生活习性都不同。8、蚕的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胸部的腹面有一对足,背面有两对翅膀。9、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的变化。10、从卵里孵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11、蝉、蜻蜓、鲫鱼、蟾蜍、兔、家鸽六种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蝉、蜻蜓,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现象的是:蝉、蜻蜓、蟾蜍,出生时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是:兔、。地球上已经知道的动物有150多万种,他们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12、鸡、青蛙、鱼、乌龟等动物都产卵,卵是动物生命的开始。13、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放蚕卵的盒子上要扎些小孔,因为蚕卵需要呼吸。14、蚕最爱吃的食物是桑叶。蚕能吐丝结茧。蚕的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四次蜕皮。蚕和蝴蝶等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叫做完全变态。15、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养蚕,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丝绸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16、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不完全变态。17、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18、蚕的身体由许多环节组成,分为头、胸、腹三部分。19、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气门具有呼吸的作用。20、蚕用口器吃桑叶,口器是咀嚼式的。蚕用腹足爬行。21、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命及变化。22、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23、蚕蛾是蚕的成虫,分为雄蛾和雌蛾。蚕蛾的身体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触角长在头部,触角的形状像羽毛,胸部有胸足和翅。24、蚕蛾是昆虫吗?为什么?答:是。因为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25、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动物的一生必须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这样一个生命周期。26、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27、人和动物的寿命与环境、生存条件有关。人的牙齿生长过程分为:乳牙、混合牙、恒牙三个阶段。28、我们人按年龄段可以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15岁以前的为儿童,16-35岁为青年,36-60岁为中年,60岁以上为老年。)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普通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温度计上有刻度、标记、数字。2、温度计分为:水温计、气温计、体温计、数字温度计、寒暑表等。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温度计由玻璃管、玻璃泡、液柱构成,玻璃管上边有刻度。3、读取温度计的数值时视线要平视温度计的数值,而且靠近温度计时尽量屏住呼吸。4、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5、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6、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不同点: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是固体。而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是液体。7、在实验“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给杯子外面裹一块干毛巾是为了保温。在碎冰里加入食盐是为了盐融化时可以吸收周围冰的热量,从而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8、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9、加快冰的融化的方法:(1)把冰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2)把冰放到阳光下晒。(3)用手把冰焐化。(4)把冰放到热水中。(5)用扇子对着冰扇热风。10、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11、水在什么情况下蒸发得快:(1)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2)空气越干燥,水蒸发得越快。(3)有风吹,水蒸发得越快。12、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冰棍附近的“白气”实际上是一些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形成的。13、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第一只温度计。英国医生阿尔伯特发明了体温计。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14、通常情况下,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成水;水在温度降到0时,开始结冰;冰在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外界的热量;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冰在熔化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变,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到完全融化成水。15、水在自然界有不同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16、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的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答:因为水的形态是可以转化的,水能三态循环。也就是江河、海洋中的水经过蒸发后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形成雨,雨水又会流回江河中,如此进行循环。17、夏天,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上不一会就回有小水珠,为什么?答:由于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很凉,会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小水滴。这种现象也就是凝结。18、已知的大多数物质,在温度或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19、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答: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等。20、雨过天晴后,地面上的积水到哪里去了?答:地面上的积水都蒸发,变成了水蒸气。21、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答: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的现象叫凝结。22、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答:玻璃杯壁上就会出现一层冰霜,是因为冰中放盐后使冰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摄氏度以下玻璃杯外壁的小冰晶就直接变成了小冰晶。23、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水受冷时体积会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24、水、空气、铜球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许多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的结论。25、温度的读写:零下五摄氏度写作:—5二十摄氏度写作:209读作:九摄氏度—15读作:零下十五摄氏度第四单元磁铁1、根据磁铁的形状不同,可分为(条形磁铁)、(环形磁铁)、(蹄形磁铁)等。2、在家庭物品中(电冰箱的门上)、(柜子门上)、(包上)都用到了磁铁。3、我们所了解的磁铁性质(能吸铁、能吸金属、会粘在铁片上。有时会推开另一个磁铁、可以做指南针)。4、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不能吸引哪些物体?答:磁铁能吸引大头针、铁钉、弹簧、回形针、钢珠、圆珠笔尖上的小圆珠、一元硬币等磁铁不能吸铜、铝、塑料、橡胶、木头、纸、衣服等。5、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6、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7、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8、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9、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10、钢针经过磨擦可以变成(磁铁)。11、指南针的构造:(磁针、支架、标明方向的底盘)。12、2000多年前,人们把(天然磁石)制成勺形,放在一个光滑的铜盘上,铜盘上刻着方向,轻轻转动勺子,当它停止转动后,(勺柄总是指向南方),人们称它为(司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了。13、司南为什么要放在光滑的铜盘上?答:为了能让司南自由转动。14、一块磁铁会改变另一块磁铁的磁力,用(相吸)的方式会使(磁力变大),(相斥)的方式会使(磁力变小)。15、磁铁具有什么性质?答:(1)磁铁能吸引铁;(2)当磁铁的两极相互接近时,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磁铁还能指示南北,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16、指南针的制作原理:答: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磁铁,静止时,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我们把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针就是根据磁铁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17、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相同磁极相互排斥的磁力)悬浮起来的。18、当磁针的N极和条形磁铁的一个极接近时,磁针被吸引,这表明磁铁的这一端是什么极?并说明理由。答:表明磁铁的这一端是_S_极。因为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只有磁针的N极和条形磁铁的S_极接近时,才会相互吸引。所以说条形磁铁的这一端是S极。19、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是:(1)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2)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献花(0)
+1
(本文系最美廊桥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