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尖人物——李后主

 半面妆s 2012-03-29

作者:徐枫。

出版商:中州古籍出版社。 

                顶尖人物鈥斺斃詈笾

或许,我们都忽略了他也是凡人,也有凡人那样软弱无助、孤独无援、寂寞无依的时候。虽然他贵为人君,当他几乎是风流敏丽地成就了与大山一样高的中国诗词时,却也证实了他作为人君一面的平庸,甚至昏聩。

我们包容他,却又责备他。在迷茫的时光中再回首,我们已学会从一人一群以至于一朝一代的精神胆魄中,去观照存在与选择,去反省历史大潮每一次律动中,过于耽嗜于文化的国主无所逃遁的最后主题——走向断头台。

10世纪不是承平的年代。

那个在后梁兵燹的岁月中,丧失南唐江山而心怀忧怨的人,是谁?

那个在如狼似虎的乱世中,躲进木鱼笃笃的庙宇,在佛光中寻求心灵庇佑的人,是谁?

那个在寒气弥漫的汴京黄昏,裂眦辨认江南凤阁龙楼连霄汉的人,又是谁?

历史翻到了南唐,在李唐王室最后一个帝王身上定格。回首凝眸,让我们轻轻呼唤一个人的名字。

——李煜。

 

公元937年,南唐升元元年七月初七。老将徐知诰终于以“受禅老臣”的身份,逼得吴王杨溥效法大舜的“禅让”,在“知名”之年,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地位。建都金陵。国号为齐。

一个婴孩在暖流循环的胎宫里,不安分地摇动着,宛如听到了历史大文化拼力的呼唤。他这一生中,最无顾忌,最是自由的喊,清纯地响过。

一个人,出世了。

就在这一年,徐知诰的儿子,婴孩的父亲景通,被封做了吴王。

那么随缘的生命,就唤他做“从嘉”吧!

但那时,天意似乎无意降帝位于婴孩。他不是长子。他将作为王府中的公子,平安享受豪奢的人生。如果真那样,活到老死,青史的长卷中,他将冷落如他的几个弟兄,很少被人念起。

祖父徐知诰,大将风度十足。在兵燹的乱世中,开垦了南唐这一片和风拂拂的净土。它一诞生,便是“十国”的佼佼者。

做了皇帝,一统江山的知诰,不事铺张,不造广厦华屋,更没有三宫六院、粉黛三千的艳史,念惜财物维艰,克己奉养民力,正是这个新皇不同凡响之处。

吴王旧宫,春色可人。丽人宫娥,秀色可餐。却悉数被新皇裁减出宫,准许改嫁。只留下几个老丑的妇人,服侍新王左右。

这就是南唐开国大帝。

一个不易、不惑的大帝。

惟满怀中兴大志,不怕吃苦的帝王,才愿这样做,才能这样做。

曾以为,皇太子衣冠美仑,心豪气骄,不可一世。

然而,皇子有景通景通出生在公元916年,是李昪的长子

景通很雅。他极易伤感,极富同情心。

景通又很骚。——那是就他的文心、歌诗而说的。他喜书法,喜歌诗。

这就是景通,婴孩的父亲,一个又雅又骚的吴王。

遍体宁馨的婴孩在这明媚的日子里,天天长大。

公元939年,徐知诰还宗复姓李氏,以昪为名。国家改号为唐。

婴孩长到了4岁,他的父亲景通在这一年,被立做皇储、皇太子。

公元943年,升元殿,哭声四起56岁的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在那个风也萧萧泪也迷离的二月天,走完了帝业最后一程。

7岁的孩童,第一次经历了亲人的大丧,第一次认识了死亡。

景通,终于走上帝位。他向往美玉般焕发光彩的业绩,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璟”。

他那小小的7岁的孩儿,仰视父皇。

7岁的思想,醒着。

7岁的目光,越过红墙金瓦的繁华。

父亲做了皇帝,小男孩和他的几个弟兄,都成了皇子。锦衣玉帛依旧,手足亲情,却没了。

 

从嘉长成少年。

长成青年。

萧墙内的劫波,使他沉思、默想。真相被景象包围着。

他不再对宫闱有温情的期望,也不再天真。这是一段令人压抑的时光。他一直在躲,在逃亡。他要把自己包裹起来,藏起来,包得紧紧的,藏得严严的。

宫苑内,没有荒原,可以长啸,他不敢迎视那目光,去横眉怒对,去挑战,或去蔑视。他也无法曲意逢迎、讨好,做出违心阿谀的样子。那不是他。

他只有逃,逃向书屋。那是他的精神家园。

他是独特的。

他在童年时代起,就产生了对生活观念的调整。皇权难道就是人生的目的?父亲为什么不为自己所得到的那一份皇权兴奋,反而一再谦让?

如果皇权真是人生的目的,那么巢父、许由为什么好端端要把尧帝传给的皇位,拱手让出,自己却在荒僻的山野过起隐士的生活来?宁愿让宵衣旰食代替锦衣玉食?

思追巢(父)许(由)之余尘,远慕(伯)夷(叔)齐之高义”,成了从嘉人生的大信条。他要把自己皇子的身份和重瞳非凡的奇貌隐去,隐去一切令人炙手可热的权与势,他只愿做个宫闱的隐者。

在默默无语的日子里,每望金陵巍巍耸立的钟山,他都像有所发现,有所共鸣。那是一座多么超尘超俗的大山啊!他向往那方山水,他觉得钟山钟山最是隐者的佳构。

从此,他自号钟隐,别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等等。好逃避那敌意的目光,好标明心中的意向。

他是颖悟的。

就在这种心理背景下,他接触到了卫贤的一幅水墨画。画的标题是:《春江钓叟图》。他感到有一股远离尘嚣、超然物外的清空气息直扑心怀。从嘉对画中情味产生了强烈共鸣。

他在画的空白处,题下了两首《渔夫词》: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杆身,世上如侬有几人?                       ——《渔夫词》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渔夫词》

 

画里画外,完成了一个平衡。

 

公元950年。五代十国神秘的棋局又发生了变化。汉亡

璟帝心怀狂妄,频频出兵。

此时,后周太祖正极目南眺,挥戈出师掠向江南。

南唐的神威,南唐的江山,瞬间在北兵的箭矢铁蹄中被扫荡。

淮南尽失。

他逃向了书屋。

每一个时代的文学爱好者,却未必都能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懂得李煜,懂得他无奈却有心的大逃亡。

逃向书屋的从嘉,在中国瑰丽的文明长河里,长期孤独地潜咏,像一个为艺术而苦修的隐士。

在平静的书桌前,他进入了一种恍惚入迷的状态。在宫闱里头,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苦心的安排。

他曾经找不到去处,找不到归宿,忽然间,什么都找到了。他可以默默地到书屋里去。

他在那里读古书,练书法。他在这里继承着中国书法灿烂的精髓,吐出的,是独创的一体:

历史上,多是兢兢业业的临摹者,有多少人能构建出自己的体系,独成一峰呢?

他是值得骄傲的。他原本就是一个杰出而超人的学士!

可惜朝朝暮暮,风雨晨昏。他的优秀墨宝竟也丧失殆尽。如今,我们无缘一睹为快,只有徒叹奈何。

所幸,沧海桑田,他的两篇书法专论被流传下来,使我们能够读到他的理气、他的风格、他那响亮热烈的书家风采以及那份墨林震叹的伟丈夫气,并从中想见从嘉亡佚之作的雄风。

 

真正的孤寂并不是孤独。

他寂寞得栩栩如生。

从嘉以其对书法、绘画、音乐的造诣和创获,昂首走向南唐文化圈。他使南唐文化昌盛、名家辈出。

从嘉就生长在这样的文化氛围里。

 

娥皇,公元936年降生在安宁平和的南唐。

娥皇的父亲周宗,是南唐李昪、李璟二代君主的忠臣。崇门丰室,书香弥漫。优裕的家境使娥皇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从小就出类拔萃。

她通书史,懂弈棋,知音律,能歌舞,工琵琶。

从嘉浪漫而多情的心灵因她而美丽和温馨。他用小令编织成一个暖暖的小巢,让娥皇在细密的宠溺里,轻吟《长相思》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寒雁高飞人来还,一帘风月闲。          ——《长相思》

 

他爱着的时候,便有一种文化的美牵引着生命。

思绪万千的从嘉,从娥皇的角度,写下了一首长短句,寻求心灵的慰藉:

残意,感君怜,此情但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珊枕腻,锦衾寒,夜来更漏残。

 

从嘉20岁清澈的思想,允吸着爱情的恩泽。

静静地为悦己者容,默默地因容者而悦。他快乐,她便快乐。

公元958年,生命的种子,开始在娥皇腹中骚动。当婴儿的哭声展开了真实的、父爱的世界,从嘉亲切地凝视和祝福他,为他的到来举杯庆贺。

他为他的长子取名仲寓。

 

公元960年,赵匡胤这头忍不住的雄狮,挣脱了朝廷的束缚,谋划了历史上著名的“陈桥兵变”。

登上帝位的赵匡胤,开始了在历史舞台上狂热的角逐。他斗志昂扬。他那双警敏的眼睛,从未离开过南唐。

961年,李璟带着深深的无奈和过多的悔恨,死在了南都。享年46岁。

人生的悲哀,莫过于别人和环境替自己选择,莫过于得到所不愿得到的。虽是至尊至高的帝位,也不是人人都愿选择的。

上帝对从嘉这位艺术才人扮了个鬼脸,将一国之玺交给了他。在这一年七月二十九日25岁的从嘉,缓步走上金光灿灿的宝座。

他为自己更名为李煜。

李煜从父亲手中接过的,已是被割去了14州60县土地的江山、朝不保夕的社稷、削去帝号纳贡称臣的附庸国、元气大伤的烂摊子。

而此时,赵匡胤雄才大略,接过周世宗柴荣丰厚的遗产,正准备问鼎中国。

可惜,从一开始,李煜就不准备问鼎中国。

从一开始,他预备的,只是做好附庸国主。他本是一个风流浪漫的才子。

他需要表白自己,让赵匡胤知道他从未想抗衡中原,他的即位,全是身不由己。他取来纸笔,写下了他的自白,即他那著名的《即位上宋太祖表》。通篇卑躬折节,曲意奉承。李煜懦弱的心性、无能的行径,在此一览曝光。

书表随着贡品快马送到汴京。赵匡胤阅毕,眉开眼笑。从此对南唐开始了“降诏不名”的侮辱性礼仪。李煜诺诺而应,不敢有违。

自此,紧抓住每一个机会纳献朝贡。以金帛和珠玉铺一条夹缝中生存的路,大约,是这位文人帝王无奈的选择了。

这种选择当然是痛苦的。

他最心爱的孩子仲宣,在这一年,呱呱坠地了。

赵匡胤雄心万丈。留船池,习水战,意在南唐。

李煜慌怖失色。

心中一紧,泪便下来。而林荫宫女不知愁的笑声传来,使夜色梀然惕惊。一首惆怅的词,漫溢心头:

 

    遥夜亭皐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暖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蝶恋花》

 

这是心的私语。词中抖落的忧郁、落寞,非他而别人很难滋生的痛感与联想,总会令我们想到,此生,他一定无法剔除对于北方的梦魇般的记忆了。

既不敢得罪了中朝,又不愿委屈了社稷。李煜进退两难。

这一年,他27岁。

 

他一向是音乐王国的朝圣者。他的书斋里,存有一份失传了200多年的残谱,《霓裳羽衣舞》。作为一个热忱的音乐之子,他不甘心让这历经200年沧桑而幸存下来的残谱永远埋没。

他将残谱交给了已被立为国后的娥皇。

娥皇久抑的情怀一经打开,琴音清亮、纯净,流过200年若有所待的空空岁月,在几近绝响的五代十国,热烈回旋。

他终于真切地听到了《霓裳羽衣》大曲!他对周后的音乐造诣不胜惊喜。

《霓裳羽衣曲》,终于因周后的悉心补缀,复传于世。

但是好景不长。

公元964年春后,娥皇病了。病得很沉。

李煜便夜夜在床头,守着她,呵护她。他请来最好的宫廷御医,给她服用最好的药。为她煎熬的苦药,他总要亲自品尝,待冷烫合宜了,才端给她喝。

周后的心中,充满了温暖。爱情的力量,支撑着她的病弱之躯。她要活下来。

但是,意志和信心,已无力主宰她的命运。她的病愈益沉重了。她陷入长期昏迷之中。

希望,在一点点破碎。李煜的心,降到了冰点。忧愁和孤独,再度缠绕他的天空。他陷入了无限茫然。

 

日暖莺丽,风轻云淡。当周后大病沉沉,久治不愈的时候,宫闱中,悄然走来一个谜样的少女。

她清纯秀丽,肤如凝脂。她下榻在一座幽静美丽的画堂内。

她迷上了这里。

她不知,一种新鲜的情感,撞击了另一颗心,李煜的心。

相见恨晚,一种可与而不可求的哀戚,悄然滑过李煜的心湖。

在花丛中的邂逅,在长廊中的偶遇,她嫣然的一笑,或羞涩的低头,都会在他心中荡开春的涟漪。仿佛,是一种默契。

她就是周后的妹妹,史称小周后。

公元964正15岁。

自她来后,李煜的生命仿佛获得了一种期待,连寂寞的日子也重新变得有意义起来。他有一种莫名的情愫从心头上升,他只想看到她,听到她。

他向她发出了赏花的邀请。她含笑点头。

他们终于快乐地并坐一起。

他握住了笔,将心中的波澜倾泻在纸上。他把一首《子夜歌》郑重地赠给了她。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子夜歌》

只读了开头两句,她便双颊绯红。

他们无法克制的爱上了,是甜蜜而痛苦的爱。理智与情感在激烈交战,因她是周后的妹妹。

周后的病,依然沉重,但他已很少关顾了。他矛盾过,内疚过,但他无力抗拒情感的魔力。

来宫多日,姐姐总在昏睡,姐妹俩无缘说话。

那天,她又去姐姐床前,姐姐竟醒了。周后十分惊讶,便问:“何时来宫?”

她对姐姐直说道:“已来宫多日了。”

心如明镜的周后,当即明白了许多。想起李煜近来突然的淡漠,不见踪迹,泪水无语涌出。周后转身内向而卧,再不与小周后说话。

从此,周后愤恚而不外向躺卧。

小周后心中泛起苦涩和不安,但初恋的心无法遏制强烈的思念,她真想和他在一起,真想!

那个激动的夜晚,终于来临。她悄悄走出画堂,总有蛩音轻轻叩响,她又惊又怕,匆忙脱下金缕绣鞋,提在手上,踩一路的台阶,来到月色迷离的画堂南畔。

月影下,他早已等得心焦。他被她蹑足的勇气与爱意,揉搓得百般柔肠。他的一曲《菩萨蛮》,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世界: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菩萨蛮》

他是真诚的。这是真实的李煜,赤诚的李煜,不为世俗所右,不为纲常所缚。他是这样爱的,他是这样想的,他也就这样写了。写得风情,却绝不淫靡。无论对周后,或是小周后,他的爱都是真实、一往情深的,都是建立在相互爱悦的基础上,与一般帝王的浮靡好色自是不同。“王风好色而不淫”,他对爱情的超浪漫的描写,正是词家本色。

毋庸讳言,李煜是一往情深之主,又是风流浪漫之人,性尚奢侈,且又不谙君道。如此秉性,如何统一江山

964年十月二日,李煜在斑斓的深秋里想着温柔的风情,但是他最爱的次子仲宣,却在这美丽的季节里,突然夭折了。

仲宣早殇的消息被周后知晓了。她闭上眼睛,她知道,大限将至。

十一月二日,她含泪长逝。

周后死了

这一年29

李煜含泪亲自书写《昭惠周后讳》,全文约2000末尾署名:“鳏夫煜”。

周后死了小周后泪雨涟涟她默默照顾仲寓安慰李煜在圣尊后面前更极尽孝道

她获得了圣尊后的欢心朝中大臣,也默许了她的存在。但周后尸骨未寒,婚礼难行。李煜便先定名份,宣谕小周后居住宫中,“待年”成礼。

965年,圣尊后大病不起。浓稠的雨雾里,圣尊后钟氏合上了双目。

母亲死了,李煜必须守孝三年,期间不得行婚礼。小周后不得已仍“待年”宫中

 

荆南亡了,败了国库,空了李煜彷徨了

崇信佛教,成了他的精神支柱

李煜是个充满人情的帝王。他最与常人契合之处,正在于他待人热忱,为人仁惠,对平生旧故知情尽礼

他登基之日,就大赦天下;他也曾亲自视监探案,释放犯人;国势削弱,府库空竭,他以爱民为急

968年,李煜为母后圣尊后守孝的日期终于满了。在国运衰败的愁苦中,他越来越依恋与小周后相伴的温柔

十一月,盛大的迎亲典礼在金陵隆重举行极尽奢华

大典以后,李煜更纵情声色,豪侈无度这种奢侈,也与小周后的习性有关。

他越来越不像一个历史委以大任的君主,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庸碌无畏、终将被历史唾弃的帝王

作为君王,他失败了

 

公元971。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已被北宋鲸吞。赵匡胤俯视地图,心中充满了欢乐。他该收拾南唐了

974年,金陵城内,一片临战的气氛士卒民夫日夜不停挑石担土,挖沟修壕操练兵戈

北宋和南唐的决战开始了

悲风呜咽着掠过南唐的天空

每天都有战斗,空气中每天都漂浮着醒鼻的血气。李煜焦灼难耐。他只剩下了两种选择:或者降,或者死

江南之亡,指日可待

战斗结束了。宋军大获全胜。李煜,这位身心麻木,手持国玺、降书,瑟缩着走向北宋军门的人,已不再是皇帝

他的帝国他的皇朝他的国主的命运已经结束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悲剧的主角为什么偏是自己

这位39岁的亡国君主在巨大的重创前垂下了头泪水盈满他的眼眶他写下了幽囚中第一首词《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破阵子》

 

泪水涌出眼角,顺着脸颊在枕布上洇开。悔恨如夜雾一般无孔不入地包裹了他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忆江南》

抬头面向故国的方向,他想念旧宫里的嫔妃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望江南》

 

窗外,淫雨霏霏他仍然常常做梦,梦里奢华的影迹,常常使得醒后的日子变得荒唐

热泪盈眶

他想,这是不是有点宿命的味道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

他总是活在过去,他只能活在过去如果真那样,故国便已回归了他不由凄然苦笑,这种回归永无可能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乌夜啼》

 

往事如烟,人生如梦。到头来,总归是昨夜梦,醒后,是永远的不堪。

 

      人生仇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子夜歌》

既然人生是这样虚浮无定,既然孤独地面对这样坎坷的人生,为什么不去麻醉心魂,忘却愁闷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乌夜啼》

 

976年,农历十月二十日夜夜很静。室内突然传来宋太祖极惨的呼叫:好自为之!

五更后,太祖撒手西归。疑案,留于青史的长卷。

翌日,宋太祖的弟弟赵光义即帝位,是为宋太宗。

十一月,一纸诏书送到了后主的宅第,废除了使他深受侮辱的“违命侯”爵位新任的大宋皇帝为体现自己的宽宏大量,同时又诏令将这位阶下囚由“侯”晋升为“公”,改封为“陇西郡公”。

后主并没有为此欣喜。他的身份事实上并没有提高,他仍然是个幽囚者

公元977年到了。这是他来汴京的第二个年头

冬天过去了。青青的草色渐渐弥漫开来。草绿柳发,续着年年春天。人的春花逝去,却再不得回生。再回首。他已白发满鬓

这一年41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虞美人》

他现在终于明白自己对家国的眷恋,是怎样地刻骨铭心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望江南 

很久一段时间,他仿佛被遗忘了。他每天蜗居一隅,重复着千篇一律的单调生活。闭上眼睛,不忍再见这份凄凉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浪淘沙》

似睡非睡到夜半,坐起来,心神恍惚而夜,还很长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

赵光义似乎也忘记了他的存在。在五代十国的大棋坛上,后主似乎连同他的国家一同消失了

有一天夜里,他独自走上了高高的西楼。新月纤纤地上来,月形如勾。所有深藏悱恻的心思,一下子被勾起,骚动癫狂起来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相见欢》

978年,后主在汴水岸边那幢美丽的小楼里,开始了第三年的幽囚生涯

小楼很美

但他很孤独

978年的一个春夜,当他满怀愁绪爬上小楼时,这座肃默无声的大都市,正沉浸在漫天月华的享受之中

泪水模糊了他的眼睛,仇恨充填了他整个心灵。他抓起笔,他在那一刹那仿佛成了顶天立地的勇士,他完成了最负盛名的杰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

 

后主的生日到了。北宋臣子赵延美奉旨去为后主祝寿。随身带上的是赵光义嘱李煜和酒饮服的一剂“牵机药”。

赵延美喜好歌诗,喜欢后主。他们私谊很深,引为知己。赵延美爽快接受了圣旨,却不知惨毒的一幕将通过他的手降临至李煜

夜深了,李煜斟上酒,掏出御赐的药,轻轻抖落酒盅里

浓郁的酒香,把这一小片夜熏得有些摇晃

他喝下了酒

翌日,凌晨,后主的魂魄,在这片新生的光影中,坠落

他死了

昨夜是他42岁生日

 

978年农历十月洛阳东北的邙山上,衰草凌乱,林木森森

后主屈体饮恨,躺在了北邙山的黄土地下。他死后的身份是太师,后被追封为吴王

丧礼很隆重,一切都按“王礼”规格

 

后主死了。他到死也无法回归故里。江南的百姓恸哭于街巷。他们在距金陵城东十里的地方,建起了一座庙,好让他们的国主魂归故里,他们把庙呼为“李帝庙”。

后主死了。也在这一年上,他深深挚爱着的小周后,悲不自胜,也合上了清潭一样的眼睛。他们同穴葬在了一起,无声地留下了浪漫爱情饿最后一笔

后主死了。他的嫔妃散落,凄怆地面对着命运的暮霭

他死了。死得寂寞而痛苦

他死了。作为帝王的他,孤寂地躺在洛阳北邙冰凉的墓穴中

但他那些超越时空的词,却使他的身后永远也无法寂寞——他成就了我们民族“词中之帝”的辉煌业绩

他在苦难的淬火中,涅槃了

 

这就是李后主

他活的栩栩如生

个文化伟人、奇人,虽只42岁人生,却也真活过、爱过、创造过。他的走向断头台,焉知不是一次再启程

那么,就让他活在他那天体极为宏富的词里,活在爱他的人们的感觉里。

 

关于李煜的影视:

电视剧《情剑山河》秦风饰李煜 

 顶尖人物鈥斺斃詈笾

电视剧《一江春水向东流》 (又名《江山美人情》或《李后主与赵匡胤》)奇隆饰李煜

顶尖人物鈥斺斃詈笾

顶尖人物鈥斺斃詈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