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7°的温暖

 青藤女 2012-03-29

我可爱的、时常挂念着的黄角树:

每当我迷惘的心找不到方向的时候;每当我浮躁的心寻不到归宿的时候,您——老家门前的黄角树,总是枝繁叶茂地碧绿在我仓皇瘠瘦的梦境,摇曳一地荫凉。翻出存入手机及电脑中的您的照片,我的心便犹乘三月悠悠荡荡的风筝,把满身疮痍的心停靠在了故乡炊烟袅袅的正午。  

  春风   生机活力  

您长在老家门前稍低的一块大空地上,曾经在这里,您庇佑无数铮铮学子顺利地实现着自己远大的梦想,这里曾是孩子们的乐园——鼎新天成村小学。

远远望去,您如一把撑开的巨伞。树粗壮,四个大人合抱还绰绰有余树杆的腹中有一个可容纳两个大人的空洞主干上生出无数旁支,或竖直向上,直刺苍穹;或偃卧倒垂,如虹饮涧;或虬曲盘旋,凌空欲飞。满树的叶子,历经秋霜的浸润调色,听到秋风的呼叫召唤,便像鸟儿一样翩然而下,或停落在坡崖陡坎,或栖息于田垄地畔。寒流无法阻挡生命的绽放,春风,早催开一粒粒紧裹的叶蕾,您柔弱卷曲的叶子努力地伸展着,贪婪地吮吸阳光雨露,颜色由嫩白而青翠,微黄而碧绿,然后缀满枝头,随风飘舞,演绎季节循环生命轮转的奥义。

  夏日   亲如止水
 小时候,总喜欢和院中的小朋友一起坐在您的脚下,等爸爸妈妈干活归来。微风轻轻吹拂,看翠树摇曳、山崖细水长流。痛快地洗几把脸、捡几回落叶、捏几回泥人……

很多时候,弟弟就靠着树干睡着了,浮着笑意,流着口水,直到爸妈回来,才揉着惺忪迷离的睡眼,趴在顶着满是泥土的背上,连同长长的锄头,被身穿粗布衣服的爸爸一摇一晃地呵回了家。我则愉快地接过妈妈手中的镰刀或抱过妈妈怀里的猪草,乐颠颠地跟在爸爸的后面,等待到家,帮妈妈快速做好午饭。   

还记得吗?每个夏日的中午,等大人们沉沉地进入梦乡,我和小伙伴们就悄悄地溜下院坝,欢快地钻进您那犹如岩洞的“小屋”中。躲猫、乘凉、嬉戏……尽情享受着带给我们的阴凉。

后来听爸爸说,你们都是有灵性的,你们的每个同胞的身体里都会自然地长出一个小菩萨,那是为保佑树的主人而生的。我和我同龄的孩子不知道这些,小学校的孩子们也不知道这些,但是我们却都知道,您带给我们的是无忧的美好童年与无尽的依靠。

 秋叶 化泥护花

上学后,我们最喜欢的是李大银老师带领我们大家来到您的脚下,听他讲故事。什么风洞子小日本轰炸平民呀,什么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呀,什么刘胡兰英勇就义啊;也讲他经历过的磨难与最后如何进入教师行业;还讲同身为教师的我的爷爷如何在文革中遭诬陷,如何被打为大地主,最后又如何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荣耀平反。讲得我们哇哇大哭,继而又喜极而泣。末了,他说:“未来,就看你们的创造了。努力吧,孩子们,你们的未来是美好的。”李老师把一片黄角树叶含在嘴里,吹着凄婉清幽的小曲儿,双目凝望着远方,眼角里蕴蓄着浑浊饱满的泪滴,一阵微风,便轻轻的碰落在尘土里。我们的心也被他吹得软软的,看着头顶上默默凝视着我们的您,刹时,我们的心都暖暖的了。

  37°   温暖
 还记得我们唱起的童谣:“黄角树儿黄角丫,黄角树上就是我的家……”

后来,小学搬了家,安到丫口上去了,学校就闲置了下来。恰好我们那年盖楼房,无处可歇,就把学校临时做了家。我们成了知心的朋友。还记得吧,调皮的弟弟遭爸妈责骂后躲在您脚下哭泣的样子;我们一家在树下乘凉吃饭的浓浓惬意;爸爸在您身边为我讲解作业而我一知半解时爸爸那嗔怪的话语;妈妈教我为人处事时我那迷惘的眼神……

 去年年终,我那将近二十年未归家的幺爸携子归家,我们一行八人齐聚,与你叙旧。依偎着您高大而粗壮的身躯,我们犹如回到了往昔。我们载歌载舞,拍照留念,您高大的身躯成了我们手机上的“名人”。您,依然如故,枝繁叶茂

 如今,童年的伙伴们都已成家立业,天各一方。儿时的景物早就变得依稀而模糊,归家的路途也已变得遥远而漫长,蜿蜒曲折成了留在昨日的记忆。只那老家门前的您,依然守望着我们,守护着我们的家园。仍维系着我们的爱,给予我依偎憩息的37°温暖怀抱。

 此致 

敬礼!

 时时牵挂着您的孩子

  2012年3月13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