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Win7系统命令讲解-mklink命令

 richsky 2012-03-30
桌面、我的文档、我的图片等等,尤其是软件的配置,一切都没了。很多来不及转移的资料都没了,颇为心痛!

从 Vista 以后,微软将用户文件和用户的软件配置( AppData ) 明确划分开,并且全部存放在使用者的用户目录下。

Linux早已这样做了,并且在Linux中可将 home 挂载为独立分区,而微软显然还没学到家。用户目录依旧和系统目录一起放在同一分区。

如何将用户目录移动到非系统分区?这是本文的出发点。但本文的重心不在于此,而是 mklink ,一个命令。

一、何为 mklink
mklink 是何方神圣,值得专门作文讲述?

如果用过 Linux ,那想必也看到过符号链接(这是一种特殊的文件),也用过 “ ln ” 这个链接命令,mklink 和 ln 的功能几乎一样。

mklink 便是用来创建符号链接的,这个命令并不知名,使用的人也不多。

自从 Vista 以后,微软便在 widows中 偷偷地用起了这个工具 。在用户目录下,可以看到很多很像快捷方式的文件,当然这是隐藏的,但却不能打开,其实这便是符号链接。

>dir C:\Users\wclu /a
驱动器 C 中的卷是 win7
卷的序列号是 8CD0-A743

C:\Users\wclu 的目录

2009/06/11 11:42    <DIR>          .
2009/06/11 11:42    <DIR>          ..
2009/06/11 00:04    <DIR>          AppData
2009/06/11 00:04    <JUNCTION>     Application Data [C:\Users\wclu\AppData\Roaming]
2009/06/11 00:04    <DIR>          Contacts
2009/06/11 00:04    <JUNCTION>     Cookies [C:\Users\wclu\AppData\Roaming\Microsoft\Windows\Cookies]
2009/06/11 10:05    <DIR>          Desktop
2009/06/11 00:04    <DIR>          Documents
2009/06/11 02:44    <DIR>          Downloads
2009/06/11 00:04    <DIR>          Favorites
2009/06/11 00:04    <DIR>          Links
2009/06/11 00:04    <JUNCTION>     Local Settings [C:\Users\wclu\AppData\Local]
2009/06/11 00:04    <DIR>          Music
2009/06/11 00:04    <JUNCTION>     My Documents [C:\Users\wclu\Documents]

上述标红色的文件,便是符号链接了(上述文件并非C:\Users\wclu目录下全部文件) 。

Vista/Windows 7使用这些符号链接,是为了兼容XP等系统。

二、mklink 用法
mklink 只能在命令提示符 “CMD” 中使用。

>mklink /?
创建符号链接。

MKLINK [[/D] | [/H] | [/J]] Link Target

/D      创建目录符号链接。黙认为文件
符号链接。
/H      创建硬链接,而不是符号链接。
/J      创建目录联接。
Link    指定新的符号链接名称。
Target 指定新链接引用的路径
(相对或绝对)。

注:上述的符号链接等同于Linux中的软链接。

为了试验 mklink 的功能,我在 C分区中创建目录 a ,并在目录中存放文件 1.txt。

创建文件链接
E:\>mklink c:\1   c:\a\1.txt拒绝访问。

E:\>mklink c:\2.txt c:\a\1.txt
为 c:\2.txt <<===>> c:\a\1.txt 创建的符号链接

可见为文件创建链接时,符号链接文件的扩展名要和原文件保持一致。

E:\>mklink c:\a\1.txt d:\3.txt
当文件已存在时,无法创建该文件。

E:\>mklink d:\3.txt c:\a\1.txt
为 d:\3.txt <<===>> c:\a\1.txt 创建的符号链接

可见为文件创建链接时,必须是 “mklink 符号链接文件名   原文件名”的格式。

创建目录链接
E:\>mklink /d c:\b d:\a
为 c:\b <<===>> d:\a 创建的符号链接

虽然d:\a 目录不存在,但依然可以创建链接,很好很强大。但打开链接时,提示错误。

E:\>mklink /d d:\a c:\a
为 d:\a <<===>> c:\a 创建的符号链接

E:\>dir d: /a
驱动器 D 中的卷是 soft
卷的序列号是 BE86-8884

D:\ 的目录

2009/06/11 10:00    <DIR>          $RECYCLE.BIN
2009/06/11 13:08    <SYMLINK>      3.txt [c:\a\1.txt]
2009/06/11 13:18    <SYMLINKD>     a [c:\a]
2009/06/11 12:54    <DIR>          Program Files
2009/06/11 09:58    <DIR>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1 个文件              0 字节
4 个目录 31,089,442,816 可用字节

当把D分区中的链接文件删除时,C分区中的文件和文件夹不受任何影响。

三、mklink /d 与 makelink /j 的异同
从 mklink 的帮助中可以看到,两者皆可以创建目录链接。

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前者是创建目录链接,而后者是创建目录联接。

一字之差,有何分别?

下面分别用这两种方式为同一目录创建链接:

E:\>mklink /j d:\a c:\a
为 d:\a <<===>> c:\a 创建的联接

E:\>mklink /d d:\b c:\a
为 d:\b <<===>> c:\a 创建的符号链接

下面显示D分区中的文件及目录列表:

E:\>dir d: /a
驱动器 D 中的卷是 soft
卷的序列号是 BE86-8884

D:\ 的目录

2009/06/11 10:00    <DIR>          $RECYCLE.BIN
2009/06/11 13:33    <SYMLINK>      1.txt [c:\a\1.txt]
2009/06/11 13:34    <JUNCTION>     a [c:\a]
2009/06/11 13:35    <SYMLINKD>     b [c:\a]
2009/06/11 12:54    <DIR>          Program Files
2009/06/11 09:58    <DIR>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1 个文件              0 字节
5 个目录 31,089,442,816 可用字节

mklink 不加参数或加参数 /d 时,创建的链接文件为<SYMLINK>型(<SYMLINKD>代表链接到目录)。

当加参数 /j 时,只能为目录创建联接,并且创建的联接文件为<JUNCTION>型,两种类型的链接文件有显著区别:

从最开始的 “ >dir C:\Users\wclu /a ” 可以看出,微软自家使用的都是<JUNCTION>型,至于为何,留待考证。

四、链接文件的特性
刚刚讲述了如何用 mklink 创建链接文件,那么接下来重点讲述如何链接文件的特性,既然是特性,那就是与众不同了。

符号链接文件自身不能被 “复制”(只能通过特殊方法才能复制)
当复制符号链接文件时,会将符号链接所链接的目标文件或目录进行复制,并非是复制符号链接文件本身。
如何实现符号链接文件的复制呢?
>copy /?
/L           如果源是符号链接,请将链接复制
到目标而不是源链接指向的实际文件。

>xcopy /?      /B           对照链接目标复制符号链接本身

/* d:\1.txt 为<SYMLINK>型符号链接 */
E:\>xcopy d:\1.txt e:\1.txt /b
目标 E:\1.txt 是文件名
还是目录名
(F = 文件,D = 目录)? F
D:\1.txt
复制了 1 个文件

/* d:\a 为<JUNCTION>型符号链接 */
E:\>xcopy d:\a e:\a /B
目标 E:\a 是文件名
还是目录名
(F = 文件,D = 目录)? D
复制了 0 个文件

/* d:\b 为<SYMLINKD>型符号链接 */
E:\>xcopy d:\b e:\b /B
目标 E:\b 是文件名
还是目录名
(F = 文件,D = 目录)? D
复制了 0 个文件

E:\>dir e: /a
驱动器 E 中的卷是 data
卷的序列号是 FEEE-FB51

E:\ 的目录

2009/06/11 10:00    <DIR>          $RECYCLE.BIN
2009/06/11 13:33    <SYMLINK>      1.txt [c:\a\1.txt]
2009/06/11 13:34    <DIR>          a
2009/06/11 13:35    <SYMLINKD>     b [c:\a]
2009/06/11 09:58    <DIR>          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
1 个文件              0 字节
4 个目录 31,362,203,648 可用字节

可见采用xcopy命令并上参数 /B ,可以成功复制 <SYMLINK> 型的符号链接文件,而<JUNCTION>型链接却不能被复制。

符号链接文件的透明性
符号链接的操作是透明的:对符号链接文件进行读写的程序会表现得直接对目标文件进行操作。
普通的文件操作命令(如cp、rm等)都能直接作用于符号链接。用于读写文件内容的命令将会直接访问目标文件。
五、使用 mklink 实现用户目录的移动
前面说过本文的出发点是“移动用户目录到非系统分区”,想起以前中学写作文,很强调 “首尾照应”,那么,照应来了。

如何通过mklink实现vista/windows7中用户目录的移动?可参考以下两篇文章:

http://www./read.php?11

http:///move-user-profile-in-windows-7/

引用其中部分内容,也即是具体步骤:

在“计算机管理”里把Administrator用户激活,注销后用Administrator登录;
把“C:\Users\我的用户名”整个目录移到其它盘上,假设移到“D:\我的用户名”;
用mklink创建目录链接:mklink /d C:\Users\我的用户名   D:\Users\我的用户名;
重新登录你自己的账号,大功告成;
下次重装时,还用同一个用户名,先用Administrator登录后把新系统中的"C:\Users\我的用户名"
删除(否则mklink会报无法创建链接),再用第3步把你位于D盘上的目录重新做下链接即可。
(本人注:推荐进入双系统或者 Winpe, 移动 C:\Users 中的用户目录。)

直接按照以上步骤进行操作会出现上述我所说的问题,原有 C:\Users\我的用户名 目录下的符号链接文件在复制后会失效,变成一个个空目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在 D:\Users\我的用户名 新建系统原有链接文件。

mklink /D    "D:\Users\wclu\Application Data" D:\Users\wclu\AppData\Roaming
mklink /D    "D:\Users\wclu\Cookies" D:\Users\wclu\AppData\Roaming\Microsoft\Windows\Cookies
mklink /D    "D:\Users\wclu\Local Settings" D:\Users\wclu\AppData\Local
mklink /D    "D:\Users\wclu\My Documents" D:\Users\wclu\Documents
mklink /D    D:\Users\wclu\NetHood "D:\Users\wclu\AppData\Roaming\Microsoft\Windows\Network Shortcuts"
mklink /D    D:\Users\wclu\PrintHood "D:\Users\wclu\AppData\Roaming\Microsoft\Windows\Printer Shortcuts"
mklink /D    D:\Users\wclu\Recent D:\Users\wclu\AppData\Roaming\Microsoft\Windows\Recent
mklink /D    D:\Users\wclu\SendTo D:\Users\wclu\AppData\Roaming\Microsoft\Windows\SendTo
mklink /D    D:\Users\wclu\Templates D:\Users\wclu\AppData\Roaming\Microsoft\Windows\Templates
mklink /D    "D:\Users\wclu\「开始」菜单" "D:\Users\wclu\AppData\Roaming\Microsoft\Windows\Start Menu"

(wclu为本人的用户名,需要替换掉,将上述内容保存为.bat文件,执行,完美无暇、如假包换的用户目录诞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