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知己,在暧昧与清晰之间!![]() ![]() 据《辞海》里说,红颜即年轻人的红润颜色,引申指美女。知己谓彼此相知、情谊深切的朋友。 在这个世界上,男人最需要的、除了老婆,还有一个红颜知己。红颜知己兰心慧质、善解人意,既是良朋好友,又是事业臂助,自是古往今来男人最大的梦想。如果说老婆是太阳,情人是月亮,那么红颜知己就是星星,它闪闪烁烁若即若离,甘愿寂寞却又灿烂长久。 以前的“红颜知己”,是西施的纱,是小凤仙的筝,是张爱玲在胡兰成面前,开在尘底里的花,是石评梅在陶然亭为高君扫不尽的雪,是俗世无奈的悲歌。 现在的“红颜知己”,似乎是一块牛奶巧克力,男人不能也不大愿意当饭吃,有些却认为比饭好吃,它给予男人淡淡的笑容,和深深的眷顾。据说在上海,如果男女之间抬出“朋友”二字,必会引起人们的误会,于是男人就称女人为“红颜知己”,听起来更暧昧。 有一则寓言:长着山羊脚的潘恩大神看见可怜的普叙赫徘徊在路上寻找小爱神库比德时,说了句充满睿智的话,“你步履蹒跚,踟蹰不前,你全身苍白,唉声叹气,更主要是你哭得两眼红肿,这就是你害了相思病。” 他就是知己,潘恩大神,普叙赫的知己。但是我们不屑的。它不暧昧。 一位有爱妻的朋友,他说有个红颜知己。问他“知己”到什么程度,他马上说,这个问题让他觉得不大舒服,他指的是身体上的亲密。也许,我的思想里有那么一点点想法吧。但这想法远远不是我一个人有,因为他自己不也是马上那样联想吗? 这是《花样年华》。在男人和女人的理念里,他们不想背叛各自的配偶,他们走到一起,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想探寻各自的配偶为什么会有背叛。他们像福尔摩斯那样开始寻找“案情” 线索。楼梯拐弯处,昏黄的路灯下,雨夜里……他们彼此倾吐,彼此慰藉……但不知什么时候,一根触动人心理的微妙琴弦在男人女人的心里被轻轻拨动了,最初初衷彻底改变了。他们发现,原来“背叛”,带着一种隐痛,他们选择了离开。可是,他们的灵魂早就出窍了,如“魔鬼附体”。 男人与女人的心灵是永远无法完全沟通的。考古学家在发掘被火山熔岩和灰烬所掩埋的庞贝城时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被烧焦的男尸都处于反抗状态,仿佛他们是在与天抗争或者试图逃避,而女性却蜷缩着,匍伏在地上。”男女间生理构造的不同,导致了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感情上,男人思维永远是从A-B的直线条,而女人总是在拐弯,常常拐到她自己也找不到出路。 女人跟她心爱的男人逛超市,要是她说,“我想买那个”,而并不动手去取就在自己货架上的东西,她未必是真想要那东西,她只是在试探--他到底爱不爱我?她想,要是他真爱我,他就会替我取下我想要的的东西放进购物车里。 这不是哪个阶层的女性才有的心理状态,而是女人的共性。尼采说,“男人的幸福是‘我要’,女人的幸福则是‘他要’。”然后又说,“是去找女人吗?别忘了带上你的鞭子。” 或者“你是女人”就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种传统规矩的思维方式,但没有人会怀疑男女有别。当一个女人用温热的毛巾柔柔地擦拭男人的脚时,她心里充满了幸福。可是,那个男人也许会说,“别烦我好不好。” 于是,遵循着“异性相吸”的定律,红颜知己就来了。一个男人对着一个女人、一个女人对着一个男人倾诉心里的郁闷。倾诉,从医学角度,是健康的。它的作用有如哭泣,把体内的郁气排泄出来,舒通经络。只是,眼泪通常被认为属于女性的,而倾吐却不是。它对男人女人是平等的。于是,红颜知己总是成双成对的。但它的错,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 “红颜知己”常常会发展到使人进入非理性的心理涅磐境界,有种难以捉摸的怡然自得,人简直不知道自己心里想要什么,不知如何是好。“他们见面时快活,分手后忧伤,他们盼望着,可又不知道盼望着什么……” 红颜知己也许是一段“爱情的开端”。但当它信誓旦旦变成“爱情”时,它所发生的总是情侣间的问题。它不“暧昧”了,不是“红颜知己”了,而是“亲密爱人”。那是另一段故事。“红颜知己”间没有信誓旦旦。红颜知己是一种事实的享乐,而“亲密爱人”则是一种责任。 生活本来就是一个大玩笑,一场游戏。要学着玩这个游戏,并从其中寻找它的乐趣。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种折衷的快乐与孤独的生活。心灵,是永远无法完全沟通的,但必须清楚,你最终想要的是什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