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血論

 金朝陽宮 2012-03-30

氣血與經絡

手太陰肺經多氣少血;手陽明大腸經氣血俱多

足陽明胃經多血多氣;足太陰脾經少血多氣

手少陰心經多氣少血;手太陽小腸經多血少氣

足太陽膀胱經多血少氣;足少陰腎經多氣少血

手厥陰心包經多血少氣;手少陽三焦經多氣少血

足少陽膽經多氣少血;足厥陰肝經多血少氣。

辨血色

一、血呈深紅色

針刺部位出血後,血的色澤為深紅色時,從中可以判斷,疾病多屬於熱症。

二、血呈黑紅色

凡在體表刺出血後,血的色澤為深紅色,可分為外傷、內傷辯證。1、外傷一般是在阿是部。多由於氣血結聚所致,青紫斑痕是由於局部絡脈血溢所致。2、內傷:四肢深部內傷,多因瘀血阻滯經絡,頭、身軀部內傷,多因惡血聚集臟腑,一般是在屬該臟腑部位疼痛。

三、血呈淡紅黃色

一般是在肘部、膝部關節處針刺出血,血的色澤為淡紅黃色,多為風濕痹症。

四、血呈青紫色

在背部、腹部、十指等部位針刺出血,色澤為青紫色,多因寒邪入裡,竄入機體,傷於臟腑機能,

第三節、辨刺血時血的動態

一、出血清淡難凝

當針刺出血時,血液清淡而稀疏不易沉凝,是血虛的表現。凡刺出血為清淡者,臨床上多以放氣為主,在對症刺血時,血不止應禁刺。

二、出血沉凝易結

針刺出血時,血液容易沉澱並凝結,多因氣虛所致,而多實證。凡此類情況,可以瀉血為主,兼調氣補虛。

三、出血緩慢

針刺肌膚後,出血緩慢,多需幾次刺血,仍斷斷續續出血者,多因氣血虧虛,瘀血阻於臟腑,臟腑氣機衰弱,氣血循環而不歸經。在對症施治中,應充分掌握補瀉關係,以放氣活血為主。

四、出血急促

針刺肌膚後,出血急促,多為熱盛。施治中,應以放氣為主,兼刺血瀉熱。但凡有習慣性皮膚紫斑者,應禁針或慎針。

第四節、辨其他

一、血挾膿汁

凡在針刺部位出現膿血,多因外傷後惡毒犯內或長久內傷化膿所致。施治中多以刺膿排毒為主,在深部膿血可採用放氣活血化膿之法。

二、黏性白液

凡在四縫穴、背心、胸部、魚際等處挑刺出白色黏性液體,多因小兒疳積、水穀運化失調,氣血機能不暢,局部絡脈供血不足所致。針刺四縫穴等處,可以起到調脾胃補虛損的功效。

三、白色粉質物

……此多因絡脈長久瘀氣、瘀血阻結,失去血脈正常循行,而在肌膚內轉化成腫結。……在民間中往往用挑刺擠壓除去腫結,消除後,就用一枚硬幣貼於患處,然後用布包紮7天後取下,腫結自然消失。如果不用硬幣貼於患處,不幾日腫結會重新長起來。

四、透明性水液

……此病多為浮腫。……此證不應多瀉,可配合藥物治療。

五、水珠懸罐

……這種現象多屬體內寒濕過重。……凡以上現象,臨床上多採用走罐法驅寒邪,留罐法瀉風濕。

六、罐中氣暖

..則此種情況,是多因體內濕熱過重。濕熱入裡,行之經絡血脈,則多發於手心、腳心、背心皮膚濕潤。因濕熱過重常出現頭痛、發熱、身重而痛,腹瀉食少,腰酸背痛等。……臨床上瀉濕熱,多在手心、腳心、大椎、命門、委中、承山、臍中等處。

本文取自--倡久病怪病必有瘀說的顏德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