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在早春的边沿

 荀子书院 2012-03-30

 

   不记得从什么时候,我开始相信,生命伊始便在春天。
  时光在不经意中跌入了3月。人们常说3月是一个赏春的季节:明媚,美好,春意盎然。可是武汉的3月阴雨绵绵,潮湿,阴冷,人们常常厌恶这样的天气,不是因为它不给我们踏青的机会,而是它从来不给我们对于美好的念想。于是,每到季节的转角处,人们总是极其向往艳阳春。
  春是又一轮回的开始、是生命的特写,也是人心中朦胧的憧憬,是对生命的寄托和希望。中国人爱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光熹微之时,把心中的梦想和遐思种在现实的土地中,看它开花、抽穗、结果。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又孕育着怎样无限的企望?所以春天来得总是格外细腻与多情。
  一个早春冉冉升起,直到年华渐远,一个新的岁月开始了。在这个早春中,人们心中一切的舒展,是如此从容。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对于早春情有独钟。因为此时总有一些美丽的发现。不论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细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烂漫,还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玲珑与“应是绿肥红瘦”的惆怅,都是对春天的一种领悟与感知。人总应该是易感的,在看到春花秋月、流光逝去的时候,我们的心在岁月中蹉跎、在蹉跎中憧憬。
  其实时至今日,四季已变得越来越不分明了,我们来不及去看从早春到暮春的变化。我们只知道,哪怕是浓浓的日头正午,写字楼里也是拉着窗帘开着日光灯;哪怕已经夜色沉沉,每一个歌舞厅或者宴会的场所,都已经是水晶灯通堂明亮。春光对我们越来越不重要。我们不仅仅失去了那些欣喜或是感伤的机缘,甚至也失去了春光中的期盼,我们只能从古人的诗词中去感受那份微薄情怀、去唤醒心中的青葱春意。
  陆游说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是一种怎样的期待与情或许每个人都有过卧榻听雨的经历:怀一夜枕上无眠,听着沥沥淅淅的春雨,或许到了明天早晨早早的就有卖杏花的人了。这一夜春雨吹开了多少早春的花呀,又吹开了多少少女的心扉?但是又有多少人会用一种细腻别致的笔触去点染诗意淋漓的早春,会用一种蓬勃热烈去回忆那份魂牵梦系的情愫。
  在紧张激烈的竞争中,我们学会了娱乐,期待那种有品质的快乐、有情趣的生活,但是我们往往缺少了和自然的互动,浮躁的心已经听不到风雨潮汐的律动。当经历了困顿、穿越了沧桑,或许我们有很多的忧伤、不满,有很多的焦虑、悲苦,我们可能愤世嫉俗、指斥命运不公。而对抗这一切,只有自己忍辱负重。但是我们似乎不知道,还有一种生命的春光,可以照亮生命中的困顿挫折,让内心拥有少年的蓬勃梦想,让生命新鲜而润泽。让一个人在面对沉重负担的时候,可以举重若轻。
  当春光洋溢时,生命在东风里苏醒。我们以赤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全新的世界,在生命的深处中有一种春意在荡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