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
让孩子远离五大意外伤害 1 跌落别让儿童离开大人视线 案例:上周末,外公趁5岁的小亮睡觉时出门买菜。小亮醒来找不到大人,搬了凳子趴在阳台上张望,不慎从6楼阳台坠落到1楼。外公回家不见孩子,出门寻找才发现孩子出事了。 数据:跌落是0-14岁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第一原因,是非致死性伤害的首要原因。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因跌落而受伤,约有40%以上受伤的首要原因是跌落。“很多家长认为,家里是孩子最安全的场所,其实儿童意外伤害大多发生在家中。”儿童急救专家表示,意外跌落最易发生在家里和小区,约占43%,学校(21.9%)和街区(21.1%)其次。 雷区:没有栏杆的阳台。顽皮的孩子经常跑动、攀高,很容易摔伤。家长在孩子玩耍时要特别留心,注意照看好。另外,要在床上特别是双层床上装置护栏,不要让孩子爬高。 提醒:幼儿从楼梯、床、窗、家具以及家中的其他物体上跌落,这是与儿童的好奇心和运动技巧的发展相关联的。家长应注意窗户边不要放孩子易攀爬的桌子、凳子等家具;窗户和阳台上装一定高度的栏杆,让孩子不易攀爬;窗户要关闭,或只开一定的宽度,确保儿童不会爬出去;在洗手间、洗手盆前和楼梯等处放上防滑垫;选择适合儿童年龄、身高、体重的游戏器材。 “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在自己家附近就安全,就放松警惕,很多意外伤害恰恰就发生在家门口、小区内。”湖南省儿童医院一位专家提醒家长们提高警惕,精心照看孩子,防止意外的发生,“照顾孩子,可以脱手,但绝对不可以脱离视线,意外往往在家长看不见的几分钟内就发生了。一旦不幸发生意外,可能造成终生遗憾。” 2 车祸车来车往要注意安全 案例:近日,长沙某初中学生小林和小萧放学途中一边聊天,一边用耳机听音乐,在穿越斑马线的时候,不幸被一辆小车撞飞。 数据: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儿童道路交通伤害案例也不断增加。每10起儿童道路交通伤害中,有4起受害者是儿童步行者。中午11时至下午1时、下午4时到5时,是一天中儿童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时间段。 雷区:小区内或家门口的小路。与成人车祸高发带不同,儿童遭遇车祸最多的地点是小区内或家门口的小路。专家分析,因为家长都教育过孩子,不要到大马路上去溜达;另外,则是认为小孩子就在家门口转转,不会有什么危险,从而放松了警惕。但是,孩子身形较小,又喜欢蹲在路中央玩耍。一些汽车在行驶、倒车时,司机视线存在盲区,因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提醒:交通伤害是我国儿童意外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儿童急救专家提醒,乘车时应避免儿童头、手和身体伸出窗外;坐后排并系好安全带;锁好车门,以免儿童打开车门;不要让儿童单独在马路上行走,行走时不要听音乐,或与同学嬉闹;发生意外先做好现场急救,包扎固定、压迫止血并及时转送医院。 3 烧烫伤1-4岁儿童最易发生 案例:张奶奶打算给孙子洗澡,先在澡盆里倒入开水,还没有来得及兑凉水,却突然听到电话铃响。张奶奶接听电话时,以为孙子还在房里玩耍,谁知孩子掉进了盛满开水的澡盆里,造成严重烫伤。 数据:意外烫伤是发生在家中比例最高的伤害,77%的儿童意外烫伤是发生在家里的。1-4岁是烫伤的多发年龄段。 雷区:没有家长的厨房。孩子可能会被放在厨房里的热水、热粥、热汤等烫伤,也可能因碰倒煤炉造成烧伤。一旦发生烫伤,要立即用凉水冲,使其降温,并立即转送医院。 提醒:儿童急救医生提醒,给孩子洗澡时,澡盆里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打火机、火柴应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电取暖器要远离孩子或加围栏;选购安全的烟花爆竹,且不让孩子单独燃放烟花爆竹。 4 中毒大人吃的药物要收好 案例:3岁的甜甜看到奶奶经常吃降压药,吃完后,就随手放在床头柜上,前几天,她独自在卧室玩耍时,偷偷吃下奶奶的半瓶药物,导致中毒。 数据:在省儿童医院近几个月收治的儿童意外伤害患儿中,中毒患儿35例,中毒原因包括误食药物、酒精、蘑菇等。相当一部分患儿因为中毒较深,造成了较严重影响。 雷区:家中老人的药柜。孩子看到柜中摆着花花绿绿的药瓶,伸手够到并打开当糖豆吃进去的意外经常发生。医生提醒,发生意外后,要尽快给孩子喝大量的凉水,然后刺激其喉头,使其呕吐。同时要赶紧送医院,洗胃治疗。 提醒:家里大人吃的药物,日常用品如化妆品、清洁剂,可能被孩子吞服,从而导致致命的中毒,这些物品应放在儿童不易取到之处,或上锁的抽屉中;很多毒蘑菇难以辨认,家长最好不要捡拾野生蘑菇给孩子食用。 5 溺水别让孩子单独下河游泳 案例:上个月底,6岁的兵兵不慎跌入离家门口不远的池塘,约10分钟左右被爸爸救起,兵兵已经昏迷。略懂急救知识的爸爸立即给他按压腹部,用口对口吸水、呼气等抢救措施,孩子终于脱离了危险。 数据:在省儿童医院近3年暑期收治的儿童意外伤害患儿中,溺水患儿占5.2%。来自长沙市疾控中心对全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数据也显示,溺水为6-9月学生意外伤害首要死因。 雷区:城里的江、河、湖,农村的小池塘和小河。一到夏天,孩子们喜欢去游泳,如果没有大人照看,很容易发生事故。 提醒:天气回暖后,特别是在夏天,小孩喜欢到河里或湖中游泳,一不小心就酿成事故,要特别注意安全。孩子在水边和水中时,应时刻注意看管,包括水池、温水池、澡盆、水桶附近;绝对不能让儿童单独去湖河游泳,而应选择有专业救护人员的游泳场所。 记者手记 除了爱,还要教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如果我不把孩子放在窗台边,他就不会摔下去”、“如果我亲自接孩子放学,就不会被车撞……”意外发生时,悲痛的父母总是不停忏悔,把千错万错都归到自己身上。那些旁观者,同样有孩子的父母,第一反应往往是紧紧搂住自己的孩子,尽所能地护住他,不让他单独上学,不让他单独玩耍……每个做父母的,都想靠自己的时刻守护,帮孩子抵挡所有意外。 这些真的能为儿童营造一个更安全的环境吗?其实不然。有资料表明,25%以上的意外伤害发生在家里,甚至就在父母的眼皮底下。中国的孩子最不缺的就是来自父母的爱,而真正的爱是什么?也许,爱不仅仅是保护和给予,更是一种技能和责任。在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面前,科学地教会孩子如何躲避,如何注意安全,如何更好的自我保护,这是最基本的技能和责任。 小区、家庭和学校,除了各种硬件的防护措施应进一步跟上,作为家长、老师等监护人,是不是应该好好思考,儿童意外伤害的防范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