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以前澳大利亚老师给我们讲课时介绍了一种表述观点的方法叫照片之声,就是用几张典型的照片来说明你最想表达的观点。比如:你想表达今天很开心,但是用哪一个瞬间最能表示开心呢?你想表达生活很幸福,那么用哪一张照片最能表达幸福呢?其实,要挑选一张最为合适的也并非易事。有时,我也这样假想,如果等我半年后回国了,有人问我英国怎么样?我可能不知怎么回答,或许一言难尽。如果说用10张照片来讲讲英国,或许会变得直观形象一些。
春天到了,路边的花开放了,但是如果真要说校园里的风景,有时会觉得亲密的师生关系也是是校园里最美的风景。今天我就要用这种方法来描述一下英国课堂的师生关系。
因为我目前所在的一所女校,相对来说比较听话一些,听说别的学校,老师也有发火的,同时还听说“学生火气更大”,甚至居然对老师说“你是我什么人,为什么老要来管我”。当然,更多的是一边说“sorrey”,一边继续讲话,老师有时很无奈。这些我都没有看到,看到的只是一些我看上去比较“和谐”的师生关系。
(插图)
威严是师道尊严的一种品格。尽管英国社会给我们的印象是“绅士”“淑女”,但在课堂上看来,我总觉得“站没站相,做没做相,包括女生,也很随便”大概他们是在倡导一种自在的课堂文化吧,但是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威严有时也很必要。我听过很多课,有多位老师还是蛮有规矩的,比如:上课铃响后,老师没有进教室之前,学生必须站着等老师进来,等老师的允许才可以坐下。照片上的老师很和蔼,但是我拍的是一种威严,高高在上的风格。
(插图)
民主平等是很多课堂所体现出来的。学生可以站到讲台前去发表自己的观点,更多的是小组形成的意见,老师有时也是其中的一位听众而已。民主宽松的课堂,能激发学生好奇的提问。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都有可能出现,听同伴说,有一次一位学生问中国的情况“中国是执行独生子女,那如果一个人怀了一个双胞胎,那另一个怎么处理”?当然,也有的问题很深奥,比如讨论要不要废除死刑?其中有一位学生的观点是:因为有人杀了人,这是一个错误,但如果执行死刑,不也是杀人吗,为什么说前面的杀人是错误的,谁又能保证后一次杀人是正确的呢”.
(插图)
和蔼慈祥是很多上点年纪有点白发的老教师的风范,女孩们围着年长的老师,很容易形成“家”的感觉,很有一种“围膝而坐”其乐融融的感觉,有时在现代化设备面前,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总会为老教师与年少的学生之间是否会形成代购而产生一丝担忧,而每当看到他们娓娓道来的时候,时间所积累的宝贵资历尽在其中。老师上的不是课,而是历史啊。
(插图)
悠然自在是教师和学生享受课堂的最好状态。这是一位数学老师也组织玩一种叫宾果的游戏,学生在一个九宫格中写下几个数,老师用骰子随机丢出相应的数,两数相乘的结果与原来写的数相同就可以划去,看谁先“划去的数形成一条直线”,看谁先“划去全部的数”。课堂是师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如果能够这样悠然自得,教学便将是一件快乐的事。
(插图)
个别指点是师生最为亲密的表现。在美术课上,老师根据学生的作品做个别的指点,科学上,老师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这些一对一的辅导特别亲密。当然,这是一种职业的亲密,因为,在女子学校,男教师和女同学之间的交流有很多的规定。
(插图)
关怀激励,是学校领导对孩子们的具体体现。在孩子们精心策划一次慈善活动的时候,校长总是亲临现场为她们加油助威,她们提供点心的服务,校长也拿出零花钱购买她们准备的食品,为孩子们“捧场”,这种关怀是最为真切的。
(插图)
竞争,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新型关系。在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的代言。在学校组织的一些慈善集会中,教师也组成方队,与学生方阵进行同场竞技,在我看到的几场比赛中,都是学生获胜。当然问题不再是学科的知识,而是更多的社会知识“比如日本地震是多少级”“欧洲第二大城市”“哪两个航空公司将兼并”等等。教师输了,但他们很高兴。
(插图)
相伴左右一同前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最佳表述。这是体育老师陪同学生一起训练长跑,不仅是步调一致,更重要的是她们一路上有说有笑,亲密无间,是师生更像朋友胜似姐妹花。常常有人举例,教师的教学像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跑步,到底老师跑在前面,还是学生跑在前面,有人说教师跑在前面,就有牵着鼻子往前走的感觉,学生比较被动;但是如果学生跑在前面,路遇艰险,容易掉入陷阱,如此说来,可能没有比相伴左右更合适的了。
师生关系是校园内最主要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业成绩的提高,也利于学校的管理创新。我们所看到上面的照片,只是日常教学的某一个瞬间,并不是说这样的师生关系就是最好的典范。我个人一直认为:有时教师严厉地批评学生,也是校园内最美的风景。如果没有造成学生的身心伤害,甚至还是一种无私的表现,因为一个生气的人最伤的是自己的心。很多的老师就是为了别人的孩子却愿意伤自己的心。常常有外人,断章取义,切取教师的某句言论或某个场景,脱离教育现场来评说,都是片面的。最近,在杭城出现了好几起“校园教师批评学生的新闻事件”,就是对师生关系的一次误解。
良好师生关系还是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准。随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优秀教师的确定不是由数量来决定的,而是应该有教育的质量来决定;确定你是否优秀教师的人也不是那些按照“纸上标准”打分的评委们,而是那些天天和老师在一起的孩子们。我们平时总说“搞关系”是不好的,然而对于老师来说,有一种关系一定要搞好,那就是“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