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道至简 殊途同归

 35书屋 2012-03-30

大道至简 殊途同归 - 占星学基本概念阐释

李安宝

2012-03-30 17:35:03 来自: 李安宝(屈强的安老伯!)

(博客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66373c010138tt.html

《生命四元素:占星与心理学》 (Astrology, Psychology and The Four Elements), 史蒂芬-阿若优著(Stephen Arroyo),胡因梦译。
如果有人被封面误导而买了这本书,就会发现它的内容气质与封面及其不符。我反正是有这种印象的。而内容带给我的惊喜也让我对这本书愈加珍惜。作者被占星学界视为人本主义现代占星学的先驱。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的心理学硕士论文,曾获得1973年英国占星学会大奖,被誉为那一年占星学上最杰出的贡献;胡因梦的译文也显示出斟酌选词的地方,因此这本书的风格是非常严谨的专业学术研究--尽管作者面对的是一个现代主流社会暂无法全盘接受的领域。
抱着“技术”功用期待的人会认为这不是一本入门的书籍--因为教不了他如何看盘解盘,反而通篇都是抽象的观念、概念和阐述,同时因为学术行文风格,许多内容并不好理解(读了未必理解,理解未必体会),如果没有在技术层面以外对更大的话题已有体会和思考的话。然而什么是入门呢?
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是一个对于任何知识不需要费力去寻找也因此似乎也不需要费力去学习的时代。星座已经成为大街小巷的话题,所有人都能够复述出一些结论--xx星座的人是什么样的,xx星座和xx星座不配。因为方便,我们的生活习惯早已变成:知其然足够矣,所以然无需知。然而被分配到我们面前的所谓“然”,都已经是最末端的知识,是方便的,是娱乐化了的,甚至可能被重写过--谈论“星座”、你是什么“星座”……单单“星座”这个词的含义,在我看了书之后也才发现,原来那么容易产生误读,以及可以有那么多的解读。占星普遍被认为是神秘的、没有证据的、弄玄作虚、想要勉强跟上时代的古老的“术”、占卜预测运势的游戏、甚至迷信。岂止是星座,艺术,宗教……所有学科不都是这样吗?任何一个“因为??所以??”都不应该只是武断、直线、肤浅的结论,如此是否算是纵容自己的惰性与无明?对于真正的知识,我们要做的,首先是一直后退,退到它的起源之处。在任何一门学科遥远的那个起点,我们的祖先渴望了解,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在哪里?它与我有什么关系?它会怎么影响我?入门,便应该是,先纯纯地观望——它是什么?
从仰望星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观察与纪录开始,占星便是一门具有唯物根基的学科,对实际生产生活产生有效作用。占星学中的神话(行星作为神祇主宰相应星座并投射相应性格)与哲学成分(地水风火四元素及其体现的人格特征),无论从现有的世界观体系还是从人类探究穷尽真相的本能来说,仍然无法给出有力的说服。
这些重要的先决条件,我们的集体无法得知是如何开始的。应是以一种超出物质层面的“灵感”获得,或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经验渠道吧。在我们这样一个需要依靠论证的体系中,如果因现有的经验对于根基无法相信,而推翻、避开整个学科,未免有些固步自封。可是无法相信的东西,要怎样去接受、理解它,甚至投入应用?……
抱着暂且不否定、不讨论根基问题的态度,以我们目前体系的思维,首先去发现它的合理性,以及合理性与混杂在一起的神秘性共同产生的现象结论。在上面说到的神话和哲学成分之外,然而,由位置关系、角度关系、而因此产生的力学关系,加上不同层面变量的排列组合,能够共同产生出的千变万化的结果(同层面变量的互相牵制、不同层面变量的干涉干扰;叠加、削弱,无法量化的说不清道不明??),并且有着按照现有科学体系中统计学上大量能够反向映证占星理论的具体个案,这些现实不也表现出占星学是一门足够具有物理学根基与合理性的学科吗。这也正是我被吸引,正式开始学习占星学的原因。占星学的历史悠久,从古典派到现代派,门类复杂,技术层面的知识怕是我一辈子也学不完。可对底层原理的着实了解,是可以帮助我自己甚至他人完善自我的内在,扩充视野;并且重新获得的世界观的加深,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于那些看来未能有解的地带,仍要靠着对这门学科持有负责态度的人们来继续探求。
书的第二部分涉及到了“技术”层面知识--基础概念的解释,但也没有教你怎么运用基础概念去解决具体案例。然而这些基础概念却是我的重要收获。带着以往的零散知识,弄通了基础概念之后,有如醍醐灌顶的感觉,加上查找了一些补充的知识,再回头读之前那些半懂非懂的文章,觉得顺理成章。一张星盘图看起来也熟悉许多,不再是密集干枯的几何地图,而像一张生动的风景故事。
先引用作者书中对4个基本概念的解释:
行星--经验的面向
星座--经验的特质
宫位--让行星、星座能量运作的领域
相位(行星之间的角度关系)--各种经验面向如何统合
这些概念解释看着有理,但还可以更直观。
以下部分,是我自己经过整理和消化后的解说。

行星
作者定义行星是“一种能量调节装置,能量中枢”,我觉得这是非常准确的比喻:试想,你正与人面对面交谈,突然有个人跳到你们两个人中间做鬼脸,你与对方本来直接联系的能量场肯定会被扰乱吧。行星便是横在你(地球)与星座之间的那个动来动去、跳来跳去的好动鬼。
行星被比喻为神祇,具有性格特质。
采用一种将自己溶入世界的想象方法--把自己想象成地球,面对着面前来往的行星,在那些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自己总会受到一些外力的作用,从而内在产生波澜,造成身心影响--或许能够更形象地帮助自己理解这套系统。

空间关系
与占星有关的空间关系是这样的:
在太阳系范围内,日月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除脚下的地球之外共十大行星;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也可以看作太阳围绕地球转,因为人是站在地球的角度看宇宙)的轨道所延伸出的面叫作黄道面;
全天88个星座中,有12个(近来增加到13个)刚好由黄道面穿过。太阳系的十大行星的公转轨道,也几乎在黄道面上(有上下8度共16度的角度差),并刚好都会在这12个黄道星座带的区域穿过、经过。
因为处于同一个平面,又处于一个完整的系统里(太阳系),力量的关系最直接,也最全面,因此这就是与我们有关的所有主要成员(更细致的星盘会考虑到一些小行星,也就是把大大小小所有参考因素都纳入)。
如果要直观地区划这个浩大、立体的空间关系,我们便采取俯视角度,将黄道带化作一张饼状平面图,这就是星盘。在星盘上,空间关系落在平面上,转化为一套平面图的层次逻辑和记谱方式。

星座
天文学上的星座概念,是宇宙中的一组组群星。与占星学有关的黄道十二星座,首先也是十二组群星。这十二组群星被分别联系为动物、物品、人物的形态,象征着不同的人格,并有自己的主宰行星(神祇)。
十二星座被四元素归类法分为地、水、风、火四象。在星盘上依序、循环排列。
我们平时所说的你是什么“星座”的人,是指出生的那个时刻,太阳所经过的星座。由于太阳是能量最大的行星,因此星座经由它投射到人身上的影响力也最大,所以将它经过的星座定义为个人星座。同样的,在那个时刻,其他的行星也各自经过其他星座,共同投射出人格的方方面面。

宫位
宫位与星座的关系十分密切,也容易造成混淆,因为十二宫位与十二星座共用同样的名字(白羊座、白羊宫,金牛座、金牛宫……)
宫位是为了便于量化而人为划分的区域--360°的天盘上,等分为12个区域,每个区域30°。之所以等分为12个区域,正是由于宫位被视为12个星座的宫殿,12个星座在自己的家里能够发挥出最好的状态。12个宫殿也留下了各自主人的相应气息。
而这也与一年的12个月有关,也体现了计时方式。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每年第一个春分日(3月21日左右)开始时,太阳经过了白羊座,也因此经过了它掌管的宫殿。接下去,太阳轮流经过12个星座,也经过12个宫位。白羊座是太阳在一年之中第一个经过的星座,因此白羊宫算作第一宫,依次类推。十二个宫位依次代表人生的十二个阶段命题。
除了宫位的概念,宫位的应用也容易造成混淆。按照上面的定义,宫位与星座是按照名称一一对应的。然而在个人星盘上,每个人的第一宫,是以出生那时刻东方地平线上出现的那个星座宫为准,依次类推。因为宫位——按照作者的解释,是“让行星、星座能量运作的领域”,因此它代表一种条件,一种场所,它不对人产生直接作用力,它的内涵,是藉由经过它的行星投射的(如果一个宫位内没有行星落入,则按照宫位的主宰星座考虑影响力)。所以哪一个宫位开启一个人的人生阶段,完全由人出生的那刻决定。这,我认为也是占星学以人为本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所在!

相位与运行模式
我们学初中物理的力学部分时,总是先从最简单的一对一关系开始理解。试想,如果突然向一块沙盘中洒出一把大小不一的石子,这中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该如何分辨?
相位的概念为行星之间的角度关系。在人出生的那刻,行星之间的角度本身会体现张力关系,施加到人的身上。
可是,所有的“所以”都不仅有一个简单的“因为”。行星是插到人与星座之间的好动鬼,在自己的作用力之外,星座的影响力同时也经由它投射。--别忘了,背后还有一层宫位!
行星、星座、宫位,这三个不同层面的变量,各自发生,相互交会,这之间的增强与削弱,明显与暧昧,矛盾与妥协,又怎么能用量化的计算、简单的逻辑、甚至现成的案例参考来做出肯定的结论??任何一个星象解读又怎么能无误地预测“应该”发生的事件??更现实的是,星盘仅仅奉出了出生那刻的生命蓝图,面对接下来的人生,又怎能用静止的眼光来凝固宇宙与自己无穷尽的创作修改??
如果用一种直观的想象去理解世界,我们能够一直保持感性,或许还有敏锐。我喜欢用一个比喻来总结上述基本概念与原理:

行星--名演员(之所以称之为“名”演员,是因为它们都带有自己的性格与方式)
星座--角色性格
宫位--情景
相位--各个名演员在情景中的站位、关系、即兴产生的心情影响

而这一切,都要在人的身上体现。
人,即是浓缩蕴含了这一切的一截胶片。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占星术,星盘是人出生那一刻的天象图景。把每一个静止的瞬间连接起来,把每一截静态的胶片画面连接起来,人生的电影就此展开放映。而这截胶片,也仅仅是最开始的剧本,接下去的剧情,全由自己跟随着洪大的宇宙势力,即兴发挥,随时改编。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爸爸和我一起看星星,对我提到过“天文学家”这个词,于是我竟有了一个朦胧的想法,并对人说,我有两个愿望,一个是长大了要当天文学家(另一个是要出国留学,这个已经实现)。那应该是我对自己与宇宙连接之感觉的启蒙。冥冥中,可以感到自己似乎有个遥远、寒冷、黑暗但归属的家园。这应该是许多人在超越了现实生活之上,能够安静独想到的一种感动情怀。如今开始正式学习占星学的第一步,算是一直没有断裂的那根线突然振荡提醒了我。愿我自此的内心振荡能扩散到我目所不能及的时空,为自己召回更多的感想。

我认为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目前到此。想起以前发过的关于占星学的微博:
“我们可以从占星学的角度启发自己找到内在的和谐。星盘组合构成的人格可以是两极化的矛盾。但每个人的特质却不是单一、独特、突出的,我们都是世界的产物,宇宙的一份子,外在的投射。我们分享着所有星星点点的资源。那些共有的元素以不同的步伐速度在每个人生兜转,在不同的时间停留在不同的位置。每个人身上体现出模糊的不同,和微妙的相似。天宫的层层轮盘日夜不息地轮转,我的脸面对的黑暗,正是因为你的背挡住了光。这反映了通过占星了解人、了解人生其实是通过分辨“相异”而明白“相同”的过程--殊途同归,归的就是我们共有、唯一的世界。”
当时没有写出来的对占星原理的理解,现在知道是不够准确的。但当时表达的体会,在朴素的道理上却没有迥异~这与我一直以来、直到现在都秉持的观念符合。在我们了解了占星是一个如此复杂又全面的机制之后,我们不应再局部地看待一些结论,如开始提到的“xx星座是什么样的人”之类因为只暂时明白了细节就当做是真理的思想惯性,或根据看到的有限几点来迅速地评判全局--这样是遮蔽了拓展自己的机会。我们看不到全局,但我们可以完全理解全局的运作模式(这也是我为什么不打算学足完整的技术,因为并没有分析个案的需要。另外,这也帮助我们理解、看待众多的运势预测--每个解读者都有自己的理解、分析、综合推论,因此绝对地看待“准”与“不准”也是非常局限的,仰赖运势预测决定自己的未来,岂不也和并非发自内心、而是在软弱迷茫中寻找精神依赖的信徒并无二致?)。如果发展我们的全局思考,我们能明白,在了解了无数、点滴的差异个性之后,我们终将发现被共同享有的共性。从每一个末端回溯,共性体现出的,将一直是不偏不颇,稳定的平衡。
我愿意将书中抽象的内容整理、消化、重新阐述,并分享我的感想,是抱有着两个目的:
1.抛开这篇的主题——占星学,对待任何知识与信息,希望我们能以不流于表面的态度去对待“方便”,用更负责任的意愿去培育我们的思想。
2.藉由占星学,去开始突破我们习惯的经验,生活的表面,下潜,思考“我”与世界的关系,“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并用开放的心胸去接受不同的,多元的解读方式。


大道至简,殊途同归。

不止星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