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脉经》 卷十 上足三阳脉

 昵称606414 2012-03-31

前如内者,足厥阴也。动,苦少腹痛,月经不利,子脏闭。前如内者,足厥阴也。动,苦少腹痛与腰相连,大便不利,小便难,茎中痛,女子月水不利,阴中寒,子门壅绝内,少腹急;男子疝气,两丸上入,淋也。


-
 
前如内者,足厥阴也。动,苦少腹痛,月经不利,子脏闭。前如内者,足厥阴也。动,苦少腹痛与腰相连,大便不利,小便难,茎中痛,女子月水不利,阴中寒,子门壅绝内,少腹急;男子疝气,两丸上入,淋也。
 
针入六分,却至三分。中央如内者,足太阴也。动,苦胃中痛,食不下,咳唾有血,足胫寒,少气,身重,从腰上状如居水中。中央如内者,足太阴也。动,苦腹满,上脘有寒,食不下,病以饮食得之。沉涩者,苦身重,四肢不动,食不化,烦满,不能卧,足胫痛,苦寒,时咳血,泄利黄。
 
针入六分,却至三分。后如内者,足少阴也。动,苦少腹痛,与心相引背痛,淋。从高堕下,伤于内小便血。
 
后如内者,足少阴也。动,苦小腹痛,与心相引背痛,淋。从高堕下,伤于尻内,便血里急,月水来,上抢心,胸胁满拘急,股里急也。针入六分,却至三分。
 
上足三阴脉
 
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动,苦腰背痛,微涩为风痫。取阳跷。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动,苦腰痛,癫痫,恶风,偏枯,僵仆羊鸣, 痹,皮肤身体强(一作淫)痹。直取阳跷,在外踝上三寸,直绝骨是。中部左右弹者,带脉也。动,苦少腹痛引命门,女子月水不来,绝继复下止,阴辟寒,令人无 子,男子苦少腹拘急,或失精也。后部左 右弹者阴跷也。动,苦癫痫,寒热,皮肤强(一作淫)痹。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动,苦少腹痛,里急,腰及髋 下相连阴中痛,男子阴疝,女子漏下不止。
 
上阳跷阴跷带脉
 
中央直前者,手少阴也。动,苦心痛微坚,腹胁急。实坚者,为感忤;纯虚者,为下利,肠鸣。滑者,为有娠,女子阴中痒痛,痛出玉门上一分前。中央直中 者,手心主也。动,苦心痛,面赤,食苦,咽多,喜怒。微浮者,苦悲伤,恍惚不乐也。涩为心下寒。沉为恐怖,如人捕之状也。时寒热,有血气。中央直后者,手 太阴也。动,苦咳逆,气不得息。浮为内风。紧涩者,胸中有积热,时咳血也,有沉热。上手三阴脉。
 
从少阴斜至太阳,是阳维也。动,苦肌肉痹痒。
 
从少阴斜至太阳,是阳维也。动,苦颠,僵仆羊鸣,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癫疾。直取客主人,两阳维脉,在外踝绝骨下二寸。
 
从少阳斜至厥阴,是阴维也。动,苦癫痫,僵仆羊鸣。
 
从少阳斜至厥阴,是阴维也。动,苦僵仆,失音,肌肉淫,痒痹。汗出恶风。
 
脉来暂大暂小,是阴络也(一作结)。动,苦肉痹,应时自发,身洗洗也。
 
脉来暂小暂大者,是阳络也。(一作结)。动,苦皮肤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也。
 
肺脉之来也。如循榆叶,曰平。如风吹毛,曰病。状如连珠者死,期丙丁日,禺中日中。
 
心脉之来也,如反笋莞大,曰平。如连珠,曰病。前曲后居如带钩者,死。期壬癸日,人定夜半。
 
肝脉之来也,搏而弱,曰平。如张新弓弦,曰病。如鸡践地者,死。期庚辛日,晡时日入。
 
脾脉之来也,阿阿如缓,曰平。来如鸡举足,曰病。如鸟之啄,如水之漏者,死。期甲乙日,平旦日出。
 
肾脉之来也,微细以长,曰平。来如弹石,曰病。去如解索者,死,期戊己日,食时、日、黄昏、鸡鸣。
 
寸口中脉躁竟尺,关中无脉应,阳干阴也。动,苦腰背、腹痛,阴中若伤,足寒。刺足太阳,少阴直绝骨,入九分,灸太阴五壮。尺中脉坚实竟尺,寸口无脉,应阴干阳也。动,苦两胫腰重,少腹痛,癫疾。刺足太阴踝上三寸,针入五分。又灸太阳、阳跷,在足外踝上三寸直绝骨是也。
 
寸口脉紧,直至鱼际下,小按之如持维子(一作鸡毛)状,其病肠鸣,足痹痛酸,腹满,不能食,得之寒湿。剌阳维,在外踝上三寸间也,入五分。此脉出鱼(一作原)际。
 
寸口脉沉着骨,反仰其手,乃得之,此肾脉也。动,苦少腹痛,腰体酸,癫疾。刺肾俞,入七分。又刺阴维,入五分。初持寸口中脉,如细坚状,久 按之,大而深。动,苦心下有寒,胸胁苦痛,阴中痛,不欲近丈夫也,此阴逆。刺期门,入六分。又刺肾俞,入五分,可灸胃脘七壮。初持寸口中脉,如躁状洪大, 久按之,细而牢坚。动,苦腰腹相引痛,以下至足 重也,不能食。刺肾俞,入四分至五分,亦可灸胃脘七壮。
 
尺寸俱沉,但有关上脉,苦寒,心下痛。
 
尺寸俱沉,关上无有者,苦心下喘。
 
尺寸俱数,有热;俱迟,有寒。
 
尺寸俱微,厥,血气不足,其人少气。
 
尺寸俱濡弱,发热,恶寒,汗出。(一云内温热,手足逆冷,汗出)
 
寸口沉,胸中痛,引背。(一云短气)
 
关上沉,心痛,上吞酸。
 
尺中沉,引背痛。
 
寸口伏,胸中有逆气。
 
关上伏,有水气,泄溏。
 
尺中伏,水谷不消。
 
寸口弦,胃中拘急。(一作心下 )
 
关上弦,胃中有寒,心下拘急。
 
尺中弦,少腹、脐下拘急。
 
寸口紧,头痛,逆气。
 
关上紧,心下痛。
 
尺中紧,脐下少腹痛。
 
寸口涩,无阳,少气。
 
关上涩,无血,厥冷。
 
尺中涩,无阴,厥冷。
 
寸口微,无阳,外寒。
 
关上微,中实(一作胃虚),能食,故里急。(一作无胃气)
 
尺中微,无阴,厥冷,腹中拘急。
 
寸口滑,胸满逆。
 
关上滑,中实逆。
 
尺中滑,下利,少气。
 
寸口数,即吐。
 
关上数,胃中有热。
 
尺中数,恶寒,小便赤黄。
 
寸口实,即生热;虚,即生寒。
 
关上实,即痛;虚,即胀满。
 
尺中实,即小便难,少腹牢痛;虚,即闭涩。
 
寸口芤,吐血;微芤,衄血。
 
关上芤,胃中虚。
 
尺中芤,下血;微芤,小便血。
 
寸口浮,其人中风,发热、头痛。
 
关上浮,腹痛,心下满。
 
尺中浮,小便难。
 
寸口迟,上焦有寒。
 
关上迟,弱无胃气有热。
 
尺中迟,下焦有寒,背痛。
 
寸口濡,阳弱,自汗出。
 
关上濡,下重。
 
尺中濡,少血,发热,恶寒。
 
寸弱,阳气少。
 
少关(无缺)
 
尺弱,少血。
 
(全书完)
原文链接:http://bb55328./article/bb55328-14-3520938.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