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好唱片----《偈 》

 七紫 2012-03-31
专辑中文名
歌手王海玲
音乐风格民谣
发行时间1980年
地区台湾
语言普通话
简介

IPB Image

发行公司:新格唱片
唱片制作:李寿全
唱片编号:VS-026

专辑介绍

在我的心目中,老唱片恰如一杯酽茶,从中可嗅出一股人生况味的淡淡清香,我将永远铭记老唱片在自己身处逆境中所给予我的慰藉。

《偈》是民歌时代大家也很喜欢的一首歌曲,苏来看到郑愁予这首诗时,就非常喜欢,因而将她谱上了曲,她的歌词真有空灵的感觉,王海玲第一张专辑的制作人李寿全先生又将偈作为她的主打歌曲,所以很多人对王海玲的这首《偈》都有很深刻的印象。郑愁予的诗是这样的“不再流浪了 我不愿做空间的歌者 宁愿是时间的石人 然而我又是宇宙的游子 地球你不需留我 这土地我一方来将八方离去 地球你不需留我 这土地我一方来将八方离去”
——陶晓清


专辑主打歌〈偈〉,是郑愁予的诗作而由苏来所谱成的曲。〈偈〉这个字原出自佛语,意为无常,郑愁予用其表达出人生在世,均不过是个过客之意,寓意深远。由于〈偈〉这个字当年有许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发音,因此还破天荒的在唱片封套上加上注音符号,也算专辑的一大创举。

我从小对音乐有一份莫名的热爱,国中时代起,现代音乐(大多是西洋流行音乐)更成了我生活的重心,“四处为好歌奔走,日夜为音乐疯狂”适当是最好的写照。长大了些,这份热爱渐渐转变成一种殷切的期盼,唱盼望我们的流行音乐能有所突破,能更进一步达到相当的水平。

是那么幸运地,高一暑假我获得第三届金韵奖歌唱比赛冠军,使我有机会能尽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与其它的音乐的热爱者共同朝此理想努力。在无限喜悦和些许压力下,我终于向前迈了一大步——录制了这张唱片。——王海玲

当王海玲1979年获得第三届金韵奖个人组冠军,当时的新格唱片对外宣布他们发现了台湾乐坛真正的金嗓子,这赞誉很重然而毫无浮夸的成分,如果王海玲一直活跃在歌坛,对台湾的优秀的女歌手包括齐豫在内都是个极大的威胁。这首选自王海玲1980年出版发行的同名专辑的《偈》由台湾民歌时代的苏来根据郑愁予的诗作谱曲金韵奖冠军就是不同,声音非常有穿透力和吸引力。专辑前面几首歌非常好听。特别是听了《偈》之后,我会想到去找郑愁予的诗集来看了。

新格时期,除了金韵奖第六辑的〈忘了我是谁〉第七辑的〈勿忘尘〉〈雪花的快乐〉以及第十辑的〈我心似清泉〉〈沉醉冬风〉等单曲外,先后还出版了《偈》以及《垒上的相逢》等两张专辑。自台大毕业后,王海玲曾拜师于刘家昌,以学习更纯熟的歌唱技巧,并先后在欧帝威、金声、巨声、光美等旗下出版多张唱片,〈在雨中〉〈大中华〉〈珍珠恋〉〈千年万年〉〈为你表演〉等歌曲是这段时期的代表作。尔后中广青春网在陶晓清的号召下开播,王海玲也加入其中,而逐渐转型为广播人,并曾担任人人电台-Power 989 的节目总监,同时亦身兼国语流行歌曲之词曲创作人,作品散见于多位知名歌者的专辑中。最新的作品则是2003年由上扬唱片所发行的《别忘了我是谁》。

《偈》出版于1980年,是王海玲的第一张个人专辑,也是名制作人李寿全在新格时期的代表作。李寿全在制作这张专辑时,完全依照王海玲的嗓音特性来选择收录的歌曲,仅管当时还是高中学生的她可能不尽然完全了解的歌曲的涵义,其清亮的音色,仍把每首曲子都表现得臻于完美,也让《偈》这张专辑成为民歌时期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佳作。专辑的另一个特色是李寿全开始与作家合作,例如小野,便在专辑中发表了〈摆荡〉〈珠儿串成的女孩〉等歌曲,而当时还在东海念书的小野的弟弟-李近( 笔名-近人),也在号召下贡献出描写民歌手情怀的〈永远的歌手〉,感怀时节的〈三月走过〉,以及歌颂生日的〈当你生日〉等数首作品。透过金文生以及陈扬的曲,更让这些词作有了优美且动人的一番风貌。

由于制作人李寿全深受西洋摇滚音乐的影响,加上编曲陈扬在民歌时期表现也以前卫及实验性著称,我们可以发现这张专辑不落痕迹的运用了许多西洋歌曲的音乐元素。不管是长达五分半钟的摇滚曲风的〈星船〉中电吉他的狂飙独奏,乡村乐风的〈三月走过〉中班鸠琴的交相呼应,或是〈兰扬雨〉中小号的热力前导,再加上新格民歌手-杨芳仪/陈丽雅/徐晓菁/马宜中/谭荃中/李建复/吴明华/黄大城等人的合声支援,在在都让这整张专辑在音乐性上显得多样化而富于开创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