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止喝中成药 先辩证 再选药
2012-03-31 | 阅:  转:  |  分享 
  
止喝中成药先辩证再选药

(陈瑜)



辩证:分清外感咳嗽,还是内伤咳嗽

所谓外感咳嗽是风寒、风热、燥热等外邪侵袭肺脏,肺气不宣而引起的咳嗽,多为实证。

内伤咳嗽可由其他脏腑病变传到肺脏,如脾虚生湿,聚而为痰,湿痰蕴积于肺,导致肺失宣肃而咳嗽,即所谓“脾为通过为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又如情致不畅,肝气郁滞,日久化火,灼津成痰,阻碍肺气清肃下降,而发生咳嗽的发起人为内伤咳嗽,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



选药:辩证施治,合理用药

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多起病突然,病程短。一般病程在3周以内,最多不超过8周。

风寒咳嗽

临床表现:咳嗽病起急骤,多由外感所致,多痰,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浮紧。

可用药物:半夏露,远志、紫菀、枇杷叶、枳壳、麻黄、桔梗、陈皮、杏仁水、薄荷油、安息香酸钠等组成,功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注意,半夏露含薄荷油成分较多,饮服时咽喉部有清凉感,故咽痒伴有咳嗽者尤宜。但胃寒疼痛者不宜多饮。

小青龙冲剂,由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等组成,可解表祛寒,温肺止咳。

风热咳嗽

临床表现:咳嗽多见咽喉燥痛,痰黄黏,口渴头痛,舌苔薄黄,脉浮滑数。

可用药物:金荞麦片或急支糖浆,急支糖浆由麻黄、鱼腥草、金荞麦、四季青、枳壳、前胡、紫菀、甘草组成,功能清扫消炎、化痰止咳。

风燥伤肺

临床表现:喉痒干咳,咽喉干痛,无痰或少痰,舌苔薄黄,辞去红少津,脉浮数,是由风燥伤肺。

可用药物:蜜炼川贝枇杷膏,主要含川贝、枇杷叶、沙参、款冬、杏仁等,可清热润肺,止咳平喘,理气化痰。

内伤咳嗽

内伤咳嗽多病程较长,往往时间超过8周。尤其对于反复咳嗽大于2月,而且每年发病,至少持续3个月,并连续两年或以上者,中医属于慢性咳嗽,多由脏腑功能失调为本,复感邪气犯肺为标。

脾虚痰湿

临床表现:咳嗽伴呼吁大量白色泡沫痰,胸闷呕恶,大全稀薄,自觉乏力,舌苔白腻,脉濡滑,属于脾虚痰湿所致。

可用药物:橘红痰咳冲剂,由橘红、茯苓、半夏、五味子、百部等组成,以理气健脾和胃,祛痰止咳。

痰热郁肺

临床表现:咳嗽,呼吸急促,痰黄稠难咯,面赤口干,苔黄脉滑数,多为痰热郁肺。

可用药物:清气化痰丸,由黄芩、瓜蒌仁、胆南星、杏仁、枳实、茯苓等组成,功能清热理气,化痰止嗽。

鲜竹沥,可清热化痰。

肺气虚弱

临床表现:咳嗽气短乏力,痰清稀薄,易自汗,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无力,属于肺气虚弱。

可用药物:固本咳喘片,由党参、白术、茯芩、麦冬、五味子等组成,益气健脾,固本止咳。

肺阴不足

临床表现:咳嗽痰少而黏,口干津少,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或时有盗汗者,属于肺阴不足。

可用药物:参贝北瓜膏,成分为党参、浙贝母、鲜北瓜、南沙参、鲜生姜、砂糖等,有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的功效。

百合固金丸,由百合、生熟地黄、麦冬、玄参、白芍、桔梗等组成,以养阴润肺,化痰止咳。



献花(0)
+1
(本文系michel知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