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课题一电阻上的电流和两端电压的关系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电学中的三个重要物理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师〗下面我们观察一个实验。老师把小灯泡、电池、开关和一些导线组成一个电路。
实验1一节干电池和2.5V灯泡串联发光。
实验2两节干电池和2.5V灯泡串联发光。
实验3两节干电池和6.3V灯泡串联发光。
同学们仔细观察三次演示小灯泡的发光情况;通过观察实验,你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观察、思考
初步提出问题的意识学生回答可能不完整,没关系
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看来,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我们就研究它们之间到底存在什么关系?
问题,你认为电阻上电流跟电压有怎样关系呢?
【猜想与假设】大家大胆地猜测一下,它们之间可能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设计实验】(1)电流和电压都用什么表测量?
(2)电阻是已知的,它的大小都标在了装置上,你都知道各个电阻的大小了吗?
(3)为了让实验更有说服力,我们做一次实验,得出一组数据是否可行?
(4)多次实验时,电压如何改变,使用干电池怎么办?使用滑动变阻器怎么办?
(5)如何同时能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呢?其电路图该如何设计?
【进行实验】
1.每小组提供以下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导线、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
2.实验步骤:
步骤一:按设计好的电路图正确连接实验电路;
步骤二:先保持电池组的电池节数不变,分别将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将数据填入表中。
步骤三:保持定值电阻不变,改变电池组电池节数(分别为1节、2节、3节),合上开关,分别读取三次电流表、电压表的数值,依次填入表中。
【分析和论证】1.由步骤二可知,电压基本不变,电流随着接入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但每次电流值和电阻值的乘积都近似等于电压值,甚至有一次完全相同。
2.由步骤三可知,电阻的阻值不变,随着电池组节数的改变,电压表指示数值几乎成倍地增加,但每次都很接近电池组的电压.电流表的指示数也几乎成倍地增大,并且和电压增大的倍数相同。每次电压除以电流的值都近似等于电阻的值。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到结论,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电流、电阻和电压的关系是:
当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评估】“控制变量”法──在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量中,我们先限制其中一个量不变,来讨论余下两个量的关系;然后再限制另一个量不变,研究剩下两个量的关系,这就叫控制变量法。
你对自己的实验还有哪些不如意的地方?
你想对这些地方如何改进?
同学们可以进行更充分的探讨、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探究报告。
(二)作业:
完成实验报告通过科学想像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
交流与合作
学生动手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交流、讨论、发言
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探究意识
发动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的数值、见解发表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定要注意条件的运用
给学生提供一个这样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
三.课堂小结(3分) 节课我们研究了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间的关系,知道了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在研究问题时,学习了控制变量的思想,针对这个实验,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我们控制电压不变,即电池的个数不变;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我们控制了电阻不变,即定值电阻不变。 四.课堂作业(8分) 展示提升题
知识再现,加深认识,灵活运用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目标1.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倒替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2.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重点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变阻器的原理和使用。
难点运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
一、课前检测
1.电流是形成。电流的单位是;电流的测量工具在电路中的符号是其使用时应连接到电路中。
2.电压的作用是.电压的单位是。其测量工具应连接到电路中。
3.电阻的含义是,它是导体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受、、的影响,与电路中电流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大小(“有”或“没有”)关系。.
二、创设情境
前面我们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量的知识。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如:①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大;②导体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这些例子同时还揭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定性关系。
如果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值,还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值,你能不能计算出通过它的电流值呢?
三、明确目标
四、自主探究
探险究问题:电路中导体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1.实验方法:想探究电路中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只改变,观察的变化。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2.实验原理:
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来探究“电路中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请在右侧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
3.实验过程:
(1)实验注意事项:①连接实物过程中开关应②电流表的正确连接③电压表的正确连接④滑动变阻器的正确连接,且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调到
(2)实验数据表格(正确记录数据并完成图像)
R1=
电压U/V 1 2 3
R2=
电压U/V 1 2 3 结论:
五、展示提升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为了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可将M,N接到滑动变阻器的、两接线柱上.闭合开关后,当P向左滑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将当M,N接在滑动变阻器的A、D两接线柱上,P向右滑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将;当P滑到端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2.按下列要求连接图中的实物.
(1)用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2)用电流表测量灯泡中的电流;(3)用变阻器改变通过灯泡的电流,且当滑片向左移时变阻器电阻值增大;(4)在虚线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3.小刚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1)他应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2)在研究电压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他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但电路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用笔在图中将接错的导线打上“×”,把正确的接线画上,并在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图;
4.当电路中的电阻阻值为5Ω时,通过的电流为0.6A,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若要使电流变为0.2A,则应换用Ω的电阻。
|
|